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知秋房记》《知秋房拾稗》后,东莞作家侯山河又一部散文作品集《知秋房又记》面世。至此,知秋房“三部曲”告成。
《知秋房又记》全书分五部分——《出云水寺,归云水寺》《时光在楠溪江》《呈现与照亮》《朝闻其钟,暮闻其鼓》《一个人的异乡书写》。这部书在体例、排版、插画与装帧上沿袭《知秋房记》,素雅而大方;内容上也是《知秋房记》的延续与扩充。
作家马叙说,侯山河的散文庞杂、丰富、自然。除了《中央路》《记忆的碎片:东城》《从万江祠堂看岭南文化》写东莞的时代变迁与文化碰撞之外,笔触更多伸向了身边熟悉的事物与幽微的内心世界,譬如《让头飞》,看似奇谈怪论荒诞不经,实则在每个读者的心坎上,都有过的一种隐秘体验,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散文家塞壬说,侯山河的散文没有沾染一丁点世俗的坏毛病,文字干净,他的散文,完全在中国散文圈之外的世界里。
《出云水寺,归云水寺》写寻找一个和尚,一座寺庙的事。一出,一归,弹指一挥间,就是七十年的沧桑,而中间的“空白”,围绕云与水这两种自然物质的意象形态,赋予着意味绵绵的禅心与哲思,有看不尽人世间的云烟之感。在《旧衣衫》《看电影》《时光在楠溪江》中,都不难看到对美好的时光、旧物、留存心中的山山水水,别有一番温情与依恋。
在三、五两辑里,很有意思地看到作家与作家之间、与艺术家之间的一种照亮与呈现。这些评析文章,有写乐评人郑亚洪,写岭南画家张志峰与油画家朱乐峰,写散文家詹谷丰与寓居珠海的畅销书作家唐达天,还有作家陈玺、陈友中、崔宝珏等等,无论是寓居珠海、东莞还是温州当地,面对朋友与书籍,作者都是真诚的,认真的,都有着“心是冬天浩大的诗篇”那种情怀。詹谷丰在《一个人的异乡书写》一文中写道:“侯山河是一个严肃的创作者,是文字的敬畏者,他写下的每一篇作品,甚至每一个汉字,都是心灵的敞开,是情感的流露。”对于知秋房中默默埋头的作者而言,他最好的回应,应该是《我,就是那一只蜗牛》。
作为一名寓居东莞二十多年的写作者,是否仍然还是一个异乡的人?这个答案在《知秋房又记》里想来不难寻找。有关作者与他的文章,作家朋友们是这么说的——
成都作家蒋蓝说,在散文中与过往从容惜别;王连飞说,在路上;王常权说,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亚洪说,告别的仪式;莫华杰说,与神共舞;林汉筠说,灵韵的土地;蒋楠说,个体生命的文本记忆;王安林说,时间的承诺。
诗人郑小琼则说:“侯山河的散文一直用小地方同构一种世界性,他努力从自己出发,同构我与世界的关系,而非削足适履地去迎合。我觉得他的散文有一种此在的世界性。”
读侯山河的散文作品,恰如经历一次长途的旅行,诗与远方,正是沿途的景物与风光。
【作者简介】
侯山河,1965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东莞,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知秋房记》《知秋房拾稗》《江流九载》《快乐年代》《紫铜门环下的童年》《没有仪式的告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