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画张先《十咏图》出自故宫又回到故宫[图文]

时间 : 09-12 投稿人 : holden 点击 :

宋画张先《十咏图》出自故宫又回到故宫 | 艺术品科普

宋画张先《十咏图》

季涛

宋代名画《十咏图》是北宋时期江南才子张先(990—1078年)的画作。这是一幅手卷绢本,幅面为52×178.7厘米,由乾隆皇帝御题的引首,宋元陈直斋、颜尧焕、鲜于枢等四人做了长跋。《十咏图》所绘内容为山水、人物、楼台亭榭、扁舟行旅等,钤有宋代丞相贾似道、明洪武内府、清代三个皇帝等多方印章,画作全长651.6厘米。据说张先一生只画过这一幅《十咏图》。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这一幅画成为皇室的珍贵收藏品,受到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

据史料记载,张先是浙江湖州人,其父张维少年贫困,靠辛勤耕种维持生活,苦读诗书,后官居尚书刑部侍郎,依然淡泊度日,不事张扬。张维请来画师教张先学习绘画,张先有机会经常临摹荆浩等人的大量北派山水画,奠定了他以后绘制《十咏图》的基础。

公元1072年的一天,82岁的张先来到南园垂钓,在观赏美景时,他想起老父生前也喜欢到南园游玩,并曾赋诗十首。想到这里,他连忙让家人取来老父的诗作,再次阅读了起来。当看到第一首七律《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时,张先被触动了。他反复吟诵着最末两句“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

这十首诗就像是一篇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把几个老人之间相邀作伴、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叙述得优美闲适,令人向往。父亲在诗中分明暗喻将诗的意境绘制成丹青的遗愿。张先再也抑制不住对老父的思念之情,无心钓鱼赏景,他回到家中闭门谢客,将父亲的十首诗反复揣摩,倾其毕生才情,绘制出一幅流芳百世的《十咏图》来。

张先《十咏图》原本一直珍藏在紫禁城内。在清王朝灭亡时,溥仪开始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趁溥杰每天上午进宫陪他读书的机会逐步将各类古玩字画盗运出宫。溥仪充任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将带出来的《十咏图》等一批国宝偷运到了长春伪皇宫,其中古籍和书画部分整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的图书楼,称为“小白楼”。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仓皇逃往通化的大栗子沟。此时,伪皇宫的守卫开始将轻便的财物盗出,由暗偷到明取,直到哄抢,“小白楼”千余件书画被瓜分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张先《十咏图》也随大量的珍贵书画流落到了民间。

1995年的秋天,北京琉璃厂像往常一样,挤满了前来淘宝的人群。一天,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人推开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大门。这位神秘客人走进来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卷古画找到碑帖和书画鉴定专家、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老总秦公说:“我手里有一幅古画,想了解它的价值,您给看看好吗?”秦公刚刚打开画的卷首部分,便惊呆了。他敏锐地感觉到眼前的这幅画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不由得激动起来,扶画的手有些颤抖——这竟然是一幅北宋的名画《十咏图》!这时持画人忙问:“这幅画是不是很珍贵呢?”秦公先生实事求是地回答说,这幅画很可能是北宋词人张先根据其父张维的十首诗作出的画,画面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张维第一首诗中描绘的情景。秦公先生正处在兴头上,忽见客人把画卷起来,不让他看了。秦公先生看到持画人顾虑重重的样子,劝他把画留下来,以便请专家做出进一步的鉴定。但客人还是带着《十咏图》匆匆离开了,应秦公再三恳请,客人留下了联络地址。秦公先生恋恋不舍地看到画被拿走,心有不甘。

秦公找来了有关《十咏图》的资料作进一步的考证研究,等到他确认这幅画就是历史上的张先《十咏图》时,又开始一次次地去找持画者,告诉他国家的有关文物政策:解放前失散的故宫藏品归收藏者所有,《十咏图》如果进入拍卖市场,持画者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这样,持画者最终消除了顾虑,同意将这幅画委托拍卖。

1995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请了我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等人对张先《十咏图》作了鉴定,确认这正是那件从故宫流散出去的《十咏图》。这一下也提醒了故宫专家们,他们马上商量起是不是应该由故宫买回来。

拍卖会那天,现场人满为患。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马自树和书画鉴定家徐邦达亲自到场坐镇,但他们并没有直接举竞买牌,而是由电话委托席代为竞买。经过激烈竞价,最终场上以1800万元落了槌,加上10%的佣金,以1980万元买到了这幅作品!

张先《十咏图》在20世纪初从故宫失踪之后,事隔七八十年后又神奇再现。而北京故宫博物院不惜代价参加竞买,最后让《十咏图》这件国宝再次“回宫”,真是万幸之至!

相关文章

  • 玉柴职工艺术团给玉柴重工员工打气加油[图文]
    玉柴职工艺术团给玉柴重工员工打气加油[图文]

    舞蹈《车间风景线》5月22日,玉柴职工艺术团走进玉柴重工总成车间慰问演出,受到玉柴重工全体员工的热情欢迎。玉柴股份党委书记宁兴勇,玉柴集团党委副书记郭德明,集团部分基层党、团组织负责人,以及玉柴重工全体员工观看了演出。去年,由于受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玉柴重工的发展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在政府的帮助和玉柴重工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今年一季度玉柴重工呈现恢复性增长,发展趋好。为了给玉...

    175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法国人看人体油画的爆笑表情[图文]
    法国人看人体油画的爆笑表情[图文]

    法国人看人体油画的爆笑表情法国人看人体油画的爆笑表情法国人看人体油画的爆笑表情罗伯特杜瓦诺(1912年4月―1994年1月)法国最知名和多产的报告文学式摄影师,以低调谦和、玩世不恭以及讽刺调侃的风格著称,经常流连于社会各个阶层,混迹于巴黎的街道和咖啡馆。杜瓦诺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市政厅之吻”。这些老照片选自杜瓦诺的《观画》系列照片集。《观画》系列照片是这样拍摄的:杜瓦...

    187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黄岩宋墓出土文物龙玉璧解读[图文]
    黄岩宋墓出土文物龙玉璧解读[图文]

    投龙玉璧5月3日,人们未曾想到这个葬于“靖化乡何奥之源”,也就是现在黄岩西部山区屿头乡前礁村的宋墓出土了一件帝王之物——投龙玉璧。它应该是墓主人赵伯澐生前收藏的古玩,玉璧质纯温润,璧面笔划森森,泛着千年青光。铭文涉及皇帝祭祀活动无需断代考证,玉璧之上镌刻的清晰文字,已经十分明了地告诉了你,它的主人,用途及时间地点。玉璧共49个铭文:“大唐皇帝 昪 谨于东都内庭 修金箓道场 设醮谢土上仰玄...

    158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市民收藏600多块表 民国的国外的应有尽有[图文]
    市民收藏600多块表 民国的国外的应有尽有[图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牌手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谁要是戴块手表去相亲,一相一个准,这可不是开玩笑啊!”说这话的,是一名热爱收藏表的中年男子。  昨日,有市民联系《洛阳晚报》记者称,中信重工一名职工收藏了600多块表,从民国时期的到现在的、从国外的到国内的……不同时期不同产地的表让人大开眼界。这名职工叫史俊杰,今年49岁,收藏表有4年了。走进史俊杰家,映入眼帘的是在地上一个个纸箱里装着的五花...

    69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舞动汉风[图文]
    舞动汉风[图文]

    徐州地区共发现有陶俑6000余件,依陶俑的性质来分,可将其分为兵俑、仪仗俑、乐舞俑、侍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军队、宫廷、礼仪、乐舞、生活等各个方面,完全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和再现。陶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随葬明器,大致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春秋晚期已经普遍流行。其主要目的是取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尤其是商周时期盛行的人殉、人牲现象。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仍不时有“不殆于用...

    1127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什么是中国瓷器年款?[图文]
    什么是中国瓷器年款?[图文]

    通过此文,佳士得伦敦专家何玉清 (Kate Hunt)与我们分享鉴赏中国瓷器年款的入门知识,指引藏家解读年款背后的皇帝及朝代,以及如何分辨“仿款”及假年款。什么是年款?年款记录工艺品制造的朝代及年号,由四字或六字组成,一般见于御制器物的底部。釉下青花六字篆书款如何阅读年款?年款通常为直书,应由上至下、右至左阅读,这种书写及阅读方式相信源自古人在竹简或甲骨上以直行书写的习惯。另外,年款亦可以...

    189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吴昌硕讽刺齐白石: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图文]
    吴昌硕讽刺齐白石: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图文]

    有人说,如果以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分别作为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开端,那么吴昌硕属于近代末年最后一位艺术大师,而齐白石是现代初期的第一位艺术大师,然而,这两位划时代的画坛巨匠,在私交上却恩怨交错,有一段相互之间都不愿说的秘密。吴昌硕与齐白石提携与师承之恩众所周知,齐白石五十七岁接受陈师曾的指点,决定“衰年变法”,改变绘画风格,而齐白石的重点学习对象正是吴昌硕。齐白石服膺吴昌硕的绘画,曾赋诗:青藤雪...

    37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艺术的实体化:北欧设计的奇幻之旅[图文]
    艺术的实体化:北欧设计的奇幻之旅[图文]

    米勒斯雕塑花园瑞典 米勒斯雕塑花园我帮诚品书店写的第一篇文案《阅读者的群像》,里面有一句:“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这是因为我看了电影《罗丹的情人》,影片中罗丹亲吻着情人卡蜜儿的背部为其塑像时的那种深情款款,仿佛是他第一次亲吻女人般虔诚,所以在旅行时我特别喜欢看雕塑,看这些伟大的雕塑家怎么把石头里的灵魂与身体释放出来。瑞典非常知名的雕塑大师卡尔·米勒斯(1875─19...

    172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凡高画幕后故事:花钱请农民当模特[图文]
    凡高画幕后故事:花钱请农民当模特[图文]

    感受凡高艺术展今日开幕,揭秘《耕地的农妇》幕后故事,《耕地的农妇》是这次展览最受瞩目的作品。作为江苏省和荷兰北布拉邦省的友好交流活动之一,“感受凡高艺术展”今日将在南京市博物馆多功能厅正式开幕,来自荷兰北布拉邦省博物馆的30余件文物展品,将带领南京市民走近这位享誉世界的后印象派大师。昨天下午,在布展刚刚结束的市博展厅内,记者近距离看到了此次展览的重量级作品&mdash...

    53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古董罐子被弃置在马路中央[图文]
    古董罐子被弃置在马路中央[图文]

    古董罐子昨日下午,途经河东区六纬路延长线的市民发现,马路中央摆放了一个直径1米多的大罐子,罐子造型独特,上面还有兽纹,如同古董一般。据附近居民介绍,此段道路设有人行横道线,但路中央的隔离带没有豁口,行人想走人行横道还需跨越护栏。四五天前,有关部门将拦住人行横道的一片隔离带拆除,方便市民通过马路,但一些机动车也从该豁口掉头,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有人将这个大罐子摆在豁口处,阻止车辆掉头。&ld...

    28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抠图的艺术 英国艺术家的独特创意[图文]
    抠图的艺术 英国艺术家的独特创意[图文]

    图片资料英国艺术家AlexanderKorzer-Robinson在书本和百科全书上抠图抠出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方法是将书页上原本就有的图案单独刻出来,把其余部分去掉,从不加入任何新图案,这样一来,旧书中的图案反而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交错穿越感。...

    29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文物被拆让网友心痛 古朴老房究竟啥身世[图文]
    文物被拆让网友心痛 古朴老房究竟啥身世[图文]

    2012年,摄影师王正坤拍到该建筑时,还是完好的模样。 王正坤 供图今年10月25日,王正坤拍到该建筑正在被拆除。 王正坤 供图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建筑已被拆除大半。 记者 郑旭鹏 摄商报首席记者郑旭鹏记者谈书“重庆开埠时期1891年的文物建筑就被无情地拆除了,好心痛。”10月25日下午,“摄影家王正坤”在微博发布了这样一组图,南滨路边一堡坎上,一栋颇具古朴气质的淡黄色建筑,正在被工人...

    192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从通草画看十九世纪的广州组[图文]
    从通草画看十九世纪的广州组[图文]

    简介 程存洁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著有《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画研究》《东方手信:英籍友人赵泰来捐献通草水彩画》等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程存洁表示,中国美术史没有通草画十分可惜近几年来,一个甚少被了解的画种——通草画,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在各大拍卖活动中频繁出现。广州博物馆前馆长、现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程存洁可谓是 第一批对通草画进行研...

    70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1万元买的旧钞经鉴定值20 市民遭“操盘手”套路[图文]
    1万元买的旧钞经鉴定值20 市民遭“操盘手”套路[图文]

    面对快速生钱的钱币和集邮市场,本想投资的市民刘女士却遭遇了“套路”。她在网上购买的民国旧钞被专业机构鉴定为价值20元,投入的1万元血本无归,而且事后还被对方拉黑。业内人士认为,网络为一些假冒收藏品的横行提供了土壤,对收藏品不了解的外行人士应谨慎投资。一万元买了两张旧钞今年8月份,市民刘女士在一个微信群里认识了收藏品投资人小陈。双方互加好友后,刘女士经常在小陈朋友圈看到投资邮票、古玩、旧钞翻倍...

    188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八仙过海 寿山石雕[图文]
    八仙过海 寿山石雕[图文]

    这组清晚期八仙石雕,石种为寿山石中的老岭石,石雕的高度在20-26厘米之间,八位神仙妙趣横生,人物表情刻画得出神入化,可谓历代石雕作品佳作之一。现将八件作品及其文化内涵分别简介如下:图1为铁拐李图1为铁拐李及其法宝铁拐和葫芦。在《东游记》里,铁拐李过海的时候所用的工具是铁拐,这铁拐就是他当年附尸于饿殍后所倚紫色拐杖。而在与龙王大战烧海时,他又使用了火葫芦。“葫芦岂只存五福”,在八仙文化里,葫芦里...

    152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