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漫谈新中国陶瓷(图)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腾腾 点击 :

漫谈新中国陶瓷(图) | 陶瓷作品鉴赏

黄昌校 鱼草图盘 70年代

对于中国陶瓷收藏领域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提起宋代瓷器的汝、钧、官、定、哥,兀代青花,明代成化斗彩,清代雍正、乾隆的粉彩、珐琅彩瓷器,那肯定如数家珍,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对于陶瓷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常常关注和研究的是陶瓷史上有着显赫地位的陶瓷品种。随著艺术品收藏研究的深入,许多文献和文物出土,让我们先人的智慧结晶一一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多方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相对于我国以前辉煌的陶瓷文明而言,新中国陶瓷——这个我们亲身经历的时代的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却成为我们收藏界最陌生不过的空白,除了餐桌上的用具和文革主席像章摆件还有印象之外,绝大多数人对新中国精美的陶瓷艺术作品几乎茫然不知,不论官方的文化管理、展览、出版、研究机构还是民间收藏群体对这个时期的陶瓷领域也极少关注和作为系统收藏来深入研究。那么新中国瓷器真的就是我们印象中的文革瓷器吗?有什么成就呢?这个时期的瓷器在陶瓷史上有什么地位呢。为什么我们很少能看到这个时期的学术资料和相关情况的介绍呢。

我从小就喜欢一些边缘艺术品,从我们那个时代的小人书、火花、集邮币卡、书法、水墨国画、版画、信札、一玉器、小器等都有涉猎,随着社会人生的经历丰富和喜好的专一,我开始对被誉为中国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创造一瓷器情有独钟,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强大,总是从不同的方方面面把进入到现代文明喧嚣的人们拉回到宁静祥和的传统文化的心灵港湾。从我第一次看到7 5 0 1瓷(7 5年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为毛主席烧制的用瓷,业内人士简称7 5 0 1瓷)开始,我开始认识到,有必要系统了解新中国瓷器的产生背景、取得的成就和有那些陶瓷史地位的品种。于是走访了解当年情形的当事人,学习陶瓷鉴赏知识,由于关注这个时期瓷器的人不多,很难熟悉和全面掌握这个时期的瓷器成就和学习辨伪识真,寻找5 0- 80年代新中国权威部门出版的介绍当时产瓷区瓷器制造时代背景、审美标准,时代风格,制造工艺,烧造品质的介绍书籍就成了我收藏的一个重要希望。

漫谈新中国陶瓷(图) | 陶瓷作品鉴赏

胡光震 一路锦绣瓷板 65×46cm

要想研究一个时代的瓷器烧成,必须先要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背景。由于我们忽略了离我们最近的这个时代的存在,这个时代反而成为我们研究的盲点。我前几年,每天在网络上搜索,每个周末到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上寻找,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齐了全部的《陶瓷美术》、《景德镇陶瓷史稿》、 《中国的瓷器》等新中国出版的杂志和学术刊物,其中《陶瓷美术》杂志图文并茂,信息量很大,在仔细阅读和消化了这些资料后,再通读了前人有史以来的中国陶瓷论著,我从中国陶瓷发展史的角度再重新来审视新中国50-80年代的瓷器制造和艺术成就,我才真正确立了我的专题收藏的目标,就是新中国瓷器制造史中创烧的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高白泥高白釉精细硬质瓷,特别是景德镇的高白泥釉下五彩和创烧的综合装饰高温颜色釉品种。这个被我们忽略的角落,是近二百年来中国瓷器史上的又一个陶瓷艺术繁荣的高峰,由于当时国营体制下的保密制度,大多数技术和背景都被历史尘封了,使我们都不清楚自己经历的那个年代都发生了什么,这个时期既不是什么空白期,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年代,而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存亡危机的战乱后,难得的和平稳定当家作主的政治氛围把压抑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成就了二百年来艺术创造的高产期。在双百方针的政策下,新中国在文学、美术、音乐、工艺美术等文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经典的作品,比如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陈钢/何占豪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傅抱石、黄胄等一大批国画家迎未了新中国的第一个艺术高峰,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造就了历史上又一个艺术高峰。在那个激情四射、信仰至上的年代,同样也是陶瓷艺术创造的高产期。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艺术创造包含许多方面:作品的意义、精神、内涵、品位、格调和本身的特质工艺技巧。中国陶瓷艺术是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只有利用传统的精神,结合时代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自然地形成陶瓷本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有的艺术表现特质,让人们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体味艺术最为本体的东西——强烈的刨造意识与能力,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才会使艺术品更具有欣赏和投资价值。

新中国瓷器是从中国灿烂辉煌的陶瓷文明史一路走来瓷器烧造成就的又一高峰。宋、元、明、清各朝瓷器制造花样翻新,经典品种创烧不断,从宋代的宁静致远的汝、钧、官、定、哥,元朝大气磅礴的青花,明朝小巧绚丽的斗彩,清朝雍容明丽的珐琅和粉彩瓷器将中国的瓷器制造工艺品质和艺术成就推向一个又一个繁荣,瓷器在一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伟大科技发明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创造,从6 0 0年前的法国人到现在,西方一直在想方设法获取中国制瓷的秘密,渴望完成象中国瓷器一样的精美程度。但是从清中期乾隆朝4 6年开始,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革新潮流,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GD P第一的地位被取代,国力迅速被西方超过并拉大了差距。中国瓷器制造的水准也是日渐没落,尽管在清末民国出现了浅绛和珠山八友在陶瓷制造中艺术创作的萌动和努力,但是国力衰弱,在瓷器绘画的彩料和胎釉配方、器型、烧造工艺等瓷器制造的各个鉴赏要素上依然无法超越前朝粉彩的艺术成就,在整体创新和艺术成就上无法达到和超过前朝陶瓷文明的高度,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传统手工艺的陶瓷创新手段用于陶瓷装饰和艺术创新,为陶瓷的发展融入了近现代审美意趣和装饰手段并成为主流的社会风尚。

通过对这个时期的一个初步了解,我坚定了自己的收藏理念和收藏方向,同时深刻地理解了真正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才会深刻理解一个还未被世人了解的伟大时代的制瓷成就。现在知道能把一个资料详实,图文并茂,如实反映当时时代背景和风貌的《陶瓷美术》再次重印,对于当年发行量很小,社会发行覆盖面很窄,时间距今很长的新中国瓷器制造中心的景德镇的当日寸最详实的陶瓷成就的展示和记载的这样一整套权威杂志(在书友藏界,大家已经把5 0年代的权威公开出版物都列入古籍善本收藏保存了)可以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喜欢和研究收藏这。个时期藏品的朋友和学者,都是一个难得的资料和学习机会。

相关文章

  • 历史文化的见证品,依然坚挺的“千万”瓷器 [图文]
    历史文化的见证品,依然坚挺的“千万”瓷器 [图文]

    蒜头瓶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样,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注释:图为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青花鱼藻纹蒜头瓶”。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

    69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精妙的宋代柳斗纹瓷杯[图文]
    精妙的宋代柳斗纹瓷杯[图文]

    图1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点褐彩柳斗纹瓷杯宋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间瓷窑遍布全国,造型千姿百态,装饰丰富多彩,工艺精益求精。瓷器上的纹饰题材十分丰富,有植物纹、动物纹、婴戏纹、云纹、钱纹、回纹,还有柳斗纹。图2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点褐彩柳斗纹瓷杯柳斗是用柳条或藤条编织用来盛放谷物或其他东西的农用工具。窑工摹仿柳斗的形状,先制作好瓷坯,再临摹其柳条编织的图案,在半干的素胎上,刻出柳...

    123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程元璋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程元璋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程元璋,号古雅斋王、晚成居士,男,汉族,1938年7月生,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从事陶瓷美术创作,成功地开创了古雅彩艺术陶瓷,先后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景德镇陶瓷百花奖,日本恩巴入赏奖。轻工部、江西省文化厅分别授予“有贡献的美术工作者”、“有贡献的文艺工作者”称号。擅长陶瓷美术设计兼及书画,1987年被授子“工...

    481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晚清四朝官窑瓷器各有千秋[图文]
    晚清四朝官窑瓷器各有千秋[图文]

    清光绪 茶叶沫釉荸荠瓶咸丰元年(1851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正好六十年一甲子,也是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最后60年,其间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生产时断时续,但瓷器仍可代表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水平。9月23日~30日在广州市文物总店举行的“甲子撷珍——咸、同、光、宣四朝官窑瓷器展”将完整展现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面貌,揭开其官窑瓷器生产的神秘面纱。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生产曾因咸丰五年的战事...

    62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乾隆爷捡的漏:宋官窑胆瓶[图文]
    乾隆爷捡的漏:宋官窑胆瓶[图文]

    来源:杭州日报 文/蔡暄民电视《宰相刘罗锅》中,有乾隆帝与和珅去民间古玩店淘宝的戏,别以为这是文学家的艺术创作,据清宫档案记载,确有类似的经历。在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古装像轴》图中,左侧案几上陈设的那只宋官窑胆瓶,便是乾隆爷从坊间淘来的宝贝。自该宝物进入清宫开始,即受到乾隆帝的倍加宠爱,清供书斋,朝夕相伴。 宋代以来,文人偏爱胆瓶 玩古陶瓷到了一定的高度,往往会痴情宋瓷。很多人认为宋瓷的质朴、简约、...

    1895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故宫明代梅瓶PK扬州元代梅瓶:永乐皇帝是个白瓷控[图文]
    故宫明代梅瓶PK扬州元代梅瓶:永乐皇帝是个白瓷控[图文]

    即将亮相扬州博物馆的“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故宫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昨天,本报披露了参展的部分玉器珍品,让读者大饱眼福。陶瓷器也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今天,记者再次邀请专家推荐了即将亮相的部分陶瓷类文物。【故宫珍品瓷器】宋·哥窑青釉梅花式洗 别具一格的“缺陷美”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

    133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行家教你如何收藏天青釉瓷器[图文]
    行家教你如何收藏天青釉瓷器[图文]

    清乾隆 仿汝釉大盌“单色釉更接近宋代淳朴美学。”冯玮瑜谈感悟:收藏天青釉瓷器追求的是文人情怀“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他有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瓷器,我想这是一件很难得到公认的器物。”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冯玮瑜如是表示,她有时候说话比较婉转,但在某些节骨眼点上,却又很笃定,这一点也许跟她浸淫拍场多年的经历有关。她说:“收藏天青釉瓷器是一种品位与文化的象征,追求的是文人情怀。”冯玮瑜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

    53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犀皮漆器三国时已有生产 唐宋流行[图文]
    犀皮漆器三国时已有生产 唐宋流行[图文]

    宝丰窑绿釉绞胎盘内底宝丰窑绿釉绞胎盘底部 绞胎器是用两色或多色泥料胶合或叠合在一起,根据花纹的需要,利用剪裁拼组、切片镶贴或直接拉坯等不同方式制作器物的胎体,器表施绿釉、黄釉等经800—900℃的窑温烧成,使器物表面呈现诸如木理纹、羽毛纹、鱼麟纹或其他各种自然纹理的装饰效果,将如花似锦的花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流动变幻的美感。经有关专家研究,绞胎器有全绞胎、半绞胎与局部绞胎等...

    149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唐代冥器——镇墓陶兽[图文]
    唐代冥器——镇墓陶兽[图文]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周礼》记载有:有一种怪物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兽的侵扰。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朗,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这件难得一见的唐镇墓陶兽(见图...

    65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釉瓷瓷器杂质鉴定知识 [图文]
    釉瓷瓷器杂质鉴定知识 [图文]

    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上有杂质的情况常见,杂质是一种缺陷,从理论上讲,没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是不存在的,当然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可以通过技术、材料、烧造态度等一系列工序,将釉面杂质控制在相当微小的范围内,甚至是人们的视觉无法觉察到的,而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在这一点上显然做得非常好。瓷器鉴定时应注意分辨。釉瓷鉴定要点:从程度上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面杂质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

    1414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图文]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图文]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斗彩工艺始创于明成化时期,但“斗彩”一词却成名于清代《南窑笔记》。关于此名来历有两种传说,一是因为“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坯胎上用青料画花鸟等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添绘、拼斗,复又入窑烘烤而成,因为这项工艺创烧于江西景德镇,按当地的方言“斗”就是“凑”的意思,比如说:“今天几个朋友‘斗’钱出去吃饭”,也就是...

    60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窑变釉告诉你一只花盆究竟能有多美[图文]
    窑变釉告诉你一只花盆究竟能有多美[图文]

    清乾隆 窑变釉四方倭角花盆窑变釉是指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最初人们不知其形成原理,认为窑变现象是不祥的征兆,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因此烧成的器皿往往被当成次品砸碎掩埋,后来人们发现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俗语云“窑变无双”,因而逐渐认识并学会欣赏窑变釉的独特美感,并且开始研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试着人为烧造这种独特的釉色,最...

    29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龙泉窑瓷器赏析[图文]
    明代龙泉窑瓷器赏析[图文]

    龙泉窑暗刻折枝花卉盘 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创始于五代,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至南宋而鼎盛南宋初处州府龙泉县琉田市建立的瓷窑,其中章生一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叫哥窑,这种胎质细密洁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花纹装饰上出现了堆塑和贴花;一般称龙泉窑皆指此。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叫弟窑,也称为章龙泉窑、章窑。龍泉窯 青瓷劃花四季花卉碗龍泉窯 劃花一把蓮露胎雙魚洗 龙泉瓷器形复...

    46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四川宋代窖藏文物展亮相深圳[图文]
    四川宋代窖藏文物展亮相深圳[图文]

    南宋龙泉窑青瓷炉“天府遗珍——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展出。此展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四川宋瓷博物馆共同举办,自开展以来,不断赢得业界好评。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3日。究竟何谓“窖藏文物”?它的艺术价值几何?为什么四川的“窖藏文物”格外多?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文物专家及学者,解析“窖藏”二字的由来,并探究关于“窖藏文物”的种种学问。南宋如意云纹银颈瓶四川博物院副院...

    195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鉴藏:中国文学中黑色有什么字眼可以替代[图文]
    鉴藏:中国文学中黑色有什么字眼可以替代[图文]

    黑釉小罐 宋代 观复博物馆藏 黑色也可以被替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示得很清楚,“黑”可以用“墨”来代替。还有一个是“皂”,比如说“青红不分,皂白不辨”,“皂”就是黑色。过去有人说“要想俏,一身皂”,就是一身黑;还有一种说法是“要想俏,一身孝”,就是穿一身白——这一黑一白是两个极端。再有就是生活中不怎么说,但确实是黑色的,就是玄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就是黑色。还有就是“乌”,比如“...

    50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