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图文]

时间 : 09-24 投稿人 : 毛毛 点击 :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 | 美术品杂谈

画家齐白石

2012年1月1日,是画家齐白石148周年诞辰。齐白石于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1917年,53岁时为躲避家乡兵匪之乱而漂泊北京。他在古都一住就是40年,先后搬迁十余处,处处留下诗情画意。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祸得福的故事。若不是当时湖南兵匪横行乡里,齐白石定不会以知天命的年纪背井离乡、远赴京城,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与画坛知己陈师曾的相遇,不会再有陈、齐二人轰动东瀛、惊艳于世的画展。

正是这样一次看似偶然的岛国画展,使得画家齐白石的天纵之才挥洒淋漓,其艺术作品令世人倾倒、随岁月增值便成为必然。成名事宜趁早,这是谁说的?但在齐白石的身上却不符,他27岁才正式拜师读书、学画,直到58岁才享誉京华。

行走,行走在当年原本落魄、门庭冷落、画作无人问津的北漂五旬翁——齐白石所行走的胡同中,遥想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衰年变法”的勇气、胆识与坚韧,不禁为生命顽强进取所拥有的巨大潜质和上升空间所慨叹。

旺盛的艺术创作生命自五十岁始——倘若没有齐白石成功的先例在,恐怕只是痴人说梦。与其说齐白石那热爱自然万物、热爱生命的画作给予后人艺术的启迪,不如说他艺术创造的大器晚成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潜能。

更加感人的是当年胡同四合院中,面对日本强盗的软硬兼施与威逼利诱,画家齐白石所表现出的一身凛然正气、一腔爱国情怀。今天,如果说他的一幅画作已经拍卖到4亿多元人民币的天价,那么他的爱国情怀则是一笔无价的财产。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 | 美术品杂谈

法源寺内景

琉璃厂卖画南纸铺,法源寺结缘陈师曾

北京历史文化厚重,仅一法源寺便留下两位世界文化名人掌故。1917年画家齐白石曾经暂住僧房;1924年诗人泰戈尔赏丁香于古刹。

古都建城800年,而法源寺可上溯至1300多年前的唐代。如今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在此安家,同时供游人游览参观。

冬至时节,朔风凛冽,树叶凋零,花香不再。但法源寺内鸟鸣啾啾此起彼伏,足以替代一个乐队的音响。廊间墙壁上书录的白居易禅诗,于“闹”中取静,读之有味:“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

从遥远的湘潭故里飘然而至的齐白石,当年下榻于哪间房屋已经无人知晓。整日念经的几位年轻僧人也只识佛珠,不认白石。“画家齐白石在这里住过?”“这个不知。”“问问别人。”只见寺内东厢,斋堂、方丈院及僧舍还在;西厢,也尚存少许僧房。如果能考证当年画家所居的具体房间,立一牌匾,岂不是雅事一桩,供后人观瞻。而这里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也都曾留下画家的足迹。

53岁的齐白石栖身古寺,在附近的琉璃厂之南纸铺刻印卖画,以谋生路。“朝则握笔把刀,目不暇给,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谁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别离,亲戚朋友不得相见?”且作品的销路不好,京城人不喜欢他所学的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正是“冷逸如雪个,游燕不值钱。”一个扇面,定价两块银圆,比市场上一般画家的价码要便宜一半。只因“那时物价低廉,勉强还可以维持生计”。但画家心中的落寞可知。

此时,画翁以诗翁之笔抒发他“枕上愁余”、“忧愤之气”,他还自嘲曰:“非矜风雅,不过同寒鸟哀蛩,亦各自鸣其所不容已云尔。”后人但知其画作奇崛,却少闻其诗歌蕴藉。白石老人的诗才甚至比其丹青不逊,而他自己也尝谓:“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他的画不曾丢,诗却被盗。年轻时随手写在纸上的300多句诗被偷走,让他很是懊恼。好在晚年居住的胡同四合院很安全,且让他安装了铁栅栏,诗集《借山吟馆诗草》和《白石诗草》相继刊印。诗友王训赞其“天才颖悟,不学而能”;“世无能诗之人,未有能识其妙者。”常有直抒胸臆,落拓不羁之句:“早知贫贱出高士,见惯公侯亦众儒。”其诗《法源寺桃花》堪称一幅北漂老叟的自画像:

“破笠青衫老逸民,法源寺里旧逡巡。

重来幸有桃花在,认得衰翁是故人。”

另一首《十一月望后避乱迁居于东郊民巷》诗云:

“湘乱求安作北游,稳携笔砚过芦沟。

也尝草莽吞声味,不独家山有此愁。

不教一物累阿吾,嗜好终难尽扫除。

一担移家人见笑,藤箱角破露残书。”

然而,寂寞于画家、诗人以及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又何尝不是好事?

“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之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现天地之造化。如此腕底自有鬼神。”

一日,琉璃厂南纸铺陈列的齐白石所刻印章,偶然被当时名冠京华的画家、陈寅恪之兄、鲁迅之同窗好友陈师曾所见,大为惊奇。42岁、时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画教师的陈师曾,专程到法源寺拜会他仰慕的奇人齐白石。齐白石在自传中记述这次谋面:“晤谈之下,即成莫逆。”

齐白石从自己的行箧中取出画作“借山图卷”,让陈师曾来鉴定。陈师曾赞其画格乃高,也指出不甚精湛的地方,并题诗一首:

“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

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

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

但恐世人不识画,能似不能非所闻。

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

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齐白石将他与陈师曾结交,视为“一生可纪念的事”。也曾赋诗一首,描写陈师曾所居住、他所常往的“槐堂”:

“槐堂六月爽如秋,四壁嘉陵可卧游。

尘世几能逢此地,出京焉得不回头。”

正是陈师曾劝其“自出新意,变通画法”,才让齐白石接受劝告,自创红花墨叶的现代国画一派。

对此所谓“衰年变法”,齐白石自谓:

“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

1922年春天,陈师曾受邀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带去了齐白石画的几幅花卉山水,展出并销售。这些作品不仅全部售出,而且卖价颇高。一幅花卉卖到100银圆;一幅二尺长的山水竟卖了250银圆。更有法国人买走陈师曾和齐白石两人的作品,拿到巴黎的艺术展览会去展览。从此,齐白石的名声大噪,常有外国人到北京、到琉璃厂询问、寻购其画作。国内画商看准商机,也纷纷收购其作品,准备去做投机生意。京城上流社会附庸风雅者则登门求画,大加赞誉。“我的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

可惜,一年以后,陈师曾患病不治去世,年仅48岁。这让齐白石心头异常空虚,倍觉伤感,有诗《师曾亡后,得其画扇,题诗哭之》:

“一只乌臼色犹鲜,尺纸能售价百千。

君我有才招世忌,谁知天亦厄君年。”

更有让人肝肠寸裂之诗《见陈师曾画,题句哭之》:

“哭君归去太匆忙,朋友寥寥心益伤。

安得故人今日在,尊前拔剑杀齐璜。”

——齐白石,名璜。

惺惺惜惺惺,行家重行家。正如齐白石所言:“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陈师曾、齐白石两人的结识,是中国国画的幸事;两人的结识地——法源寺,是国画艺术的圣地。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 | 美术品杂谈

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

跨车胡同白石画屋,头颅可搬不离故土

齐白石在京居住时间最长的故居,是西城区辟才胡同与太平桥大街交叉路口东北角的一座四合院,跨车胡同13号。

从1926年底至1957年,画家在这里度过了93岁生涯中最后的约30年光阴。

在繁华、喧闹的西单,在一片片高楼大厦的街区寻找胡同,需要一点耐心。当一条条车水马龙的大街不叫大街,却叫胡同时,需要脑筋急转弯。辟才胡同正是一例,它的身体动过大手术但姓名不改,它宽阔的路面至少可容纳四五条车道的车辆往来行驶。

即便是画家故居近旁二三百米的写字楼中,依然有不少白领从未闻听齐白石故居的大名。这不奇怪,故居虽然挂牌北京市市级文物单位,却还是归住户私人所有,并不对游人开放。反倒是街边报刊亭的售报人说起这座名人故居来,很是熟悉,很干练地为人指路。

在古都灰色调的冬日里,寻见一片翠绿的竹林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行走者发现白石画屋的喜悦。竹林掩映中的跨车胡同13号院犹如一座孤岛,周边是比它的身量高几倍、几十倍的高层建筑。院门所向,是中国建设银行小楼;院子后身,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大厦。

真要感谢在闹市中心保存了这幢胡同古老民居的建议者和决策人,他们为人文北京保存了一处人文亮点。当橙色的夕阳照亮这座四合院灰瓦顶的枯草时,一股怜惜旧物与故人的默默温情涌动怀间。

白石老人热爱他自己花钱购置的这处宅院,至死都不忍离开。他刚一入住,就接到画家、校长林风眠的邀请,到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教授中外学生国画课程。当这所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艺术学院时,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便升迁为大学教授。

人们只是歆慕齐白石所绘花鸟鱼虫,却多少忽略他对国事的敏感与忧戚。当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沈阳被日本侵略者攻占,远在北平的画家悲愤交集。他于重阳节与湘潭故乡发小、诗画之友一同登高,写下一首具有唐诗遗韵的沉郁的现代“边塞诗”——《九日与黎松安登高于宣武门城上》:

“百尺城门卖断砖,西河垂柳绕荒烟。

莫愁天倒无撑著,犹峙西山在眼前。

东望炊烟疑战云,西南黯淡欲黄昏。

愁人城上余衰草,犹有虫声唧唧闻。”

诗中,“犹峙西山在眼前”是在讽刺当时政府幻想依赖西方国联调查团的力量,来抑制日本军队的侵略。“我知道这是与虎谋皮,怎么靠得住呢?”

早几年,曾有人劝他去日本淘金:

“你的画名,已是传到国外。日本是你发祥之地,离我们中国又近,你何不去游历一趟。顺便卖画刻印,保管名利双收,满载而归。”

但老画家回答得好:

“我定居北京,快过九个年头啦!近年在国内卖画所得,足够我过活,不比初到北京时的门可罗雀了。我现在饿了,有米可吃;冷了,有煤可烧。人生贵知足,糊上嘴,就得了。何必要那么多钱,反而自受其累呢!”

齐白石不愿意去日本发财,但日本人却要来中国掠夺。

当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沦陷,73岁的爱国老人齐白石便毅然辞去北平艺术学院和京华美术专门学校两处教师课程,闭门家居。并在大门上贴出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这“心病”显然是国耻、沦陷之耻。但敌伪头子、日本军官还是常常来骚扰,不仅求画求字,更求画家出仕。为避免这些麻烦,白石老人干脆贴张告白:

“中外官长,要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之,恕不接见。”

抗日战争期间,喜欢画画吟诗的白石老人,很少在谁的画作上题诗。偶尔为之,也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激愤之作,如《题胡冷庵山水卷》之句:

“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

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好山川。”

北京的冬季寒冷,南方出生的齐白石拒绝日本人管理的艺术院校的配给煤。凡是与日本侵略者沾边的事,他都一概说“不”。日本人曾威胁老画家,让他去日本定居,齐白石断然拒绝:“老夫哪儿也不去,除非你让我头颅搬家。”

日本投降后,一说齐白石曾被国民党特务挟持去南京、上海,许多牛鬼蛇神榨取他不少作品。但齐白石本人说出实情:

“南京方面来人,请我南下一游,是坐飞机去的。我的第四子良迟和夏文珠同行。先到南京,中华全国美术会举行了我的作品展览;后到上海,也举行了一次展览。我带去的二百多张画,全部卖出……”

雨儿胡同和平鸽飞,世界传递祝福赞美

除了法源寺僧舍以外,现存的两处齐白石故居都是闹中取静。前面说的跨车胡同13号靠近金融街,下面讲的雨儿胡同13号地处南锣鼓巷。前一个故居是齐白石买的,后一个故居是政府送的。

行走在现代北京的时尚地标之一——南锣鼓巷的中外游人,大概不会注意棉花胡同对面的雨儿胡同,那胡同静谧许多;在中央戏剧学院剧场看话剧的观众,恐怕也不会知晓一位画家故居近在咫尺。

13号院正在装修,门人告之:“明年‘五一’前,故居对外开放。”

1955年,91岁的齐白石迁居至此。同年,他与陈半丁、何香凝等画家集体创作的巨幅《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

齐白石在此居住不到1年,却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好祝福。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他“通讯院士”的证书;苏联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分别在莫斯科和基辅集会,庆祝他生日诞辰;世界和平理事会向他颁发“国际和平奖”……

他一生痴迷艺术创作,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刻印三千余方……作为一个艺术家,恐怕不能再比他做得更多了,也很难比他做得更好。

然而,58岁以前,他并不被世人看好,反倒是看衰:

“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

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

这里所言“徐君”,是陈师曾以外,另一位知音徐悲鸿。

相关文章

  • 揭秘艺术家赵无极的三次婚姻[图文]
    揭秘艺术家赵无极的三次婚姻[图文]

    华裔画家赵无极CFP供图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故乡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现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

    26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美国画家为邓肯制作趣味漫画[图文]
    美国画家为邓肯制作趣味漫画[图文]

    美国画家为邓肯制作的趣味漫画今日美国油画家Jack Perkins在推特更新了一张图片,图中是他为马刺制作的趣味漫画。“几个月前,总经理RC-布福德让我做一幅有关蒂姆-邓肯的退役作品,很感激能有这个机会。蒂姆,希望你喜欢!” Jack Perkins写道。蒂姆-邓肯在1997年NBA选秀中以首轮第1顺位被马刺选中,生涯19个赛季均在马刺效力。2016年7月11日,邓肯正式宣布退役。生涯共...

    152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卢浮宫因疫情被迫闭馆 佛罗伦萨免门票重开博物馆[图文]
    卢浮宫因疫情被迫闭馆 佛罗伦萨免门票重开博物馆[图文]

    当地时间3月1日,法国卢浮宫因工作人员担心新冠肺炎疫情拒绝上班而被迫闭馆。同一日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多家博物馆重新开放,并将免除3月1日起一周的门票费用。3月1日,法国卢浮宫网站中午发出当日闭馆的信息。据了解,卢浮宫3月1日上午便停止接待观众,但没有发布正式消息,不少前来参观卢浮宫的人在门口等待数小时,直到中午时分卢浮宫官方才对外发布正式消息,宣布3月1日全天闭馆,何时重新开放需等待另行通知。作为...

    30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岳麓书院的学规为何今天仍能触动人心[图文]
    岳麓书院的学规为何今天仍能触动人心[图文]

    绝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规,或称学规、学生守则,很多学校还印成小册子叫《学生手册》。那中国古代书院的“校规”,又是怎样的呢?其中,《岳麓书院学规》就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王文清(1688-1779年),字廷鉴,号九溪,湖南宁乡人,乾隆二年(1724年)进士,精于经史,名望很高,乾隆十三年(1748年),受长沙知府吕素高聘请,担任岳麓书院山长。当时,岳麓书院生源不济,院舍草木丛生,尤其是时任湖南巡抚...

    56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国家地理》2015年度摄影大赛惊艳佳作曝光[图文]
    《国家地理》2015年度摄影大赛惊艳佳作曝光[图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7日报道,《国家地理》杂志2015年度摄影大赛组织方将于11月16日公布获奖名单,但在此之前,他们公布了部分惊艳的作品,包括巴厘岛传统骑水牛大赛、美国威斯康星州夏夜萤火虫之光等。每年,《国家地理》杂志都会面对全球读者征稿,比赛冠军将赢得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555元)大奖。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按照三个类别提交自己的作品,这三个类别分别为人物类、地方类以及自然类。接下来...

    45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大众收藏是个骗局[图文]
    大众收藏是个骗局[图文]

    老古玩前辈们说过,古玩这个行业,玩一辈子,要学一辈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这句话说明了,古玩经营和收藏是一项十分专业,知识性也是非常文化的项目。收藏重要的条件是要具备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要具备艺术美感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当前面临的古玩真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课题,没有半辈子的市场历练是很难掌握的。这些都是进入古玩收藏领域,需要掌握的先决条件。前辈们还说过,经营和收藏古玩要...

    130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schaise系列家具 致敬大卫·霍克尼[图文]
    schaise系列家具 致敬大卫·霍克尼[图文]

    近日,巴黎蓬皮杜中心邀请 smarin参加向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作品致敬的回顾展, smarin 的最新系列作品“schaise”也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展出。该系列具有管状形态和明快的粉彩色调,这些鲜明特征都从这位英国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与绘画作品中吸取灵感。“la schaise”系列功能齐全,造型轻盈又十分牢固,这一系列的设计过程也是对柔韧性的一次深入研究。这款作品能够帮...

    91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颁奖仪式今日举行[图文]
    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颁奖仪式今日举行[图文]

    2月18日下午,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颁奖仪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为了表达对全市职工的美好祝愿和热切关爱,成都市总工会组织全市职工艺术家和爱好者开展“成都市职工书画创作迎新展览”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描绘“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本次迎新展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热情参与,踊跃投稿。投稿作品经专家评委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最终选出书画作品100幅,此次展览也策划了线...

    51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埃及民间人士呼吁英国归还罗塞塔石碑[图文]
    埃及民间人士呼吁英国归还罗塞塔石碑[图文]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埃及民间和学术界近来再次呼吁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将古埃及珍贵文物罗塞塔石碑归还埃及,认为它是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战争非法掠夺的“战利品”,理应物归原主。美联社11月30日报道,大英博物馆近期举办纪念破译罗塞塔石碑铭文200周年特展。作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罗塞塔石碑用三种古文字记载了一段称颂国王托勒密功德的历史,文字学家1822年破译了这些刻于公元前约200年的铭文。这...

    86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不可思议 为什么故宫的地砖比金子还贵[图文]
    不可思议 为什么故宫的地砖比金子还贵[图文]

    明清时皇帝在太和殿上朝,群臣俯伏在金阶上呼万岁,金阶所铺的砖就叫金砖。虽说紫禁城铺地的不是金子做的砖,但也不是一般的砖,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最近几年,金砖多次出现在拍卖会上,几年前一对明永乐的御窑金砖就以八十多万元成交。为甚么故宫的地砖比金子还贵在故宫太和殿内,地面铺砌金砖,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名叫京...

    46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图文]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图文]

    诺福克州立大学布鲁克斯图书馆项目,美国,2012说起“中国的天际线”,不得不提的一位建筑大师就是约翰·波特曼(JohnPortman)。他在建筑师与地产商的两个身份之间游刃有余,在世界各个城市留下了诸多地标性建筑。他本人不仅是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设计建造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还被誉为“中庭之父”“改变了全世界城市天际线设计师”。遗憾的是,2017年12月29日,约翰·波特曼在美国去世,享年93...

    129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专家谈圆明园文物:浮梦一场 醒来寂寥[图文]
    专家谈圆明园文物:浮梦一场 醒来寂寥[图文]

    邓南从圆明园拿走的龙袍“请你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一段描述。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洗劫之中,这座梦幻般的艺术殿堂被毁于一旦。其中存放的数以百万计的文物艺术品遭遇洗劫,然后流散四方,不知所终。2005年,圆明园文物管理处的刘阳主动承担起了搜索失散海外的圆明园文...

    61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巴西女艺术家用身体作画布创作出美轮美奂的人体彩绘[图文]
    巴西女艺术家用身体作画布创作出美轮美奂的人体彩绘[图文]

    据Boredpanda网站报道,近日,巴西一位名为Caroline Patueli的女艺术家走红网络。Caroline今年仅20岁,她用自己的身体作画布,每次耗时4到9个小时,从古埃及的神秘图案到深邃的星空再到神秘的海底世界等等,创作出美轮美奂的人体彩绘,令人赞叹不已。星空造型花朵造型海底造型青花瓷造型格子造型诡异的花纹造型Caroline在自己的双腿上画出的风景画。Carolin...

    162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专家质疑中国城市雕塑:水准中等偏下 公众被动欣赏
    专家质疑中国城市雕塑:水准中等偏下 公众被动欣赏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公共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特点一是为公众的艺术,一是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公共空间的特点是非私人的。因此,在公共空间里,雕塑就具有了某种强制性,人们必须看,无法回避。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也便与艺术家创作的室内雕塑有了很大的差异。在当代,世界范围内,城市雕塑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只是众人敬仰的伟人雕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和公众进行平等对话的艺术形式。比如,德国柏林市...

    143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王世襄与他的朋友们[图文]
    王世襄与他的朋友们[图文]

    王世襄在家中书柜前(摄于1989年)2014年5月25日是王世襄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准确描述王世襄先生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他当然是学者、文人、收藏大家,但他那些令人迷恋的生活性情和态度又绝不仅是这些表面上的词语可以概括的。我们没有过多讨论他的学识,因为早就无需赘述:《明代家具研究》、《明代家具珍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家具领域的里程碑式著述,《髹饰录解说》无疑为中国古代漆器研究开拓了一...

    52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