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田博二:我只拍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所有人
久保田博二,玛格南唯一的日本籍正式会员,在“文革”后受邀来拍摄中国。
近7年时间里,他陆续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底片……
80年代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是他心中的“最美”。
他说那种美已经逐渐消逝。
他回忆起如今在中国都市里见到的一些人:“他们好似大人物,有着暴发户一样的冷漠,炫耀着自己的财富”,“真正的大人物绝对不会有那样的态度,我从中感受到甚至是一种歧视。”
上面是一张桂林山水的航拍照,他把它截断成三张照片,想让人们换一种视角,看到其中的留白之美。
当时,在飞机上遭遇这些画面时,他想到的是中国南宋的山水画。那是他之前最迷恋的中国之美。
绝大多数情况下,久保田博二喜欢在街头拍照,快速地拍照。“可能等对方注意到我的相机时,我早就溜了”。
他喜欢潜藏在人群中。在中国时,他一身中山装和玳瑁眼镜的打扮,让人们以为他是“归国华侨”。
“我曾下定决心再也不要一份有办公室的工作,即便是现在,我和其他同事不一样,依然保持一定的独立和自由”。他对Lens说。
他这一生,都没有领过一份工资。
他是怎么生存下来,并成为顶尖摄影家的呢?
来看看他人生中的关键五步:
STEP 1
宁可做老二,也不能做老大
“博二”,是“次子”的名字。
在长尊有序的传统日本社会里,老大必定继承家业,老二嘛,在通俗故事里,要么是一事无成的老好人,要么就是富有创造力的有闲阶级,成为“自由放养”的试验品。
幸运的是,久保田博二成了后者。
久保田出生在东京神田一家经营海鲜产品的商人家庭里。他从小感情细腻,很容易留意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爸爸半夜里从工厂里顺点机油回来的场景。
考大学时,因为发挥不好,他没有考上东京大学。他后来回忆道:“如果我进了东大,我现在可能就是一个公务员了”。
“要成为摄影师,可能需要在关键时刻考最后一名。”他开玩笑说道。
STEP 2
掌握一门外语真的太重要!
没有去成东大,久保田去了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他每日勤学苦练英文。
当时,几位玛格南摄影师去日本办展,出于好奇心,久保田趁机和他们搭讪,觉得他们很酷。
这些摄影师也被这个小伙子的流利口语所折服。趁此机会,久保田让艾略特·厄韦特做了自己的担保人,前往美国学习摄影。
当时,只有三类日本人可以出国:外交人员、大财团首脑以及富布莱特学者。为了办各种繁琐的出国手续,久保田跑遍了日本各个官僚结构,饱受刁难。
久保田曾用一句苦心练就的英文这样吐槽官僚们:“这些人真的太恶心”(these people can be really disgusting!)
STEP 3
一定要会一道拿手菜
刚到美国时,久保田住过破旧寺庙和廉价公寓。后来和著名摄影师康奈尔·卡帕(罗伯特·卡帕的弟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久保田觉得,他们的关系之所以那么铁,可能是因为他会一样独特的技能:日本料理。这是他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技能。
卡帕喜欢结识社会名流,经常会请久保田过来掌勺:“来,伙计,给我们上点有意思的日本料理!”
对久保田来说,人脉积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回国后,他在东京帮助一位同行举办了摄影展,事后居然盈利,朋友给了他一大笔经费,促成了他在欧洲、中东等地的拍摄旅行。
STEP 4
抓住“决定性瞬间”
摄影师布列松有一本著作叫《决定性瞬间》:“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便是摄影师所创作的......一旦你错过,它将不复存在”。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摄影,也适用于人生。
1978年,久保田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我根本就没想要来中国拍照,只想认识一些人而已”,但通过当时的观察,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将到来,他必须得抓住。
在北京逗留的那一个星期,久保田见到了当时新华社图片部门的负责人。在一次聚会上,久保田社交攻势火力全开,将自己在国外拍摄的经验分享给了与会者。
最后,负责人问他,接下来的拍摄计划是什么。
“我当时超级自信和大胆,我告诉他‘我想拍中国的所有省份,每个省份一个月时间’,对方答应了,并询问了我一些细节问题并说:‘你能拍快一些吗?’,我当时说:‘不行,我拍起来很慢’。”
久保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计划,47次中国国内旅行,总时间长达1050天,这些作品也帮助他被玛格南图片社接纳成为正式会员。
STEP 5
解决资金问题
久保田说自己在中国拍摄上花掉了将近50万美元,但通过各种渠道的资金筹措,并没有出现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