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990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图片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底部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简介

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高44.3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24.7厘米。

尊圆口,粗颈,垂肩,圆腹,圈足。肩、腹相交处对称置透雕螭龙耳。内施白釉。外壁花釉里红装饰。口沿处绘缠枝莲纹,腹壁的主题图案是青花釉里红,近底处绘青花釉里红仰莲瓣纹,足边绘。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尊因形状如同倒放的鹿头,故又名“鹿头尊”。其造型稳重饱满,釉色莹润,釉里红颜色亮丽,以青花、釉里红装饰的缠枝莲纹饰,红花蓝叶,色彩搭配巧妙。它代表了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

雍正时的青花釉里红,将两种釉下彩烧制得均很完美,其工艺精湛,造型俊秀,纹饰清新舒展,位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冠。此时的青花釉里红瓷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云鹤、云蝠、蟠螭(pán chī 音盘吃)、穿花凤、松竹梅、山水人物等各种。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釉里红

釉下彩瓷器的一个品种。以青花钴料和铜红料在素胎瓷器上描绘纹饰,然后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色。始烧于元代,雍正时期最为成熟。

花釉

文献上称“花瓷”,主要指唐代北方瓷窑生产的一种瓷器,其中以鲁山花瓷为代表。一般在黑釉、黄釉、黄褐釉或天蓝釉上施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或作有规律的排列,或任意挥洒,彩斑或形似树叶,或似云霞,或呈岩浆状分布器身,再经高温焙烧,釉彩熔融流动,呈现出绚烂斑斓的艺术效果。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其在釉下彩绘,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的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大。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明、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高。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缠枝莲花纹

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之一,象征纯洁,缠枝因枝蔓连绵不断,具生生不息之意。缠枝莲花纹是寓意吉祥的传统装饰纹样。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相关文章

  •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 划花双虎纹瓶,宋,高32.3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5厘米。瓶形似橄榄,圈足。胎为灰褐色,表面施白色化妆土。外壁刻划二虎,一站立,一行走,呲牙翘尾,矫捷凶猛, 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故称“珍珠地”。此瓶制作规整,线条流畅,色调和谐,绘画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是一件有代表性的...

    872 登封窑 珍珠地 划花 化妆土 莲瓣纹
  • 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元,高30.5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1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罐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斜收,平底。通体施白釉。腹部刻划花卉纹。...

    1712 定窑 划花 花卉
  • 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茄皮紫釉暗划云碗,明万历,高7.3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5.5厘米。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施淡茄皮紫色釉。腹部暗刻二云龙赶珠纹。圈足墙外暗刻回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明代茄皮紫釉以呈色黑紫的深茄皮紫釉较多,淡茄皮紫釉较少见。此碗即属于后者,且釉色纯正,生动,弥足珍贵。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早期...

    476 暗划 龙纹 回纹 青花 刻花
  • 哥窑灰青釉八方贯耳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灰青釉八方贯耳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灰青釉八方贯耳壶,高14.9厘米,口径4.6-3.7厘米,足径4.8-6.4厘米。壶作八方形,口微外撇,短颈内弧,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斜。颈部饰两道凸弦纹,两侧对称置中空的筒形耳,俗称“贯耳”。通体施灰青色釉,遍布细碎开片,开片纹呈黑色。足端无釉,呈黑褐色,俗称“铁足”。此壶仿青铜器式样,釉面光亮莹润,通体开细碎鱼子纹,纹片自然美观,别具一格,为典型的...

    1391 哥窑 贯耳扁瓶 扁瓶 弦纹
  • 白釉花式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花式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花式高足杯,宋,口径9.8厘米,足径4.5厘米,高6.3厘米。杯呈五瓣花式,敞口,深弧腹,高足微外撇。通体施白釉。此杯造型仿金银器,釉色洁白,釉质光润,精致细巧,体现了宋代白瓷的烧制水平。...

    668 白瓷
  •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花纹折沿盆,明永乐,高13.9厘米,口径31.6厘米,底径21.5厘米。盆折沿,腹垂直,平底露胎。里外青花装饰。盆里沿绘缠枝花一周,内壁绘缠枝花7朵,盆底绘一周,回纹内绘八瓣,花瓣呈变形,纹内又绘。盆外沿绘卉8朵,外壁绘7朵,底边绘变形朵花纹一周。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为料所致。纹饰繁复生动,层次分明,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

    1325 青花 缠枝 回纹 团花 蕉叶纹 八仙 折枝 花卉
  • 青釉六系盘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六系盘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六系盘口瓶,南朝,高39.4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11.7厘米。瓶盘口,长颈,溜肩,圆腹,平底。肩部十字对称分布一组单系和一组双系。内外施青釉,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南朝时,青釉瓷器的造型更趋于实用。此器较东晋时盘口瓶的盘口加大,颈亦增高,腹部变得更加修长,其各部位的比例协调,形体线条过度柔和,造型优美。其重心较低,放置平稳,使用时比较省力。...

    859 青釉 双系
  •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8.2厘米。碗口微撇,弧腹,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圈足,碗里白釉,外壁藕荷地上绘花鸟纹,高足上饰金彩弦纹,近底绘海水江崖纹。...

    1657 粉彩 高足碗 大雅斋 弦纹
  •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清乾隆,盒高9厘米,长48厘米,宽45.3厘米。六方紫砂澄泥砚置于大紫檀木盒内,盒面填金隶书“萃珍含润”。每方砚分别配有随形的紫檀木盒,盒盖上部均嵌玉一块,上分别刻玉螭纹、兽面纹、玉卧蚕等,下部为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题。此套砚是在澄泥中掺进一定比例的宜兴紫砂精心制作而成,澄泥中掺紫砂不仅使砚的颜色微现深紫而凝重美观,而且会增加研墨的摩擦...

    737 宜兴窑 澄泥砚 紫檀木 螭纹 兽面纹 玉兔 石渠 砚堂
  •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明正德,高4.9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13.1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俗称“窝盘”。内施白釉,施红釉,无纹饰。圈足内施。无款识。此盘作工精细,胎薄体轻,底心微下塌,釉质细润,红色鲜艳,是罕见的明正德瓷器中的精品。自宣德以后,高温铜红釉产品渐少,传世的正德红釉瓷器颇为少见,说明当时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生产渐入困境,可能技术已经衰退。...

    1658 红釉 青白釉
  • 红釉开光金囍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釉开光金囍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釉 开光金囍字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8.2厘米。碗直口微敞,弧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内外均有描金回纹一周,碗内壁红地上描金“囍”字,里心饰金彩团寿字,外壁红地上有四个圆形开光,其内皆饰龙凤“囍”字,开光之间以花蝶纹相隔。外底白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全器以红色为主,并用蓝、白、绿等色点缀,画面喜庆热烈,这是同治皇帝大婚时所...

    889 红釉 开光 描金 回纹
  • 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厘米,口径4.3厘米,足径6.7厘米。瓶为4瓣瓜棱形,口微撇,长颈中部起一圈凸棱,将颈分为上下两部分,丰肩,腹下内收,圈足外撇。底白釉无款。颈部共有纹饰三层,凸棱以上为海水纹、折枝 花卉纹,其下为缠枝花卉纹,肩及足部边缘饰海石榴一周,腹部饰缠枝宝相花纹。明成化时期的瓜棱瓶造型比永乐时期更为清秀,其足变矮,胎更薄。成化时...

    1811 青花 缠枝 瓜棱瓶 折枝 花卉 宝相花 琢器
  • 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镂空 粉彩 描金夔凤纹套瓶,清乾隆,高32.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11厘米。瓶呈胆式,细长颈、垂腹、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瓶口、足沿涂金彩,瓶颈近口沿处、圈足外墙以黄地轧道粉彩 花卉纹装饰,颈部饰蓝地轧道粉彩勾莲纹,腹部饰青釉镂空描金夔凤纹。瓶内附一小瓶。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心方形留白处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先在高温下将青釉、...

    1865 青釉 镂空 粉彩 描金 松石绿釉 轧道粉彩 花卉 勾莲
  • 宜兴窑紫砂端把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端把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端把茶壶,清雍正,高7.5厘米,口径7.6厘米,足径7.5厘米。壶圆形,短颈,圈足。口、流、柄的高度一致。紫色砂泥,细腻光润。雍正时期宜兴窑向宫廷进贡的紫砂壶多是以造形、泥色取胜的素壶,光素古朴中更能显示出紫砂壶肌理的自然之美。...

    1031 宜兴窑
  •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孔雀绿釉 鱼藻纹盘,明正德,高3.4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清宫旧藏。盘撇口,浅弧壁,圈足。盘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装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我国传统的主流青花瓷器是白釉青花瓷器。孔雀绿釉青花瓷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其做法是先用青料在成型后的坯胎上描绘图案纹饰,用毛笔蘸白釉在...

    1320 孔雀绿釉 鱼藻纹 青花 花瓷 景德镇 素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