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火与泥的结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瓷器,是陶器的进化。
今天,就让我们以宋、元、明、清为例,说一说瓷器的辨别方法。
1、从器物的造型上区别
宋代造型多简朴,以仿青铜器造型为主,并多小件,但在器物的边角、口沿、底足很讲究修饰。如汝、官、哥、定、钧的器物都修整得很规范。
(宋代瓷器)
元代器物的修胎就不太讲究,特别是器物的底足就很粗糙,大件器往往有翘棱、夹角、凹心、凸底等变型现象。
(元代瓷器)
明代永乐的器型古朴秀美,特别是压手杯、盘、碗等都制作得比较精细。 宣德器物的造型丰富,制作精致、成化器型小巧轻盈、制工精良、使仿者望尘莫及。
(明代瓷器)
弘治、正德器型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的器形,厚重古朴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但制作比较粗糙。 清朝康、雍、乾三代是中国瓷器的高峰期。康熙的器物造型敦厚,拙而见秀。以仿明永乐、宣德、成化器物较多。 雍正器型以线条精美闻名于世。
(清代瓷器)
2、从底足上看出差别
宋代器物底足制作精细规整,有裹足支烧,通体施釉,也有不施釉的,只刷一层护胎釉水。官窑器露胎处呈现深灰或灰褐色,俗称"铁足"。支钉横断面为灰褐色。汝器支钉横断面为粉白色。
(紫口铁足)
元代器物底足大多露胎而质粗,泛火石红色。碗底部作鸡心底内尖外圆,整个元代都有这种特征。
(火红底足)
明代永乐、宣德大盘为砂底,质地细腻光滑温润,呈现火石红。永乐盘砂底一般色白而细,砂底上有小块铁色斑,细腻光滑,抚摸时有糯米粉之润滑感。 宣德器底部为白胎色而有火石红,有一层浅红色的涂抹料,均无旋痕。凡带旋痕的多为清仿产品。
(永乐盘砂底)
成化器物的底足,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俗称"米糊底"。还有的底足像涂了猪油似的,俗称"猪油白",抚之有玉的感觉。明早期和晚期的盘、碗类底足常有塌底,粘砂,并有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明代末期更为严重。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璧形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浅圈足、刮削平足、平底实足、高圈足等。了解和掌握各个朝代器物的底足,对于鉴定瓷器是十分必要的。
(永乐甜白釉)
3、从瓷釉上看出差别
瓷釉是瓷器的外表,不同朝代各个窑口烧制瓷器的釉色、硬度、密度、润度、厚薄、有无气泡和橘皮纹等是不同的。观察古瓷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和气泡大小疏密等特征。如旧瓷有"莹光"或"酥光"一类的光泽,这种深厚温润的釉光是由于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又称"蛤蜊光"。
(瓷器左侧有明显哈喇光)
新瓷则具有炯炯刺目的"火光"。但有些仿品经过茶浆沱,药沁,土埋方法加工处理后,也可以将"火光"去掉,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也能找出破绽和不自然的光泽。又如旧瓷常有的柳叶纹、牛毛纹、蟹爪纹、鱼子纹、鳝血纹、冰裂纹等大小不同的片纹,这些虽成为宋官、哥、汝窑瓷器上的自然特征,然而后世仿品也能仿制出这些特征。尤其是景德镇仿官哥的器物达到了乱真地步。因此需要进一步观察釉中所含气泡的大小疏密。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泡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制的特征,可作为划分时代的线索。
(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
在观察釉质时对于釉层的厚薄程度及缩釉、淌流状态也需要加以注意。如宋钧窑瓷釉多如堆胎。定窑瓷釉多有泪痕。明清胎瓷釉竟薄如蝉翼或莹似玉石。这些固然都是难能可贵的特征。可是后世仿品也能大体近似,若不参照其它方面的特色,注意器里和口边、底足等处则往往失于片面。如元代琢器表里釉多不一致,而且常有窑裂、漏釉、缩釉、夹扁的缺陷。永乐白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闪白和闪黄色,釉厚处则闪浅淡的豆青色,并且琢器的表里釉多均匀一致。康熙郎窑红釉有所谓"脱口垂足郎不流",以及"米汤底"、"苹果青底"等特征。这些都是后世仿品难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