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番君鬲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番君鬲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8698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番君鬲❖图片
番君鬲
番君鬲铭文拓片
番君鬲❖简介
番君鬲,高11.8厘米,宽16厘米,重1.46kg。
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
口沿有铭文17字:
唯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铭文意为: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于鼎、鬲形近,所以此鬲又名为鼎。
相关知识科普
鬲
鬲(音力),食器,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春秋战国时期鬲多以偶数组合与列鼎同墓随葬,起着陪鼎的作用。战国晚期,青铜鬲逐渐消失。 甗的下部世称鬲,用来装蒸锅水,属于甗的一部分。
窃曲纹
《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总的特点是长带形,两端钩曲,始见于西周晚期。
鼎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