聚焦纽约>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文/邓彬编辑/陈盛娥图片提供/曾强
导语
安思远1971就开始收藏并研究中国明代家具。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有点残破、伤损甚至松散的古代家具,为了防止状况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修复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受西方的审美观念影响,那些家具大多数都退漆打磨过,但因流传有序,仍然有收藏价值。
人物名片
邓彬,现任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亲自动手拆卸修复过60余件古代家具,接受过《凤凰卫视》、《三联生活周刊》等诸多媒体的采访报道。
安思远是《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的作者,他同时也是上个世纪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中国古代家具收藏家之一。研究安思远家具的修复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上个世纪中国古家具修复方面的经验,反思其观念和技术上的不足,有利于我们保护好目前为数不多的原始状态的中国古代家具。
安思远挑选的家具在审美上有独到的眼光,许多家具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便是在修复方面有一些今天看来不是最理想的情况出现,但这批重要的中国古代家具藏品依然价值非凡。
图1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大画案
看安思远家具的修复情况
大多数古代家具会有构件残损的情况,所以古玩商会修复好再出售。每个时代由于观念和修复工艺的不同,选择的修复手段皆有所不同。
判断一件家具的修复情况一般会观察家具的底部,尤其对于像安思远这批皮壳打磨一新的家具而言,观察外表很难看出修配情况,而观察底部则容易判断得多。
古代家具的底部,比如桌面的反面,椅面的反面都有一层黑色的漆灰,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接缝处有时会露出麻布或者麻丝来。这种工艺是用猪血混合生漆还有瓦灰等物披刮上去的,为了增加附着牢固度,会用到麻布或者麻丝,类似于混凝土中的钢筋起到的作用。这就是“批灰”工艺,其目的是在家具的大块材料背后增加一层保护,因为大块木板收缩率大,批灰可以很好的储藏和释放水分,使得大块木板的收缩率得到较好控制,从而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由于批灰工艺比较复杂,而且仿制其老旧效果困难,加上在家具反面一般不容易注意,所以以前古玩商不太注重这块部分,所以观察底部批灰成了判断家具修复与否的重要依据。
图1-2 刀片割开批灰层的痕迹
图1-3 穿带皆是黑色的批灰
图1-4 桌板的批灰几乎损失殆尽
安思远的这张十七世纪 黄花梨大画案(图1)一直摆放在他纽约家中的重要位置(图1-1),可见他对于这件家具的重视,根据孟强先生在拍卖现场拍摄的这件家具的底图(图1-2、图1-3、图1-4)观察,这件家具曾被拆散维修过,整个桌面的四条大边和穿带皆是黑色的批灰,但桌板的批灰几乎损失殆尽,一部分应该是自然剥落,但是我们又可以发现,有刀片割开批灰层的痕迹,可能是拆卸修复时候批灰有剥落,索性割开丢弃了事。
图2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圈椅
图2-1 底部
“褪漆”以适应西方审美
中国古代家具作为收藏门类出现得比较晚,目前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由于在华外国人的关注而渐渐掀起一股中国家具的收藏热潮。在中国古代士大夫看来,家具仅仅是日常使用器具,从来没有进入收藏领域,所以从一开始,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选择标准是由这些购买家具的外国人主导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大量专门服务外国人士,他们主要从事中国文物出口,被人称为“洋庄生意”。在那个时代,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文物意识,这些只是商品,人们根据客人的需要来准备他们喜欢的商品。比如青铜器上的铜锈,美国客人喜欢那种“黑漆古”,古玩商会因此打理青铜器的表面,让人做成“黑漆古”,这就是“美国庄”,英国人喜欢“绿漆古”,就将青铜器做成绿漆古,称“英国庄”。古代家具也一样,古玩商会根据西方人的喜好,将原始状态的古代家具“褪漆”,彻底打磨表面,再烫蜡处理,这样的状态,符合那个时代西方人士的审美,甚至影响到今天。
这样对古代家具表面的处理方法影响广,持续时间长,世界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古代家具都是这样处理的,安思远先生大宅里的那些家具也大多数都退漆打磨过,与其原始状态极为不同。
“最小介入”是修复的原则
中国在这20年的时间里,开始出现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收藏热潮。有大量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把古代家具作为文物的话,在修复干预的过程中应秉持“最小介入”的原则。中国古代制作这类硬木家具的时候会在家具表面擦漆或者髹一层薄漆,这样有两大目的,一是封住鬃眼,防止水汽侵蚀木头,二是为了统一木头的色差。
所以,古代家具本来状态并不是我们今天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木纹完全裸露在外的样子,虽然古代家具几百年下来表层这些薄漆会磨损剥落,但还是有一些位置保留这样的初始工艺信息,彻底打磨干净后会使得这些原始信息丢失。
除了这层附在家具表面的漆层以外,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木头和外部环境比如空气、水汽和人等的相互作用下,古家具表皮会形成一层“皮壳”,就像青铜器表层的氧化形成的锈层一样。过去,我们是不重视这层“皮壳”的,一律打磨清洗干净了事,今天国内业界基本有广泛的共识,这层皮壳是古家具整体审美中的重要环节,将其去除掉是很可惜的,有损其价值。古家具的这层皮壳和青铜器上的铜锈一样是悠久岁月留下的痕迹,试想如果将一件铜锈斑斓的青铜器打磨一新,一眼的黄灿灿,那么审美价值就差很多了。
由于本土收藏群体的崛起,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珍视会使得我们更谨慎的对待这些古代家具,今天的藏家会更重视家具的原始状态,会选择破坏性更小的修复方式,尽可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具有更多原始信息的古代家具,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能够欣赏它们的风采,也给后代留下更具研究价值的母本。
图2-2 四面刀子牙板皆刷了黑漆
无价拍品四张一堂的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图2)很有名气,但从细节上看(图2-1、图2-2),椅子的四面刀子牙板皆刷了黑漆,看其质感并不是批灰,椅子的大边背面则没有黑漆,也判断不出什么时候有过批灰。这个黑漆有可能是后上的,这样做有可能是部分牙板有缺失,而古玩商一时无法重新用批灰工艺处理牙板,所以只是简单刷黑漆处理。
图3 明17世纪 黄花梨平头案
而明17世纪黄花梨平头案(图3),看反面的批灰则是很自然的批灰状态,而且由于当年这个批灰工艺讲究,保存得到,这件案子的状态非常好,批灰完整。
图4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