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蜡印故事笺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蜡印故事笺 |
时代 | |
门类 | 文房用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104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蜡印故事笺❖图片
蜡印故事笺❖简介
蜡印故事笺,明,长130厘米,宽31.5厘米。
纸张选用上等坚韧、细帘纹的树皮为料,制作精细,表面少量施粉。纸上砑印“葛巾漉酒图”人物画暗花纹,观赏者可以在侧面或者透过灯光看到花纹。此品为砑花纸的一种,在明、清时期较为流行。
相关知识科普
帘纹
造纸工匠在使用可移动的竹帘捞纸时,因编织竹帘时多有缝隙留存,导致阴干的纸面上呈现明显的纹路
砑印
我国古代加工纸张的一种方法。其制作方法十分考究,选用上等坚韧的皮纸(又称匹纸。其原料以树皮之韧皮纤维制作,故称皮纸),将纸逐幅在刻有花纹图案的纹版上砑,纸上则隐现出暗纹,图案在透光处更清晰可见。这种制作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载:“蜀人造十色笺……逐幅于文版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鸳,千状万态。”清代砑花纸之题材多为人物故事和文字之类。
砑花纸
一种加工较为考究的纸品,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纸加入粉末,然后染色,把已经制作好的画稿雕刻在硬木模块之中,再以蜡砑纸,由于模上有突出的画纹,使纸张因为压力的作用而呈现出光亮透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