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2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424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图片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简介

沈周叙事》轴,清乾隆,金农书,纸本,楷书,纵155.4厘米,横36.9厘米。

此作是记录关于沈周的一段典故,体现出其不附权贵,高洁清雅的品质。金农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此轴多侧锋运笔,圭角锋棱鲜明,起笔与收笔刻意直切成形,横划粗而直划细,勾划多用转笔作波送出。综观全文,笔画方劲沉厚,墨色浓厚,寓有篆籀遗势。

释文:“曹太守者新构察院成,欲图画其楹庑,籍画史,石田先生名在籍中。隶摄之。先生曰:毋惊老母,旦夕画不敢后。客曰:太守不知公,何贱公也,谒贵游可勿往。先生曰:往役,义也,岂为贱哉,谒而得再往,乃贱耳。曹太守世复不少,若相城沈先生真不可多得耳,贵显之门去而再往,岂止于贱哉。乾隆五禩(乾隆五年,1740),岁在庚申闰六月,稽留山民金农附记,时客广陵陈芝麻桥李家旧屋”。钤“金吉金印”(白文方印),“龙虎丁卯”(朱文方印)。


相关知识科普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金农

金农(1687—1763或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受业于何焯。乾隆元年以布衣被荐博学鸿词科,未中,遂游历四方,后居扬州,以卖书画为生。博学多才,工诗文,精篆刻。善山水、人物、花卉,画风古朴,造型新颖奇古,极具个性,秦祖永《桐荫论画》评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五十岁后开始绘画创作,与郑燮、高翔、汪士慎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颇具特色,富于金石意味,为时人所推重。

漆书

清代“扬州画派”代表画家金农所创造的书体。其字体破圆为方,横粗直细,似用漆帚刷成,富于浓厚的金石意味。

相关文章

  • 赵孟頫行书七绝诗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赵孟頫行书七绝诗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绝诗》册,元,赵孟頫书,纸本,行书,纵34.7厘米,横35.3厘米。释文: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爲中庭老書。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作品未见著录。此帖虽仅短短五行大字,却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傲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

    961 赵孟頫
  • 翁方纲行书论绛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翁方纲行书论绛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论绛帖》卷,清,翁方纲书,纸本,行书,纵28.9厘米,横302.4厘米。释文:绛帖廿物,原是冯涿州家藏,后归孙退谷。每幅有一轩二字印,印几方广二寸,元初方一轩押于装池间,亦间有无此印者。其纸皆横簾纹,而搨手亦极精善。闻此同精拓者凡数部,皆不全者。冯伯衡择其精善者合成此一部耳。其卷后皆仍存旧题识。十卷后复列帝王书,以宋太宗为首,二王书皆割裂,杂以头眩方诸帖矣...

    1102 翁方纲 王廙 王洽 淳化阁帖 历代名臣法帖 冯铨
  • 行草书三札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书三札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书三札帖》卷,宋,文彦博,纸本纵43.5cm,横222cm。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介休三贤”之一。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将入相五十年,被世人视为一代贤相。此三札均为文彦博任职河南府时所作,书法为其晚年风格。文彦博书法远学“二王”,近师颜真卿、...

    547 颜真卿 杨凝式
  • 解缙草书自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解缙草书自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自书诗》卷,明,解缙书,纸本,手卷,纵34.3厘米,横472厘米,草书,75行,389字。解缙《自书诗》卷释文本幅共录自作诗 7首,是解缙于1407――1410年在广西、交阯为官期间所作。除第六首《过藤县》外,其余 6首均见于解缙《文毅集》,其中个别诗句互有出入。作品创作于永乐八年(1410年),时解缙42岁,恰从遥远的边陲入京奏事。之后不久即被陷入狱,5...

    1058 解缙 手卷 解缙自书诗卷释文 交阯 王穉登 安岐 平生壮观 墨缘汇观
  • 杨维桢行书沈生乐府序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杨维桢行书沈生乐府序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沈生乐府序》页,元,杨维桢书,纸本,册页,纵28.3厘米,横76.8厘米,行书,35行。 《沈生乐府序》释文 本幅款钤“会稽杨维槙印”、“会稽杨氏廉夫”、“抱遗老人”、“东维子”、“清白传家”印5方。安岐、衡永等鉴藏印多方。 《沈生乐府序》是杨维桢为其学生沈国瑞的乐府诗集所作的序文。文中对元朝乐府及乐府诗人酸斋(贯云石)、踈斋(卢挚)、小山(张可久)等作了...

    1434 杨维桢 册页 沈生乐府序释文 安岐 衡永 贺铸 壬寅消夏录
  • 章草书出师颂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章草书出师颂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出师颂》卷,隋人书,纸本,章草书,纵21.2厘米,横29.1厘米。《出师颂》释文。本幅无款。鉴藏印记有22方,计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驮”,唐邵王李约“约”和“邵约之印”,唐中书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钤两处);宋高宗“绍”、“兴”(联珠印)、宋内府“书印”(半印)和“内府秘书之印”;明以前人之“蓑笠轩印”、“历代永宝”、“刘氏中守”、“刘完私印”、“...

    262 章草 出师颂释文 梵文 三藐母驮 李约 王涯 安岐 石渠宝笈
  •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88.5厘米。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阴名士四十一人集于兰亭,修禊祭,宴曲水。即席赋诗,汇为一卷,由王羲之当场作序。这篇序情文并茂,心手双畅,向称“天下第一行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 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

    1482 王羲之 兰亭序 唐太宗 李世民 欧阳询 冯承素 虞世南 神龙本
  • 朱熹行书上时宰二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朱熹行书上时宰二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上时宰二札》,宋,朱熹书,纸本,手卷,行书,第一札纵33.8厘米,横68.2厘米,23行,297字,第二札纵33.3厘米,横28.5厘米,10行,104字。本幅钤鉴藏印“漱若”、“式古堂”、“无恙”。卷后明吴宽、陈敬宗、廖庄、李东阳题跋。《上时宰二札》又称《钧翰、豪民二札》。第一札谈及以衰病之躯应接吏民、省阅文案,精神气血内外枯耗,难以支撑。按《宋史·朱熹...

    789 朱熹 手卷 上时宰二札释文 吴宽 陈敬宗 李东阳 卞永誉 式古堂书画汇考
  • 王穉登行书录鹤林玉露语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穉登行书录鹤林玉露语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录《鹤林玉露》语轴,明,王穉登书,纸本,立轴,纵117.3厘米,横44.5厘米,行书,11行,301字。释文: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方足,旋汲山泉,拾松枝,鬻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竹林与麛犊,共偃息...

    1171 王穉登 唐子西 周易 文徵明
  • 虞集行书白云法师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虞集行书白云法师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白云法师帖》页,元,虞集书,纸本,纵30.7厘米,横51.8厘米,行书。释文:集顿首奉记。白云法师和上乡契,去年过访,足仞至情。别后极深怀系。大墓甚感用情,亲戚同不知首尾,不知归附心来,又六十余年,先参政之所经理遣意,老者今秋遣女后方可出。秋深要来,能来为妙。竹深旧相识,如来说可奉承。兹因俞伯康山长还吴,略得布此。秋冬间能来住一两月,同出亦好也。大墓事已开...

    373 虞集 项元汴 安岐 完颜景贤 王世贞 三虞堂书画目
  • 黄易隶书临杨太尉碑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黄易隶书临杨太尉碑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临杨太尉碑》轴,清,黄易书,纸本,隶书,纵69厘米,横27.5厘米。释文:圣汉龙兴,杨憙佐命。公侯之胄,必复其始。是以神祗降祚,乃生于公。实履忠贞,恂美且仁。博学甄微,靡道不诙。又明尚书欧阳,河洛纬度。穷神知变,与圣同符。杨太尉碑石已不存,余得宋搨本,日临一过,子修先生正定。杭人黄易。作品节录《杨太尉碑》。此碑又称《汉太尉杨震碑》、《杨伯起碑》,据流传翻刻...

    1093 黄易 翁方纲
  • 张弼行草书诗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弼行草书诗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诗文》卷,明,张弼书,纸本,行草书,纵29.5厘米,横58.9厘米。《行草诗文》卷释文署款:“成化十六年庚子六月,张弼在南安郡斋记。”钤印“汝弼”、“东海翁”。鉴藏印有“潘氏季彤珍藏”、“李定颐收藏记”、“宋氏廉一长物”等诸方。卷后有清潘正炜题记一段。此卷内容分别为张弼自作五言诗、七言诗七首及短文五则,书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六月,作者时年5...

    904 行草诗文卷释文 台阁体 怀素
  • 张即之行书双松图歌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即之行书双松图歌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双松图歌》卷,宋,张即之书,纸本,手卷,纵33.8厘米,横1196厘米,行书,72行,144字。《双松图歌》为杜甫诗《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释文: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迴高枝。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偏袒右肩露雙腳,葉裏松子僧前落。韋侯韋侯數相見,我有...

    274 张即之 手卷 杜甫 石渠宝笈
  • 弘历行书临王羲之草书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弘历行书临王羲之草书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临王羲之草书帖》轴,清,乾隆书,纸本,纵92.5厘米,横39厘米。释文:得足下旃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顷服食,方回近知,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宰相安和,殷生无恙,时面兄,当宜兄怀。款署:“己巳仲冬”,为乾隆皇帝39岁时所书。款下有“『0609』”(即八卦符号“乾”)“隆”连珠印和“御书”方印。...

    997 王羲之 淳化阁帖 赵孟頫 桃花源记
  • 梁同书行书苕溪渔隐丛话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梁同书行书苕溪渔隐丛话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苕溪渔隐丛话》轴,清,梁同书书,纸本,行书,纵130.3厘米,横34.5厘米。 释文:世间俚语往往极有理者,如云:闻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若能践此言,岂有不省事乎。又云:少吃不济事,多吃济甚事,有事坏了事,无事生出事。若能守此戒,岂复为酒困乎。苕溪渔隐丛话。己未冬初山舟同书书时年七十有七。下钤印“山舟”、“梁同书印”共2方。无鉴藏印。此轴是...

    619 苕溪渔隐丛话 梁同书 钱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