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彩绘女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彩绘女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1057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彩绘女俑❖图片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简介

陶彩绘女俑,唐天宝四年(745年),高64厘米,宽21.5厘米。

女俑头发抱面,发顶梳成花形。面庞圆润,鼻、眼、口较小,内着襦衫,外穿长裙,直立于方板之上。女俑体态丰腴,衣饰的刻画流畅飘逸。陕西省西安东郊韩森寨雷府君宋氏墓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始于公元742年,止于公元756年,共15年。其中开元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

相关文章

  •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元,高9.7厘米,长18厘米。牛呈卧式,头右侧,眼凹,向上方斜视,鼻上翘,双唇紧闭,双角短小,身体肥壮。此作品刻画细腻,如眼睛周围的多层皱皮、颈下分布的条状毛均清晰可见。腹部浑圆,后臀部呈弧线形,整体形象生动。...

    16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画彩男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舞俑,高11厘米。从此陶俑的形象与风格看,与洛阳烧沟汉墓出物相近。舞俑灰陶质,头戴小冠,长衣,大胯,双臂省略,犹如背手而舞,腰右扭,胯左出,一足踏地,一足抬起,躯体优美的曲线隐露于紧身长袍之中。此俑不大,匠人对局部细节未作过多的刻划,而是用一种大写意的概括手法,强烈、生动地表现了舞俑旋转的动感,可谓是妙趣横生。这件东汉时期的陶俑作品充分显示了当时陶塑...

    1527 烧沟汉墓
  • 张惠观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惠观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惠观造石释迦多宝像,唐显庆二年(657年),高39厘米。释迦、多宝并排而坐,衣饰、坐姿、形态相同。头为螺髻,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大耳下垂,双手一施无畏印,一下垂扶膝。身著袈裟,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须弥座底部较高,中间束腰狭窄,上部为仰莲,下部为双瓣覆莲,四角有小柱,后面与背光连为一体。背光后面刻发愿文:“显庆二年六月八日,比丘尼张惠观奉为皇帝及师僧父...

    995 释迦、多宝 施无畏印 无畏印 结跏趺坐 须弥座 束腰 背光 发愿文
  •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北齐,高385厘米,宽93厘米。菩萨头戴三叶宝冠,正中饰宝珠火焰,宝缯折叠下垂至胸前。圆形脸,双目微睁俯视,嘴角内收,一幅悲天悯人的神态。双肩圆形饰物两条束带自然垂下。帔帛挎肩在腹前打结,垂至膝部上折绕臂。外佩X形璎珞,内着僧衹支。左手残缺,右手持桃形玉环。下身着长裙,裙腰前后正中各垂两条长带。赤足,立覆莲座上。...

    801 菩萨 宝缯 璎珞 玉环
  •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唐开元二年(714年),高133厘米,宽55厘米。 天王头顶有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睛圆睁,张嘴。右臂上扬握拳,拳中空,原应持有武器等物。左手叉腰,身穿明光甲,套护项,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双腿踏在小鬼之上,小鬼下为山形座。河南洛阳戴令言墓出土。...

    1675 开元 明光甲 戴令言
  • 深黄釉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深黄釉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深黄釉卧猪,隋,长13.2厘米、宽4.5厘米、高4.5厘米。猪卧于地上,二目如闭非闭,似正在休息。长嘴前伸,露出獠牙,双耳上竖,脊部微隆,仿佛对四周的情况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造型生动写实,属于在陶胎上直接施釉而成的釉陶猪。隋代的陶匠塑造了这尊生动的野猪形象,其应当属于墓葬中家畜类的陪葬明器。...

    766 黄釉 明器
  • 陶画彩十二生肖——龙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十二生肖——龙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十二生肖——龙,唐,高24厘米,宽6.5厘米。十二生肖系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属相。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成书于秦始皇称帝前的《日书》竹简,为目前所知最早的十二生肖文献记载,只不过其与后来通行的并不完全一致。东汉时期,伴随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人们逐渐开始用十二生肖来代表古代历法上的十二地支,组合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

    1996 十二生肖 阴阳五行 地支 四象 盝顶
  • 琉璃龙吻建筑构件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琉璃龙吻建筑构件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琉璃龙吻建筑构件,明,高64 厘米,长76 厘米。龙吻也称大吻,是置放在宫殿屋顶正脊之上、封固正脊前后两坡及山面一坡交汇点的建筑构件,既有稳定结构、防止漏水的实用功能,又有兼具美观好看的装饰作用。此琉璃构件以蓝、黄、绿三色为主,龙头前伸。似在张望,龙尾翘起,身躯婉曲,四足踩踏在波涛之上。龙角与龙须残缺。...

    411 大吻 山面 琉璃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西晋,高32厘米,宽12厘米。陶俑发髻上梳,呈螺旋状,眼角上翘,尖鼻,口微闭,颏下蓄须,颧骨突出,面部表情轻松。穿紧身短袍,下着裤,右手抬起向后,左手前举,鼓腹,屈腿,脚分前后,似在行走。...

    1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唐,高66厘米,宽22.5厘米。天王头戴冠,冠上一鸟,双翼展开,尾翅翘起。冠前额作云头状,护耳外翘。面部上窄下宽,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双腿一抬起,踩踏小鬼头部,一直立,踏于小鬼腹部。天王身躯略呈“S”形,通体原有彩绘,现大部分脱落。...

    963 明光甲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天王头戴冠,冠上鸟之双翼展开,尾翅翘起,护耳外翘。天王面部上窄下宽,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双腿一直立,一微抬,踩踏小鬼头部。小鬼眼睛圆睁,作挣扎状。天王身躯略呈“S”形。此天王俑借取胡人面貌夸张而成,所用陶质细密,雕刻精美,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作品。...

    590 明光甲 胡人
  • 陶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骆驼,唐开元二年(714年),高104厘米,长85厘米。骆驼分单、双峰两种,此为双峰。双峰骆驼产于中亚及我国。最迟在东汉时期,四川汉画像砖上已有表现。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骆驼逐渐成为艺人工匠常见的表现题材。此骆驼四足直立,双峰之间铺椭圆形鞯,其上为兽头所衔之驮囊,左右有丝卷、水壶等物。骆驼昂首行进。首、颈等部位彩绘。骆驼出自洛阳戴令言墓...

    953 开元 戴令言
  •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东汉,高23.5厘米。俑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表明了其胡人的身份。穿右衽长袍,腰间系带,左手拥揽弦纹柱形灯,右手下垂,跽坐。其身前一小人,双臂向两侧伸开,左手略高,与胡人左手相触,半坐于胡人腿上。从小人所著右衽长袍推断应为一成年人,但身量较胡人明显为小,更衬托出胡人身材的魁伟高大,说明此胡俑非普通之人,当是一位胡神。这类执灯陶俑目前发现数量...

    265 胡人 弦纹 跽坐 琐罗亚斯德教
  •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清,高25厘米。达摩头戴巾帽,虬髯卷曲,面侧向右,拱抱双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风吹动而翘起。下著裙,左足呈露于外,足下为汪洋大海。达摩明眸深邃,凝视远方。德化窑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表现出超凡绝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大胆创新,兼顾了平民百姓的审美...

    1180 德化窑 达摩 瓷塑 造像 瓷土 白瓷
  •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马,唐,高72厘米,长79厘米。马四足直立,头戴笼套,马鬃短齐,颈后部有一长绺,扎尾上翘。头、胸前、臀部后革带上悬挂饰物,饰物外为圆形绿叶,内有一似青蛙的动物。四蹄下底板印刻鸳鸯图案。马全身白色,鞍鞯及饰物施绿、褐色釉。与汉朝相同,唐朝在夺取政权后因要抗击北部各少数民族的侵扰,特别注意对马的驯养。此外,唐朝还训练了一批舞马,专供人们休闲娱乐。所以唐朝艺术...

    1705 鞍鞯 唐三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