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马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马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资雕塑0000004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马❖图片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简介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出陶马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车马”与“乘马”两种。所谓“车马”就是挽拽战车的马,一般四匹为一组,即古人所称之“车驷”。而“乘马”则是带有鞍鞯、用于骑乘之马。此陶马属于第一种,大小与真马接近,马目视前方,竖耳鼓目,身形健壮,四肢直立,造型写实,塑造简洁明快。


相关知识科普


鞍鞯

马鞍和衬托马鞍的垫子。

相关文章

  • 铜韦驮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韦驮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韦驮像,明,高180厘米,宽90厘米。韦驮头戴盔,圆形脸,眉目清秀,相貌稚嫩,耳戴圆形铃铛。身穿铠甲,虎头护膊。肩后帛带似迎风飘起。双手心向下,相叠于腹前,推测原应拄着金刚杵一类物件,惜手拄之物已失。下着战裙,腰系玉带,有两条长带从腰间垂下,在腹前系成花结。足蹬战靴,靴底有长方形榫头,可与像座插接。...

    838 韦驮 金刚杵
  •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北齐,高385厘米,宽93厘米。菩萨头戴三叶宝冠,正中饰宝珠火焰,宝缯折叠下垂至胸前。圆形脸,双目微睁俯视,嘴角内收,一幅悲天悯人的神态。双肩圆形饰物两条束带自然垂下。帔帛挎肩在腹前打结,垂至膝部上折绕臂。外佩X形璎珞,内着僧衹支。左手残缺,右手持桃形玉环。下身着长裙,裙腰前后正中各垂两条长带。赤足,立覆莲座上。...

    801 菩萨 宝缯 璎珞 玉环
  •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北齐,高388厘米,宽98厘米。菩萨头戴三叶宝冠,正中饰圭形物,宝缯折叠下垂至耳侧。圆形脸,双目微睁俯视,嘴角内收,一幅悲天悯人的神态。双肩圆形饰物垂下两条飘带,帔帛挎肩在腹前穿璧,垂至膝部上折绕臂。佩项饰,内着僧衹支。右手残缺,左手持桃形玉环。下身着长裙,裙腰前后正中各垂两条长带。赤足,立覆莲座上。...

    1305 菩萨 宝缯 玉环
  • 陶蹲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蹲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蹲猪,汉,长8.8厘米,宽10.5厘米,高3.4厘米。猪为泥质灰陶。猪头抬起,前蹄有力地撑起上身。造型简单,看似随意捏成,但却捕捉住了猪由睡到醒、准备起身觅食的一瞬间,生动传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这件灰陶蹲猪虽然形态抽象,但其肌肉骨骼却捏造地颇为准确,表现了塑造者在日常生活中细致的观...

    4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朱雀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纹砖,唐,高25.5厘米,宽22厘米。朱雀是“四神”中的南方之神,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所以叫朱雀。画面上朱雀双足离地,从翅膀、脖颈、前胸、双足构成的姿态看似刚刚起飞。线条优美,富有力量和动感。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425 四神
  •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戟门吏即小吏,汉代做官人按照级别设门吏。一般的门吏手持戟或盾牌,出行时也可用作仪仗使用。...

    17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昙藉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昙藉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昙藉造石双思惟像,北齐河清元年(562年),高49.5厘米,宽30厘米。龙树背屏透雕双思惟像。双思惟姿势相对,头戴宝珠三叶冠,宝缯系带下垂至肩前。袒上身,戴桃形项圈。下着裙,内侧手抚足踝,外侧手残,当支颐。外侧腿半跏,内侧腿赤足踩在扁圆覆莲座上。圆柱形束帛座,两侧为龙树高背屏。左侧保存较好,龙盘绕圆柱树干,面向思惟菩萨,龙口上仰,吐出莲茎、莲台,台上坐化生童...

    1485 龙树 透雕 宝缯 菩萨 龙口 思惟菩萨 披帛 基座
  •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元,高9.7厘米,长18厘米。牛呈卧式,头右侧,眼凹,向上方斜视,鼻上翘,双唇紧闭,双角短小,身体肥壮。此作品刻画细腻,如眼睛周围的多层皱皮、颈下分布的条状毛均清晰可见。腹部浑圆,后臀部呈弧线形,整体形象生动。...

    16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出陶马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车马”与“乘马”两种。所谓“车马”就是挽拽战车的马,一般四匹为一组,即古人所称之“车驷”。而“乘马”则是带有鞍鞯、用于骑乘之马。此陶马属于第一种,大小与真马接近,马目视前方,竖耳鼓目,身形健壮,四肢直立,造型写实,塑造简洁明快。...

    1971 鞍鞯
  •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北齐天统二年(566年),残高37厘米,宽28.5厘米。透雕双思惟菩萨双弟子(残)四身像。思惟菩萨姿势相对,戴三叶高冠,头发披肩。戴串珠项链,袒上身,下着裙,裙腰翻边。外侧腿半跏,内侧手抚足,内侧腿踏在小覆莲台上,外侧手支在膝盖上,手残。披帛从手臂外侧绕到手臂内侧垂在座两侧曳地。裙下摆呈多曲形。圆柱形束帛座。思惟菩萨外侧各残留一圆形痕迹,...

    297 透雕 菩萨 思惟菩萨 披帛 基座 博山炉 净土 发愿文
  • 多宝塔善业泥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善业泥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 善业泥,唐,高11.2厘米,宽9.7厘米。造像方形,正面中间为佛塔,塔分三层,底层释迦、多宝并坐,上两层各一坐佛。塔左右有佛、菩萨等,背后印铭为:“大堂国永徽年五月至相寺比丘法律为师僧父母造多宝佛一部供奉及法界众生铭记。”“堂”字当为“唐”的同音假借俗写字。唐代佛像呈多样化趋势,“善业泥”是其一种。并有多宝塔、佛说法等题材。这类造像无需花费大量资财,...

    1775 多宝塔 善业泥 造像 释迦、多宝 菩萨 至相寺 法界 说法
  • 塑彩绘人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塑彩绘人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彩绘人像,明,高54厘米,宽30厘米。此像为一老者,头戴高冠,面目慈祥,双目炯炯有神,大耳下垂,两颊和唇部留有梳理整齐的胡须。身穿右衽广袖长衫,上绣纹饰,腰系绳索结节于胸前,两手抚右膝坐在凳子上。衣衫下垂盖住双脚的脚面,只露出脚尖。...

    15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高56厘米 宽23厘米。 罗汉光头,长眉粗浓,眉角下垂至面颊之侧,双耳下垂,几近肩部。身穿袈裟,半跏趺坐。下为山形座,座正面中央阴刻 发愿文:“广州弟子主座雕罗汉堂,丙丘僧追荐亡妣郑十三娘生界,舍入南华永充供养。丁亥庆赞记。” “丙丘”应是“比丘”的误刻。此像外表有涂朱、施金、贴纸、油墨等多种装饰,是不同时期的孑遗...

    728 罗汉 半跏趺坐 阴刻 发愿文 主座
  • 狩猎纹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狩猎纹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狩猎纹门楣画像石,东汉,高36.5厘米,宽193厘米。画像石门楣的左右两角分别刻日月轮,圆形中分别刻蟾蜍和三足乌。画面分两栏,上栏画面为仙禽神兽,以卷草纹为装饰。下栏刻画武士张弓骑射与虎、熊等野兽搏斗的狩猎场面。画像石为陕北出土。门楣上雕刻狩猎场面是陕北画像石经常出现的题材。东汉时期的陕北地区是屯兵、移民的地方,这种大型的骑猎活动,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再现。...

    1903 狩猎纹 卷草纹 卷草
  • 铜鎏金千手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千手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千手观音像,清,高16.5厘米。 千手千眼观音也称大悲观音,其经典来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等。“千手”表示遍护一切众生,“千眼”表示遍照世间万物。“悲”意为能救拔他人之苦难,具有无上之法力。千手千眼观音自唐朝以来就广受一般信众的追捧。由于其形象较为繁复,除形体特别巨大者外,通常只用24臂或...

    1395 鎏金 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 菩萨 跣足 法器 善财 龙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