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大变古瓷:新瓷是这样变“古瓷”[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晓燕 点击 :

大变古瓷:新瓷是这样变“古瓷” | 陶瓷作品鉴赏

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内人称之为"贼光".去掉"贼光"是仿古瓷要过的第一关。一旦去光过度,釉面变哑色,内行人一看便能识破,而如果去光不到位,浮光仍在,亦易被人识破。

据专家介绍,去浮光的主要方法有:用碱、酸等化学物质按比例掺清水泡浸仿古瓷或涂抹,使釉表面由青灰变成白中闪黄,从而达到去掉贼光的目的。此外,用茶叶水长期泡浸或高温煮都是"陶瓷做旧"最快捷的方法。还

有的是将新瓷放置在油烟大的地方,使之长期处于油烟熏的环境,加快釉面老化。

最耗时的方法则是用带油渍的毛巾,经常擦摸瓷器的表面,使之去掉新仿瓷表面的光亮这种方法了。专家说,"这种方法对釉面及彩不易造成损害,感觉最为自然,但非一天二天功夫可为。

先摔后粘留"古痕"

古瓷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各种痕迹,作伪就是让新仿瓷带有这些痕迹。为此,做假者不惜打烂新仿瓷,再行拼接做旧。最常见的方法是"新器接旧器作伪",即将真的古瓷片尤其是带底款的官窑瓷片,与做旧后的仿古器物的一部分粘在一起,再罩一层树脂类涂料组成一个完整的器物,新旧同体。这种做法2——3年之内不易看出破绽,但时间久了,涂料会变色脱落,仿古瓷器暴露无遗。

据专家介绍,仿古瓷过于完美,反而容易引起怀疑,所以,作伪者往往将新仿瓷人为弄致"伤残",即"自残作伪".据了解,"自残作伪"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将器物口沿撞掉一块,然后再粘上去;二、用硬物撞击新仿瓷,使之产生裂痕;三、将瓶类的口部锯掉;四、将整器敲成数块,然后用传统的马钉法将之粘结。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邹永生还介绍说:"仿出土瓷作伪,主要是添加土锈,使新仿瓷留下土锈或釉面土气。此外,邹永生说:"还有一种作伪方法被称为'传世作伪',即用硬物在新仿瓷表面划痕迹,使之产生如同长期使用一般的划痕。

藏入古墓赚"历史"

相信不少人会留意到,走在大街上、天桥上,一些摆地摊的人,普通会用大白布书写"祖上是大官,手上的东西是祖上传下来的,现家庭兄弟姐妹多,分家时东西不好分,只能变现才能分配,又或是等钱急用,虽不舍得,也只能忍痛割爱……"的字样,出售"家传之宝".行家介绍,这大多数都是造假者编故事制造瓷器历史渊源的伎俩。

此外,以"出版图录作伪"、"假托名专家鉴定"也是常见招数。如有些人给收藏的赝品出版专著,甚至借博物馆作公开宣传展览。

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古陶瓷鉴定专家曾波强说,"有一些人专门找一个废弃的旧墓或被人盗挖过的古墓,事先将新仿的瓷器埋下去,再在晚上带买家前去挖墓,从而达到古瓷为盗墓所得的假局,进行行骗。

相关文章

  • 元青白瓷:青色更明显 玻璃质感强[图文]
    元青白瓷:青色更明显 玻璃质感强[图文]

    元青白釉凸雕折枝梅纹双耳瓶瓷器赏鉴“青白瓷”是宋元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中心区域烧造的一种具有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故名。考古资料表明,景德镇的青白瓷生产始于北宋初期,极盛于两宋,元代仍然盛烧不衰,是一种深受当时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产品,受其影响在今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发现了不少宋元时期专烧或兼烧青白瓷的古代瓷窑遗址,诚如宋末元初人蒋...

    41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宋大观年制篆字铭文款钧窑海棠式洗[图文]
    宋大观年制篆字铭文款钧窑海棠式洗[图文]

    杭州“庆宜堂”珍藏宋“大觀年制”篆字铭文款钧窑海棠式洗,口径24.8cm,通高8.2cm,圈足17.8cm。通体施凝厚之乳光釉,釉层肥润,七瓣海棠的瓣折中间有七枚鼓钉突起,弧形浅腹。圈足平底,不施釉。器身外弧腹呈玫瑰紫色。洗里面施天青色釉,釉汁中隐现短曲线,业内所谓“蚯蚓走泥纹”是也,并隐有细小棕眼。器底涂以老油纸色金酱釉,上再覆施块状的蟹甲青釉。器底正中刻“大觀年制”四篆字,阳文凸起,中间填以真...

    151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景德镇成全国制瓷中心[图文]
    明代景德镇成全国制瓷中心[图文]

    明成化斗彩鸡纹杯明代陶瓷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在宋、元制瓷成就基础上,早在明初,为满足宫廷日常生活、祭祀活动、内外赏赐或官办贸易活动对瓷器的巨大需求,朝廷就在景德镇建立了专烧宫廷官府用瓷的官窑(文献称“御器厂”或“御窑厂”)。生产御用瓷器的官窑,无疑会占有景德镇最好的制瓷原料,拥有最优秀的工匠,且烧造不计工本。据清康熙《浮梁县志·陶政》记载,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内分工精细,设...

    1857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文]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文]

    北宋 定窑划花鱼藻纹大碗   此器为迄今拍卖市场上出现过尺寸最大的一件定窑碗。不仅器形大,这件作品从外壁的仰莲纹刻划,到内里的划花工艺都率意流畅,可以称得上定窑中的精品。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2015北京春拍季刚开始,一件“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在嘉德以1265万元成交,另一件单色釉佳构“清乾隆仿汝釉弦纹瓶”以943万元成交,更坚定了业内不少藏家对明清官窑单色釉器的信心。早在2...

    107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精品瓷器赏析[图文]
    精品瓷器赏析[图文]

    《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成化年间 尺寸:8.2cm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不足一掌大小,烧制于明代成化时期,距今600多年,因其杯壁上画有公鸡、母鸡,故称鸡缸杯。现存于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公认为是真品且保存完整的,只有10只,其中4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余均被博物馆收藏,中国国内公立博物馆目前还是空缺。这只鸡缸杯从1949年起,共有5次转手经历。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1000元港币购得这只当时行...

    176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瓷片故事:不可不说的成化帝母子畸恋[图文]
    瓷片故事:不可不说的成化帝母子畸恋[图文]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想要有一技傍身,就要多多磨炼。看真品是最便捷的途径,博物馆多跑跑多看看,总归有不能上手的遗憾,这个时候,潘家园可能是你的福地哟~完整的官窑不好找,但是咱们可以通过瓷片先来学习观摩啊~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就拿款识来说,一片带款识的古瓷片也许胜过几本专业书籍。不信...

    97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的潜力股有多少[图文]
    古陶瓷的潜力股有多少[图文]

    巩县窑白瓷杯——从隋唐精品白瓷说开去乔红涛(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在中国的古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每年中国香港三、四月份几大知名拍卖行的春拍,一般都可以给中国内地的古陶瓷收藏带来一些指导作用。今年香港几大拍卖行的春拍有点不尽如人意,在已结束几场拍卖中,古陶瓷还没有出现天价,不过一些平常不太引人注意的古陶瓷品种,还是值得大家关注一下的。例如在4月6日香港保利春拍中,述郑斋·青箱长物——中国...

    64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上合总理会礼品更重传统柴烧工艺[图文]
    上合总理会礼品更重传统柴烧工艺[图文]

    12月14日至12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市举行。此次会议是2015中国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首次选择在内陆城市郑州举办。此次会议,郑州的方方面面都已作好万全准备,而对于此次会议礼品最终确定大宋官窑柴烧作品作为礼品赠送与会各国总理。由于此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礼品的选择首要便是中原特色。钧瓷作为五大名窑之首,是我国的陶瓷中最具特色的瓷种,特产于河南禹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92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彩瓷:青花加彩[图文]
    彩瓷:青花加彩[图文]

    【彩瓷】青花加彩青花加彩是指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构成完整的图案或图画,即全部图案主要以青花构成,只是部分使用釉上填彩。出现这种彩瓷最早的是明永乐时期的青花金彩,以后又有宣德时期的青花红彩、青花五彩,成化时期的斗彩,弘治、正德时期还有青花绿彩、青花红绿彩,隆庆、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青花紫彩、青花红黄彩等。青花加彩与斗彩的区别:青花加彩瓷器的纹饰与斗彩画法不同,它们没有用青花勾纹饰轮廓线,而用青花作...

    154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仿古瓷也有收藏投资价值[图文]
    仿古瓷也有收藏投资价值[图文]

    北省收藏家协会现代陶瓷艺术会会长、资深收藏家陈也君女士,建议收藏爱好者可把眼光放在当代艺术瓷和当代高仿古瓷上。她认为现在正规的厂家制作的仿古瓷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些瓷器利用高科技进行分子分析,重新配制原料配方,制作出来的产品用料之昂贵,耗工之巨大,工艺之精湛,达到了足以“乱真”的效果。还有些仿古瓷是仿制古瓷的技法,其中加上了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形成个性的艺术风格,说明它本身已经是一件...

    133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绝迹千年柴窑瓷器成都现真身 专家不看好(图)
    绝迹千年柴窑瓷器成都现真身 专家不看好(图)

    绝迹千年柴窑瓷器成都现真身 专家不看好(图) 谚云:“柴窑片瓦值千金” 成都藏家:家有20件,求鉴定柴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乃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中国古代窑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然而,中国至今未发现柴窑的窑址,目前也无完整柴窑器皿传世,甚至连柴窑瓷器的残片也未见一枚。自古以来,国人对柴窑的争议不断,已然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桩悬案。3月6日,成都收藏家于先生向华西都市报记...

    101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建窑瓷器有什么特征?[图文]
    建窑瓷器有什么特征?[图文]

    建窑黑瓷和德化白瓷为福建两大名瓷,宋代时期人们时兴斗茶,黑瓷因此流行,德化白瓷则被誉为外国人誉为“中国白”而享誉至今。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建窑瓷器的特征有哪些。 胎质 建窑黑瓷胎体含铁量较高,因此胎体厚重,拿在手里有压手感,胎色呈现黑灰色、紫灰色,被人们称为“铁胎”,胎质粗糙且坚硬。 器形 建窑瓷器有碗、盘、碟、罐、壶、灯、炉、钵、盒、梅瓶、冥器等,器足底部有“供御”、“进盏”标识字样的为宫廷御...

    58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精美雕塑:顽皮的陶瓷塑像王国[图文]
    精美雕塑:顽皮的陶瓷塑像王国[图文]

    Vipoo Srivilasa,一位出生于泰国的瓷器艺术家,他将泰国传统艺术与当代澳大利亚文化相结合,展开跨文化讨论。他毕业于曼谷Rangit大学瓷器专业,1999年移居澳大利亚,在Monash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并在世界各地参加群展和举办个展。...

    32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图文]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图文]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罐内罐底 罐通高25.7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11.8厘米。直口、折肩、筒腹、圈足。盖呈伞形,顶部设扁体圆钮,造型端庄。器的内口与外壁施牙黄釉,釉面莹亮光洁。局部釉汁不匀,釉厚与淌釉处均出现少量或几缕冰裂纹片。腹部主纹绘褐彩大写意花卉纹,背饰草书一个大大的“福”字,纹饰虽寥寥数笔,却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器的内口以下满刷褐釉,釉汁肥厚,釉下可见呈大螺旋纹的修坯痕。涩...

    39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孟令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孟令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设计师孟令来自上海,是一个广告界的资深创意人。他和几个朋友还组建了一个艺术工作室”atelierrootof4″,主要做一些实验性的艺术作品。喜欢陶瓷艺术品,2010年冬天,一趟景德镇之旅,不仅让他实现了用陶瓷创作的心愿,更让他对这种材质欲罢不能。...

    1551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