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大文 点击 :

《故宫十大珍宝瓷》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毕其一生打造的十件稀世国宝,世界罕见;是故宫35万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涵盖了皇家彩瓷多个工艺门类及器型。

清康熙青花花鸟纹鱼尾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原物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撇口、粗长颈、弧腹下敛,圈足外撇并有双重台,此类造型是康熙的典型器物,称“鱼尾”。器身通景青花纹饰,颈绘《锦鸡芙蓉图》,腹绘《锦鸡碧桃图》。宋徽宗曾绘锦鸡芙蓉,称锦鸡有“五德”之全。配上四季花卉寓意花开富贵、锦绣前程。

收藏价值: 完美复现康熙青花独有“翠毛蓝”,创历代青花艺术之冠!

清雍正斗彩摘枝花纹梅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此器是雍正斗彩突破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完美演绎,将当时的粉彩胭脂红等引入画面,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是代表雍正朝陶瓷艺术创新力的杰出代表!

因所用釉上彩釉料配方极为复杂,所以烧成后的花卉显得格外富丽华美,但也因釉料化学成份太过复杂导致温度控制要求过高,使烧造成品率极低。

收藏价值:历史首件突破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工艺之作品,历史地位极高,釉料配方最复杂!

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纹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此瓶通体用珐琅彩彩绘山水人物画面,构图饱满却不失空灵爽朗之感,久观恍若身临仙境,用色飘逸,对再造工程中画师技艺水平要求极高!控制釉料的调配甚为苛刻!

因此这是此项目中废品率最高、复制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一件作品,收藏价值亦独具其善!

收藏价值:中国珐琅彩写意山水第一瓷,用色飘逸难绘难烧,废百而存一!

清雍正·青花桃蝠纹橄榄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瓶口外撇,束颈,溜肩,弧腹渐收,足略外撇,呈橄榄形。腹绘一粗壮的桃树,结硕大的蟠桃八个,衬以桃花、竹叶、山石、灵芝纹、五只蝙蝠上下飞舞,寓意“五蝠捧寿”之意。

雍正时期青花的烧造水平发展到了最高峰,此后再无超越!此桃蝠瓶 灵秀典雅,画工精致,是清代御用青花瓷的最高品质代表作。

收藏价值:中国青花瓷顶峰阶段代表作,千年青花只看一瓶,挑战青花技艺最高 水平!

清雍正·墨彩山水木纹笔筒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雍正皇帝不仅对瓷器品鉴要求极高,还创造出许多独特的瓷器品种,墨彩即是其中最有特色的原创之作,它采用国产彩料仿烧水墨珐琅的艺术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墨笔作画,木纹釉与墨彩结合,为世所珍罕。

此器胎体洁白致密,纹饰构图疏密得体,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 水墨画,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是雍正时期少见的佳作。

收藏价值:雍正朝罕见的独创瓷种,故宫国画大师亲自指点临摹,艺术水准极高!

清乾隆·珐琅彩婴戏纹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乾隆时期的婴戏图多出自供奉内廷的知名画家金廷标笔下。本作为金廷标早期作品,风格出于民间画法之上,画面用色明快,儿童姿态生动多样,动作夸张,由于彼时尚未受到乾隆个人好恶之影响,所以与乾隆朝中后期一贯的华丽与繁缛相比,艺术价值更高!是清代同类珐琅彩作品中最珍稀的一件作品!

收藏价值:乾隆明星画师原创名作,唯一摆脱繁缛、鹤立独行的珐琅婴戏纹第一器!

清乾隆·粉彩百鹿纹双耳尊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此作粉彩绘画技法高超,釉面匀净,纹饰繁缛,装饰效果富丽华贵,充分体现了乾隆官窑精品的时代风貌和技法水平。

乾隆晚年,皇帝密旨要求内务府烧造一件人间至“尊”珍瓷,并将宫廷画家沈铨的《百鹿百鹤图》绘制于尊上用于庆寿。

内务府与景德镇御窑厂数千窑工耗时数年苦心烧制,其间画稿经过上百次重绘,釉料经过上千次调整,终于在乾隆六十大寿之前烧制出盛极一时的百鹿尊,被誉为“千古第一瓷”。

收藏价值: “千古第一瓷”独领康雍乾三代风骚,百鹿图皇帝专享,与天同寿寓意非凡!

清乾隆·五彩八仙祝寿纹灯笼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此瓶为乾隆中年时期亲自参与设计的瓷绘佳作,乾隆特命项级宫廷画师手绘十余稿,最终皇帝亲自选定了此稿进行烧造,可以说这是代表了乾隆审美水平的重要作品。

画中人物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绘画水平大大超越了民窑与官窑中的普通画工,是历代同类题材的翘楚之作。本作品再造工程中瓷绘部分在故宫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双勾填墨”技法,参考馆藏实物与数码图案精确绘制,完美达到了形与神的兼备!

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九桃纹瓷器是雍正朝所创,至光绪朝仍有仿造。而在所有雍正、乾隆和后世仿制的粉彩九桃纹瓷器上,以雍正时期的纹样着色最为鲜艳夺目,绘画水准也最高。

从八十年代起,故宫便大力研究此瓶的釉料化学成份与烧制条件,力图百 分百还原雍正时期的艺术效果,本项目复造作品 采用故宫 2015年最新研究成果,色差水平已能 控制在 0.5%左右,大大超过了 2005 年贾庆林送 与台湾领导人宋楚瑜的仿品水平!

收藏价值:故宫 30年最新科研成果巨献,工艺全面超越 2005年故宫国礼水平!

清乾隆·粉彩牡丹纹玉壶春瓶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 | 陶瓷作品鉴赏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本作品画法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无论山石、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烈,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与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相结合,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

乾隆亲自参与创作,因此是皇家艺术品味的代表, 显示出了乾隆皇帝极高的艺术修养,也是乾隆时期宫体画风的完美呈现,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 乾隆艺术品味集中表现之作,是瓷绘艺术时代标志点之作品,收藏价值极高!

相关文章

  • 元磁州窑瓷器量大品种少[图文]
    元磁州窑瓷器量大品种少[图文]

    元黑釉加彩题酒字玉壶春瓶瓷器赏鉴元代磁州窑制瓷虽然仍保持着很大的生产规模,但生产品种比以前有所减少,除典型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品种仍大量生产之外,传世品中还常见绿釉黑花、孔雀绿(蓝)釉黑花、三彩、黑釉等品种,其产品也有一定的时代特色。绿釉黑花或孔雀绿(蓝)釉黑花瓷器是宋元时期磁州窑在白地黑花瓷基础上烧造的瓷器品种,与我国传统的低温铅绿釉陶器不同,磁州窑产品是二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瓷胎,然后在瓷胎上施釉...

    8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宋代繁昌窑藏品牡丹刻花青花执壶赏析[图文]
    宋代繁昌窑藏品牡丹刻花青花执壶赏析[图文]

    藏品“牡丹刻花执壶”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一个名叫柯家村的山冲之间。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这个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 州,而史料中又有“宣州窑”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近年来随着芜湖、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可能是 怕因窑名而混淆产品,人们不得不又以地名来冠以“繁昌窑”之名,而当地的老百姓却仍习惯称之为...

    101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的器型名称——壶[图文]
    瓷器的器型名称——壶[图文]

    壶,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 “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 ”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 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壶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 常...

    33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器上“系”的来源和特点[图文]
    陶瓷器上“系”的来源和特点[图文]

    现在的瓷器,用“系”的难以看见。为什么少用“系”,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把盛装在陶瓷器皿中的酒水、食品、杂物等吊挂起来或提移于他处。龙山文化黑陶双系壶陶瓷器皿上的系,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牷系,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为人类的艺术添色加彩。远在新石器时期,陶器已出现在当时的人类生活之中。进入阶级社会后,陶器在人类生活中的利用价值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作为日常生活器皿,陶器对社会生...

    69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源自生活的宋代瓷器之美 [图文]
    源自生活的宋代瓷器之美 [图文]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人的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宋瓷则将这种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宋瓷之美,美在收敛、温厚、含蓄,强调内心的感受。宋瓷那种朴素无华而蕴含独特的气韵深深地吸引着笔者。近日来到高古瓷鉴赏家张玉昌先生的陶瓷艺术馆,品茗赏瓷,沉浸于神韵精绝的宋瓷之中,疲惫的心灵也在历史的积淀中渐渐温暖、平静而真实。提到宋瓷,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存世极少、价格极高,所以不免有“家财万...

    127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漳窑遗址典型代表:华安东溪窑[图文]
    漳窑遗址典型代表:华安东溪窑[图文]

    笔架黄阿彬 邹德龙 邹财金 文/图华安东溪窑是大型民窑,遗址位于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东溪头(漳州府古龙溪县二十五都升平社),为“漳窑”遗址典型代表,属明中期至清初期民间大型瓷窑窑厂。窑场规模巨大,窑址约10平方公里,是明清时期漳州地区最大的窑口,也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瓷产地之一。东溪窑始烧于宋代,明中叶以后崛起,烧造的延续时间长,品种类型丰富,主要以烧造青花为主,兼烧青瓷、白瓷、青白瓷、米黄瓷、...

    73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清宫旧藏 精巧瓷器欣赏 [图文]
    清宫旧藏 精巧瓷器欣赏 [图文]

    粉彩开光婴戏图兽耳瓷鼻烟壶,清乾隆,通高6.5cm,腹径4.6cm。清宫旧藏烟壶呈扁圆体,细颈配铜镀金圆盖,下连铜镀金勺。颈部饰勾金回纹一周,肩两侧对称兽面衔环耳装饰。通体饰珐琅彩轧道西蕃莲花,正面为圆形开光,内绘婴戏图,儿童神形描绘生动自然,画工精细。椭圆形足,足墙一周以金彩绘鼓钉12个。足底红彩篆书“乾隆年制”横行四字款。此壶造型规整,胎质细腻,图案纹样清晰,整个画面使用了红、粉、绿、黄、金等...

    31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图文]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图文]

    陶艺作品-水闸门“我对泥有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情结渗透到我骨髓之中,泥在我的手上被赋予了思想和情感,在窑火的煅烧后,它将成为有灵魂的生命。”—何跃开栏语: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渝北留下了一大批极具工匠精神的造物。渝北区文物管理所现有文物藏品1101件,藏品类别主要有木雕器具、陶瓷器、金属器、石器、玉器、字画钱币、石刻等,独具巴渝民俗文化,是研究渝北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

    124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如何鉴定明代民窑瓷器[图文]
    如何鉴定明代民窑瓷器[图文]

    青花庭院婴戏碗图青花庭院婴戏碗图 民窑作为瓷业的主体,整体品质直观地反映着瓷业的兴衰。当下,我们作为标型学研习,时常可以见到众多实践型鉴赏高手面对林林总总的明清瓷器,他们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制瓷工艺及绘画风格等方面特征,为器物作出精准的断代,并有理有据地讲述其历史及发展渊源。本文,笔者将通过对这件明成化庭院婴戏青花碗(见图,口径15.5厘米,高7.1厘米,底足外径6.5厘米)一己之见,简释其携带的基本...

    87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精品绿釉瓷器欣赏[图文]
    精品绿釉瓷器欣赏[图文]

    绿釉瓷器绿釉是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191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红瓷器 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图文]
    中国红瓷器 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图文]

    清光绪胭脂红釉碗一对 “中国红”,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陶瓷上那片大红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难题。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明代宝石红僧帽茶壶 在中国陶瓷艺术长河中,唐代发明了铜红;后来,有了宋代的钧红瓷,明清时期的祭红、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瓷。清乾隆红釉高足盘清乾隆豇豆红釉印盒民国胭脂红观音瓶清中期铜红釉天球瓶珊瑚红描金瓷器 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

    77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鉴藏:皮囊壶与契丹往事[图文]
    陶瓷鉴藏:皮囊壶与契丹往事[图文]

    文/刘英杰《契丹风土歌》中有云: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这两句粗犷奇崛,气势不凡,颇能体现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其 实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个无比富饶的北宋王朝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的民族在北方与其对峙抗争,平分天下。它的名字叫做契丹,它所建立的辽朝 与北宋和平共处长达百年。契丹的历史早已湮没在历史尘烟之中,让后人难以揣度,而我们或可以通过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特有的生活器具——皮囊壶,...

    164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元青白瓷:青色更明显 玻璃质感强[图文]
    元青白瓷:青色更明显 玻璃质感强[图文]

    元青白釉凸雕折枝梅纹双耳瓶瓷器赏鉴“青白瓷”是宋元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中心区域烧造的一种具有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故名。考古资料表明,景德镇的青白瓷生产始于北宋初期,极盛于两宋,元代仍然盛烧不衰,是一种深受当时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产品,受其影响在今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发现了不少宋元时期专烧或兼烧青白瓷的古代瓷窑遗址,诚如宋末元初人蒋...

    41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的魅力--英国陶瓷艺术家Gabriele Koch陶瓷作品欣赏 [图文]
  • 清凉瓷枕夜生香(图)
    清凉瓷枕夜生香(图)

    宋代越窑龙枕刘善文瓷枕,是我国古人纳凉的寝具。李清照名篇《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形象地将青白釉瓷枕喻为“玉枕”,并反映了瓷枕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瓷枕始见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乘凉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采用...

    111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