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4557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图片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盘心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底部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简介
彩海水盘,明宣德,高4.4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4厘米。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装饰。内底绘海水蛟龙纹。外口沿下绘回纹,腹部绘九条蛟龙翻腾于海水浪花间。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是当时一种新颖的装饰工艺,两种色彩相互辉映,对比鲜明。矾红彩瓷器造型主要有、盘、碗、等。红彩鲜艳,温润,施彩时深浅分用,以表现纹饰的立体效果。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矾红
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在烧造工艺上比出高温铜红容易得多,因此,御器厂便以矾红取代了铜红。清代矾红被大量使用,一般用于五彩、斗彩器。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青花红彩
青花红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此类器物的纹样常见海兽纹、海水龙纹,青花呈色浓重,红彩深沉,为鲜明的宣德朝瓷彩特征。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宣德青花
明宣德朝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著称,被认为是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宣德青花所用青料为“苏泥勃青”,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宣德青花的图案装饰,继承、融合了元代青花的笔绘画风,并渐趋典雅、秀丽。其纹饰以花果纹为主,很少描绘人物。
花盆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高足碗
陶瓷器型之一。高足碗于元代的南北方瓷窑已普遍烧制。明永乐、宣德时继续承烧而造型较元代有所变化,碗身加高,足变矮。其品种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红釉、青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