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3987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图片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简介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北魏永熙二年(533年),高35.5㎝。

观音头戴柱状花蔓冠,面作方圆形,胸间佩有饰物,帔帛跨肩后两端在膝前呈双U形交叉,又反折于肘下垂,袒胸,下着曳地长裙。观音左手持物,右手执莲蕾,跣足立于复瓣覆莲圆座上。观音的身后是举身舟形刻火焰纹背光,头光呈同心圆状。观音像的底部是素面长方体基座,基座背面镌刻“永熙二年十月十六日,赵曹生妻张法姜,为亡息、眷属、含生之类,造观音玉像一躯,故记之。”铭文意为:永熙二年(533年),赵曹生的妻子张法姜为她的儿子、家眷及其它具有生命的一切,敬造观音像一尊,特此铭记。

该像是曲阳 白石 造像中的早期作品之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造型看,观音头偏大,胸扁平,腹部稍鼓,体形直立呆板且略显矮短。从服饰看,观音帔帛身体两侧处外侈上扬,给人以飘动之感,这种动感恰好调剂了直立呆板的体形缺憾,再附以观音手中持物及身后背光等雕饰,使造像的整体视觉效果大为改观。古代曲阳雕刻工匠在创造单体观音造像时,巧妙地运用了静与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白石造像在风格上更显独特、更具魅力。

该像造像1954年于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观音

梵文 (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跣足

跣,音险。跣足,意为光着脚,赤足。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素面

印身侧面无雕琢,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基座

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

曲阳

县名。在河北省的西部、太行山东麓,因在太行山曲之南而得名。秦置曲阳县,汉为上曲阳县,北齐复改曲阳县,隋唐时期屡有更替。境内有北岳庙,汉白玉雕刻从北魏一直沿袭至今,闻名全国。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造像

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刻工

雕漆主要工艺之一,又称雕工。即先在器物上髹漆若干层后,再凭漆之厚度来雕刻花纹。

修德寺

位于河北曲阳县南关,毗邻北岳庙,为北宋时期曲阳著名寺院之一,是在隋朝恒岳寺旧址上建造的,现只存修德寺塔。

相关文章

  •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宽12.3厘米,高5.5厘米。“契此”身著袈裟,袒胸,斜倚于布袋旁。像背镌隶书“尚均”二字。像用田黄石,雕刻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刻画准确,属清代品位较高的工艺佳作。...

    226 尚均 田黄石 契此
  • 深黄釉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深黄釉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深黄釉卧猪,隋,长13.2厘米、宽4.5厘米、高4.5厘米。猪卧于地上,二目如闭非闭,似正在休息。长嘴前伸,露出獠牙,双耳上竖,脊部微隆,仿佛对四周的情况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造型生动写实,属于在陶胎上直接施釉而成的釉陶猪。隋代的陶匠塑造了这尊生动的野猪形象,其应当属于墓葬中家畜类的陪葬明器。...

    766 黄釉 明器
  • 骨雕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骨雕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骨雕羊,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年),高7.1厘米。清宫旧藏。这是一件用骨粉压制成模的雕刻作品。一只羔羊头高仰,口微张,双耳竖起,两只眼睛流露着温和期盼的神情,二前腿直立而不呆板,右后腿轻抬前迈,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羊身的刻画精细逼真,小羊稚嫩柔弱的气质更表露无遗。作品着重于写实,细节刻画入微,表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此为日本国制,收藏于清宫。...

    30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刘氏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氏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氏造石思惟像,北齐,残高44.5厘米,宽34.3厘米。思惟菩萨头戴花蔓冠,修眉细目,面部丰腴,右手支颐,右腿抬起,左腿下垂呈半跏趺坐。左右雕刻龙纹双树及二胁侍,均残缺。尊像底部基座四面皆刻有图像:正面底层为双狮,狮头相对,卷毛,双睛突出,足前伸。中层双力士托炉,外侧为6名供养人,有的手持香宝子,有的从香宝子中拈香,供养人大小、姿势各不相同。上层中间为博山炉...

    1658 思惟菩萨 菩萨 半跏趺坐 龙纹 胁侍 基座 供养人 博山炉
  •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宋,高47厘米,宽28.5厘米,厚23厘米。菩萨高绾发髻,头戴宝冠,脑后宝冠已残缺,束冠缯带尚十分清晰。长眉弯曲,细眼微睁,鼻梁高挺,鼓唇拢嘴,下颌略翘,显得十分端正得体,一副悲天悯人神态。...

    629 菩萨
  •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马,唐,高47厘米,长47厘米。马首略低,偏向左侧,短耳直立,戴辔头,额前饰杏叶状物。短鬃修剪齐整,前有攀胸,后有绿色鞅鞦,配有马镫。马尾盘扎,鞍鞯色彩丰富,鲜艳夺目。...

    698 鞍鞯
  •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骑驼,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厘米,长55厘米。双峰骆驼站立在菱形托板上,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隆起,四足前后错落,作行进状。驼背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络腮胡。头扎幞头,身着翻领、窄袖、开胯、过膝的胡服,下着袴子,脚蹬高靴。手扶骆驼前肉峰。肩上站立一猴,猴一爪扶俑头部,一爪托腮,一副顽皮之相。除胡人面部敷白粉,五官、胡须等墨绘外...

    1233 胡人 开元 幞头 托腮 唐三彩 康国
  • 青龙纹瓦当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瓦当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瓦当,汉,直径18.5厘米。瓦当为筒瓦之头,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的一种。因其有遮蔽檐头、阻止瓦片下滑的作用,所以称当。它兼具实用功能与装饰作用。古人以各种动物、植物纹样,图案、文字等装饰当面。青龙是瓦当中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是主管东方的神灵,它通常与白虎、朱雀、玄武共同组成为四神(也称四灵)。此青龙瓦当外缘宽厚,中心有一乳钉状圆钮,青龙眼睛圆睁,张口,...

    758 龙纹 四神 四灵
  • 竹根雕骑象尊者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竹根雕骑象尊者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竹根雕骑象尊者,清,高25厘米,宽12.5厘米。此骑象尊者,头向左倾,浓眉毛,双睛微合,颧骨突出,唇及两鬓长满胡须。袒胸,露出嶙峋瘦骨,双手相交于左膝上,左腿抬起,右腿下垂,足穿芒鞋,骑坐在大象身上。大象回首,四腿直立,四足下为盘曲缠绕之竹根。该像设计巧妙,制作精细,颇能反映出清代竹雕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取向。盛唐以后,禅宗逐渐在皇家、僧侣、士大夫、普通信众中传...

    1483 大夫 罗汉 应真 五百罗汉
  •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清,高25厘米。达摩头戴巾帽,虬髯卷曲,面侧向右,拱抱双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风吹动而翘起。下著裙,左足呈露于外,足下为汪洋大海。达摩明眸深邃,凝视远方。德化窑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表现出超凡绝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大胆创新,兼顾了平民百姓的审美...

    1180 德化窑 达摩 瓷塑 造像 瓷土 白瓷
  • 黄釉画彩弹竖箜篌伎乐女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釉画彩弹竖箜篌伎乐女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釉画彩弹竖箜篌伎乐女陶俑,高15.5厘米。伎乐女陶俑泥质白瓦胎,通体施黄釉,釉上画彩。女佣面部五官端正,墨画眉眼,高颧骨,唇点朱红,神态自然,头梳墨色高髻,肩披红色披帛,顺体下垂至地,身着窄袖高腰长衣裙,裙摆曳地。伎乐女俑跪坐姿,双手抱竖箜篌,作演奏状。竖箜篌造型完整,是研究古代乐器的有形资料。此乐器系从西域传入中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曾出土一件完整...

    222 黄釉 竖箜篌 高髻 披帛 阿斯塔那古墓群
  • 瓷塑送子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瓷塑送子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瓷塑 送子观音像,高33厘米。观音头束螺式发髻,披斗篷式袈裟,胸间饰缨络,手腕饰玉镯,赤双足呈半跏趺坐姿坐于高座上。神情娴淑,姿态端庄。其怀中抱一小儿,小儿呈立姿,左手执元宝,右手扬掌偏外作与人状(即满愿状)。在观音右侧饰有经函卷,下设紫檀木雕底座(后配)。瓷塑胎质略显粗糙,釉料乳白中微泛青。此像将人物雕塑的生动传神,在衣饰和手势的处理上颇具匠心。送子观音题...

    898 瓷塑 送子观音 观音 半跏趺坐 紫檀木 造像 菩萨 德化窑
  • 铁造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造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造像头,宋,高23.5厘米,宽14厘米,厚15厘米。头戴冠,冠两侧左圆日形内铸有日字、右弯月形上有月字。脸庞略瘦端庄,眉、睛、唇以及人中均用阳刻线条表示,轮廓十分清晰。眼角上吊,嘴角内收,面含微笑。...

    1419 造像
  • 郭巨埋儿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巨埋儿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巨埋儿砖,北宋,长19.1厘米,宽25.5厘米,厚3厘米。画像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壸门内浮雕人物故事。正上刻有“郭巨”2字。左侧男子头罩巾,着窄袖袍衣,腰中系带,足穿芒鞋。他手持铁锹作挖土状。右侧女子怀抱小孩,女子面庞清秀,神色平静,仿佛视埋儿为平常事,但小孩却紧紧抱住母亲,神色紧张,似乎意识到危险的临近。画面中央偏下一釜黄金闪闪发光。从画面及题...

    1598 壸门 浮雕 河南博物院 二十四孝 鲁迅
  • “石叟”款观音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叟”款观音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叟”款观音坐像,高14.6厘米。观音直鼻,小口,目光慈祥,庄重娴雅,衣纹随形体处理,简洁流畅,手、足、发刻画准确、细致,嵌银丝,背嵌“石叟”款。像原藏于清宫。“石叟”款铜造像区别于一般宗教造像,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性,对作品美的追求远远超出了供奉崇拜的实用要求,特别是对塑造对象神韵的把握,更非普通工匠所能企及。而造像所用铜质,系经过反复冶炼,剔除各种杂质而成...

    1808 石叟 观音 造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