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冷枚十宫词图册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冷枚十宫词图册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518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冷枚十宫词图册❖图片
《十宫词图》册之一
《十宫词图》册之二
《十宫词图》册之三
《十宫词图》册之四
《十宫词图》册之五
《十宫词图》册之六
《十宫词图》册之七
《十宫词图》册之八
《十宫词图》册之九
《十宫词图》册之十
冷枚十宫词图册❖简介
《十宫词图》册,清,冷枚绘,10开,绢本,设色,每开纵33.1厘米,横29.3厘米。
本幅无作者款印。钤乾隆、嘉庆内府收藏诸印。
此套图册共10开,描绘历代贤德后妃或贵族女子的故事,和《养正图》册具有同样鲜明的教育意义。对题有梁诗正书写的弘历承继帝位前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作的诗句,与图画互为辉映。
由于图册以历代宫廷生活为题,故每幅画面均有对宫廷建筑的描绘,但因为作者只是宫廷画工,并不具备对前代建筑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历史人物画“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治功用也淡化了这些作为人物故事背景的历代宫廷建筑,使其更多地带有装饰性与程式化色彩,并没有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建筑风貌。值得注意的是,册中建筑的描绘均采用“海西画法”,冷枚作品中体现的这种画风特性,是在中国传统界画的基础上运用透视法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感并以明暗关系区分阴阳向背,说明曾为康熙皇帝所赏识的“海西法”在雍正、乾隆朝的宫廷建筑绘画中已被日渐欣赏和接受。
相关知识科普
冷枚
冷枚(约1670—1742年),清初宫廷画家,字吉臣,别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省)人。师从清初宫廷画家焦秉贞,擅长画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画风工整细致,色彩浓厚。康熙后期至乾隆七年间供奉内廷,并受到西洋绘画的一定影响。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梁诗正
梁诗正(1697—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雍正时期探花,官东阁大学士。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徴明,晚师颜真卿、李邕。有《矢音集》。
界画
指依靠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以宫室、楼台、屋木等建筑为表现对象,又称“宫室画”、“屋木画”。
透视
绘画造型术语,以近大远小的规律科学地展示人物和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远近层次,达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成为写实绘画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