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 |
时代 | |
门类 | 织绣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4214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图片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局部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局部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局部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部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局部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简介
雪灰色缎绣四季花篮棉袍,清乾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22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后妃吉服之一。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枚。月白色暗花绫里,内絮薄绵。领、袖边饰石青平金绣凤鸟纹缎及石青片金缘。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藕荷缎绣花卉有水绵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五日收,敬事房呈”;一书“藕荷缎绣花卉绵蟒袍一件”。以雪灰色素缎为面料,通身绣八组由二十余种四季花卉组成的花篮纹样,间以杂宝、草虫等纹。下襟绣海水江崖,间饰杂宝。绣法丰富多变,纹样清丽雅致。
相关知识科普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片金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
黄纸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敬事房
清内务府所属管理太监事务的机构。康熙初年设立时称敬事房,雍正初年改称宫殿监,然旧名仍存。宫殿监办事处在乾清宫南庑,此乾东三所之敬事房当为另一办理日常事务之所,此处还有敬事房库房,收贮外国、各藩、各地贡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