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七 点击 :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 | 陶瓷作品鉴赏

梁志伟

上海收藏协会副秘书长,涉足收藏二十余年,收藏有古陶瓷、奇石等。

梁志伟的“文博堂”位于上海多伦路上一幢小洋房内,这里已经开发成一条文化名人街。通过二楼半米宽不到的一个木楼梯攀爬上去则是一个小阁楼,阴暗,沾满了灰,地上全是他收藏的大大小小的彩陶。梁志伟说,很少有人知道阁楼还有这样一个玄机。

1973年,梁志伟被招进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艺美校,学习绘画雕塑及古陶瓷、古书画鉴定。毕业后梁志伟进入该公司古玩修复工场专业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这一经历既使他爱上古玩,也为他日后收藏提供便利,“当初我就是靠修复残破陶瓷所得收入来支撑收藏这一爱好。”

对梁志伟收藏道路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长者分别是薛贵笙和殷屏香。据梁志伟介绍,薛贵笙是原上海文物商店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在瓷器鉴定方面人称北有耿宝昌,南有薛贵笙。梁志伟与薛贵笙接触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梁志伟一直尊薛贵笙为自己陶瓷方面的启蒙之师。“1973年我在工艺美校学习古陶瓷鉴定时,薛老正好在仓库被监督劳动。作为陶瓷鉴定课的课代表,我去仓库拉器物时常请薛老过来做鉴定讲座。”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 | 陶瓷作品鉴赏

弧带纹双耳壶

殷屏香则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年轻时做木材生意,玩了大半辈子古玩。与殷老的相识缘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殷老骑着自行车找他修复瓷瓶。因看重梁志伟的修复技艺,后来梁志伟几乎包揽下了殷老大部分的瓷器修复的活儿。“殷老教会我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陶瓷鉴定方面的知识,而是拓宽了我的视野,熟识古玩界的人脉关系和规则……”梁志伟说。

据梁志伟介绍,从仰韶文化彩陶被发现开始,大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彩陶者绝大多数是考古、文博领域里的专业工作者,他们的考古研究局限于文物考古专业范畴,并没有引起社会上人文学者的广泛关注。最初多半是去甘肃青海写生的美术工作者,见到被当地农民遗弃的彩陶及碎片,带回去作为教学用具或装饰品。不过他们当时并不具有收藏意识。彩陶收藏的兴起始于1990年代后期,彩陶之乡的农民们开始萌生了商品意识和商品观念,众多被新挖掘出来的彩陶悄悄流到兰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古玩市场。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 | 陶瓷作品鉴赏

四大圈纹双耳壶

梁志刚一开始只是零星地收藏一些彩陶器,比如去到全国各地出差,都要抽空逛逛当地的古玩市场。直到上世纪90年代彩陶在市场上也还是不多见的,加之这么大器物携带起来并不很方便,一次最多只能捧回来一两件。这样断断续续收藏了十余年后,2000年后的一次偶然机缘,他开始有机会批量收彩陶,那天一位甘肃的古玩商来到梁志伟处,说有几十件马家窑彩陶要转让。经过详细打听才知道,这几位甘肃老乡手上有一批马家窑彩陶正苦于找不到下家,而临近岁末,他们都急于脱手好回家过年。梁志伟初步判断觉得东西虽然良莠不齐,但部分是大开门的,于是全部以统货价买进,经过一番沙里淘金,留下精品自己把玩,从此他的彩陶藏品较先前翻了数倍。

梁志伟说,马家窑遗址在甘肃临洮,距今约4800年—6000年之间。马家窑文化彩陶主要分三个类型,一类是马家窑类型彩陶,其纹饰以大量水波纹为主,可认为这一时期是以崇尚和赞美水的水文化时期;一类是半山类型彩陶,纹饰以初期的大漩涡纹向后来四圈纹转变,表达对田园和土地崇拜;马厂类型彩陶纹饰出现四圈纹、两圈纹、蛙神纹,表达战胜自然的思想。“不过商代以前并没有文字记载,整个陶器的考古研究、陶出土器物的用途、纹饰全是依靠推理。”半山和马厂之间是彩陶发展的最高峰,也是彩陶发展成熟期,到了晚期彩陶制作就逐渐走向没落。梁志伟收藏的彩陶以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为主。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 | 陶瓷作品鉴赏

变形蛙纹壶双耳壶

作为史前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彩陶的器型、纹饰、用途等很多历史密码需要人们去解读,由于找不到任何文字记载和直接证据,关于彩陶研究几乎都只是一家之言,而这恰恰是彩陶收藏者们最痴迷之处。“比如有些彩陶上边有钮,过去不理解这是做什么用途,后来到云南看见白族人头上顶着的器物,两手扶着钮,我才知道原来那可能不仅仅只是装饰,还是配件,所以很多东西要通过实践才能知道。”“另外很多彩陶为什么上半部分有纹饰,下半部分没有纹饰?原来原始先民都是席地而坐,彩陶要一直放在地上,目光所及的只是彩陶的上半部分,所以纹饰都在上半部分。”梁志伟甚至还提出过大胆假设,认为最早的彩陶艺术家可能是女性,因为男性在捕鱼打猎,女性才在河边做陶器。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年历史的彩陶收藏者,对其真伪的鉴定梁志伟也自有一套理论:水洒上去不会干的可能有问题;热水一碰土锈味出来是老的;不重不轻,太重太轻都不对,因为当时工艺不可能做很薄的薄胎;太对称的也不对,手工做的陶器严格意义讲都不对称的。

(本版藏品图片说明由藏家提供)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 | 陶瓷作品鉴赏

横直线纹单耳罐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这是我学的专业。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瓷器。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横直线类似八卦纹单耳罐。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赏玩有道,收藏有术。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拍卖行、藏友、海内外古玩市场。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彩陶两百余件。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 | 陶瓷作品鉴赏

菱格回纹小耳罐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收藏鉴赏理论家。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修身养性、传播文化。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很多,没有遇到赝品的收藏者成不了收藏家。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会捐,事实上间接已经捐了。

相关文章

  • 清乾隆黄地粉彩花卉纹轧道碗[图文]
    清乾隆黄地粉彩花卉纹轧道碗[图文]

    清代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每件瓷器上常常会运用多种工艺技法。如这件清乾隆黄地粉彩花卉纹轧道碗(图1),虽然看器型只是一件普通的小碗,但却采用了黄地、粉彩和轧道多种技法于一身,让人赞叹不已,下面我们就来作一简要赏析:此碗高8.2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6.4厘米,碗外壁以黄釉为地,在黄地上作细密的“轧道”装饰,再以红、绿、蓝等色彩绘两组相连的折枝菊花纹饰,在青翠的绿叶映衬下,绽放...

    155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艺术陶瓷价格折翼精品还需大浪淘沙[图文]
    艺术陶瓷价格折翼精品还需大浪淘沙[图文]

    乐龙耀 高温颜色釉瓷瓶《天高云淡》艺术品市场突围之当代艺术陶瓷篇  许多人可能还对2012年前后当代艺术陶瓷身价飞涨的盛况记忆犹新:不少创作者的身价在短短几年内翻了10倍,“国大师”纷纷踏入“百万俱乐部”,甚至出现了超千万元的拍卖记录……令人难以预料的是,仅仅两年之后,飞涨的当代陶瓷就折了翼:许多“国大师”出现在拍场上的作品已经减少了一个“零”,可是仍然难掩流拍的窘状。现当代陶瓷的“冬天”为何来得...

    95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瓷器中的贵族——釉里红[图文]
    中国瓷器中的贵族——釉里红[图文]

    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

    195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永宣青花瓷器与西域文化[图文]
    明代永宣青花瓷器与西域文化[图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鸡心碗文 _陈联众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历来受到世人好评。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这些带有异域风格的作品体现明代时期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情况。一、中国是一个开放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历朝历代都保持着与外界的经济、文化往来。尤...

    95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元代瓷器中的梅梢月纹图案 [图文]
    元代瓷器中的梅梢月纹图案 [图文]

    梅梢月纹是宋元时期器物上常见的纹饰,图案为一枝梅枝,梅枝上梅花朵朵,梅花为空心梅,梅枝之外留白,惟以一轮弯月点缀其间。最早见于南宋时期银器和瓷器上,如南京出土的南宋张同之墓中就有1件梅梢月纹银盘,盘内底浅浅錾出水波纹的地子上打造水边横斜的一树新枝,梅枝外留白,一轮弯月点缀其间。图1 南宋吉州窑乳白釉梅梢月纹粉盒镇江市跑马山基建工地南宋墓中出土2件吉州窑乳白釉梅梢月纹瓷器,1件为带盖粉盒(图1),高...

    135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土耳其的中国瓷器收藏[图文]
    土耳其的中国瓷器收藏[图文]

    资料图近日都在讲“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已成超热门话题。故也来凑凑热闹,谈谈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器。元明瓷器“贸易瓷”出口土耳其目前我们最熟悉的中国瓷器收藏,多为欧洲英德法诸大博物馆。中国瓷器之所以享誉海外,正是因为进入了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平时叫欧洲列强)的文明史,由于英德法和后来的美国掌握着近代文明的话语权,一旦为他们青睐,自然就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标本。也成为中国文化传播至世界的明...

    199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泥火凝结出的精灵[图文]
    瓷器:泥火凝结出的精灵[图文]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白釉人首执壶(唐)展示典型的中国传统手工奇迹,生动描述中华文明的世代风情山西博物院瓷苑艺葩展厅分为“质朴的北方窑瓷器”和“绚丽多姿的彩瓷”两个单元。前者着力展示独具特色的北方瓷器,从北朝、隋唐的青瓷和白瓷,到宋、辽、金诸瓷,不乏雅致细腻的名窑佳作,更多质朴野趣的民间精品,地方特色鲜明;后者展示馆藏元以后历代彩瓷精品,缤纷绚丽,引人注目。青瓷,是中国陶瓷中最庞大的家族,成器历史...

    73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图文]
    老窑瓷: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图文]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据张志忠介绍,邢窑白瓷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烧制粗瓷为主。到了隋代开始出现...

    21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宋代曾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图文]
    宋代曾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图文]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茶坊、茶肆等是市民阶层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充实文化生活的场所。...

    134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紫地白花缠枝莲纹多穆壶赏析[图文]
    紫地白花缠枝莲纹多穆壶赏析[图文]

    紫地白花缠枝莲纹多穆壶紫地白花缠枝莲纹多穆壶 清康熙 高40.8厘米 直径12.5厘米 壶呈圆筒形,口部如僧帽状,器身前置曲流,后设兽首双系以便穿绳提携,体饰三组弦纹。通体以紫釉为地,刻缠枝莲纹,再施以白釉。多穆壶是蒙、藏民族的生活用具,多为金属质地,用于盛水、酒等。瓷质多穆壶始见于元代,清康熙时期又再流行。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青白瓷品种,元代器 形较小,有执柄。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代铁可...

    59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鉴藏: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图文]
    鉴藏: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图文]

    图1图2唐代长沙窑以釉下彩绘瓷器闻名天下,品种丰富,造型多样,不仅有青釉点彩执壶等生活用具,也有青釉点彩水盂等文房小件。本文要介绍的一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图1),也是精巧可爱、美观实用的文房用具。这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高5.2厘米,长9厘米,宽6厘米,1953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全器塑一卧兽伏于一台面上,兽似狮而无狮之威猛,身体蜷曲,四爪伏地,尾巴卷垂,圆目竖耳,憨态可掬。通体施青釉,...

    164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故宫藏慈禧瓷器亮相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图文]
    故宫藏慈禧瓷器亮相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图文]

    《另类奢华——故宫藏慈禧瓷器展》展品吉和网12月31日报道 31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另类奢华——故宫藏慈禧瓷器展》与市民正式见面。本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遴选出100件(套)清宫官窑精品,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展期为半年。慈禧是中国清朝晚期最为重要的政治人物,其奢侈无度的私人生活对许多人来说十分神秘。此次,《另类奢华——故宫藏慈禧瓷器展》意在通过将慈禧生前使用的代表性瓷器集中展示...

    74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由美色清华图帽筒管窥民国人文风貌[图文]
    由美色清华图帽筒管窥民国人文风貌[图文]

    这只民国“美色清华图”帽筒,为一对帽筒中的一件,高27.3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2.1厘米;圆唇,直口。帽筒整体呈直筒状,器身画面为时装人物题材,绘有4个衣着时尚的城市女性和5个神态各异的小孩。女性梳髻发,其中3人上身着高领碎花袄,1人着圆领方格花上衣,她们下身均穿筒裙或筒裤,缠足小脚。5个孩童神态各异:一个手中晃着拨浪鼓;一个头戴方格帽,似高高站在凳子上,扶着柱子朝下看;一个藏在大人身后...

    868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一组天然呆系列软陶欣赏[图文]
  • 明代瓷片上的“芭蕾舞僧”[图文]
    明代瓷片上的“芭蕾舞僧”[图文]

    上帝把人分为男女,何时开始性别的位移?古时女装男扮——祝英台、花木兰,还有《拉郎配》中的奶油小生阴错阳差地男装女扮,鬼使神差地成就了美好的啼笑姻缘!曾几何时,泰国出现了“人妖”——以此广泛宣告了人的性别划分的破产。如今,男不男、女不女竟成为时尚,造就了“粉丝”、追星族成千上万……文娱舞台上热门的“反串”,让观众前俯后仰、笑翻了天。今天为了图大家一乐,俺也让多年珍藏的明末青瓷片——“芭蕾舞僧”上演乾...

    91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