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6884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图片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拄笏拜梅图轴❖简介

拄笏拜梅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39.3厘米。

自题:“拄笏拜梅花。癸亥长夏修水陈衡恪师曾。”钤“师曾”、“陈朽”、“师子独行”印。

“癸亥”指民国十二年(1923年)。

图中以墨笔圈花法画梅花,画石则全用浅绛色。梅与石相互衬托,使梅花的峭拔与石块的朴拙对比得格外鲜明。构图别出新意,行笔颇见力度。


相关知识科普


拄笏

“笏”即朝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狭长板子,也称“手板(版)”。《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王子猷任桓冲的车骑参军时,桓冲对子猷说:“您在相府很久了,按理应该提拔重用了。” 子猷开始不答,只是把头抬得高高的,而后用笏拄着脸颊说:“西山的早晨倒是挺有清新的景象。”言下之意对俗事不屑一答。后以“拄笏看山”比喻在官而有闲情雅兴悠然自得状。

陈师曾

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相关文章

  • 张舒秋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舒秋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秋花图》扇页,清,张舒绘,纸本,设色,纵16.4厘米,横47.8厘米。扇页有自题:“捡点新客三径旁,踈篱晚艳傲清霜。昨宵记得狂吟后,醉倒花阴梦亦香。庚午春日醉瓯张舒。”钤朱文印二“张舒”、“惠侯”。图绘秋花烂漫的景致。作者在仿恽寿平笔意的基础上,注重将写意与写形、传神与达情、没骨与勾勒、工谨与遒媚相结合。同时,在刻画主体菊花上还特别注重虚实对比,花瓣用线造...

    1976 恽寿平 没骨 渲染
  • 夏卉骈芳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夏卉骈芳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夏卉骈芳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7厘米,横25.2厘米。本幅无款识。钤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裱边钤清乾隆皇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玺印2方。此图表现暖风薰醉,群芳争艳,馥郁的花香似从画面中扑鼻而来。锦葵红艳,栀子洁白,百合娇黄。画家不仅工致入微地刻画出花瓣的丝丝纹理和叶片的缕缕筋脉,而且在设色上也力求逼真贴切,锦葵用白粉勾染花朵...

    1871 夏卉骈芳 纨扇 太上皇 皇帝之宝 渲染
  • 陈师曾藤萝鸲鹆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藤萝鸲鹆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藤萝鸲鹆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97.5厘米,横49.2厘米。本幅左侧自题:“紫藤挂垂木,花蔓宜阳春。密叶藏謌鸟,香风留美人。陈衡恪。”钤“陈朽”印。图中画紫藤花与鸲鹆(即八哥鸟)。花繁叶茂,点染间不甚讲求笔法,墨、色交融,浑然一体。八哥鸟形体准确,神态生动自然。陈师曾作画关注写生,认为不可脱离实物,但也不可拘泥于实物,追求的是“不即不离”...

    841 陈师曾 八哥
  • 李在山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在山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村图》轴,明,李在绘,绢本,墨笔,纵135厘米,横76厘米。图绘山间村落,巨峰如障,溪流坡岸,人物舟船,房屋俨然。作品取全景式山水,构图饱满,气势宏阔,皴笔细密扎实,墨韵浑厚。山石的卷云皴法和树木的“蟹爪枝”画法来自北宋郭熙,而用笔较为粗放率意,兼具南宋马远、夏圭之意,这种融南北宋于一体的画法是李在的本色面貌。画面以雄壮的山川衬托村居生活之平和气息,颇具...

    603 李在 卷云皴 郭熙 马远 夏圭 山川
  • 袁江山水楼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袁江山水楼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楼阁图》轴,清,袁江绘,绢本,设色,纵210 厘米,横110.6厘米。画面近景坡石高松,屋宇亭台掩映期间,意境幽深。中景是宽阔的水面,一叶扁舟,划橹前行,静中有动。远处山峦连绵起伏,雄伟壮阔。全图用笔工整细致,技法娴熟,色彩清丽雅致,为作者中晚年之典型风貌。本幅款署:“丙午秋八月写,袁江。”钤“袁江之印”白文印。“丙午”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

    1496 袁江
  • 十二生肖图册——狗 - 故宫绘画藏品
    十二生肖图册——狗 - 故宫绘画藏品

    清,任预绘,纸本,设色。纵32.5厘米,横40厘米任预是海派画家任熊之子。在他这本图册中,生动地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狗的形象。图中桃花盛开,草色清润,天空明朗,一只黄色的小哈犬自由欢快地嬉戏玩耍。画面设色明艳,充满了新春喜庆的气息。...

    1483 任预 海派 任熊
  • 陈洪绶黄流巨津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黄流巨津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黄流巨津图》页,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30厘米,横25厘米。《黄流巨津图》是《陈洪绶杂画册》中的一幅。本幅右侧画家自题图名:“黄流巨津”。署款:“老迟洪绶”。“老迟”系其为避清兵于绍兴云门寺出家时所号,可推测此图为陈洪绶于1644年明亡以后所作。在不大的尺幅上,画家以滔滔黄河中的一个渡口为描绘对象。画面上,黄河波涛汹涌,数只帆船摇荡于水面,左下角港口...

    563 陈洪绶 黄河
  • 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山白云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设色,纵96.7厘米,横41厘米。图绘烟云浩渺、林木葱郁的雨后山景。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有感于“三伏生秋”之意于盛夏的雨后仿元人黄公望笔意所作的秋景图。王时敏自明崇祯五年(1632年)辞官归里后便潜心于对宋、元诸家绘画的研究,期间创作了大量摹仿黄公望的作品,此图便是其中一幅深得黄氏“浅绛”画风的力作。其笔法松秀灵动,色...

    812 王时敏 黄公望 浅绛 庞莱臣
  • 丁以诚铁保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丁以诚铁保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铁保像》轴,清,丁以诚绘,纸本,设色,纵126.7厘米,横67.4厘米。画面左下角作者款署:“丹阳丁以诚写。”下钤“丁以诚”、“义门”印2方。右侧中部题:“外祖铁梅翁先生自题行乐图。”钤“葆氏鉴定”印。左侧中题:“甥葆琦敬藏。”下钤“葆卿书画”、“金吾故吏”印。画面上部有铁保自题一则,末识:“庚午三月余客轮台,于行箧中捡得小照一幅,戏题二截句。铁卿。”左钤...

    1033 铁保 丁以诚 金吾 波臣派 满族 肖像画
  • 徐扬乾隆皇帝南巡图卷之返回京师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扬乾隆皇帝南巡图卷之返回京师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南巡图》卷之《返回京师》,清乾隆,徐扬绘,绢本,设色,纵68.9厘米,横1050厘米。...

    431 南巡 徐扬
  • 傅山江深草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山江深草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江深草阁图轴,清康熙,傅山绘,绫本墨笔,纵176.7厘米,横49.5厘米。此幅写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诗意,绘隐于山坳茂树之间的临江草阁,幽深旷远,空无一人。江水深澈,危崖峭立,板桥蜿蜒,构图疏中有密,平中寓奇,深得阴寒之意。傅山以书法闻名,绘画作品不多,此幅笔墨纵而能敛,率意而不失厚重,疏散中独蕴朴拙,...

    709 傅山 杜甫
  • 董源潇湘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董源潇湘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潇湘图》卷,五代·南唐,董源作,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明朝董其昌得此图后视为至宝,并根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定名为董源《潇湘图》,后入清宫内府收藏。“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潇湘”也泛指江南河湖密布的地区。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

    233 潇湘 董源 董其昌 宣和画谱 内府 渲染 南派
  • 钱选山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钱选山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山居图》卷,元,钱选作,纸本,设色,纵26.5厘米,横111.6厘米。卷尾作者自题:“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鷃鹏俱有志,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吴兴钱选舜举画并题。”钤“舜举印章”、“舜举”、“钱选之印”三方。卷后隔水有明人俞贞木、刘敏、周传等题记。作者以自己的隐居生活为题材创作此图。细劲柔韧的笔致勾勒出山石林木的轮廓...

    1330 钱选 后隔水 隔水 庚子销夏记
  • 张若澄兴安岭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若澄兴安岭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兴安岭图》轴,清张若澄绘,纸本设色,纵176.3,横91厘米。《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贮避暑山庄 五玺全 宝笈三编清朝的发祥地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因而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等处备受清代帝王的重视。史载,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七日,乾隆帝行围至都呼岱,次日登兴安大岭,御制长歌以纪之。是图即为张若澄根据此诗诗意绘制而成,钩摹出的山巅行营巧妙点出皇帝亲临兴安岭的...

    655 张若澄 石渠宝笈 避暑山庄 嵇璜 古物陈列所 盛京 宝蕴楼
  • 沈士充山楼观稼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士充山楼观稼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楼观稼图》轴,明,沈士充绘,纸本,设色,纵67.8厘米,横31.7厘米。 本幅自题七绝一首:“松阴落落曲江西,柳色森森映绿堤。车马不喧尘自净,小楼长日听莺啼。庚申冬日沈士充写。”后钤“沈士充印”、“子居氏”印。 “庚申”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本幅有清内府鉴藏印二方。 此图描绘初春时节文士于高楼上眺望农夫驾犁荷锄耕作的田间情景。松江派画家的作品多...

    1967 沈士充 内府 松江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