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刺绣柏菊八哥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刺绣柏菊八哥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织绣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0541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刺绣柏菊八哥图轴❖图片
刺绣柏菊八哥图轴❖简介
刺绣柏菊八哥图轴,清同治,纵159厘米,横50厘米。
此图以蓝色素缎为地,绣柏树、菊花、八哥等,展现晚秋美丽的景象。面料的选择和物象的图案化表明此幅绣品具有晚清花鸟画的风格。
图中柏树叶绣法独特,用打籽针法层层绕圈绣制,由浅入深,达到晕色的目的,其针法匀齐,籽粒饱满圆润,使树叶有似云若叶的图案化效果。树干、菊花、山石、八哥则以套针、缠针、齐针、滚针、施毛针、扎针、抢针等针法绣制,根据物象的需要变换针法与色丝,使深色地子上的花卉更为亮丽,飞禽愈显生动。
清中期以后,选择深色绫、缎为本的织绣画的增加是因为受到当时画风的影响,但由于织绣画是用丝线敷彩,其丝质的光泽和质感有翰墨所不能比拟之妙。
相关知识科普
八哥
亦称“鸜鹆”、“鸲鹆”,椋鸟科。翼羽有白斑,飞时显露,显“八”字形,故称“八哥”。雄鸟善鸣,经训练能模仿人的声音,富有灵性,亦属祥瑞禽鸟。
打籽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打籽针
中国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绣时将线在针尖上绕一粒状小圈,绣一针见一粒,粒粒组成绣面,故称。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齐针
即“平针”、“直针”。以针线平行或斜向地刺绣在织物上,起针和落针均位于纹样边缘,针脚排列紧密,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不露地。
滚针
滚针绣是两线紧『0525』,连成条纹,线条长短一律,但转折处针脚要略短,以便转折自如。第二针在第一针的中间处落针,将针迹藏在第一针之下,第三针在第二针的中间处,即紧接第一针的末端落针,依此类推。
扎针
广州刺绣针法之一,亦称勒针。其绣法是用横而短的针法勾勒飞禽胫部和爪部的线条。先用直针或铺针绣出纹样轮廓,再用勒针加上一道一道的横纹,按物象的形状和阴阳面而勒一半,若勒纹太长,可在中间加钉一针。
抢针
传统刺绣针法之一,又称“戗针”。按纹样形状分层刺绣,其针法有三类:从纹样外缘向内刺绣称“正抢”,从内向外并将绣线扣压成弧形者称“反抢”,绣一层空白一层称“迭抢”。抢针主要用于表现物象色彩的深浅变化,具有晕色效果,纹样层次分明,装饰性强。
地子
所谓地子是指青铜器长期埋藏地下,受多种腐蚀因素影响,在器物表面生成的一层不同色泽的致密的腐蚀光膜,是鉴别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标志之一。常见地子有黑漆古、绿漆古、鸡骨白、反铜地、水银浸地等。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