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图文]

时间 : 07-02 投稿人 : 超奕 点击 :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1耀州窑莲花炉(宋耀州窑址出土)

原标题:宋元香事  

去岁暮春,收到“中国芳香”展主办方之一法国塞努斯基博物馆馆长易凯先生约稿函,嘱撰文介绍中国古代香文化之大略,云将收入展览图录,遂自旧著中摘取片断,成此《宋元香事》一则。

中土香事原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诗·大雅·生民》“取萧祭脂”,“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即言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使气味上达于天,祖先神灵于是安而飨之。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即焚于室内,以祛秽气;熏衣与被,以取芳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之种种,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新制。至于两宋香事的兴盛发达,却是与高坐具的成熟密切相关。其时士人的焚香,原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后世看得是风雅,而在当日,竟可以说风雅处处是平常。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检视中土香事发展演变之大概,有两条或并行或交叉的主要线索,一是香料的变化,即由草香而树脂香,而合香,而线香。二是香具的变化。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也大致有两项:其一与香料相关;其一与用途相关。后者便是以供养具与日常生活用器之别而有了香炉的式样和风格之别,或者说俗与雅之别。设于道观寺院为公众所用者,自然不以雅为标准,且尺寸不会太小;设于桌案为士人所用者,则求古朴典雅或清俊秀逸,尺寸一般不大。

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约自唐代始,至于宋人,而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极致。香炉的集大成,便成于两宋,传统式样也多在这一时期完成它最后的演变,并且新创的形制几乎都成为后世发展变化的样范。在与此相关的香料史中,宋人也刚好是站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因此在一片琳琅满目的器具中,我们看到的是两宋士人生活中与诗词相依偎的雅韵风流,这是现代生活中已经完全消失了的气息。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2汝窑奁式炉(故宫博物院藏)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3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上海博物馆藏)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4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南宋吴奥墓出土)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5汝窑莲花鸳鸯炉(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两宋香炉的造型很丰富,尺寸的大与小是一种区别,有盖与无盖,又是一种区别。莲花式,奁式与仿古式(图1—4),这一类都不带盖子。带盖子的一类,称熏炉,如香毬,如鸭炉和鸳鸯炉(图5)。材质则以瓷器为多,也有金银器。南宋最具特色的是仿古香炉,尺寸都很小,高矮多在十厘米左右,宋人的日用焚香,都是用这一类小型香炉。好古之风是仿古瓷炉制作的大背景,工艺的独特也把它的造型和尺寸限定在一个最为合宜的范围之内。小型瓷炉的精品多出自宋官窑和龙泉窑,风格特殊的完美,得自装饰与制作工艺结合得浑然如一。上海博物馆藏龙泉窑鬲式炉,高11.3厘米,式仿古铜鬲,素朴得几乎省略掉一切装饰,仿佛惟一的巧思只是利用烧成过程中釉层积聚厚度的变化而在腹足间“出筋”。其实独特的釉色才是它的精魂,薄胎厚釉恰到好处的配合,洗练出娇滴滴水灵灵的一泓梅子青,所谓“琢瓷作鼎碧于水”(杨万里《烧香七言》),南宋诗人为龙泉青瓷写神已算形容得恰切,但还要说玉一般的品质才是它的难得。浙江德清县乾元山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龙泉窑粉青鬲式炉,高6.5厘米,与上海博物馆藏品韵致相仿,只是更小。出自有纪年的墓葬,自然是最好的互证。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6北宋越窑青釉炉(常州博物馆藏)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7景德镇窑青白釉炉(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出土)

宋人称作“香毬”的炉,形制更为小巧:炉身作成球形,下边有三个小矮足,宋赵九成《续考古图》卷三所录即其式,传世与出土的实物都有不少(图6、图7)。据北宋刘敞《戏作青瓷香毬歌》,可知这一类香毬常常是焚燃在卧榻,与眠人相伴。

与香炉配合使用的是香盒,宋代绘画与雕塑中有不少这样的场景。而如果是“行香”,那么最方便的一类香具便是香炉与香盒(也称香宝子)合作一器的手炉。最为精好的一例,是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香炉,地宫时代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炉柄的前端结束出“一把莲”,下覆的一枚大荷叶为炉座,一茎莲花弯向中间为炉身,炉身下方挑出一个莲花座,上有坐佛,身后一屏莲花瓣式背光,背光上面錾刻缠枝卷草。莲花炉下花枝旁逸:一对花苞,一个小碗一般的莲蓬,莲子为其表而成莲蓬的盖。炉柄末段做成一枚下覆的小荷叶,更以一个带盖莲蓬为镇。两个相互呼应的莲蓬,便是有着实用功能的香宝子。

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燕居而求幽玄的清境,实少它不得。而彼时之香,以水沉亦即沉香为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志香》一节所述种种,对沉香的品评

正有它独特的角度,即优劣高下之标准,是基于士人燕居时候的焚香。“团扇兴来闲弄笔,寒泉漱罢独焚香”(陆游《夏日》);“沉水一铢销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刘克庄《身在》),怡神涤虑,澹志忘情,皆是其境界。

沉香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入药,唐代则更加引人注目。土产的白木香即海南香作为土贡,唐代已列入制度。不过海南香真正为世所重是在宋代。宋人重沉香,和合众香制作香饼,水沉也是核心,而主要取用的是海南沉。发达于南北朝时期的合香技艺,许多配方原是得自佛经,施用于中土之后,又加入了自己原有的药草炮制的经验,其实二者之间的道理本来相通。调和众香制作香饼,从两宋诗文描写和文献记载中的香方来看,基本原则与现代调香工艺多有相通。合香所使用的原料,不外三类。其一,构成主体香韵的基本香料,如水沉,白檀香,降真香。其二,用作调和与修饰的一类,如甘松,丁香,藿香,零陵香。其三,用作发香和聚香的一类,如艾纳,甲香,龙脑,乳香,安息香或金颜香,麝香,龙涎香。所谓发香,即令各种香料成分挥发均匀;聚香,便是使香气尽可能留长。而宋人艳称的“龙涎香品”或曰“古龙涎”,也不外水沉为本,杂以脑麝香花而制成的合香。为宋人所喜者又有“蒸沉”,即把蒸馏香水的方法薰制水沉,以调配出个性化的香气,如柚花沉、玫瑰沉、桂花沉。杨万里《和仲良分送柚花沉三首》句有“薰然真腊水沉片,烝以洞庭春雪花”;“锯沉百叠糁琼英,一日三薰更九烝”。春雪花,言柚花之色;“锯沉百叠”一句,便是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说到的香木作片,在锡制的小甑里,叠花一层,叠香一层;“一日三薰”句,则《游宦纪闻》所述之蒸花。杨万里诗《红玫瑰》“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用作熏沉的办法也应如此。类似的办法宋人发明了不少,并且多见诸吟咏。

总之,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合香之法,至于两宋,已经完全本土化。本草学的发展此际达到一个高潮,园艺学的发达也可谓空前。芍药,牡丹,梅,菊,兰等各有专谱,传统植物的研究自不待言,对许多外来植物也早有了很确切的认识。博物,多识,格物的空气里,“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它因此成为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两宋香事的特色之一。宋代士人之焚香,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点缀风雅,此中更没有日本“香道”式的仪式化的成分,而是本来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情趣。“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原是宋人咏木犀之句,却也正可移来为两宋香事品题。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8香佩(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

两宋香事中的又一项,是制作用来佩带的香珠和香饼,比如“龙涎佩带”,时或称作“软香”。杨皇后《宫词》“近臣夸赐金书扇,御侍争传佩带香”,所咏即是此物。“佩带”而标出“龙涎”,原是特地说明它的制作原料中有龙涎一味,或者只是添得依仿龙涎风味的“龙涎香品”,实际上多数情况是取后者,因为真品龙涎不惟价格极昂,且非轻易可得,即便在宫禁,它也不是寻常之物,如此情状在宋人笔记中多有记述。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龙涎香品”条说:绍兴年间,高宗“万机之暇,留意香品,合和奇香,号东阁云头。其次则中兴复古,以古腊沉香为本,杂以脑麝、栀花之类,香味氲氤,极有清韵”。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中兴复古”香饼一枚,背面模印蟠屈向上、身姿相对的两条龙,可知是出自宫禁的“内家香品”。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共六座,发掘者推测墓主人是官至副相的毗陵公薛极的亲属,那么此枚佩带为宫廷赏赐之物也就顺理成章,也因此而珍重随葬。此外,同是出自村前乡这一组墓葬的还有一枚直径六厘米的圆形香饼,香饼外缘包银,银边打作四季花卉,中有一个用作佩系的小环(图8)。它也属于佩带之类的“软香”:或作为香佩系于衣,或用作扇坠。

香事中的一个大变化,是元代出现了与传统的香饼、香丸制作方法不同的线香。线香制作简便,可以快速生产,使用的香料也比较低档,并且焚燃方法十分容易,因此不仅适合道观寺院的大量使用,也便于家居生活的日常焚香,于是很快成为大众化的香事用物 ,并且长期沿用下来。用唧筒制作线香的情景,在蒲呱所绘广州三百六十行的“榨玉香”里可以看到。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9供养菩萨铜像(大同市博物馆藏)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10景德镇窑青白瓷刻花炉(出自新安海底沉船)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11龙泉窑奁式炉(出自新安海底沉船)

超讲究的宋代人怎么用“香” | 艺术品资料图12龙泉窑狮钮盖炉(出自新安海底沉船)(本篇用图均为作者参观所摄)

当然传统的古法也没有中断,盛放香饼或香丸的香盒也还有制作精美的漆器。只是使用者的范围缩小了。元代出自龙泉窑的仿古式小香炉大体承袭宋代形制,但少了秀逸之气。杭州老东岳元大德六年鲜于枢墓出土的龙泉窑三足炉,高9.9厘米,鼓腹,圜底,束颈两侧贴附双耳,炉身上饰双弦纹,下饰单弦纹,下边三个兽头足,同宋代风格的区别已经十分明显。河北保定市满城岗头村元张弘略墓出土钧窑贴塑龙纹双耳炉,也是元代香炉的流行式样之一。内蒙古赤峰地区出土元代侍女铜像、大同市博物馆藏元代供养菩萨铜像(图9),女子托举的小炉便都是这一类大体相近的造型。集中展现元代香炉样式的古代遗存,是出自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一大批瓷器和金属器。关于新安船的航程,有几种推测,不过关于它的起始,意见大体一致,即元至治三年(1323年)自中国港口宁波启程,驶往日本的博多。船货中出自中国不同窑口的各式香炉(图10—12),自然也是运往目的地的商品,可见这一时代香具流通中的文化传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章

  • 脚下艺术:日本井盖图案多姿多彩令人赞叹[图文]
    脚下艺术:日本井盖图案多姿多彩令人赞叹[图文]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外媒报道,大街小巷经常都会看到的下水道窨井盖,一般人不会特别注意,但在日本,几乎每个城市,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下水道井盖,上面印有动物、风景、历史故事或是城市特色,极富设计感。日本街道的下水道井盖多姿多彩在日本,人们不仅关注,甚至还会到全日本大小城镇寻找及搜集它,因为它在日本是一种艺术品,盖上的图案能展现不同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特色。目前,日本大约1700个城镇的窨井盖都有...

    97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艺术圈潜规则丑闻 是否只揭开行业冰山一角?[图文]
    艺术圈潜规则丑闻 是否只揭开行业冰山一角?[图文]

    奈特-兰德斯曼(Knight Landesman)在纽约。图片:by ZACH HYMAN/Patrick McMullan via Getty Images打开泄洪闸门并不需要很久时间。《艺术论坛》的联合出版人奈特-兰德斯曼被指控犯有不适当的性骚扰行为,对此,artnet新闻已经做过报道。新闻一经公布,女性们开始对这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媒体人进行进一步的指控。兰德斯曼不敌风波,在一名前《艺术论...

    73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最经典大地艺术“螺旋形防波堤”获官方正名[图文]
    最经典大地艺术“螺旋形防波堤”获官方正名[图文]

    美国犹他州参众两院近日核准了一件经典大地艺术作品的“官方身份”——美国已故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创作于1970年的名作“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被认定为国家官方艺术品。罗伯特·史密森创作于1970年的“螺旋形防波堤”据报道称,3月10日,犹他州的参众两院针对“螺旋形防波堤”的进一步认定进行了投票,最终的投票结果仍需要犹他州州长盖里·赫伯特(Gar...

    137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法国:摄影史诞生之地的收藏史[图文]
    法国:摄影史诞生之地的收藏史[图文]

    “欧洲摄影之家”所在街景1839年,摄影术诞生于法国。自诞生起,摄影与绘画便互怀怨念。随后,二者均试图向对方宣告自己媒介的优越性。印象派画家试图在绘画中捕捉转瞬即逝的光线,而摄影则不断地通过探索“画意”摄影以此来向绘画靠近,获得艺术的合法性。20 世纪初曼·雷等以超现实主义为主的前卫艺术家对摄影有过丰富的实验性探索。法国两战期间诞生了如布列松、布拉塞等标志了世界摄影史的人物。二战后在法国盛行的...

    156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探访千佛洞[图文]
    探访千佛洞[图文]

    克孜尔石窟,修筑于明屋塔格山悬崖,这处山体的颜色与相邻群峰没什么特殊,都是裸露干涩的土黄色,唯独不同,是岩壁上人工修造了许多石磴,七拐八弯,通向悬崖上一座座小房子似的巢穴,不断有游人在石磴爬上爬下,鱼贯而行,宛如一行行色彩鲜艳的蚂蚁,在巨大巢穴中间忙碌着。石窟下是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中竖一尊青铜雕像,那是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坐在莲花台上,低头正沉思什么。他叫鸠摩罗什,我国最早一位翻译家,也是他...

    34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被盗6年 瑞兽白泽终回归故乡[图文]
    被盗6年 瑞兽白泽终回归故乡[图文]

    6年前,位于西安市户县秦 阳宫旧址门前的瑞兽“白泽”被盗走。案发后,户县警方经过6年的追捕,先后辗转全国十余个省市、奔波数万公里,终于将“白泽”从北京追回,同时追回其他文物200余件。8月11日上午,户县玉蝉乡陂头村秦 阳宫门前一派节日的气氛,欢迎石兽“白泽”回归故里。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兽“白泽”虽然历经沧桑仍不失威武,村民们为石兽披红挂彩。“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祥瑞之象征。传说白泽神兽...

    31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57岁艺术家热衷捐精 首次见准儿子啥心理感应[图文]
    57岁艺术家热衷捐精 首次见准儿子啥心理感应[图文]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洛杉矶 57 岁的男子麦克-鲁比诺于上世纪90年代决定当一名捐精者,以帮助那些不能生育却想要孩子的家庭。报道称,鲁比诺瘦削精干,有一双深邃的蓝眼睛,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没有任何基因缺陷。许多女性都使用了鲁比诺的精子。2004年,一名叫凯伦-施特拉斯贝格的女子,找到鲁比诺,问他能否与她和她的儿子杰克见个面。当时,这名女子并没有告诉儿子,他们要见的是他父亲。鲁比诺回...

    122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市民跑遍银行买1元纸币 专家:收藏价值不大[图文]
    市民跑遍银行买1元纸币 专家:收藏价值不大[图文]

    百张1元连号,网店叫卖120元。2016年1月1日起,山东省内青岛、枣庄、济宁、临沂、日照5个城市开始试点,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而近段时间,不少市民开始收藏1元纸币。业内人士表示,1元纸币升值空间有限,市民要小心陷入“炒作”的泥沼。1元纸币将逐步退出市场,由1元硬币所取代的消息已经不算新了,但是,很多市民对于收藏一元新纸币的热情竟然不减反增。记者日前调查发现,有的市民...

    72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艺术家为名画美人瘦身 称只想提醒大家理性减肥[图文]
    艺术家为名画美人瘦身 称只想提醒大家理性减肥[图文]

    蒙娜丽莎变成了锥子脸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文化珍宝。画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体态丰腴、神态优雅。近日,意大利艺术家NazarinoCrea不知从哪里来的灵感,按照今天以瘦为美的标准,帮名画里的胖美人们瘦身减肥。在他的作品中,微笑的蒙娜丽莎变成了锥子脸,女神维纳斯也有了令人羡慕的小蛮腰。这种做法在艺术评论界引来一片争议,有艺术家认为该做法对名画很不尊重。不过,NazarinoC...

    42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甘学军:龙藏天下艺术基金不做F4[图文]
    甘学军:龙藏天下艺术基金不做F4[图文]

    北京华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8月16日,“中信·龙藏1号”成立仪式。左起:赵祥龙、甘学军、张深远、李鹏、邵建武北京龙藏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祥龙甘学军:龙藏天下艺术基金不做F4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属于高速成长时期,是适合投资的,存在一部分适合投机的机会。甘学军提醒每个想要进来的人,“艺术品是适合投资的,本质上讲是不适合投机的。&...

    123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清明祭“诗圣”杜甫故里举办国际诗歌节[图文]
    清明祭“诗圣”杜甫故里举办国际诗歌节[图文]

    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当代著名诗人马新朝主持祭拜仪式大河艺术网讯(王诗文)4月4日,由台湾诗人郑愁予、美国诗人梅丹理、评论家何向阳、中原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等近百名诗人、诗歌理论家在河南巩义祭拜了“诗圣”杜甫。这是第二届杜甫国际诗歌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清明时节缅怀‘诗圣’,是表达纪念,更是一种传承,把他胸怀天下、怜爱苍生的诗人情怀和直面人生、敢于担当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说,...

    131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正月十五 摄影师们闹元宵的正确打开方式[图文]
    正月十五 摄影师们闹元宵的正确打开方式[图文]

    过年放假的日子,总是过得格外的快,但是过完正月十五,这年才算过完啊!喜迎元宵的时候,大家会干啥呢?全家团圆齐赏月?还是成群好友吃元宵呢?(图片来源于网络)“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元宵节,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抓住年味最后的尾巴,有美食、有烟花、有花灯,作为一名摄影师元宵节应该怎么玩呢?下面就来看看摄影师们闹元宵有哪些正确的打开方式吧。元宵节拍花灯想拍出节日的味道,就...

    123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澳大利亚发现距今1.73万年岩石画[图文]
    澳大利亚发现距今1.73万年岩石画[图文]

    卫报报道截图英国《卫报》22日报道称,经科学家考证,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地区发现的袋鼠岩石画距今有1.73万年历史,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岩石画作。美国《自然人类行为》期刊发表研究表明,这幅长两米的赭色袋鼠岩画在冰河时代初期完成,那时的海平面低于现在100多米。这幅画的发现地现距海岸线70公里远,但当时创作这幅画时,距离海岸有200公里远。参与研究的研究员斯文·欧曼博士称,之前发现的几幅澳大利亚...

    108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御瓷之上 龙翔九天[图文]
    御瓷之上 龙翔九天[图文]

    龙是皇帝的徽章。龙,神秘莫测,变幻多端,又神通广大,或许皇帝要的,便是龙这般的感觉——神圣如谜,不见首尾。皇帝的神秘感,也遵循着巫术的“接触律”,凡是“盖上”龙之标识的一切,便都如云烟绕身的龙一般,浸染着神秘感,给人以距离感。直到皇帝作古,他周遭残留下的幸存物件,流落在世人的眼前,让如今的人们终于能够窥视到宫廷生活之一斑。种种张牙舞爪的龙精致而优雅,“庐山真面目”却又构成了新的谜面——高品质的宫廷...

    23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价值百万清代古董顾珏笔筒险当做垃圾扔掉[图文]
    价值百万清代古董顾珏笔筒险当做垃圾扔掉[图文]

    古董笔筒【科技讯】6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古董是价值连城的罕见之物,在明眼人的手里就是完美的物品,但在不懂的人眼中它可能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近期,英国就上演了一出将百万古董差点丢弃垃圾桶的好戏。据报道,一个古代的中国笔筒被拍出了3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0万)的天价,而在拍卖前这个笔筒险些被当做垃圾扔掉,好在一位眼尖的店员发现这可能是一个老物件。雕刻家顾珏的笔筒他的判断力是正确的,这是...

    194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