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鉴藏:弓和弩哪个发明更早[图文]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小广 点击 :

鉴藏:弓和弩哪个发明更早 | 艺术品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馆长

“六艺”按照顺序来说,是礼、乐、射、艺、御、书、数。第一是道德修养,第二是自身的素质培养,第三是技能,本篇要的讲的就是技能。引申到今天的社会中, 技能可以说是一种专业。对一个人来说,这个专业对他的医生都是有好处的,我们的社会分工越来越详细,跟古代社会有些不同,古代社会在技能方面的范围比较 窄,比如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射是一种军事技能,历史上战争非常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技能。

弓弩是冷兵器之王

古人说,“两军相遇,弓弩在先”,因为弓弩能射出一定的距离、狩猎是远古时代人类谋生的手段,弓的发明早于弩。古人很早就发现远距离猎取猎物的时候需要借 助工具,最早是石块,可以捡起一个石头就投掷出去还有其他的工具,比如棍棒。到了辽金时期,少数民族会有一根木头,木头上拴一个皮绳,皮绳牵头有个金属物 或是石头,这叫“骨朵”,抡圆了以后打出去,打得非常准,捕猎兔子、狐狸这种小动物非常有效。古人发现当一个木质的或竹质的弓体上弦以后能够拉开张力,射 出箭,所以觉得这个兵器非常有效。

人类文明史中,冷兵器时代远远长于热兵器时代,弓弩算是冷兵器之王,跟以前讲过的利兵器和钝兵器不一样,他是一种发射兵器,在一定的距离内有杀伤力,所以 掌握这种技能对当时的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除了做一些军事准备以外,射艺更重要的是对平时生活和素质的训练。射箭的时候,人需要全神贯注,需要对事物 有判断力。不要以为射箭很简单,真的持弓箭的时候,就知道射中靶子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不要说射中靶心了。

鉴藏:弓和弩哪个发明更早 | 艺术品

■清雍正 粉彩狩猎图将军罐 高42厘米 观复博物馆藏

射在古代是一项专门的技艺

这件瓷器(左上)是大家都熟知的将军罐,他的得名是因为造型像一个穿着盔甲的将军。将军罐是清初从康熙到乾隆非常流行的一个造型。这件将军罐的彩瓷是雍正 时期的粉彩,画在青花上,这种画法非常少,看着非常艳丽。上面是一幅狩猎图,有骑马射箭的图像,这只是打猎,或者说只是平时的一个训练,不是战争的场面。 射在古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除了有军事目的,还有生产目的。这个工具当时还不能说是兵器,应该只是一个工具,后来逐渐引用到战争当中。人类发现,用弓把箭 射出去的时候自己的一部分能力得到了延伸,这个能力就是一个技巧。

这是雍正时期的一个笔洗(左下),使用的痕迹非常重,保存的状态不是很好,唯一的好是他的画片。画片的颜色非常丰富,画了八个文物,就是我们熟知的“八仙 过海”。通过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技能的含义。射在古代是一项专门的技艺,是一个人维持生命的保证。比如古人需要学猎杀动物,虽然今天是 不提倡的,但古代是要借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质量;再比如一个国家需要用到一种武力保持国家的安全,后来延伸为一种技艺,然后发展为一项体育运动。今天的技艺 很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个人的技艺不同,生活中不管去学习什么,不管学习的是抽象的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都应该在专业技艺中达到个人努力的高峰。

鉴藏:弓和弩哪个发明更早 | 艺术品

■清雍正 粉彩八仙纹笔洗 口径23厘米 观复博物馆藏

1、观复学堂

成语“有的放矢”中的“的”是什么?

马未都评:“的”是汉语中最常用的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念“de”,还有一个发音是“di”,比如“的确”。“有的放矢”这个成语中的“的”念“di”,是 指靶心。这个字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拆开去解读,“的”字的左边是“白”,本意是指大白天,射箭都能看得见,右边是“勺”,这个字的古音就念“di”,是指 “一点点”,比如一勺粥,一勺汤,只是舀了一点出来。合起来“的”就是白天中的一点,就是靶心,古人说“有的放矢”就是得有靶心。

2、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马未都评:唐诗中有很多著名的诗句,边塞诗是其中一种类型,因为当时国境处经常要打仗,所以很多文人奔赴前线,留下很多边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出自王 昌龄的《出塞》,这是唐诗中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诗中的“飞将”说的是李广将军。李广非常有名,他从小臂力过人,一生中非常喜欢射箭,而且有射箭之癖好。 这首唐诗写得非常动人,一开始说“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用法,用的是名词的堆砌。一般来说诗人都不敢这么去写,他用了这两个堆砌,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这些景象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人和时代。

除了这首诗之外,著名的边塞诗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四首之一,其中“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说的也是李广。李广将军一箭射出去,箭直接就扎进石头里了。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唐朝人才写了这样的诗。不管他是史籍上的描述还是文学中的描写,对于今人来说都是一个精神支柱。在今天的社会中,掌握一门技艺或者说 数门技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艺不压身”或“技不压身”,多一门技术可以走遍天下。很多技术是会逐渐过时的,由于新技术的提高,很多东西就要重新学 习。人一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很少的,更多的是走上社会后学到的技艺。每个人都依赖自己的技艺生存,不管是做什么的,自身的这门技能应该掌握好。不要认为普 通的事情不讲技艺,越普通的事情越包含很多道理。比如说拾荒,很多人在社会中是靠拾荒生存的,我们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技艺可谈。我注意观察过,拾荒人知道什 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出现,这就是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最后变成谋生的手段。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层面生存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技能,就看你努力不努力了。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射箭项目的射程是多少米?

马未都评:射箭从最早的谋生手段演化为战争用的武器,再到当代变成了一项运动,还被列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一般人会忽略射程这个细节,非常、专业人士有 时候对距离没有概念。世界锦标赛的射箭规矩跟奥林匹克不一样,男子射箭世锦赛的竞赛规则跟女子也不一样,它的预赛射程是:

男子:90米、70米、50米和30米

女子:70米、60米、50米和30米

之后的淘汰赛和决赛中,男子、女子和团体赛均为70米,所以奥林匹克就把70米定为射箭的标准射程。有一件事情挺让人遗憾的,射箭说起来是中国一个非常传 统的文化,不管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狩猎、战争还是到了后来变成一种体育和考核。比如唐代武则天时期就开始设武举人,要考射箭,唐以后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一门 宫廷的考试,民间射箭也有这种比赛和考核。但是我们近些年把这门技艺给丢了,能够射箭好像全是专业的人士,很少有业余的喜欢射箭。我们业余都去打高尔夫、 打网球去了,对这种枯燥的体育训练大家兴趣不足,而恰恰是我们的邻国韩国非常普及。现在奥运会比赛中韩国选手占优势,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很好 的成绩跟其运动的普及和投入有关。希望将来中国人能够在射箭方面奋起直追,把过去的荣誉夺回来。我们真的应该多多地关注射箭这项运动,不仅仅是为了摘金夺 银,更多的是为了铭记我们祖先的传统和精神。

相关文章

  • 永恒经典 皇室新娘婚纱大盘点[图文]
    永恒经典 皇室新娘婚纱大盘点[图文]

    皇室婚礼总是能吸引到万人的关注与期待,是场面的奢华隆重,还是男女主角的魅力更为吸引人呢?婚礼当天,各位女王、公主们的婚纱礼服不仅是设计师们的时尚战场,更是可能成为当季婚纱时尚的风向标与效仿。这一件件经典永恒的世纪礼服,你还记得吗?戴安娜王妃1981年7月29日,查尔斯王子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迎娶戴安娜王妃(DianaSpencer)。戴安娜的婚纱由设计师大卫伊曼纽尔和伊丽莎白伊曼纽尔夫妇所设计,这条...

    951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2019“生肖”灵动出镜,运城邮政热热闹闹迎“喜猪”[图文]
    2019“生肖”灵动出镜,运城邮政热热闹闹迎“喜猪”[图文]

    韩美林设计的《己亥年》(2019)生肖特种邮票生肖文化关乎你我他。每年的1月5日,都是邮票爱好者的狂欢节日。今年的运城人更是福利满满。人们翘首以盼的由艺术大师韩美林担纲设计、中国邮政发行的《己亥年》(2019)生肖特种邮票同步在运城现真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运城市分公司将大张旗鼓、热热闹闹迎“喜猪”。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新融合集邮与书画艺术,配合邮票发行,运城市邮政分公司、运城市漫画学会、运城...

    529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精美漆器——剔犀作品欣赏[图文]
    精美漆器——剔犀作品欣赏[图文]

    【漆器分类】剔犀剔犀,亦称曰“云雕”,日本称之为“屈轮”。其做法与剔彩相近,即在器胎上用两种或三种色漆有规律地逐层髹涂,当各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时用刀斜剔出卷草、勾纹等不同的花纹,刀口断面清晰地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器表有黑面、红面或紫面的,其状如行云流水,自然流动。此技法出现不会晚于唐代,惟实物有待发现,其定型可能是在宋代,实例为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的剔...

    1546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刘益谦三亿港元拍唐卡[图文]
    刘益谦三亿港元拍唐卡[图文]

    今年4月,刘益谦花2.8亿港元拍到了明成化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11月26日,刘益谦花3.48亿港元,拍到了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买了20年的艺术品,没有一件东西让我这样心动。”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拍出3.48亿港元(超过2.78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历来最高世界纪录。竞得者是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拍后,刘益...

    1099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印度教猴神哈奴曼塑像亮相:或为孙悟空原型[图文]
    印度教猴神哈奴曼塑像亮相:或为孙悟空原型[图文]

    展览的猴神哈奴曼雕塑,或为孙悟空原型。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 贺桐)近期,一部《大圣归来》的动画片热映,让齐天大圣孙悟空再次成为了焦点人物。只是百余年前创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国人,极有可能是从印度教猴神哈奴曼身上汲取了灵感。7月30日,一尊猴神哈奴曼神像驾临西安,亮相陕历博"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特展。它头戴小帽、下着短裙,拳打脚踢,印象中的齐天大圣似乎就是这个造型。胡适PK鲁迅:孙悟...

    1774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大明禁军腰牌——“御马监”驾牌[图文]
    大明禁军腰牌——“御马监”驾牌[图文]

    这件大明禁军腰牌,圆形铜质,长98毫米,宽70毫米,顶端浮雕双面云雷纹,正上方中部有一直径8毫米的穿孔,以作穿系之用。腰牌正面中部竖刻两个篆字“驾牌”,左右侧均竖刻楷书“出京不用”、“皇字五千八百叁拾叁号”。腰牌背面竖刻五行楷书“御马监随驾小厮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与借予者罪同”共26字。据了解,首都博物馆藏有同类藏品。御马监在明代宦官的二十四个衙门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衙门,具有特殊的地位。...

    1209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故宫珍藏的这些国宝你知道吗[图文]
    故宫珍藏的这些国宝你知道吗[图文]

    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而且拥有数量庞大的独特藏品。文物藏品包括两部分:不可移动文物——紫禁城古建筑,可移动文物——珍藏的各种文物。截至2010年年底,故宫博物院统计藏品总数为1807558件(套),其中93.2%属珍贵文物。这种以珍贵文物为主、普通文物为辅的倒金字塔式藏品结构,在全国乃至世界博物馆中都是罕见的。或许是中小学历史课上学过,知名度较高,所以提起故...

    1966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用葫芦做成的旧水瓢竟然也成藏品[图文]
    用葫芦做成的旧水瓢竟然也成藏品[图文]

    生活品成藏市新宠,用葫芦做成的旧水瓢竟然也成藏品。日前,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如今的民俗收藏品市场上,印有鲜明时代标记的搪瓷茶杯、搪瓷脸盆、玻璃镜子等昔日生活用品的主力买家并不是普通藏友,而是民俗博物馆、影视基地和一些主打时代主题风格的餐饮企业。用葫芦做成的水瓢、草绿色铁制行军水壶、印有熊猫图案的陶瓷茶壶、印有鲜明时代标记的搪瓷茶杯、手绘瓷水杯……这些都是存在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普...

    45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商代王室成员流行以天干取名[图文]
    商代王室成员流行以天干取名[图文]

    铜偶方彝 (安阳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中国人的名字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近几十年如此,过去几千年也是如此。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所有帝王的名字都出现了天干,开了我国以时取名的先河。中国古人是如何起名的?名字会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个性特征中国的姓名文化,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人们都想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想知道本姓先人出现过什么名人,更想通过了解姓名文化,为自己的孩子取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吉祥寓...

    904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超唯美眼皮绘画欣赏[图文]
  • 扇子最早并不是扇风纳凉的(组图)
    扇子最早并不是扇风纳凉的(组图)

    明仇英扇画 《山水人物图》扇子,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成为可有可无之物,但在中国古代,扇子在炎炎夏日却是必不可少的祛暑纳凉用具。不过,若溯其源,扇子发明的初衷并非是扇风祛热的,比如帝王出行仪仗用“五明扇”,即是旨在表明君王“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的治国态度;而且,扇子还有除了纳凉之外的很多功能:女性寄情“团扇”,男士喜欢“羽扇”,文人青睐“折扇”……上古舜帝发明“五明扇”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舜...

    1593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扒一扒收藏界的“俗语黑话”[图文]
    扒一扒收藏界的“俗语黑话”[图文]

    资料图 艺术品收藏作为一条古老的投资渠道,它的漫长历史为它积累了大量的业内“俗语黑话”,需要玩家在淘宝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也是艺术品收藏入门的一大街头智慧和民间乐趣。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艺术品收藏作为一条古老的投资渠道,它的漫长历史为它积累了大量的业内“俗语黑话”。这些接地气的小词汇本身意趣无穷,充满了民间智慧,其中有不少都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频频出现在收藏之外的语言场景中,令汉语的表达更加...

    1993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古钟文化没有朝代之分 与时代并存[图文]
    古钟文化没有朝代之分 与时代并存[图文]

    图1 编镈(一组4件) 编钟,是继人类以身体器官、肢体作为发声源来表现音乐后,较早创造发明的一种打击乐器,其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编钟被称作古乐器中的国宝,在《隋书·音乐志》中有记载,称编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到了清代,其作为礼仪陈列品的成分远大于作为乐器。青铜时代是编钟最为盛行的时期。...

    209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你的眼中藏着整个宇宙[图文]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香炉铸造技艺[图文]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香炉铸造技艺[图文]

    铜香炉是一种用铜材制作的焚香用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到明宣德年间,历代皆有铸造,尤其以明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最为世人所推崇。据记载,宣德皇帝在位时,命宫廷御匠参照皇家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制造香炉,工匠们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金属与红铜一起精心铸炼,所制成的成品色泽温润莹丽,其工艺之华美精妙惹来赞叹无数,以致后世常以“宣...

    251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