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人日记证实岱庙大殿壁画绘制于乾隆朝

时间 : 09-16 投稿人 : 琮琮 点击 :

在泰山岱庙大殿(宋代名嘉宁,金元名仁安,明清名峻极,民国以来名天贶殿)之上,绘有一幅巨型壁画,这便是“在美术史、绘画史、壁画史上均有它的地位”(现代美术史家俞剑华语)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而这幅壁画的绘制时代,向来诸说不一,今笔者从古代文献中幸获确凿史据,初揭这一泰山文化之谜。

清人日记证壁画绘于乾隆朝

新近从清人顾廷纶所著《北征日记》中,发现了一条关于岱庙壁画绘制年代的重要记载:

“(嘉庆八年九月)初二日由夏张启程,……至泰安南关行馆住宿。中丞(阮元)往拜泰安府沈公琨、署泰安令鲁公某(蔼吉)毕,先与余偕小桐(书法名家林报曾)约游岱庙。余与小桐先至,时则中丞亦至。观东西两廊画壁。入峻极殿,又进寝宫,殿上两旁画岳帝出巡像,寝宫两旁画姬女歌舞像。询之道纪司,则皆高宗乾隆三十六年东巡时所画。先将纸本呈御览,然后用纸画好,贴诸壁间,笔墨精工,罕有伦比!”“谒岱庙,……其中为峻极殿,因往谒焉。正殿后壁画岳帝出巡像,东西二庑壁画诸神像及地狱变相,种种形状,摹绘尽致,虽吴道子复生,无以过之。中丞前视学山东,时曾出岱庙画壁赋题,以‘冕旒秀发,旌旆飞扬’为韵,而未得一好赋。余意欲拟作一篇,未知能称题否也?”

顾廷纶(1767~1834),字凤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嘉庆三年(1798)优贡,官武康训导。博通六籍,兼以诗名。廷纶受知于阮元,并入浙江巡抚署任其幕宾。嗣膺两江总督铁保之聘,馆于江宁。所著有《玉笥山房要集》。又《北征日记》一册,盖嘉庆八年(1803)随阮元以浙抚入觐热河沿途纪行之作。日记始七月廿五日起程,迄九月廿五日返浙。往返两月,行程七千里,中历江苏、安徽、山东、直隶等省,据其亲历,逐一笔录,足征当时学林掌故与社会风情。

《北征日记》除评鉴壁画艺术成就外,还披露两则相关史实:

其一,在岱庙两廊、大殿、寝宫之中,皆绘有大型壁画,而大殿所绘为“岳帝出巡像”。此壁画当即今传之《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其二,这些壁画均绘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其绘制过程,系将纸本先进呈清高宗(乾隆帝)“御览”,认可后方摹之壁间(壁画绘制先用纸制粉本覆壁,勾出轮廓,然后再填彩,《日记》所言“用纸画好,贴诸壁间”或系指此)。

凡此两点,前者系得之顾廷纶亲眼所睹,后者则访自岱庙道纪司之道士,均为确凿无疑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称图绘制于乾隆三十六年间,乃清高宗东巡泰山的产物。这是今知历代文献中,惟一关于壁画时代及创作背景的记录,意义尤为重大。

对于《北征日记》这一记载,尚可以在其他文献中寻得印证。在乾隆一朝,岱庙有一次大的整修,与此壁画创作颇有关联。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月,清高宗为贺其六十寿诞,遣内务府大臣刘浩重修岱庙。高宗在岱庙诗碑中记称:“岁庚寅(1770)、辛卯(1771),国家叠逢庆典,预期遣内务府大臣刘浩赴泰山缮葺,各工至是落成,神庙倍增轮奂。”此次重修工程工役浩大,历年始成。乾隆三十四年(1769)八月山东巡抚富明安等向高宗奏报称:“岱庙峻极殿及仁安门、配天门、后寝殿、碑亭、钟鼓楼等殿座房间大木墙垣亦俱拆卸。”其中大殿既已“拆倒重修”,原有壁画定然毁弃,重新绘制势在必行。《北行日记》记乾隆三十六年绘制,与此时间完全吻合。

此时绘制壁画的最直接佐证,当推清高宗的《谒岱庙六韵》诗。此诗作于“丙申(乾隆四十一年,1776)暮春中澣”,勒于岱庙大殿之东御碑亭碑(南)侧,现保存完好。据“丹青尚著新”之语,是时岱庙之壁画尚灿然如新。这当是五年前新绘之图。如是历代所传之古图,则必是“金神绘画苍烟落”,而绝难“丹青尚著新”。

另外清同治十三年(1874)金安清所撰《谒岱庙记》中,也写到岱庙壁画这一创作背景:“殿壁绘出巡、迴跸二图,万灵杂沓,云车风马之状,令人目骇神悸。吴道子不是过也。相传为南巡画苑名手,今人所不能矣。”是十分重要的旁证材料。

那么,乾隆时岱庙壁画又是出于何人之手呢?1988年从泰安市大汶口镇发现民国抄本《承德堂刘氏族谱》,其中记载十三世刘志学“善丹青,泰邑峻极殿(当时岱庙大殿之名)壁画,即其所绘”。刘志学之生平时代,笔者过去从世系年代推断约在清初。但后来在刘氏后裔家中所藏《年节图》上,见有“绘事刘志学”及“乾隆九年(1744)甲子暮春吉日”题款,则志学生活时代可能下至乾隆年间。若是,则可据此进一步推考出,乾隆时所延请的壁画画工,就包括泰安民间画师刘志学。由于壁画篇幅巨大,其创作当如近代画家黄宾虹所论“必千百手合作始成也”,因此应由一个刘志学为首的画工班子集体完成。

综上,根据新发现的《北征日记》记载及相关佐证,可确知今传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系绘制于乾隆三十六年。

岱庙壁画绘制时代的各种旧说

过去学术界关于岱庙大殿壁画的创作时代,主要有“唐画说”、“宋画说”、“明画说”、“清画说”等多种说法:

“唐画说”首见于民国学者的论著,如蒋叔南《泰山游记》:“岱庙壁画,闻作于唐代,名著于世。然年久修饰,恐已失真。”汪孟舒《泰山游记》:“岱庙壁画,云唐人作,甚著名。”奇之《泰山游记》更记录了吴道子绘图的传闻:“四壁则画岱神出巡状,……相传为吴道子手笔,不知确否?”

“宋画说”现为壁画时代的主流说法,其说最早见于俄国阿列克谢耶夫《1907年中国纪行》:“我们终于来到主殿,巨大而宽广的墙上保存完好的宋代壁画真迹。”民国赵新儒《泰山小史注》更力主此说:“大殿旧名天贶殿,与北京保和殿等。内东、西壁、北壁,共长一百五十余尺,画《启跸回銮图》,传为宋画。”此说后来得到现代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的认同,其《岱庙壁画的内容及他的价值》指出:“(壁画)虽非原物,但至少还保存了宋代壁画的原样,我们可以借以追想宋代壁画的面貌。”现在岱庙大殿所嵌文物保护标志,即将壁画时代定为宋代。

“元画说”仅见民国时旭光《泰山与泰安》中论及:“正中峻极殿,……三面墙上都是着色的壁画。……据作风研究起来,至迟也不会晚于元代。”

“明画说”来自近代名家傅增湘与柳诒徵的鉴定。清末傅增湘《登岱岳记》云:“殿壁绘岳帝巡游图,……似是明代名工之笔,世俗矜为宋人所作,则非也。”更有学者据道士口碑,指实其时代在万历一朝。现代建筑学家陈从周从画作名物进行考订,亦主“明画说”,其《书带集》称:“壁画巨幅,其绘制年代,诸说纷纭,以予所见当属明代,其人物衣冠仪仗等姑勿详考,即图中所示明代交椅一端,其上限决不能超此矣。”

“清画说”见于清金安清《谒岱庙记》。现代美术史家潘絜兹鉴定壁画为清初作品:“关于岱庙天贶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制作年代问题,我认为并非宋代而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我倾向于清初),这主要是从壁画本身的艺术风格推断的。……作者并非高手,而是一般民间画工。”潘先生还特别指出壁画与清《南巡图》的关系:“此画采长卷形式,可能受当时‘南巡图’影响,从艺术风格看,也颇多相似处。”潘先生并未见到《北征日记》与《谒岱庙记》的相关记载,却能从绘画风格上推断出壁画与《南巡图》有某种联系,诚可谓目光如炬!

岱庙壁画绘制的历史传承

新发现的《北征日记》证实今传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系绘制于清乾隆时期,然前代学者的各种论说也自具合理成份,通过对其论据的比勘,可以进一步揭示岱庙壁画的历史传承。

对于岱庙壁画绘制唐代说,虽然将现存壁画断为唐作不足置信,但若将其源头上溯至唐代却有案可稽。唐李隐《大唐奇事》记有泰山人廉广“于壁上画鬼兵百馀,状若赴敌”之神异故事,说明神鬼题材壁画在泰山地区多所出现,于岱庙大殿绘制壁画颇有可能。另外其他四岳庙中均能找到庙殿唐画的记载,如开元《大唐北岳府君之碑》中记北岳庙壁画,唐韩愈《谒衡岳遂宿岳寺题门楼》记南岳庙壁画,唐韦庄《秦妇吟》记西岳庙壁画。五岳神庙规制大致相同,东岳庙自不应例外。可见“唐画说”自有其合理之处。

唐岱庙壁画题材已难稽考,而宋画内容则大致可知,北宋苏辙《游泰山四首·岳下》诗中云:“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言泰山下神庙(古观)中有“旗队”、“戈矛”之壁画。考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范成大《骖鸾录》及金元好问《岳祠斋宫夜宿》诗,分别记中岳、南岳、北岳皆有以巡行场景为题材的“出队入队图”,遂可推定庙中所绘应是一幅“东岳帝出队入队图”,亦即后世“启跸回銮图”的雏形。《启跸回銮图》之传为宋画,当是基于这一因素。

“启跸回銮”题材虽在宋代壁画上出现,但现存《启跸回銮图》却非宋代原作。这是因为,岱庙大殿虽北宋已有,但宋后却屡毁屡建:金大定间,因遭火灾而“堂室荡然”,重建不久毁于贞祐之兵。元至元再建,至明宣德、嘉靖间两遭火灾,殿庑尽焚;清康熙初再逢特大地震,庙殿“墙根俱已碎塌”。即便原来存在宋代或元明壁画,也早在沧桑废兴中化为灰烬。

清代壁画也曾多次绘制。康熙朝以后,壁画又有一次毁旧绘新,这便是顾廷纶《北征日记》中所记“高宗乾隆三十六年东巡时”御定图画一事。近代德国卫礼贤《中国心灵·圣山》中记称:“大殿神像后的墙上绘有壁画,每过一些年它们就被重新描绘一遍。”在泰山附近谱牒中,即记录有同治时吴开福与光绪时魏绪端修补壁画之事。故今见岱庙壁画面貌,虽以乾隆时所绘为主体,但已掺入后世的若干补笔。

根据新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今存岱庙大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系绘制于乾隆一朝,同时其又是历经数代,传承多家,几经补绘、踵事增华的产物。

周郢

相关文章

  • 老人半世纪收藏六万枚火花 含金陵十二钗等[图文]
    老人半世纪收藏六万枚火花 含金陵十二钗等[图文]

    他收藏的中国第一枚“火花”。他自制了本市最后的“火花”。不久前,嘉木美术馆结束了彩青岛系列美展第114场《花红胜火——张敏火花收藏展》,82岁的老“花友”张敏终于完成了他大半辈子的心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便开始火花收藏,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展出火花3000余枚仅为总收藏的1/20距嘉木美术馆上午十点开馆还有几分钟,从八大湖街道和四方专程赶来的两位市民已在门口等待了。他们是通过微信朋友...

    197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诸“神”的造像[图文]
    诸“神”的造像[图文]

    佛造像:铜度母像展品年代:10-13世纪风 格:尼泊尔风格鼎盛时期:10-13世纪尼泊尔风格特点:头大肩宽、造型浑圆;身体比例匀称、结构合理;袈裟、裙薄衣贴体,素面无纹;勾勒出躯体轮廓线。我们提及西藏,提及藏密,总是十分模糊,而且总感觉高原之上那么神秘,好像看不懂也是应该。但是万物都有源流,首都博物馆2018年已经开了一阵子的《天路文华》展就是一个梳理出西藏地区发展脉络的历史...

    47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古拙精致的清代梅花纹饰铜熏炉[图文]
    古拙精致的清代梅花纹饰铜熏炉[图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越是冷得彻骨,越能香得久远,这便是梅花。梅花不畏严寒,傲视冰霜,作为君子的象征,清高而不同流合污,历来被文人雅士所喜爱。古人很早就已懂得,香熏能够美容、祛痛、消除疲劳、排解抑郁,香熏与莳花、抚琴、品茗一起,被文人雅士奉为生活美学,也是在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一种纯粹的生活艺术。熏香炉的由来年代久远,自汉代博山炉起,之后玉质香炉、翡翠...

    148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70后网友晒珍藏连环画引怀旧潮[图文]
    70后网友晒珍藏连环画引怀旧潮[图文]

    70后网友晒珍藏连环画引怀旧潮小人书,在今年8月的上海书展中受到不少读者的追捧,有些读者甚至是整套整套地买回家。而同样是出于一种怀旧心理,一些收藏爱好者对于小时候读过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旧版小人书也情有独钟。日前,腾讯微博的网友“船长”一口气晒出了自己珍藏的50多本保存完好的小人书,引来网友一片羡慕之声,“真是土豪”、“可以留作传家宝了&r...

    114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明代瓷画上的“眼镜”[图文]
    明代瓷画上的“眼镜”[图文]

    现在眼镜为寻常物,在明晚期青花瓷画上就有眼镜图案,开始连我自己都不信,可这是事实。你看这瓷画(见图)上一戴乌纱帽,胡须花白脸庞清瘦之官人,鼻梁上有一副眼镜,应该是老花镜,从底足修胎釉色青花发色以及粘沙底来看是明晚期的瓷器,但还是有人会讲这可能是景德镇制瓷画匠信手涂鸦之物。明万历时期文学家田艺衡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中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

    195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张大千是国宝盗贼吗?[图文]
    张大千是国宝盗贼吗?[图文]

    张大千在历史上,张大千留下了很多“公案”,在大量的相关作品中,他也有很多面孔,也牵涉到了民国画家群的很多历史掌故。他曾面壁敦煌三载,将敦煌壁画传诸世界,但同时,又造成关于文物保护和国家文物外流的争议;他造伪画,发横财,但又毫不隐晦,自曝家丑;他被齐白石拒之门外,又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曾与毕加索论画拍照,颇受礼遇;1949年,他选择去台,但最终又远赴巴西。他挥金如土,情爱无数;他当土...

    108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英国脱欧公投后外国建筑师有人想入籍 有人想离开[图文]
    英国脱欧公投后外国建筑师有人想入籍 有人想离开[图文]

    去年6月,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进行了公投,最终结果同意脱欧共1570万人,占到51.9%。半年多来,关于英国脱欧会带来的短期或长期影响受到了专家们的多方猜测,有一个行业却一直处在焦虑和担忧之中,那就是建筑设计业。英国一直在全球建筑和设计行业中处于领头的位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于海外人才的开放引进,然而,脱欧公投后政府迄今为止的态度让这部分人才感到无比焦虑。据设计类媒体Dezeen的报道,2...

    657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书画中参得庄子美学思想[图文]
    书画中参得庄子美学思想[图文]

    作为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为自由通达、观心无我、道通为一。这些美学思想对中国画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致体现在对中国画创作格局、创作者精神境界以及中国画创作意境三个方面。妙笔丹青任逍遥在外界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庄子·田子方》中记载:“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

    106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老人捡到奇石:疑似紫金石原是沉积岩[图文]
    老人捡到奇石:疑似紫金石原是沉积岩[图文]

    上图为汪老在怀宁捡到的宝贝。下图为赏石协会杨会长在淮南淘到的紫金石。柯慧敏摄11月4日一大早,家住地质新村的花甲老人汪泽江找到记者称,自己今年农历六月十六在怀宁县石牛山附近捡到的一块奇怪的石头,纹理偏黄色石质润泽,老人怀疑是紫金石,“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一发现结束了唐宋以来我省只有淮南出土紫金石的说法。”汪泽江拿着捡来的石头对记者说。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他所言?为此,记者展...

    20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正在消失中的中国古建筑之美[图文]
    正在消失中的中国古建筑之美[图文]

    当中国大大小小城市都被模式化的高楼大厦占据后,城市的性格已经被“统一”得千篇一律,故乡留给新一代人的印记越来越少。中国建筑早已全盘西化,老祖宗的建城智慧与建筑艺术几乎被一代中国子孙们拆除一空、挥霍一空、山寨一空!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

    51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快递员担心大爷受骗替其拒收廉价收藏品[图文]
    快递员担心大爷受骗替其拒收廉价收藏品[图文]

    今年9月底,家住合肥市经开区福禄园小区的李大爷接到了一个抽奖电话。为了领取大奖,他先后投入几千元购买纸币、银条等“收藏品”,每次都是由27岁的快递员徐云霄代收货款。几次上门之后,小徐怀疑李大爷受骗了,坚持把1880元货款退给李大爷,向寄件方宣称客户拒收,并将此事告诉了福禄园居委会。A老人频收快递自称是在投资理财“小伙子,我这是在投资理财呢,你把钱收好赶紧走吧。”——李大爷9月底,一个名叫...

    197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全球不足百件的北宋汝瓷“贵”在何处[图文]
    全球不足百件的北宋汝瓷“贵”在何处[图文]

    前一段时间,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在馆藏中发现一件传世北宋汝窑瓷器。一时间,全世界的历史学家、陶瓷学者和收藏鉴赏家兴奋不已。北宋汝窑笔洗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图片来源: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 (SKD)为何是在馆藏中“发现”一件汝窑瓷器?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向公众揭开了这件瓷器的流传身世——1913-1914年,这件瓷器由一名叫奥斯卡·吕克...

    109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最值得关注的八位黑人艺术家[图文]
    最值得关注的八位黑人艺术家[图文]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让·米切尔·巴斯奎特(1960年12月22日~1988年8月12日),是二战后美国涂鸦艺术家,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又译为巴斯基亚)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他的母亲具有波多黎各血统的黑人,父亲则具有海地血统。1963年,他的妹妹Lisiane出生,1966年,巴斯奎特家的最后一名成员Jeanine降临人世。巴斯奎特从小在一个生活优越的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

    165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小伙地铁厢内涂鸦引质疑[图文]
    小伙地铁厢内涂鸦引质疑[图文]

    小伙地铁厢内涂鸦引质疑新京报快讯(记者林野)昨晚,网友“七宝shippou7”在微博上上传一张图片称碰到有人在地铁车厢内涂鸦,并谴责这种不文明的艺术,该微博今天引起争论,赞成网友认为涂鸦艺术应该发扬,反对网友表示要看场合,乱涂鸦是不文明行为。北京地铁方面表示,车厢禁止乱写、乱画,对违反规定并不听从劝阻者,将视情节轻重移交公安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目击者“七宝...

    180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老人半世纪只作一幅画 150米长卷画满200才女[图文]
    老人半世纪只作一幅画 150米长卷画满200才女[图文]

    (记者 王林)10月10日,广安市建安南路一幢居民楼里,73岁的陈锡邦手捧着三幅《中国历代才女图》初稿,老泪纵横,这件囊括从先秦时期到近现代如许穆夫人、班昭、卓文君、李清照、薛涛、冰心、琼瑶等200位才女的《中国历代才女图》,三幅初稿连起来约150米。1967年,24岁的陈锡邦开始用卫生纸作画,历时49年,完成三幅初稿。而今,陈锡邦右眼失明,左眼白内障,他就差最终的定稿还没完成,他希望通过媒体...

    86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