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年糕 点击 :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顶,下面是一方形洞口。从洞口往下看,只见散乱地摆放着许多器物。该公司当即报告了县文物部门,定县博物馆遂于7月清理了这座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珍宝。

地宫坐北朝南,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宫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距东壁0.81米,距西壁0.76米。当初,宫门口外底部用砖平砌四层,上面立放一方形石板,直过券顶。塔基全高2.34米,墙高1.1米。墙壁上部为砖砌斗拱式样的构件,四角砖砌圆形砖柱,并有彩绘,突显雕梁画栋的感觉。砖砌覆斗式封顶,顶口盖一石雕歇山式屋顶。

静志寺地宫入藏瓷器最引人瞩目,共计115件,几乎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窑产品,其造型端庄秀美,胎质平薄细腻,釉色柔和洁净。其中白釉波浪纹法螺,浑然天成,十分精巧;白釉“官”款对蝉纹碟,纹饰工整纤细,外底墨书“太平兴国二年(977)”的题记,这件瓷器为静志寺塔基的建造年代断代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依据。益运居现选取部分静志寺地宫出土精品瓷器做一简单介绍,以飨众多读者。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五足熏炉 北宋 通高24.3、炉口径16.3、盖径17.6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为佛前供武器,器分盖、炉两部分。盖为盔形,上有受花宝珠式炉顶,盖面双曲拱形,上部分有六个圆形烟孔交错排列,折沿下斜,边部坚折;炉身盘口、宽沿、斜直璧、平底;腹饰弦纹两周,附五个兽面衔环足,兽足踏环形平托。瓷胎色白,质细腻坚硬。釉莹润透明,略泛黄色并有垂釉痕,盖内、口沿、托底露胎。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花式口渣斗 北宋 高10.3、盘径14.7、足径8.1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上部做成盏形,尖唇,五曲尖瓣花式口,腹璧斜敞,玉璧底;下接水盂形腹,略呈覆钵形,斜溜肩,垂腹,大圈足外折。胎质细白坚硬。釉色洁白,透明莹润,外壁垂釉痕闪黄,施满釉,高足内壁无釉。扣内用细线划花出五瓣莲花,与刻出的瓣口一道表现花口;高足饰弦纹。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刻花龙首流净瓶 北宋 高25.1、腹径10.7、足径6.7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直口,细长颈,中部突出相轮状圆盘,断面略呈棱形,相轮上饰弦纹;圆肩,肩塑龙首短流,龙贴塑双目、双耳及角,张口,上唇尖翘向上;鼓腹,下腹斜收,矮圈足稍外撇。瓷胎细白、坚硬。釉色白泛灰,有垂釉痕,施满釉。瓶腹刻仰覆莲瓣纹。为河北定窑净瓶中的佳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葫芦流净瓶 北宋 高30.5、腹径11、足径6.9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小口,长径,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圆形相轮状圆盘;圆肩,肩部堆塑葫芦形流与瓶腹相通,流上有圆盖,盖边塑一圆环与流上所塑圆环可相系,以稳定流盖;鼓腹,下腹内收,圈足稍外撇。瓷胎色白细腻。釉色洁白,透明润泽,垂釉痕呈青色;施满釉,圈足底部露胎,有窑粘。相轮及肩划饰弦纹,其余部分光素无纹。器形修长秀美,纹饰素朴。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刻花长颈瓶 北宋 高19.3、口径5.8、足径8.9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尖唇,侈口,细长颈,圆折肩,圆鼓腹,腹璧较直,底部内收,矮圈足。白胎,细腻坚致。釉色白泛青,匀净润泽。颈部饰凸弦纹两道,肩部刻刻蕃莲纹,肩与腹相交处有一道凸弦纹,腹部用浮雕法刻三重仰莲纹。应属于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划花法螺 北宋 长19.3、口长8.4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造型仿天然海螺;壳为螺旋状,中心耸起锥形体,喇叭口;尾端有吹孔,发音洪亮;螺侧有一小圆孔,用以调节音量和节奏。胎白而厚重,质地细腻。釉色洁白透明,垂釉泛青,尾部无釉。通体划饰波浪纹,形态逼真。此器是定窑承做的特种产品,与共出的五钴铃同为佛教法器。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瓷塑龟 北宋 高3.8、长8.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龟首上扬,缩颈;龟身做成椭圆形,鼓腹中空,隆背;短尾曲卷,四肢为片状趾蹼,均贴附与龟身上;双目挑作栗粒状;龟口留有烧制所需出气孔。瓷胎色白质细。釉白灰微泛黄,凝厚莹润;腹部无釉,划画波浪纹;龟背双勾六角纹龟甲;整体可浮于水上。瓷龟形像生动,纹饰朴实。为宋初定窑工艺瓷的佳作。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黑彩轿 北宋 通高15.8、方座边长10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轿身方形,下有方形平托;轿顶六角攒尖式,顶饰受花宝珠,六片弧形顶檐翘起;轿门挂半遮短帘,内跪坐一少妇;后帏有镂空垂叶纹窗;四名轿夫抬轿,其一头戴花冠,躯体残缺;另外三名戴幞头,系宽腰带,一手扶轿杆,一手叉腰。瓷胎细白,坚致。轿顶施褐黑色釉,局部泛棕黄,其余部位施白釉,釉肥厚透明,有垂釉痕。轿体加点黑彩。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刻画简洁、生动。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黄釉鹦鹉形壶 北宋 高15.8、足径6.3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壶作鹦鹉形,鹦鹉立于覆盆状底座之上,以模制加刻划的技法制作;勾喙为壶流,双目圆睁,头顶饰流苏;背负一长颈注,注口圆唇外侈,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片状半环柄;鹦鹉体态肥壮,长尾微翘,篦划羽纹,胸部饰斜格纹宽带,又在柄端贴附泥钉;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胎呈黄褐色,质粗松。通体施黄釉,釉色黄棕,莹润亮泽。在定窑遗址发掘中有三彩器残片出土,该遗址近旁五代墓也出土两件三彩器,因此可推测为河北定窑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绿釉划花净瓶 北宋 高18、足径5.2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相轮形圆盘,圆溜肩,肩侧塑盘口流,与瓶腹相通;瘦长腹,圈足稍外撇。胎色黄灰,质疏松。绿色釉,釉面满布小开片,积釉处呈深绿色,施满釉,足底露胎。颈下半部刻斜线弦纹,肩部戳圆圈状花纹并饰弦纹,腹部以跳刀法刻饰回旋的波浪纹,河北定窑北宋初期烧制。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黄褐釉划花盖罐 北宋 通高9.7、口径4.5、腹径7.7、足径4.1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圆唇,侈口,短颈,圆肩,圆鼓腹,圈足外撇;盖作宝珠钮,盖面平直稍下斜,内有一中空短柱。胎呈淡黄色,质粗松。釉色黄褐,全身布满小开片,釉厚处呈酱红色,光亮匀净,施满釉,足底露胎。肩部戳印圆圈纹,并划弦纹三周。腹部用挑刀法刻饰波浪纹。盖内插柱旁绕柱墨书:“舍利阁□□僧□□化盖”,圈足底心墨书“□化人智聪”。根据墨书,此器应为专门募化葬入塔的舍利罐。应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三彩刻花净瓶 北宋 高14、腹径6.6、底径4.7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圆唇,口微侈,一侧按压成流状;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饰相轮状圆盘;斜折肩,一侧塑短直流;上腹鼓,向下斜收,胫部内曲,平底。腹刻三重仰莲纹,莲瓣肥硕、圆润。胎色黄灰,质地较粗。通体施黄、绿、酱三色釉,彩釉交错使用,并不规整,施满釉。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划花“官”字款盘 北宋 高3、口径12.4、底径8.5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尖唇,六曲花形敞口,斜腹略鼓,大平底,胎极薄,仅0.2厘米。胎色洁白,质坚细。白釉色如凝脂,略见闪黄,莹润光洁,有垂釉痕,施满釉,仅底部露胎。内底划花装饰,为工整纤细的对蝉纹;外底刻行书“官”字款;并墨书“供养舍利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吴成训钱叁拾足陌”5行28字。盘仿金银器器型,口部无釉。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酱釉盒 北宋 通高9.8、足径5.1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盖作覆碗形,宝珠钮,拱形盖面,边部坚折;盒身为深腹钵形,子口,斜曲腹下收,平底。盖沿、罐底露胎。胎灰褐色,质较粗。稍浅的棕红色釉,釉质肥厚,有小开片,较光洁,施满釉。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黄绿釉桃形器 北宋 高9.6 底边长8.3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桃为黄色,置于绿釉方座上。中空,为模印接合制成,桃尖下方有烧制所需出气小孔;方座上小下大,四坡面刻画起伏的山峦树木;座面刻莲花,长叶承托桃实。方座底墨书“大宋国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五月二十……”。胎呈棕红色,疏松。桃上施淡明黄色釉,釉面布满细碎开片,明亮匀净;座上施绿黄色釉,釉薄,光泽稍差。此器为少见的底温釉工艺品,专为施入地宫而烧制。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青釉刻花碗 北宋 口径11.3 、足径4.5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尖唇,敞口,曲腹下收,矮圈足。瓷胎色灰白,釉面润泽,施淡青色釉,布满大块开片,玻璃质感很强,釉色润泽,施满釉,足底露胎。碗口饰弦纹一周,处腹刻宽体仰莲瓣纹两重;内底心附一小龟,盛水后似龟游水中,整体上表现宋代十分流行的龟荷图案,匠心独具。陕西铜川耀州窑烧制。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青釉长颈瓶 北宋 高18.7、口径3.3、足径6.75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口沿外卷成圆唇,细长颈,圆溜肩,长鼓腹作五曲瓜棱形,矮圈足略外撇。灰白色胎,细密坚质。淡青色釉,布满密集的细小开片,透明性强,光亮润泽,施满釉,足底露胎。器形修长秀丽。陕西铜川耀州窑烧制。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 陶瓷图片

白釉刻花“官”字款碗 北宋 高8.3、口径19.5、足径7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尖唇敞口,深腹,腹璧斜收,矮圈足;胎薄。唇厚不及0.2厘米,迎光可透视外壁莲瓣纹。胎质细白坚硬。白釉薄而莹润,略闪黄,有垂釉痕,施满釉,圈足露胎,口唇部亦无釉。外壁刻两重仰莲瓣纹,颇有立体感。足内划刻行书“官”字。此碗为北宋早期河北定窑产品。

相关文章

  • 程元璋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程元璋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程元璋,号古雅斋王、晚成居士,男,汉族,1938年7月生,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从事陶瓷美术创作,成功地开创了古雅彩艺术陶瓷,先后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景德镇陶瓷百花奖,日本恩巴入赏奖。轻工部、江西省文化厅分别授予“有贡献的美术工作者”、“有贡献的文艺工作者”称号。擅长陶瓷美术设计兼及书画,1987年被授子“工...

    47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红陶兽形壶暗合 原始人对血与火的崇拜[图文]
    红陶兽形壶暗合 原始人对血与火的崇拜[图文]

    红陶兽形壶山东博物馆馆藏红陶兽形壶,高21.6厘米,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它是先民们盛放水或酒等液体的实用器皿。精巧的造型也是从满足这一功能出发:尾部设一筒形口,可注水;嘴巴张开,可出水;背部有抓手,便于提放;腹部鼓起,腿部粗壮,巧妙扩大了盛水容积;四足鼎立,可以放在火上加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陶兽形壶嘴部的张开角度、背部提手的设置等,已经超越了对动物具体形象的模仿,是一种出于实用...

    107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苍狼白鹿元青花与蒙古族的故事[图文]
    苍狼白鹿元青花与蒙古族的故事[图文]

    元青花大盘元代陶瓷最大的贡献是青花的成熟,青花是种釉下彩绘瓷器,它以氧化钴为呈色器,在胚体上绘画图案,罩釉后,高温烧成,器物成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的效果。尽管早在唐代,白底蓝花、釉下彩的陶瓷已经出现,但元以前,制作终归颇粗,数量毕竟很少。入元,青花瓷成批涌现,大步跨进辉煌,这必有艺术演进以外的原因,和元朝的统治阶层——蒙古族的关系密不可分。近日,江西高安市文物局局长、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刘金成馆长接受了...

    116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后周柴窑新图谱鉴藏[图文]
    后周柴窑新图谱鉴藏[图文]

    ■ 后周柴窑瓷瓶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时隔千年,第一次有了研究的专著,这部专著由红雨楼主人富华编著。富华老师在海外游历了二十多年,学习、交友、收集中国古瓷器和文房四宝,籍此拓展视野,汲取艺术源泉,充实学养并节衣缩食,收得了数百件来之不易的中国古陶瓷和文房四宝。在遵照妻子一位善良的英国知识女性多乐喜的遗愿“把这些东西带回你的祖国,让它落叶归根吧”。富华回到上海,这批保管、运输艰难的古陶瓷和文房四宝也陆续地...

    143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承前启后洪武瓷:造型单一器物重[图文]
    承前启后洪武瓷:造型单一器物重[图文]

    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菱花式大盘明初洪武(1368~1398年)一朝是元明之际景德镇制瓷发展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虽然研究者对明代官窑设立的具体时间尚有不同认识,但文献记载、传世品及考古发现都表明,洪武时期的景德镇确有窑场受命烧造过一定数量的宫廷官府用瓷,它不仅开明清两代官窑制瓷之先河,也为景德镇成为明代全国的中心窑场奠定了基础。总体看,传世洪武瓷以景德镇所产宫廷官府用瓷为代表,其制作工艺...

    21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明崇祯青花水浒人物图莲子罐[图文]
    明崇祯青花水浒人物图莲子罐[图文]

    罐高25.3厘米;直口,丰肩,圆腹下收,圈足。胎质坚密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清丽素雅。外壁口沿饰一周较写实的蕉叶纹,叶瓣呈大小相间、叶脉中空状,此为崇祯瓷上重要的颈部装饰。主题纹饰绘水浒人物故事图,布局疏密得体,用笔细致。其中,人物的衣衫和后背的腰饰物,设“米”形花纹;骑马者的头上方与胫部处的合欢树,叶子细密呈左右对称状,并带有浅淡的晕染;马蹄下萱草点缀有度,用笔合乎章法,均合崇祯瓷的时代特...

    45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考古揭示明清御窑瓷器落选品处理法[图文]
    考古揭示明清御窑瓷器落选品处理法[图文]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明清皇帝的御用瓷器,从烧造到使用中产生的残次品、落选品、损耗品都怎么处理?25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展的“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上,或可一窥究竟。该展呈现的考古新成果属首次公开亮相。明清两朝于江西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专门为皇家烧造御用瓷器。为保证御用瓷器所体现的权威性,宫廷对御窑瓷器的烧造一直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据文...

    136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民间藏品:大气的捂灰寿星壶[图文]
    民间藏品:大气的捂灰寿星壶[图文]

    十年前出差北方城市,在逛古玩市场时,时见紫砂寿星壶大大方方地陈列在博古架上,甚至地摊上。这类壶一般在壶盖面上都钤有两个葫芦形印章,上有阳文楷书“豫丰”,底章常可见“营口福康”等铭记。此类寿星壶真品随着近年紫砂壶的收藏热而日趋鲜见,而仿品却如雨后春笋,泛滥于市,应引起收藏者的警惕。我当年在兰州古玩市场上收藏到的那只黑砂寿星壶“高端大气上档次”(见图)。此壶通高15.5cm,壶宽20.5cm,底径12...

    1267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图文]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图文]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 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 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

    1806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的辉煌:上林湖与海上丝绸之路[图文]
    越窑青瓷的辉煌:上林湖与海上丝绸之路[图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瓷烧造。唐代上林湖越窑进入鼎盛时期,...

    147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图1),高8.1厘米,直径18.2厘米,足径7.4厘米。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白三色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无”、“疆”四字,圈足底部书红彩“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工艺品制造中一直流行。自宋始,一种变相的勾莲纹(或称为宝相花纹)出现并流...

    129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清朝早期紫砂欣赏[图文]
    清朝早期紫砂欣赏[图文]

    陈次伟制紫砂佛手壶方衡禄制紫泥六方狮球壶清初 澹然斋 加彩紫砂汉方壶清初 紫砂开光四方壶清早期 段泥贴紫泥百合花卉大圆清早期 朱泥贴花葡萄藤大壶清雍正 紫泥合菊陈鸣远制南瓜壶清早期 诗句款紫泥宫灯式清早期 朱泥贴梅花狮球静远斋(雍正)制堆泥山水纹方壶...

    153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北朝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图文]
    北朝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图文]

    北朝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见图),高12.2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9厘米;呈扁圆形,上窄下宽,略似杏核;敞口,短颈,假圈足;通体施褐绿色低温铅釉,釉层光亮;肩部对称置圆形鼻钮,以便穿绳携带,颈与肩相接部分有一周连珠纹;腹部两面均模印5人一组的胡腾乐舞图案。该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瓶上褐绿釉是以适量的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作助熔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故亦称铅褐绿釉。北朝时我国与中亚、...

    62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图文]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图文]

    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在进行拍卖。中新网4月11日电 综合报道,日前,从康熙“御用碗”以1.9亿的成交价亮相香港,到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器虎鎣(yíng)现身英国伦敦,文物界的动向牵动国人心。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遗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回流刮起一股风潮,部分文物堪称“国宝”级别。流落海外的文物,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它们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故事?西周时期的稀有青铜器“虎鎣”...

    82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鲵鱼纹彩陶瓶身上的图案已具伏羲雏形[图文]
    鲵鱼纹彩陶瓶身上的图案已具伏羲雏形[图文]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金叶鲵鱼纹彩陶瓶(如左图所示)是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晚期器物(庙底沟类型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公元前3900年~前2780年)。1958年,它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专家确认组将其定为国宝,现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彩陶瓶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橙黄陶,深褐彩,小口,长颈,平底,颈部有堆绳纹一圈,腹部用黑色绘一人首...

    97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