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粉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1100 次 0 评论
中文名 粉彩花蝶纹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粉彩花蝶纹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9141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粉彩花蝶纹盘❖图片

粉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蝶纹盘

粉彩花蝶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蝶纹盘底部

粉彩花蝶纹盘❖简介

粉彩花蝶纹盘,清康熙,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0.5厘米。

盘撇口、弧腹、圈足。盘里外粉彩装饰。内底绘一折枝花果,旁有一只飞舞的蝴蝶。内壁绘三组对称的折枝花果纹,一组为牡丹、玉兰花,一组为海棠花、梅花,一组为折枝桃。盘外壁绘折枝花果纹及蝴蝶纹,以墨彩、红彩勾绘纹饰轮廓线,内填其它彩料。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粉彩瓷器初创于清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烧出的一种新型彩瓷。此盘用平涂法绘画,画笔简练,施彩较厚,色阶不够丰富,显示出粉彩瓷器初创阶段的特点。此种盘也见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仿款者。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珐琅彩

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水丞

水丞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器形大多口底相若,扁腹。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有蛙、蟾蜍式。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除瓷制外,还有玉制水丞、料器水丞。

相关文章

  • 青花梵文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梵文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梵文杯,高4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3厘米。杯浅式敞口,斜腹,内凹足。外口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以青料书写梵文两周,足底双方栏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梵文自明宣德时期开始出现于僧帽壶、高足碗等器物上,至成化时期更为流行,多见于碗、杯等器物上。此杯造型小巧,胎薄,釉润,青花呈色淡雅,是成化青花中的代表作品。...

    417 青花 梵文 弦纹 僧帽壶 高足碗 成化青花
  • 珐琅彩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双环瓶,清乾隆,高14.1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6.4厘米。瓶仿汉代铜壶式样,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金彩象首衔环铺首。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金彩锦纹为地,上绘各色变形宝相花,从口沿至圈足以五道金彩弦纹相隔,愈显富贵华丽。外底署黑色珐琅彩篆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

    782 珐琅彩 珐琅 铺首 松石绿釉 宝相花 弦纹 轧道工艺 鎏金
  • 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清嘉庆,长16厘米,口径4.2厘米。笔管细长,一端圆形,一端呈半圆状,为固定笔头之用。通体松石绿釉为地,粉彩饰红蝠、祥云及“卍”字,皆有吉祥寓意。嘉庆时期文玩用具造型多样,制作精细,瓷制笔管比较少见。...

    1033 粉彩 松石绿釉
  • 宜兴窑题诗凸竹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题诗凸竹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凸竹纹盖罐,清代。茶叶罐撇口,短颈,溜肩,长圆腹,圈足。拱形盖,宝珠钮。浅黄色沙泥。腹一面凸雕竹叶纹,纹饰微微凸起,立体感强;另一面长方形委角开光,内镌刻楷书乾隆御制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溪烟山雨相口濛,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诗后钤“乾”、“隆”两方印...

    1162 宜兴 宜兴窑 盖罐
  •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        高45厘米宽25厘米        河南省荣阳北部乡牛口峪出土               壶头为蒜头状,壶体正面高浮雕一呈坐姿的怪兽。怪兽面部肥胖,两眼凸起...

    1636 陶器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高15.5厘米,长17.5厘米。枕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枕面为如意形,其上刻缠枝花纹;中部雕塑双狮作滚抱嬉戏状;下部为腰圆形底,胎厚重无釉。通体施青白釉,釉色匀净。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生产的重要瓷器品种之一,是古代窑工仿照青白玉的外观而制作的,又有“假玉器”之美称,以景德镇地区的产品质量最佳。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寝具,因具有...

    1644 景德镇 青白釉 缠枝 青白瓷 白瓷 瓷枕
  • 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寿”字,明嘉靖,通高54.2厘米,口径25.2厘米,底径30厘米。罐圆口,方唇,溜肩,肩下渐敛,平底。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纽。罐里光素无纹饰,外部青花装饰。肩绘纹。盖和腹部均绘双行龙、盘“寿”字及朵云纹等,腹下部还衬以海水江崖纹。近底处绘勾云纹。素底无釉。罐外口沿下横书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罐造型浑厚,构图繁密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据文献...

    844 青花 龙纹 盖罐 缠枝 缠枝莲 行龙 花瓷 回青
  • 明成化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明成化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明成化鲜红釉盘,高5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13.5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鸟窝,俗称“窝盘”。盘里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温铜红釉。红釉釉层肥腴,呈色鲜艳,灿若天然红宝石。由于釉层气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视之柔和悦目。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圆润...

    666 鲜红釉 红釉 红宝石 青花 矾红釉 矾红 景德镇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时代?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距9.5厘米。洗直口微敞,弧腹,底承以三个如意头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薄刷黄褐色护胎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钧窑瓷器相同。外底横刻“瀛台”、竖...

    1055 钧窑 玫瑰紫釉 蚯蚓走泥纹
  •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2厘米。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以黄釉为地,彩绘各种蝴蝶纹饰。奓斗是宫廷宴席桌上盛装骨刺的用具。据记载,早在元代就开始使用这种器具了。在同治大婚礼用器中,奓斗是同碗、盘、酒盅这些餐具成套生产的,说明当时婚宴用瓷之讲究。以蝴蝶作为吉祥图案,除色彩斑斓外,也在于“蝶”与“耋”的谐音...

    457 粉彩 奓斗 黄釉 吉祥图案
  • 玄武纹瓦当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玄武纹瓦当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玄武纹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直径18.5厘米 征集 圆当有宽廊,正中有一乳丁。当面为龟与蛇的合体图象。蛇张口翘尾,缠绕龟身,龟首与蛇口上下互应。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

    1987 陶器 玄武纹瓦当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粉彩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壁瓶,清乾隆。壁瓶半圆形口,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外撇,连仿木釉器座。瓶内施松石绿釉,外施淡黄釉,以篮彩为饰。口沿描金,绘釉点珠纹,颈部绘蕉叶纹、波涛纹和如意头纹。腹部中间绘带状缠枝莲纹,其上绘仿“卐”字方格纹,下绘点珠纹。近足处依次绘蕉叶纹,变形莲瓣纹和点珠纹。足内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932 粉彩
  •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清乾隆,高1.7厘米,长15.6厘米。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必有其深层含意。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568 蓝釉 端午节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清同治,高8.7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9厘米。侈口、束颈、圆腹、圈足,足内署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以黄地绘粉彩纹饰。颈部绘蝴蝶纹,腹部绘蝴蝶,间四个双“喜”字纹。蝴蝶纹先以墨彩勾绘轮廓线,再以金彩描绘一遍,内填彩料。“喜”字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口沿、颈部、足边各饰金彩一周。纹饰色彩丰富。由于蝶与“耋”谐音,因此瓷器...

    366 粉彩 奓斗
  •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2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4.5厘米。花盆呈渣斗形。侈口,宽唇,长颈,圆腹,圈足较高。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胎体厚重。里、外施月白釉。器底露灰胎,底外和圈足内壁均刻有数目字“二” 。圈足所刻数目字笔画宽且深,同其他“官钧”器物上所刻数字风格相同,应是钧窑工匠所刻。外底刻划的数目字笔画细而浅,当为后人补刻。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它不...

    1469 钧窑 月白 渣斗 花盆 青釉 红釉 蓝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