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瓷禅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瓷禅定佛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瓷禅定佛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8270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瓷禅定佛❖图片

青瓷禅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瓷禅定佛❖简介

青瓷禅定佛,高16.5厘米。

佛像肉髻,有白毫,唇上塑有胡须,著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其外表施釉,但多处剥裂。从塑造技法上分析,此像出自青瓷烧制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

西晋时期,南方佛像常与中国传统神祇共同出现在一个器物上,佛像多为器物的附属装饰,有的出现在铜镜、谷仓罐上。此禅定佛体积较大,不是谷仓罐上的饰件,是一件罕见的我国佛教初期的造像珍品。

此佛像1958年由陈万里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肉髻

为佛三十三相之一。佛之顶骨,自然隆起,呈一髻形,故称肉髻。

白毫

即白毫相,梵语为urna-laksana,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

通肩

袈裟披著法之一种。即披搭袈裟时,两肩均被袈裟所覆盖的披法。通肩用以表示福田之相,在乞食、坐禅、诵经、经行等时披著。

禅定印

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

结跏趺坐

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

谷仓

又称“魂瓶”、“堆塑瓶”,是三国、两晋时江南地区有代表性的随葬明器,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1976年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出土了一件青釉谷仓,其器之龟驮碑上刻“元康出始宁,用此『0103』,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可知六朝时,这种器物被称为“『0103』”(音灵)。《说文》云:“『0103』,瓦器也。”由于其形象与盛储五谷的粮仓有关,故江浙一带多称之为“谷仓”。

造像

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相关文章

  • 郭元宾造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元宾造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元宾造石菩萨像,东魏,高48.5厘米。菩萨头戴冠,内穿僧祗支,外穿披帛,披帛在腹部穿璧,反折至肘部下垂。右手持莲蕾上抬,左手握桃形物下垂,跣足,直立于仰覆莲座上。基座 浮雕化生童子托举香炉,外侧为相向蹲狮,狮子脊部雕刻矗立的莲花,形式颇为新颖。基座背面刻发愿文:“武定三年十月五日,佛弟子郭元宾为父前妻造玉像一区(躯),高尺七,亡者生天,现在得富,弥勒三会,...

    1105 菩萨 僧祗支 披帛 跣足 基座 浮雕 发愿文 弥勒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9厘米。女俑圆脸丰润,高髻,双手置于胸前。内着抹胸,外穿对襟大衣,衣外加云肩华袂,腰系丝带,长袖下垂,裳外微露出上翘的鞋头。从其华丽的服装、雍容的气质分析,此女俑象征着一位地位相当尊贵的妇女形象。在塑造手法上,它继承了唐朝雕塑的优秀传统,如敷粉、施朱、面庞圆润等,依稀可见唐朝风韵。此女俑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祖...

    1727 高髻 对襟 云肩 李昪
  •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 千手千眼观音像,五代,高38厘米,宽30厘米。观音头戴双层宝冠,宝缯在耳后扎花结下垂,长方形脸,额开天目,细眉,双睛微闭,嘴角略呈笑意,大耳下垂,饰耳珰。颈有3道弦纹,胸饰璎珞,上身披帛,下著大裙,正中两手合十,左右各有手臂20只,手心有眼,手中分别持念珠、宝瓶、盾牌、莲蕾、宝镜、法螺、法轮、弓、杵、碗、禅定佛、日、月、印(印文为大吉)、杨柳枝、羂索...

    546 鎏金 千手千眼观音 观音 宝缯 弦纹 璎珞 披帛 念珠
  •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北魏永熙二年(533年),高35.5㎝。观音头戴柱状花蔓冠,面作方圆形,胸间佩有饰物,帔帛跨肩后两端在膝前呈双U形交叉,又反折于肘下垂,袒胸,下着曳地长裙。观音左手持物,右手执莲蕾,跣足立于复瓣覆莲圆座上。观音的身后是举身舟形刻火焰纹背光,头光呈同心圆状。观音像的底部是素面长方体基座,基座背面镌刻“永熙二年十月十六日,赵曹生妻张法姜,为亡息...

    1272 观音 跣足 背光 素面 基座 曲阳 白石 造像
  •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出陶马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车马”与“乘马”两种。所谓“车马”就是挽拽战车的马,一般四匹为一组,即古人所称之“车驷”。而“乘马”则是带有鞍鞯、用于骑乘之马。此陶马属于第一种,大小与真马接近,马目视前方,竖耳鼓目,身形健壮,四肢直立,造型写实,塑造简洁明快。...

    1971 鞍鞯
  • 孟宗哭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孟宗哭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孟宗哭竹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孟宗”二字。正中一人曲身蹲坐,面向竹林,双袖掩面,正在哭泣。斜上方一老妇,正向下注视,似乎期待着什么。孟宗哭竹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孟宗老母年迈,想吃新鲜的竹笋,可时届隆冬,天寒地冻,无笋可寻。孟宗手持竹篮,无处采摘,悲从心生。上天被他的孝行感动,新竹骤出,孟宗采得鲜笋,回家孝亲。...

    514 壸门 二十四孝
  • 陶彩绘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俑,北齐,高43厘米,宽13.5厘米。武士俑头戴护帽,帽前部中间出尖,护耳处可活动。粗眉圆睛,闭口,嘴角微垂,宽鼻。身穿明光铠,一手握拳,一手持盾,直立于方板之上。盾牌中央起脊,正中为一铺首。铺首出现在盾牌上可能是借助铺首狰狞之形象威吓敌人。明光铠也称明光甲,是甲胄中的一种,其胸甲分左右两片,中间纵束甲绊,胸甲中央各有一弧形凸起的圆护,闪闪发光,故...

    1633 明光铠 铺首 明光甲 甲胄 威武
  •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戟门吏即小吏,汉代做官人按照级别设门吏。一般的门吏手持戟或盾牌,出行时也可用作仪仗使用。...

    17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唐,高21.5厘米,宽11厘米。女舞俑上穿翻领半袖衫,下着长裙,束腰,头微侧。两臂一上举,一下垂,双腿一侧伸,一屈曲,腰肢轻扭,翩翩起舞。按唐朝典章规定,官至五品可有女乐三人,三品以上可有女乐一部,因功勋卓著还可以得到皇帝的特赐。如李林甫等都曾获得特赐。有些官员还私自僭越,使用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女乐。此女舞俑当是达官贵人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1282 束腰 贵人
  • 弥姐训造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弥姐训造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弥姐训造铜鎏金观世音像,唐武德六年(623年),高17.5厘米。像通体鎏金,阴线錾刻火焰纹,桃形头光,著长裙,手持杨柳枝与净瓶,立于覆莲圆座上,圆座下为方形四足座。座上镌铭:“武德六年四月八日正信佛弟子弥姐训为亡子炽造观世音菩萨一区及为合家大小普同愿造。”理解此像的关键有两点:第一,观世音菩萨为男性形象。此像与敦煌莫高窟隋代观世音像具有一致性,它表明此时观世...

    340 鎏金 武德 錾刻 净瓶 菩萨 敦煌莫高窟 发愿文 造像
  •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隋,高116厘米,宽40厘米。菩萨像残,袒裸上身,佩戴项饰,身缨络在腹前交叉。肩挎帔帛在腹、膝部缠绕呈弧形。裙腰外翻,坦露腹部,腰间垂挂帛带。河北曲阳 修德寺遗址出土。...

    286 菩萨 曲阳 修德寺
  • 郭武牺造铜鎏金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武牺造铜鎏金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武牺造铜鎏金 观音像,北魏太和廿三年(499年),高16.5厘米。   像通体鎏金。观音头戴冠,椭圆形面庞,修眉细目,眼角略向上翘,尖鼻。右手持长茎莲,左手握披帛一角,披帛缠绕其袒露之上身,颈戴项圈,下著裙,跣足,直立。背靠舟形背光,火焰纹。背后一侧一供养人手持香花,礼拜另一侧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著圆领袈裟,结跏趺坐,形象高大庄严,与供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750 鎏金 观音 披帛 跣足 背光 供养人 释迦牟尼 结跏趺坐
  •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宽12.3厘米,高5.5厘米。“契此”身著袈裟,袒胸,斜倚于布袋旁。像背镌隶书“尚均”二字。像用田黄石,雕刻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刻画准确,属清代品位较高的工艺佳作。...

    226 尚均 田黄石 契此
  •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马,唐,高47厘米,长47厘米。马首略低,偏向左侧,短耳直立,戴辔头,额前饰杏叶状物。短鬃修剪齐整,前有攀胸,后有绿色鞅鞦,配有马镫。马尾盘扎,鞍鞯色彩丰富,鲜艳夺目。...

    698 鞍鞯
  • 邸荀生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荀生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荀生造石观音像,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高28.5厘米。观音头戴三叶冠,束发,头向左倾,眉目清秀,略带笑意。肩披披帛,下著长裙,裙下缘稍向外侈,颈系饰物,左手持莲蕾,右手持玉环,胸平腹鼓,跣足立于双瓣覆莲座上,下为素面 基座。舟形带状火焰纹背光,头光为五环同心圆。衣饰、背光、莲蓬、覆莲均给人以厚重之感,显示出曲阳早期白石 造像的特征。将发愿文刻于基座正面...

    1012 观音 披帛 玉环 跣足 素面 基座 背光 曲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