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朝服饰全球仅存100余件[图文]

时间 : 09-24 投稿人 : 小龙 点击 :

明朝服饰全球仅存100余件 | 美术品杂谈罗织金蟒袍

放眼全球,如今孔府明代衣服有着别样的意义:它们并非源于考古,而是孔家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全球所存世的明朝服饰仅有一百余件,机缘巧合之下,山东博物馆得到了其中三十多件精品。其余的,则分布在国家博物馆(微博)、曲阜以及日本等地。

然而无论是国博、曲阜、省博还是日本,对于他们所珍藏的明朝服饰,如今都面临着“保护难”的问题。这种艰难,并不仅仅能依靠钱来解决,更需要多个研究部门通力合作。如果失去了这些“活化石”,对于整个历史来说,都是一件憾事。

1

两个月

与一辈子

“奥地利古堡出土五百年前蕾丝内衣”这条消息一出现,山东博物馆馆员宋东就看到了,然而看完了这两件所谓的内衣图片,宋东将目光转向了电脑内的几件明朝服饰。

十五世纪,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此时的中国则在明朝的统治下日渐辉煌。

“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球,但是差异却如此的巨大。”对比一下奥地利古堡出土的两件所谓内衣,再对比一下自己收录的明朝孔府服饰,宋东对于中国历史显然是自信的。因为他知道,就在与自己办公室同一个建筑内的库房里,存放了数百件(在文物界,服饰是以“件”论,例如一双鞋,登录入库时要写为“鞋两件”)明朝的服饰,这些服饰随便拿出一套来,都可以清楚明白的告诉世人,当年的中国丝织业是何等的强大。

“身处暗夜与身处光明,就是这样的差距。”宋东干脆的做出了评价。

事实上,此时的宋东介入明代孔府服饰研究只有两个月:“之前就是博物馆陈列部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但是这两个月却让宋东对于明代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不了解不知道,一旦真的深入进去就会发现,这里面都是文化的深意,可以这么说,明代的服饰就是明朝的‘活化石’,明朝人如何生活,其文化构成是怎样的,在这里面都能有体现。”

也正因为如此,宋东非常着急,因为他知道,如今明代服饰,全球总共加起来只有一百多套,而这一百多套服饰,如今正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损坏”。

对于宋东来说,也许两个月的时间只是让他了解了明代服饰,然而他却已认定,做好这次展览就是为明代服饰的保护与修复做贡献。

2

坐立行走

皆在服饰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一提到这三句话,或许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武术。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这正是传统服饰对于人的要求啊。”曾试穿过一套仿制的明代士人便服的宋东这样感慨。

坚挺道袍交领,迫使宋东必须时刻挺直自己的脖子:“要不然硌的你脖子难受。”而宽松的腰带、紧束的前襟则要求穿者必须挺胸收腹,长长的下襟让试穿者走起路来要挺胸抬头:“每一步的距离必须掌握好,不能脚步拖沓,总之穿上这件衣服你会明白什么叫做站如松,行如风。当你坐下的时候,如果不能挺直腰身,会让整个人显得很邋遢,这叫坐如钟。”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穿这样的衣服的人纯粹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在宋东看来,这正是古人对于礼仪的重视:“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就是要你遵守礼仪,知礼守节,这说明明朝人对于礼节的重视。”

据史料记载,在终结了元朝的统治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以盛唐时服饰为主,重新设计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明代服饰。

“其实明朝服饰上的每一个设计,都是极具文化色彩的,就拿衣领来说,这种坚挺,是让你不要随便回头交头接耳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朝堂之上,大家都要站好,如果你交头接耳,衣领会提醒你,你这么做是不礼貌的。这就是当时文化的一种真实写照。”

此外,明朝的服饰在色彩图案的运用上,以及制作的工艺上也有着非常严格的工序:“举个简单例子,你现在买一件纯棉T恤,放在家里不穿,过个五六十年,这件衣服可能就完了,但是如今我们却很幸运的得到了三十多套500年前的衣服,这对于研究当时的生活、文化、经济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3

藏在衍圣公夫妇

卧室的宝贝

作为孔子后人,历代衍圣公都得到了皇家的嘉奖与照顾,而作为尊崇儒家文化的代表,历代衍圣公都享受一品或二品文官的待遇,被尊为文武百官之首。

孔府旧藏赐衣,是历朝历代皇帝尊孔守仁的代表。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两个明朝时的皮箱被移交给了当时曲阜的文管会:“这两个箱子里装的,就是明清时期孔家人穿的服饰。大概有不到100件,其中大部分是明朝的服饰。”

这两个箱子里的衣服现在分别保存在山东博物馆、曲阜文管会和国家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当时大约从曲阜移交了其中的三十多件,而且都保存非常完好,北京历博当时调走了大约6件左右,目前这也是国博收藏的数目,剩下的则归曲阜方面了。”

宋东当然很明白这些衣服如今的价值:“这么说吧,即使是定陵这样的皇陵,出土的衣服都已经碳化损坏了,明朝的服饰,全国基本都是出土的,挖出来的颜色信息都已缺失了,大部分都有去纤维化现象,毕竟这些衣服都是丝麻做的,说白了就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会变质腐化的。所以说孔府能够保存这么多明代的衣服,真的不容易。”据了解,这两个箱子一直藏在衍圣公夫妇卧房内,“这些服饰能够保存的这么好,真的不容易。”

据山东博物馆调查发现,目前全球传世的明代服饰,其存世量不过一百余件,其中大部分在山东博物馆和曲阜,另外在日本韩国等地,有少量的当年明朝赐予这些国家的一些服饰。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研究服饰的学者似乎并不多,而且大部分考古学者对于服饰的研究也不太重视:“因为实物太少,大家没法研究,其实大家也明白服饰的重要性,可是没办法,挖出来的基本不敢动,一动就成了碎片,存世的这些又比较少,不可能让人随意去动。”

4

展还是不展

这是个问题

从8月9日起,省博将展出百余件明代孔府服饰,而宋东则是这次展览的负责人之一。

为了操办这次展览,宋东与明代服饰保管员吕健在观点上有过几次争论。“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业务探讨,作为仓库保管方面的专家,她肯定希望不展,因为在仓库里的气温湿度都非常严格,保存起来肯定不会出大纰漏。但是我觉得,既然我们有这些文物,我们就应该对公众开放,让他们去参观这些东西,从这些里面读懂中国明朝时期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这就是文物保护与文物展示的一对矛盾体,保护与传承同样重要。

8月7日,在省博布展现场,吕健在紧张而认真地进行布展,每一件衣服她都小心翼翼的检查,对于灯光也一再要求降低照射强度。“其实我不反对展览,但是总觉得放在仓库里保险,起码不会有损坏。”吕健这样对记者说。

但是损害还是出现了,在布展期间,一件常服由于碳化,在挂上展台之后掉下了几块黑色的渣子。无论是吕健还是宋东,都感到心痛,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这件常服换下,掉下的渣子也都收拾干净与常服一起重新放回到仓库中,残渣将移交文保部取样研究。

“现状就是这样,这些衣服如今都急需染色研究、织造研究、行制研究,需要复制、修补。”但是宋东明白,修补一件明代的衣服,意味着什么。

5

不是钱的

事儿

“修补这些东西,不是钱的事儿。”吕健这样直白的告诉记者说,这个出生于1985年的姑娘从人民大学历史硕士毕业后,就来到了省博工作。

在她看来,目前全球的明代服饰,都面临着修补的问题:“不是说存放不当,而是这些衣服都是蛋白质做成的,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修补技术。”

“即使国家重视,领导重视,每年拨下几千万,想修复这些衣服也很困难。”宋东这样表示。

首先的一个问题,源自于服饰的染色,与如今我们看到的化学着色剂不同,古代服饰的染色是以植物染色为主:“这批文物的最重要价值就是颜色信息,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服饰上的颜色进行分析,然后制作出纯天然的植物染色剂,掌握了传统植物染色技术,纺织品文物的易损、衰败特性就不那么可怕了。”

随后的困难则是织补,“明朝的织补技术目前来看,基本上已经失传了,可能只有南方一些织造业发达的地区还有会这种技术的人,我们必须要找到这样的人,或者说这样的机构,比如说一些研究丝绸的专业院校,与他们进行合作,重新研究出明朝的织补方式,这样才能开始修复这些衣服。”

即使是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如何成功的仿制出从染色到织补与明朝一样的服饰,还需要研究人员们进行反复的实验:“所以我们也很着急,怎么才能把这些东西做好,怎么才能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不要让这些信息在我们这里断裂、缺失。”

宋东的焦急可以理解,因为他目前找不到任何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即使是在日本,当年明朝皇帝赐给丰臣秀吉一套赐服,那一套赐服如今保存现状也一样不容乐观,我们这次办这个展览,一个是想趁着这些衣服损坏的不大,让观众们一睹风采,还有一个比较自私的想法,就是借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有能力的研究机构来跟我们合作,大家一起研究一个稳妥的研究保护和修补方式,把这批明朝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 旧金山美术馆内出现机器人小伙伴[图文]
    旧金山美术馆内出现机器人小伙伴[图文]

    亨利·伊万斯(左)&笛洋博物馆人力资源部主管先生查理·卡斯蒂略(右)喜爱艺术并渴望能在闲暇时光逛一逛美术馆/博物馆但行动却不方便的各位亲们注意了!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一对智能机器人近日现身美国洛杉矶美术馆旗下的笛洋博物馆(de Young Museum),旨在于为那些行动不便人士提供虚拟游览美术馆的别样体验。只要你家有WiFi且信号强度高,纵使无法下床走动,你也将有机会犹如身...

    127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北京大街上马车驮炮弹 行为艺术惹人驻足[图文]
    北京大街上马车驮炮弹 行为艺术惹人驻足[图文]

    一辆拉着“炮弹”的马车停在了国贸桥西侧的辅路上,吸引了过往的车辆与行人。原来这是一位搞行为艺术的男子想把他的作品“孙悟空大闹水晶宫”送进附近的楼盘里展览,谁想到这一举动造成三环辅路堵车近一小时,并且还惊动了警方。好奇观看马车上的男子称,他是一位搞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姓吴,他表示这个“炮弹”是假的,是拉来参加展览的,名字叫&l...

    176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美院宿舍管理员40岁学画绘画百幅[图文]
    美院宿舍管理员40岁学画绘画百幅[图文]

    奚麒在观看妈妈作画。她用节省下来的钱将儿子送进工艺美术学校,可两年过去也没见儿子认真画几幅作品。为了体验画画究竟有多难,她40岁时捡起了美院学生扔掉的绘画工具,开始自学画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评价她说:她的模仿能力很强,其水平应该在很多本科生以上。周桂英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宿舍管理员,也是个单身母亲。2008年当她含辛茹苦用节省下来的钱将儿子送进工艺美术学校,原本指望从小就爱画画的儿子能在...

    197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谁告诉你艺术皇帝一定是宋徽宗那个熊样![图文]
    谁告诉你艺术皇帝一定是宋徽宗那个熊样![图文]

    听说现在说起书画皇帝,世人只知宋徽宗?我明宣宗朱瞻基不服!作为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我在书画上的造诣不比宋徽宗差。相反,除了书画,我还有许多强过宋徽宗的地方。凡是宋徽宗有的朕都有,宋徽宗没有的朕还有!宋徽宗VS明宣宗他宋徽宗不是一出生就自带话题,说是李后主托生(他爸宋神宗在他出世前梦到了李煜)吗?我出生也是自带吉兆,我爷爷朱棣就在我出生前梦到了太祖赏赐大圭(圭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他宋徽宗长...

    76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图文]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图文]

    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公布啦来看看你是否榜上有名吧!!!翰墨千秋首届全国青少儿书画大赛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获奖名单在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新鲜出炉”啦。此次获得山东赛区名家点评奖的共有38名“青年小画家”,来自山东各个市县的二十多家美术培训机构,而名家点评奖评委团的老师们更是来自中书协、中美协的资深艺术家,可谓是大咖云集。让我们先来看看评委团中都有哪些...

    99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英国高调“造假” !这是“中国龙”?[图文]
    英国高调“造假” !这是“中国龙”?[图文]

    邱园宝塔维修现场,施工围挡上写着“重新唤醒神龙”的公众募捐口号。位于伦敦西南郊的邱皇家植物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在2004年登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18世纪英式风景园林运动的摇篮,还因威“中国风”(Chinoiserie)宝塔(The Pagoda)而闻名于世。近期,邱园宝塔正在进行封闭维修。意想不到的是,这个...

    102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第六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董建作品赏析[图文]
    第六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董建作品赏析[图文]

    董建,男,汉族,1959年10月30日生,藉贯:云南石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10月1日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2019年10月于石屏县卫生健康局退休。本人从小酷爱中国书法文化艺术学习和研究,自幼热爱中国国画艺术及绘画技能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还能坚持绘画学习与写生并重。近期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均获优秀奖,三等奖。其作品收藏于省州县协会及欧阳修艺术研究会。近期参加全国第七届“汉墨杯...

    25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美国艺术家用机器零件打造雕塑[图文]
    美国艺术家用机器零件打造雕塑[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美国艺术家KrisKuksi以雕塑闻名,他最擅长将看起来不相关的组件整合在一起。尽管从外观看起来,他的雕塑作品具有恢弘的后现代感,但是近距离观看,你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是由旧的机器零件、拿破仑世代的士兵模型或者是二战中的战舰模型所装配成的。...

    70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岳阳厨师持稀有海螺珍珠精美绝伦价值远超黄金[图文]
    岳阳厨师持稀有海螺珍珠精美绝伦价值远超黄金[图文]

    海螺珍珠。红网岳阳站11月16日讯(分站记者 韩章 颜君 通讯员 杨明武)岳阳市民阳虎生是一名普通的厨师,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幸运地邂逅了这样的宝贝。20年前,他在一家海鲜店剖海螺时,无意间发现了2颗敲不破,像 乒乓球一样起跳的黄色“结石”。之后,他辗转找到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鉴定,确定这2粒“结石”其实是海螺珍珠,而网上的资料显示其价值远超黄金。11月14日,阳虎生将其精心收藏了20年的海...

    81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天津一景点变成许愿池 文物被纸币淹没[图文]
    天津一景点变成许愿池 文物被纸币淹没[图文]

    2018年3月21日,天津一著名景点内,参观的游客纷纷向景点内的各处投撒钱币,掷币祈福。由于数量较多,堆积起来的钱币甚是显眼,成了独特的“风景”。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169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巴西街头涂鸦狂热与愤怒并存:前锋变身绿巨人[图文]
    巴西街头涂鸦狂热与愤怒并存:前锋变身绿巨人[图文]

    别惹怒他:巴西队前锋吉瓦尼尔多·胡尔克(Hulk)变身成绿巨人威猛绝伦,而其对手葡萄牙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Ronaldo)、阿根廷球星里奥内尔·安德雷斯·梅西(LionelAndrésMessi)畏缩在下面。(网页截图)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1日报道,巴西世界杯即将开赛,这场全球最大规...

    79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齐白石那些刷屏段子:想走貌美师母路线的 莫再来[图文]
    齐白石那些刷屏段子:想走貌美师母路线的 莫再来[图文]

    “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北京画院齐白石书法展向公众开放第一天,几幅“门条”成为朋友圈的热图,都是齐老爷子生前随意撰写,贴在门口的告来访者的自白:这第一幅门条,老爷子警示前来拜访的门客,师母年轻貌美,想走师母路线的,你们就不要再来了。“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后面加一句小字:“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这第二幅门条,则是老爷子警告那些买画议价,请自己...

    62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广东惠东县228处红色革命遗址得到保护和修缮[图文]
    广东惠东县228处红色革命遗址得到保护和修缮[图文]

    图为刚刚建设好的“东江红都”——东江干部学院 惠东县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惠州12月25日电 (黄少卿 叶衍达 宋秀杰)记者12月25日从广东惠东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惠东县已有228处红色革命遗址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缮,其中包括中国早期的苏维埃区级政府——惠东县高潭中洞革命纪念广场,马克思、列宁街等红色革命遗址。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惠东县安墩黄沙司令部旧址、八烈士纪念地等红色革命...

    74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锦绣中国年·龙年说龙|“动感龙”:古瓷器龙纹活力满满
    锦绣中国年·龙年说龙|“动感龙”:古瓷器龙纹活力满满

    在中国,龙的地位无可替代。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中国龙”,附身于各式各样的精美文物。论及制作工艺之精、艺术造诣之高,饰有龙纹的瓷器算是大宗。一条白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龙头昂起,嘴张、舌翘,龙鳞细密,龙的周身辅以四朵火焰形云纹。在瓶身霁蓝釉的衬托下,整条白龙叱咤风云之气势呼之欲出。眼睛以霁蓝釉点缀,神韵又添几分。这条“飞天龙”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上的龙纹,此梅瓶是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

    92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新疆老人结缘根雕 12年根雕作品200件[图文]
    新疆老人结缘根雕 12年根雕作品200件[图文]

    吴锡鼎老人与他的兵马俑根雕。家住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林场退休职工吴锡鼎老人,12年用树根雕刻艺术作品200余件,雕刻作品栩栩如生。今年73岁吴锡鼎,退休前一直在林场工作,让他对木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再加上年轻时做木工活,退休以后闲来无事的吴锡鼎老人竟迷上了雕刻这些奇形怪状的木头。“退休以后也没有事干,就在林子里转来转去,找到一些好树根子,就从那时开始迷上根雕的。&rd...

    164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