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2020年度秋季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拍卖将呈献共17件重要佛教艺术品,以汉传佛教庄严精美的明十六世纪鎏金铜宝冠佛坐像为首,皆来自重要海外来源及私人珍藏,囊括一座霍明志旧藏北宋木雕观音。同场拍卖亦精选一系列藏传佛教系统中尼泊尔和西藏地域精品,包括鎏金铜、铜质、木雕、砂岩、瓷器、至清乾隆御制墨刻填金娑罗树图,展现题材风格及材质的多样性。
拍品编号3015
明 十六世纪
鎏金铜宝冠佛坐像
高 72 cm.
估价:港元 7,500,000 - 9,000,000
来源:
香港佳士得拍卖,1994年10月31日,拍品394号;
现藏家于1996年前购自欧洲
明代造像水准参差不齐,部份姿态僵硬,艺术性略逊。但明中期铸造的鎏金铜佛亦不乏精美者,正如这尊明鎏金铜宝冠佛坐像。
此尊宝冠佛坐像躯体浑厚,铸造精良。头戴五佛冠,面相丰腴、天庭饱满,眉如新月、双目微启,俯视众生;高鼻、薄唇、大耳下垂,温和中尽显佛家之肃穆。密集螺发,发正中有髻珠。身披垂领式袈裟,领口呈“U”字形,自然下垂至胸前,前胸阴刻“卍”字符。袈裟内露出高束腰长裙,裙腰系有花结,下摆在双腿前铺展开,衣缘处錾刻精美莲花,采用了汉地传统雕刻技法。两臂轻抬,双手下垂结与愿印。从冠饰和手印来看,此尊应是“汉密”五方五佛其中之一尊。
拍品编号3007
东魏武定元年(543年)
李次明造白石观世音立像
高 35 cm.
估价:港元 600,000 - 800,000
来源:
王绪祖(1853-1919),山东诸城,入藏于清晚期;
姚贵昉,天津,入藏于民国时期;
坂本五郎,日本,购于1950-60年代;
《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香港苏富比,2013年10月8日,拍品130号
出版:
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日本)国书刊行会,1972年,页261;
《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第二函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页335;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朝6》,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94;
孙贯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三)”,载于《考古学集刊9》,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70;
邵正坤,《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170;
黄敏,《汉魏六朝石刻乡里村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页282-283
观音名号源自梵文Avalokitesvara,亦译为“观世音”、“光世音”、“观自在”,为中国佛教系统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菩萨形象。此观世音菩萨头戴三叶冠,左手下垂持法物、右手持莲蕾抬与胸齐,帔帛于腹前交叉,立于莲花座上。
莲花座下承长方形基座,从基座上刻的文字可推断此造像不仅反映东魏造像于北宋时期流传及供养情况,亦为北宋时期河北军政制度之文物,甚为特殊。
拍品编号3008
唐
砂岩石菩萨头像
高 38.1 cm.
估价:港元 4,000,000 - 6,000,000
来源:
Dr. Friedrich Perzynski珍藏(《Von Chinas Göttern(中国诸神)》作者);
Ralph M. Chait,纽约;
Hiram J. Halle珍藏,纽约苏富比,1961年3月17日,拍品26号;
纽约苏富比,1996年9月18日,拍品274号
展览:
巴尔的摩美术馆,马里兰州,1932-1933年
砂岩石质。菩萨面相饱满,双颊丰颐,唇丰厚微启,双目轻阖垂视,发髻层叠,头顶束一高髻,意态闲适自在。此像面容圆润,五官较接近中原面貌,为典型盛唐佛教石雕风格。
拍品编号3009
北宋
木雕观音
高 57 cm.
估价:港元 2,000,000 - 3,000,000
来源:
霍明志,达古斋,1930年以前入藏;
巴黎德鲁奥,《Objets d’Art de la Chine, Collection Paul Houo Ming-Tse de Pekin》,1932年2月14-17日,拍品86号(图一)
出版:
霍明志,《达古斋古证录》,北平,1930年,图版4号(图二);
J.Desroches编,《Two Americans in Paris-A quest for Asian Art》,巴黎,2016年,页113,图版210号
霍明志1879年生于浙江绍兴,民国时期曾于北京经营古玩店“达古斋”,主营古籍、青铜、陶瓷及雕塑。其人脉宽广,与皇亲贵胄亦常有往来,故经手不少旷世奇珍,更推动了欧洲对中国木雕佛像的收藏。许多通过他经手的宋代木雕都来自山西。1932年,他委托纽约 J.C. Morgenthau & Co. 拍卖“达古斋”藏品,并用拍卖所得捐赠逾千件古董及古籍善本。本尊观音曾刊于霍明志1930年出版的重要图录《达古斋古证录》。
拍品编号3011
尼泊尔十三世纪
鎏金铜莲华手观音
高 21 cm.
估价:港元 900,000 - 1,200,000
来源:
1989年前购于德国
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为西方佛阿弥陀佛之脇侍菩萨,化众像以度众生,手中莲华为其表征。如此立像,双脚微分,呈三屈式,右手垂下施与愿印,自左肩绽生一朵莲花象征纯净与灵魂升华。下身系刻花兜提,飘带垂落至膝。不晚于六世纪中期,尼泊尔就已盛行观世音崇拜。随后,这种崇拜又融入了尼泊尔雨神及湿婆。也因此观音造像的需求增加,并制造供奉木、石、铜及画像。
拍品编号3012
尼泊尔十三世纪
鎏金铜财续佛母坐像
高 16.6 cm.
估价:港元 1,200,000 - 1,800,000
来源:
Spink & Son, Ltd.,伦敦,1979年;
J.Welles Henderson珍藏,宾夕法尼亚,1980年;
纽约苏富比,2008年3月19日,拍品263号;
J.Meijer伉俪珍藏,荷兰,2008-2013 (传);
香港私人珍藏
展览:
Spink & Son, Ltd.,伦敦,《The Art of Nepal and Tibet》,1979年12月14-31日
著录
Spink & Son, Ltd.,《The Art of Nepal and Tibet》,伦敦,1979年,页2-3,图1;
Himalayan Art Resource(himalayanart.org)网站,Masterworks Collection,编号24160
财续佛母,梵语称“巴素达喇”,汉译有持世菩萨、财源佛母等名,是一位能够赐予人们财富的女神。一般认为财续佛母的信仰,最初来源于古印度人崇拜的河神或丰收女神,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位重要菩萨。此像保有帕拉时期造像的风格,红铜鎏金。包括其宽硕近长方形并微微前倾的脸庞、杏眼、鹰钩鼻及小口等特征。
拍品编号3013
明洪武三年(1370年)
铜梵钟
“罗汉寺”、“大明洪武三年八月钦命工部督造” 铭
高 77 cm.木底座
估价:港元 1,500,000 - 2,500,000
来源:
Einar Wikander (1872-1944),瑞典。1894-1917年于柏林从事土木工程工作时购入,后于家族中流传
嘉靖四十四年所立的《重修罗汉寺画廊记》碑记载,鄠县罗汉寺于洪武三年由祖师云舟重修,改名为罗汉寺。鄠县是隶属西安管辖的一个县城,这座罗汉寺为一历史悠久的古剎,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它的前身是白马招觉院,于东汉时兴建,与有名的洛阳白马寺同一时期,可说是中国佛寺的始祖。
此钟是明早期难得一见带纪年款铭文的例子,并且明确记载是“钦命工部监造”,可见与明朝宫廷有直接的关系。此钟也是难得一见的明早期宫廷作坊的铸造实例,对研究明初宫廷铸作工艺助益极大。
拍品编号3023
清十八/十九世纪
鎏金铜佛陀坐像及局部鎏金铜佛龛
佛像:高 10.3 cm.,佛龛:高 28.6 cm.
估价:港元 150,000 - 250,000
拍品编号3014
明成化十年
木彩漆观音菩萨坐像
高 75 cm. 木底座
估价:港元 2,000,000 - 3,000,000
来源:
日本私人珍藏;
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拍品989号;
加拿大私人珍藏
此观音像底座背后铭“成化十年二月吉日 信士 黄珠六 江付四 登善五 共舍佛像”。同期带纪年款且品相保存良好的木造像十分罕见。此尊造像的漆面保存属相当良好,外袍上精致细密的波浪纹尚清晰可见,十分难得。
拍品编号3016
元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高 20.3 cm.
估价:港元 400,000 - 600,000
来源:
法国珍藏;
巴黎佳士得,2010年6月8日,拍品404号
元代的自在坐水月观音,多留有宋代佛像略显女性特征的圆润面容的特征。本尊佛像除此以外,另有释迦牟尼的特点,如卷曲的头发及胡须。观音呈游戏坐,右腿抬起弯曲,右手臂腕轻置其上;左腿盘曲,左手倚身侧屏几之上,长发结辫披于两肩,上着肩衣,腰系飘带,下着法裙,胸佩璎珞,衣襟边缘暗刻花卉纹饰。铜质缜密,法相庄严。
拍品编号3018
西藏 十五世纪
鎏金铜金刚总持坐像
高 37.5 cm.
估价:港元 1,800,000 - 2,600,000
来源:
Benny Rustenburg, 1993年购于香港
此尊佛像被认为是十五世纪的着名佛造像大师索南坚赞派之作,其作品以细致的面容雕琢着称。金刚总持又称执金刚神,在藏传佛教中被视为本初佛、原始佛,尤为噶举派所尊崇。形象多见手执金刚铃及杵于胸前,代表智慧与善巧的结合。本尊金刚总持像为典型的西藏风格:躯干细长、配饰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