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漆屏构件
开展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家具的分类。
科学地划分,家具应该有五类或者是六类。五种分类之说,分为卧具、椅具、承具、庋具、综合类。六种分类之说,则分为卧具、椅具、承具、庋具、屏风类、综合类。
大家注意到了,两种分类的区别,就在于屏风。
在我国有一群家具爱好者,他们不同意把屏风归类在综合类,而应独立出来。因为屏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民族图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文震亨曾在《长物志》里提及:屏风之制最古。
十八/ 十九世纪 漆地百宝嵌博古图葫芦式挂屏一对
屏风的出现远远早于椅子、桌子、柜子,可能只有卧具比屏风稍早一些出现。
因为早期卧具主要是用来遮挡地上的潮气,多是草席或者是草绳编织成的席子,我个人认为这时的“卧具”还不算家具,原始的卧具在时间上、用途上、认识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似乎不应该做直接比较了。
清代《弘历鉴古图》,屏心背景为山水。(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人物图》(台北故宫藏)
在这个「约定俗成」中国古董家具系列里,我尝试混合科学的分类法和中文单字的分类方式把古老的家具(近几十年仿古的古典家具除外)分别解说。
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汉语文字其中同义词和近义词很多, 加上各地区的方言用字用词不一,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歧义和遗漏,恰恰就是这些不完美处可以促成这个「约定俗成」,并由大家将来自行添补遗留加入其中,而成为一个大众所“共享”的系列。
屏风的『屏』
我们先从屏风的『屏』字开始谈起。
“屏”的大概种类有:大型的立式座屏、折屏、落地屏,中小型的围屏、挂屏、画屏、大小插屏、桌屏/案屏等。
嵌螺钿黑漆四面屏(苏富比)
屏风的制作工艺多样:镶嵌、彩绘描金、戗金、款彩(雕填)、浅刻、浮雕、透雕、缂丝、刺绣、堆漆等;
取材丰富,常见的材质有:石质、丝质、绵质、皮质、纸质、牙角质、竹木、陶瓷、贝壳螺钿、金属等等。各种工艺叠加使用的材质和款式之多,目前恐怕未能统计出来。
乾隆御制御笔 《穿杨说》屏风
历史上留下记载的屏风,有唐太宗的《戒奢屏》、朱元璋的《勿忘节俭屏》,而史记内皇帝正式亲手参与其中的只有屏风一类,存世实物就有乾隆皇帝御笔《穿杨说》屏风。
明代二十二岁逝世的天启皇帝动手做木工,似乎是个人爱好消磨时间,而非正式的官方行动。
史载“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躁,有所为,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且不爱成器,不惜改毁,唯快一时之意。”“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可见其个人的随意性。
十二扇:折屏屏风的基本款
折屏式屏风的基本款是十二扇。当然也有四、六、八、十,甚至超过十二扇的,但基本的标准款应该是十二扇。
这是一个跨越地域风格的全国性标准款,各地都能找得到。
黄花梨十二扇围屏,1996年纽约佳士得拍出
清 黄花梨隔扇 (十二扇)(中国嘉德)
屏风曾经在中华大地萧条,而今在世界各地正慢慢地繁荣。
清康熙 褐漆款彩“满床笏”图十二扇屏(佳士得)
清康熙 款彩“百子图”十二扇屏风(苏富比)
金漆通景 十二扇屏风
上面几例,前面几套是每一扇独立的设计,即每一扇是一个独立的画面或字。
最后三套是通景,即十二扇连成一个整体画面。我挑了这一个样版,因为最后一扇作者故意留了一点点画面,让大家看出它是连在一起的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多少扇的折屏式屏风,都应该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如同一幅画或诗词,它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