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泥制兔儿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泥制兔儿爷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7993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泥制兔儿爷❖图片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简介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7厘米,长3.5厘米,宽2.5厘米。清宫旧藏。

兔儿爷两耳高耸,三瓣嘴紧闭,身着红色官服,手持捣药杵,面容憨态可掬,端坐台上。整个兔儿爷表情乖张,造型别致,色彩明亮。为弥补座位纹样的单调,艺匠着眼于用色,在浓艳色彩渲染下,拟人化的兔儿爷更加神采奕奕。

兔儿爷作为一种节令性的泥塑玩具,是儿童们拜月的“月神”象征。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清代的兔儿爷一般将其人性化,注重五官的神情和衣着的华丽,庄重中带有稚气,活泼可爱。


相关知识科普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玉兔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哆长跪捣虾蟆丸。”晋傅云《拟天问》(《太平御览》卷四引)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云《歌词》(《初学记》卷二九引)云:“兔捣药月间安足道!……。”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

相关文章

  •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东魏武定三年(545年),残高24厘米,宽20厘米。整个菩萨的上半身缺失,左手在右足踝处捏裙摆一角,覆于座前的裙摆做出复杂的褶皱。菩萨坐在束帛圆座上,座下还有扁平的覆莲台。菩萨的披帛垂在覆莲台两侧曳地,末端前伸。长方形基座正面留出平台,正面中央浅浮雕刻覆莲中伸出半身的地神,双手举过头顶托举博山炉,地神两边为侧面侧身蹲坐的狮子。狮子外侧各为一...

    1013 菩萨 披帛 基座 浮雕 博山炉 发愿文 曲阳 弥勒
  •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天王俑,唐,高84厘米,宽28厘米。天王头绾发髻,眉弓凸起,眉毛浓密,双眼圆睁,向左下方注视。阔口,八字胡须,身穿铠甲,两肩及腹部饰兽头,铠甲塑造地真实细腻。天王双足踏立在卧牛之上,右手叉腰,左手持物(原物已失)。以黄、白、绿色为主,色彩鲜艳明快。天王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衹,这里被移到世俗中间,起镇守墓室之作用。...

    170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刘仰造石双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仰造石双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仰造石双观音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高54厘米。观音直立于莲花台座上,双手一持桃形物,一持莲苞,左右对称。舟形背光,上部浮雕双飞天托宝塔形象。基座正面中央童子托博山炉,向外依次为双狮、力士(金刚)。基座侧面刻有发愿文:“太宁二年二月八日,珍妻刘仰为忘(亡)夫敬造白玉双观音像一区(躯),并及己身,无病长受(寿),所愿如是。”...

    1342 观音 背光 浮雕 基座 博山炉 发愿文
  • 骨雕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骨雕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骨雕羊,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年),高7.1厘米。清宫旧藏。这是一件用骨粉压制成模的雕刻作品。一只羔羊头高仰,口微张,双耳竖起,两只眼睛流露着温和期盼的神情,二前腿直立而不呆板,右后腿轻抬前迈,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羊身的刻画精细逼真,小羊稚嫩柔弱的气质更表露无遗。作品着重于写实,细节刻画入微,表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此为日本国制,收藏于清宫。...

    30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7厘米,长3.5厘米,宽2.5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两耳高耸,三瓣嘴紧闭,身着红色官服,手持捣药杵,面容憨态可掬,端坐台上。整个兔儿爷表情乖张,造型别致,色彩明亮。为弥补座位纹样的单调,艺匠着眼于用色,在浓艳色彩渲染下,拟人化的兔儿爷更加神采奕奕。兔儿爷作为一种节令性的泥塑玩具,是儿童们拜月的“月神”象征。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

    938 渲染 玉兔
  • 惠照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惠照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惠照造石思惟像,东魏元象二年(539年),高48厘米。圆形头光,头戴三叶冠,冠叶较高,呈柱状,宝缯上扬飞翘。面形略长,修眉细目,眼角有笑意。向前略倾,胸前有项饰。手持长颈莲蕾,莲蕾刻在头光之上。思惟半跏趺坐于筌蹄之上,下为厚重的双覆莲瓣。长方形素面 基座。基座背面刻发愿文:“元象二年正月一日,佛弟子比丘尼惠照造思惟玉像一区(躯)。上为国主、先亡父母、巳(己)...

    1997 宝缯 背光 半跏趺坐 筌蹄 素面 基座 发愿文 比丘尼
  •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残高35厘米。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皆一手施禅定印,一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身躯部分残缺)。二佛身后为一桃形背屏,下为长方形须弥座。像外侧有盘龙立柱及二胁侍(已残失)。基座正面中间为二地神托举博山炉,地神之间夹有兽面,其旁是二护法神,左侧为持骷髅的鹿头梵志,右侧为持鸟的婆薮仙,二者相对,半跏趺坐,身穿窄袖袍服,...

    719 释迦、多宝 禅定印 施无畏印 无畏印 结跏趺坐 须弥座 胁侍 基座
  • 黄炳勋款木雕达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炳勋款木雕达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炳勋款木雕达摩像,清,高21.7厘米,宽7.2厘米。此达摩身穿袈裟,光头跣足,双手一握球状物,一牵拽衣角,头微侧,双目炯炯有神。像身后背阴刻“莆田黄炳勋作” 篆书款。达摩,也作达磨,为“菩提达摩”的简称,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相传为南天竺人,南朝宋时从古代印度航海到广州,转至南朝都城,因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上,先到洛阳,后住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

    352 达摩 跣足 阴刻 菩提 梁武帝
  •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骑驼,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厘米,长55厘米。双峰骆驼站立在菱形托板上,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隆起,四足前后错落,作行进状。驼背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络腮胡。头扎幞头,身着翻领、窄袖、开胯、过膝的胡服,下着袴子,脚蹬高靴。手扶骆驼前肉峰。肩上站立一猴,猴一爪扶俑头部,一爪托腮,一副顽皮之相。除胡人面部敷白粉,五官、胡须等墨绘外...

    1233 胡人 开元 幞头 托腮 唐三彩 康国
  • 青石十二生肖——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石十二生肖——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石十二生肖——兔,唐,高37厘米,宽10.5 厘米。此石兔兽面人身,身穿长袍,头部突出了兔子的动物特征。以十二生肖像陪葬墓室是隋唐时期流行的做法,其材质多为陶土,取价廉且易于制作,石质的较为少见。...

    1273 十二生肖
  •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秦,高174厘米,宽60厘米。此为轻装步兵俑。头绾圆形偏右髻,身穿交领右衽衣,外披铠甲,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足蹬方口齐头屦。面部表情威武刚毅,五官刻画写实。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四指略弯,可能原手握有兵器。此类武士俑出现在秦俑1号坑中最前列的先锋队伍中,符合先锋部队“轻足善走”这一特点,同时也说明兵马俑是按照秦国军队的真实状况塑造的。...

    824 威武
  •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隋,高83厘米,长102厘米。此画像石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羽人骑在虎背之上,飘带上扬,手拉从虎嘴里穿出的缰绳。虎张嘴露出獠牙,眉毛长密,双睛怒视向前,前爪伸出,后爪登直,肘毛飘动。白虎四肢腾起,向天空飞翔。《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多出现虎的原因之一。虎在四神中为西方之神,...

    1738 浮雕 四神
  •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隋,高31.5厘米。女俑盘发,外束巾,并在头前部系结,弯眉细目,鼻梁挺直,面带微笑。上穿窄袖衫,施红彩,下着高腰长裙,裙腰系带飘于胸前。跨坐于马背,双手持曲颈琵琶作弹奏状。马施黄釉,身佩桥形鞍,下铺障泥,马腿粗壮,直立于底板之上。马头向下,眼圆睁,神态似欲奋力前行。此俑当属墓中随葬仪仗俑中的伎乐俑之一。此俑为郑振铎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

    1813 黄釉 琵琶 障泥 明器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西晋,高22厘米,宽8厘米。陶俑头戴平顶帽,头发上绾,双目圆睁,张口。穿右衽衣,左手持圆状物,右手持锸,双腿直立,中空。制作时采用分模合塑的工艺,身体两侧有模塑痕迹。体腔内空,双腿仅表现两侧,这是西晋陶俑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

    100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持琵琶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琵琶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琵琶女俑,唐,高34厘米,宽7.8厘米。女俑梳双螺髻,内穿襦衫,外披帔帛,下着及地长裙。站立,手持曲项琵琶演奏。琵琶从西域传来,其演奏技巧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普及、发展与提高,到了唐代达到顶峰。从广义上说,唐代琵琶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秦汉子,或称阮咸。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的阮咸,为紫檀木质,外施螺钿,纹饰精美,圆体修颈,四弦四轸,多柱,可视为典...

    730 琵琶 紫檀木 螺钿 唐太宗 康国 岑参 胡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