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图文]

时间 : 04-25 投稿人 : 老大 点击 :

在20世纪50年代席卷全球的艺术浪潮中,抽象艺术无疑是最为强劲和耀眼的。发展至今,仍在多元的国际艺坛拥有一席之地,并风靡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

此间涌现出的如赵无极、刁德谦、林寿宇、朱德群等华人艺术家,面对欧美抽象艺术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流派,他们以东方文化为底蕴所创造的独特表现语言,不仅让中国的抽象油画艺术自诞生之日便保持着与世界同频的发展节奏,而且通过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并绵延至今,代有人才出。

当通过拍卖来梳理中国油画的现当代发展,成为中国艺术生态构成的明显特征和应有之义时,每季涌现拍场的艺术家及其经典创作,不仅让藏家怦然心动,更引发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自觉扛起以学术引导市场、以市场促进学术的大旗,中国嘉德在多年的积累和努力中,在全面呈现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于抽象艺术这一重要品类,除竭力寻求赵无极、朱德群等名家精品力作之外,更在殚精竭虑地发掘那些在市场中多被忽略或者低估的艺术家。本季中国嘉德寻找到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艺术家,从而全面展现中国抽象油画艺术的当代风采和时代特色。

刁德谦

以高度思辨性与实验性开拓抽象艺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可谓现当代艺术家的舞台和摇篮,1943年出生于中国成都、12岁迁居纽约的刁德谦,正好在纽约澎湃的当代艺术大潮中度过少年时期。成年后的他,在60年代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似乎是水到渠成。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刁德谦(b.1943)

绘画天赋极强的刁德谦,在70年代便受到美国艺术界的关注——其作品于1978年就登上《Artforum》封面,成为纽约艺术圈的讨论对象。刁德谦在众星云集的纽约画坛脱颖而出,得益于他对现代经典的崇拜,更因他在抽象艺术初兴的70年代就竭力尝试如何迈出现有框架,而使其创作极富思辨性与实验性。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刁德谦(b.1943) 无题

1973 年 布面 油画 216×168 cm。

签名:David.Diao untitled 1973(画背)

RMB: 600,000-800,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

刁德谦创作于1973年的作品《无题》,充分体现了他在创作生涯前期的深度探索与苦思追寻——在大尺寸的画布上刷涂上色,没有明确方向性与与边界,以纯粹视觉美感引发精神上的涟漪,艺术家尝试以卷筒缠绕布匹于画布上擦、滚、涂抹,直到营造出满意的效果;在思索色块与色块的边界关系时,他兼用相似手法,博採众长,以更加多变的视角,形塑属于自我的抽象语言。这正是刁德谦70年代初抽象绘画的特征与独特手法——其实在70年代初期,刁德谦还尝试不同的媒材,例如:海绵、滚轴、捲筒缠绕布匹等代替笔刷,在画布上擦、滚、涂抹,将手绘质地与构图刻意隐去,在当时不仅独具一格,且处于世界当代艺术的前沿。

同样以物体横向刮抹画面颜料,使画面颜料在半自动性技巧下形成朦胧斑斓的视觉感,并形成自身抽象语汇的代表艺术家当属——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而他尝试使用多样媒材进行抽象绘画,引入物体刮擦画面的手法,最早则见于1976年出现的“Abstraktes Bild”系列。

由此对比可见,相似的概念实验,刁德谦在时间轴上更加领先里希特;而刁氏在抽象艺术探索上的开创性,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凭借艺术创作上的超前性,刁德谦的作品深受众多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包含惠特尼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及香港M+博物馆等追捧,使其成为20世纪后半叶极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美籍华裔抽象艺术家。在不断完善书写的艺术史中,在21世纪的国际视野之下,刁德谦作为一位反映时代、领先时代的创作者,必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林寿宇

以理性的美学逻辑打破抽象的传统

相比刁德谦的极具开创性以及赵无极和朱德群的热情奔放,193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贵族世家的林寿宇,则是以一丝不苟的理性,打破了绘画、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界线,塑造出清晰而绝对的美学逻辑而迅速“出圈”——专业从事绘画后不久,他便获得金贝尔斐斯画廊(Gimpel Fils)的赏识,同年成为画廊的代表艺术家,并于当代艺术学会举办个展。

1964年,他成为第一位受邀参展“卡塞尔文献展”的华裔艺术家。自此,林氏在国际间取得一席之位:他曾荣获台北市立美术馆“中国现代雕塑展”首奖;1967年,入选匹兹堡卡耐基国际美术展,与弗朗西斯·培根一同获颁“威廉佛瑞纪念收藏奖”。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林寿宇(1933-2011年)

纵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林寿宇,他在英国所从事的极限绘画创作,均传达出近似中国古典文人画中“空”“无”的极简美学意境,其艺术成就不仅享誉国际艺坛,也对台湾20世纪80年代创作几何抽象形式的艺术家产生深刻影响。

林寿宇在60年代享誉欧洲的“绘画浮雕”系列,是他在修读建筑学时所养成的一套理性逻辑思维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绘画以视觉经验为基本的透视法,利用绘画作成浮雕的方式,让画面产生光线及阴影变化而产生的。此中精品《绘画浮雕》是通过在画布上铺垫白色的世界,后贴上铝板,矩形浅灰上,覆上了正方型深灰,再到更大的白色矩形,完成一个以直线组成的构图。三个层次独立而完整,几何构图经精确数学计算,比例完美,又抓住了肌理、光感与空间的对比——此结构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兼具工业感和时代感的包豪斯风格相似,但又突显了艺术家面对“极简主义”所采取的数学式精准以及内省态度,这即是林寿宇艺术实践的核心。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林寿宇(1933-2011) 绘画浮雕

1964 年 布面 综合材料 128×76 cm

签名:LIN 1964(画背);RICHARD LIN 1964(龙骨)

发表:

《一即一切:林寿宇50年创作展》

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 2010,图版第131页

展出:

“一即一切:林寿宇50年创作展”

2010年5月15日至9月26日,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

来源:

原藏家直接购自艺术家本人

亚洲私人收藏

RMB: 1,400,000-2,000,000

值得一提的是,林寿宇是60年代将铝运用在绘画中的“垂范者”,这也成为其“绘画浮雕”系列早期最常用的媒材之一。正因如此具有开创性和重要性,在60年代中后期,林寿宇甚至曾以“铝板浮雕”命名作品。《绘画浮雕》则完整反映了林寿宇60年代中期对铝材的探索性运用——借由两种不同色调和质感的铝片,令画面的三维层次被更显著地扩展并加深;在美学上,画面形成的反射性的深灰色方形,是艺术家对“蚀”概念的呈现——画布上大片的白色之上的深色也在“无”中强烈的“有”,同样是艺术家立足于绝对主义美学,并揉合东方哲学的精神内涵,表达了老庄思想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概念,为中国传统自然观赋予一种“后现代”的意识表现。正如林寿宇在访谈中所说:“创作它自己会走到那里,它自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不能逼它,自然地两个正方形会出现。”

赵大钧、杨识宏、李向明

从写实、具象中崛起的抽象

展现艺术的思考

1938年出生于汉口市、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赵大钧,从事绘画创作的时间跨度超过半个多世纪,作品融汇中西艺术,在具象、意象、抽象等绘画语言上均有深入实践和探索;因在学术界和市场中名声不显,而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位隐者”。在鲁艺和东北以写实主义为主流的艺术氛围中,其持之以恒的现代性探索,使自己成为东北当代艺术中的“另类”和脊梁。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赵大钧(b.1939)

在2000年至2008年间,由于身体原因,赵大钧开启了艺术创作中“打破自己”“打碎自己”的创举后,伴随而来的更多“顿悟”,使其创作更多通过抽象所表现出的有趣、大胆且谦逊,最终让作品蕴含着更多的文人性情、自由书写和故事题材,上承吴大羽,却又不像吴大羽那样直接用线色喻景、写形,而是把画面整体作为某一个实有对象的写照。如创作于2017年的《作品1726》,便是赵大钧最新创作中,内涵极为丰富的代表作。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赵大钧(b.1939)作品 1726

2017 年 布面 油画

160×150 cm。

签名:2017 大钧

展出

“汉柏·江声—赵大钧、王劼音双个展“,

2021年11月,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

RMB: 120,000-180,000

作为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对抽象艺术再度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华人艺术家。杨识宏,是第一位获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P.S.1当代艺术中心“国家工作室”计划奖助的华人艺术家。1989年获得“杰出亚裔艺术家奖”。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杨识宏(b.1947)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杨识宏(b.1947) 花开

2008 年 布面 丙烯 64.5×90 cm。

说明 附恒邦艺术出具之作品保证书

RMB: 80,000-120,000

其艺术创作虽然涵盖摄影、版画、素描、水墨、陶瓷、绘画等诸多领域,艺术经历也是从具象转换到抽象,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是创作思考的主轴——从最初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到“都市文化”的批判;及80年代旅美后涉及“后现代的浪漫与象征主义”;至90年代开启以“植物美学”为抽象绘画创作风格;2000年以后则开始于内在世界的精神性探讨,如创作于2008年的《花开》便是此阶段的代表。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李向明(b.1952)

李向明,其艺术路径在同样经历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之同时,还形成了从绘画到综合材料及装置、平面到空间的形式跨越与混搭。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李向明(b.1952) 无题(双联画)

2008 年 布面 综合材料 180×140 cm。×2

签名:向明 2008

发表 《李向明:土语》,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12年1月,第162 至163页

RMB: 150,000-200,000

其创作自进入21世纪后更有了明显的转向,体现出作为中国抽象艺术家的文化身份的深度思考,更重视在国际化语境下对艺术本土性的研究,强调艺术创作的根源性与艺术家生存经验的统一。创作于2008年的《无题》(双联画),就是李向明提出 “土语”精神母题、建构“补丁美学”新概念后震动业界,并将相关理念付诸艺术实践的最典型的艺术表现。

谭 平

以抽象艺术把架上拓展至空间绘画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的谭平,1960年生于中国承德、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而他开启对“抽象”语言的最初探索也是早在1987年——正是中国油画界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这一年他完成了名为《抽象》的铜版画作品。此后,他逐渐抛开题材的限制,走向平面化的尝试。2003年之后,谭平的工作重点彻底转移至抽象艺术创作。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谭平(b.1960)

如此经历和独特的艺术思考:一,参照西方当代艺术的形成机制,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二,从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使他成为中国油画抽象艺术领域的翘楚。

尤其自2013年谭平通过“覆盖”系列开始艺术创作的最新探索,使他对纯抽象绘画形式的探索迈入了一个体现新时代气息的阶段。正如谭平在《自述》中写道,“无论画面看起来如何的完美,都存在被‘覆盖’的可能,从物质层面来看,图像虽被覆盖,它曾经的样貌仍然存在于层层颜色之下,如同人类的历史,经过了多次自然破坏和人为摧毁,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和感受到时代的痕迹与气息。”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谭平(b.1960)无题

2016 年 布面 丙烯 160×200 cm。

签名:tanping 2016

展出

“秩序向”,2020年5月22日至6月14日,当代大家艺术馆,北京

RMB: 750,000-950,000

创作于2016年的《无题》,既是以“覆盖”为主体创作方式的一件典型之作,又是谭平在“覆盖”理念基础上向空间发起新挑战的转型期代表。此作的笔触和色块在画面中更加随机、线条排列组合更加自由,画面在不断割裂、重组的过程中达成了面与线、形与色、空间与时间的互动与平衡,见证了谭平由架上绘画拓展至空间绘画的转型——在本作完成同年,谭平在瑞士苏黎世驻地创作期间,完成了他第一件三维“空间创作”作品,意义重大,这也标志着艺术家的绘画走向空间的新里程碑,由此开启了谭平延续至今的“场域绘画”。至今,谭平依旧通过这种具有偶发性的绘画行为——如创作于2021年的《无题》,揭示了绘画过程中有关“行动”“动机”等诸多问题的讨论,也探讨着关于艺术本真的课题。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谭平(b.1960) 无题

2021 年 布面 油画 121×150 cm

签名:TanPing 2021

RMB: 300,000-400,000

王易罡

抽象艺术也要回归生活

同样是“60后”艺术家,同样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抽象艺术的创作,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的王易罡,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王易罡(b.1961)

与谭平的艺术创作道路不同的是,其绘画风格比较多元——有表现的、有抽象的,也有倾向于波普的图像式绘画,但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都因其作品的前卫与实验性而倍受各界关注。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王易罡(b.1961)抽象作品 H37

2018 年布面 油画 200×200 cm。

签名:王易罡 2018

RMB: 100,000-150,000

王易罡的绘画由立体主义到拼贴波普、再到其探索最为深入的抽象领域,尤其是在2015年以后,他更注重探索“禅与生活、禅与艺术,我与生活、艺术的关系”——王易罡语。这从他在2018年创作的《抽象作品H37》,就能明显窥见,他在非常努力地表现“艺术就是生活,艺术是生活的痕迹”,注重观念的表现,也借鉴日本艺术家白发一雄的表达方式,以期自己的艺术创作能越来越回向自己的内心。

李姝睿、鞠婷

“80后”对抽象艺术的新时代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和多元,作为“80后”艺术家,他们已经进入创作的盛年期,艺术语言和风格业已初成,从而成为各界最为期待的“蓝筹股”。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李姝睿(b.1981)

1981年生于重庆、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李姝睿,以极具个人化的绘画方式及其延伸实践来探讨绘画本体的边界,以及光与色彩的功能性、社会性等,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李姝睿(b.1981) 灯光 No.18

2007 年 布面 丙烯 139×139 cm。

签名:灯光Light No.18 李姝睿 Li Shurui 2007(画背)

RMB: 60,000-80,0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

艺术家创作于2007年的《灯光》,试图通过抽象艺术,尤其是光和色彩的运用,在这个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记录和塑造时代中的个体需求和精神状态,从而体现更为广义的集体意识形态。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鞠婷(b.1983)

198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潍坊、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2013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学位的鞠婷,则运用版画刀刻、油彩重涂的方式,使作品具备了绘画与雕塑的方式。这既体现出作为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在思考艺术创作内容和观念的深度与突破的同时,也在追求对艺术媒介的创新。2017年的这件《无题》便是艺术家近期艺术实践的典型系列之一。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鞠婷(b.1983) 无题 020817

2017 年 木板 丙烯 124×104.5 cm。

签名:鞠婷 2017(画背)

展出 “洋葱”,2017年4月16日至5月28日,OCAT西安美术馆,西安

RMB: 80,000-120,000

手工的雕刻,颜料的堆迭而产生的物质性,并由此形成的空间感,从“珍珠”系列到“+-”系列,再到“无题”系列,鞠婷在这一艺术语言与形式上不断地进行拓展与延伸。如果说鞠婷的“珍珠”系列关注的是浅空间里面的颜色、色层变化,以及空间对色彩的影响,不同场域色彩的变化。到了2013年的“+-”系列,画面的空间开始突破二维,进入三维空间;而作为“珍珠”系列的延续,鞠婷在空间的表达上变得更加清晰,无论是空间、色彩还是蕴含于其间的时间,都变得非常明确和纯粹。

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抽象艺术 |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中国嘉德2022春季拍卖会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预展时间及地点

6月22日-6月28日

嘉德艺术中心

拍卖时间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6月28日(周二)13:00

当代艺术夜场

6月28日(周二)20:0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相关文章

  • “博古五千”专拍 尽显五千载华夏文明五千年[图文]
    “博古五千”专拍 尽显五千载华夏文明五千年[图文]

    于6月5日举行的苏富比「博古五千」尽显五千载华夏文化历史珍传,拍品涵盖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近五千年文化艺术。千古艺术,竟如天虹多姿,一抹绝色,述说一段典故,引人思想当朝诗意。宋代青釉,静听如白雪轻融,康熙豇豆,预告峻岭春来,心无罣碍。古朴处,如大地黄土,璀璨时,如清朝盛世。大地素颜「纯粹的色彩不受意念所玷污,亦不与具体形态为盟,但能够以千种方式与灵魂共振。」——王尔德,爱尔兰诗人新石器...

    644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2017 嘉德典亚艺术周10月亮相嘉德艺术中心[图文]
    2017 嘉德典亚艺术周10月亮相嘉德艺术中心[图文]

    嘉德典亚艺术周组委会今天对外发布,由嘉德艺术中心与香港典亚艺博联合推出的2017嘉德典亚艺术周将于10月25日( 周三 )至29日(周日)亮相全新落成的嘉德艺术中心大楼。嘉德典亚艺术周已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在北京举行了三届,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商、艺廊、收藏家搭建起了一个有序、开放、透明的交易与交流平台。而将世界上那些经典的、高水准的艺术品原作集中呈现在中国藏家和观众面前,也是...

    262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刘益谦4600万元买下徐悲鸿《十二生肖册》[图文]
    刘益谦4600万元买下徐悲鸿《十二生肖册》[图文]

    尺寸:28×36.5×12cm1946年作。小小供图昨晚,北京匡时秋拍“澄道——中国书画夜场”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槌。该场中重要标的——徐悲鸿作品《十二生肖册》以3500万元起拍,40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4600万元成交,买家是刚以2.78亿元购买永乐唐卡的“任性哥”刘益谦。《十二生肖册》创作于1946年,并有张大千题签。当年,徐悲鸿以中英庚子赔款董事名义多次交涉,得以让四位门生张蒨英、费成...

    331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青铜错金银嵌琉璃乳钉纹方壶上拍亚洲艺术周[图文]
    青铜错金银嵌琉璃乳钉纹方壶上拍亚洲艺术周[图文]

    本品方壶,华饰金银及彩色琉璃,三者各具特色,工艺各异,繁缛绚丽,锦绣卓绝,应为王室贵族而制,足可代表战国时期奢华工艺之巅峰。此类装饰风格尤为华丽,极见匠艺雄心,冠绝于世,极其珍罕。因相类作例稀少,其制作工艺罕为人知,亦鲜有相关文献见经出版。相类镶嵌琉璃之例目前仅知有三,其中一例河北出土,年代略晚,经大量出版著录,广为人知。另外两例均于1930年左右现身市场,由日本藏家纳入珍藏,自此几乎绝迹公众。...

    570 美术作品新闻 艺术品拍卖百科
  • 莫言书法作品30万成交 业内称价格取决于名人效应[图文]
    莫言书法作品30万成交 业内称价格取决于名人效应[图文]

    其书法作品30万成交业内人士称价格取决于名人效应“五月九日凌晨,有一只燕子落在树上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毛主席要到我们家吃鱼。”2011年,作家莫言将梦到的情景下了下来。本月16日晚,这幅斗方书法作品出现于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春季拍卖会,引来了众买家的一致青睐,最终以30万价格成交,该价格高于起拍价近11倍。记者昨天致电该拍卖公司,公司以书画部负责人不在为...

    1421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敬华2015春季拍卖会将开拍[图文]
    敬华2015春季拍卖会将开拍[图文]

    郑板桥 竹石图,水墨纸本 立轴 209×116 cm, 著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编号沪11-318,文物出版社,1997年1月。明宣德 官窑青花花果纹大盘敬华拍卖自2014年重组后首拍以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上海敬华201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经过大半年的准备筹措,不负众望,将于6月29日—6月30日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延安中路1218号)隆重...

    1036 美术作品报道 艺术品拍卖查询
  • 上海驰翰春季拍卖4月25日举槌[图文]
    上海驰翰春季拍卖4月25日举槌[图文]

    幽山远景(黄宾虹)上海驰翰2013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23日、24日在上海大酒店(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505号四楼)预展,4月25日在上海大酒店拍卖。此次拍卖除延续去年秋拍中的范扬专场、近现代及古代书画专场、当代书画专场、紫玉金砂专场之外,也将进一步扩充内容,推出孙中山黄兴文献专场和生态艺术之盆景专场。4月,众多主题专场及精彩拍品将一同亮相,拉开2013年上海驰翰春季拍卖的大幕,为广大藏家献上一场...

    1483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约密竞投:贾科梅蒂九尺高雕塑作品[图文]
    约密竞投:贾科梅蒂九尺高雕塑作品[图文]

    苏富比诚意呈献「约密竞投:阿尔伯托・贾科梅蒂雕塑巨作」,为藏家带来贾科梅蒂的巨型人像《站立的女人 I》,并只接受保密书面投标。高达九英尺,1960年铸造,自《指向某处的男人》2015年破纪录成交后市场上最弘丽的贾科梅蒂作品。贾科梅蒂《站立的女人 I》款识:艺术家铭刻ALBERTO GIACOMETTI并标记2/6;铭刻铸造厂章SUSSE FDRS PARIS CIRE PERDUE青铜高...

    256 美术作品记录 艺术品拍卖知识
  • 香港苏富比展出55.22克拉红宝石“福荣之星” 将为拍场历来最大[图文]
    香港苏富比展出55.22克拉红宝石“福荣之星” 将为拍场历来最大[图文]

    香港苏富比17日展出55.22克拉的红宝石“福荣之星”。中新社发 香港苏富比供图中新社香港4月17日电(记者 韩星童)香港苏富比17日展出55.22克拉的红宝石“福荣之星”,该红宝石将于6月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预计成交价逾3000万美元,将成为拍卖场上历来最大、最昂贵的红宝石。宝石开采商去年9月宣布,在位于非洲的红宝石矿区发掘出世界上最巨型、达到宝石级数的红宝石。这颗宝石便是“福荣之星”的...

    878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春蚕”刷新罗中立作品拍卖纪录 拍出3883万(组图)
    “春蚕”刷新罗中立作品拍卖纪录 拍出3883万(组图)

    罗中立《春蚕》佳士得供图2013年的艺术品秋季拍卖市场给出了积极信号,不论是香港市场还是内地市场,各大拍卖公司都取得了不错成绩,这其中重庆的艺术家们更是表现突出。罗中立的《春蚕》拍出3883万元高价,创下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周春芽、张晓刚都有超过2000万的作品成交。罗中立的《春蚕》被称为其代表作《父亲》的姐妹篇,而这张画当年的去向连罗中立本人都不知道。本周《艺术周刊》,我们将为读者讲述《春蚕...

    721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专场拍卖登陆香港[图文]
    “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专场拍卖登陆香港[图文]

    佳士得香港将于10月8日呈献一场别致的“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专场拍卖,同日亦会举办截誉归来的“古今|佳士得”拍卖。佳品云集,以饕各位藏家。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由右至左:清翠玉鸣凤在竹鼻烟壶(连翠玉鼻烟碟),估价:港元 160,000 - 300,000;清巧雕玛瑙东方朔乘槎图鼻烟壶(连玛瑙鼻烟碟),估价:港元 80,000 - 100,000;清藕地套红玻璃一路连科鼻烟壶(连透明红玻璃鼻烟碟)...

    1295 美术作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市场
  • 锦灰堆——艺术的生活与生活的艺术[图文]
    锦灰堆——艺术的生活与生活的艺术[图文]

    有些人恋旧物。抛开收藏来说,哪怕日常生活的旧物,经过时间和记忆的发酵,也会产生一种时光的味道。锦灰堆,无疑是时光机打印出来的。01711 杨曦 和田玉籽料锦灰堆牌锦灰堆又名八破图,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是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写实的技法,将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给人以古朴典雅、耐人寻味之感,可谓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生活气息浓郁,充满历史的真实,也因此打动人心,备受青睐。有些人...

    1646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北魏砂岩雕释迦牟尼弟子造像亮相2016西泠秋拍[图文]
    北魏砂岩雕释迦牟尼弟子造像亮相2016西泠秋拍[图文]

    佛教艺术源于于印度,东流本土,千百年来传承不断,历久弥新。2016西泠秋拍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北魏•砂岩雕释迦牟尼弟子造像”, 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崔磊《大乘一心 白玉摆件》”,彰显存世的古代佛教造像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价值,以及当代琢玉名家对传统佛教题材的全新阐释,运用多种技法以达到突破和平衡。中国佛造像黄金时代经典之作2016西泠秋拍 北魏•砂岩雕释迦牟尼弟子造像风格典型,诞生...

    601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当艺术遇见时尚[图文]
    当艺术遇见时尚[图文]

    什么是艺术?当被问到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想起绘画、雕塑这些供欣赏和品鉴的创作物,却很少关联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事实上,在跨界成为常态的当下,艺术与日常的界限正变得日渐模糊,当代艺术的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愈发多元,可穿戴、可把玩的艺术正在成为潮流新风向。佳士得全新呈献的亚洲当代艺术网上拍卖“Art on the Runway”不仅汇聚了一系列绘画、版画及雕塑作品,亦包含了诸多精选艺术手袋、箱包、玩具...

    875 美术作品报道 艺术品拍卖查询
  • 拿破仑求婚钻戒拍出73万欧元 高于估价50倍[图文]
    拿破仑求婚钻戒拍出73万欧元 高于估价50倍[图文]

    这枚戒指设计于18世纪,名为“你和我”。中新网3月26日电据外媒报道,拿破仑于1796年送给妻子约瑟芬的订婚戒指3月24日在位于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拍卖,最终该戒指以7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83.7万元)高价成交,是原先估价的50倍。据报道,这枚直径18毫米的纯金戒指设计于18世纪,名为“你和我”,戒指上镶嵌着一颗钻石和一颗梨形蓝宝石。据悉,1...

    791 美术作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