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缂丝仙山楼阁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缂丝仙山楼阁图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缂丝仙山楼阁图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5613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缂丝仙山楼阁图❖图片

缂丝仙山楼阁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仙山楼阁图❖简介

缂丝仙山楼阁图,清乾隆,纵29厘米,横28厘米。

此图在本色地上缂织仙山楼阁。殿宇亭台之间树木葱郁,小桥流水,彼岸远方有群山及山中楼阁。画面布局繁密,境界幽静旷远。

此作品将缂丝与绘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先缂织后添色。缂工主要用平缂织物象的轮廓,间用搭缂长短戗手法,其上再用各种颜色绘出形象。画中的楼阁建筑以界尺画出,山石皴法使用了墨、石绿、赭石色,极似仇英的楼阁界画之风格。

此缂丝画中楼阁工细,山青树茂,敷色古雅。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平缂

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搭缂

缂丝技法术语之一,亦称“搭梭”。当缂织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边缘时,因两色不能互相连接而形成裂缝,故在每隔一定距离处,使两边的色纬相互搭绕对方色区的一根经线,以避免竖向裂缝过长而形成裂口,此种缂织技法称搭缂。

长短戗

缂丝戗色技法之一。即在花纹由深至浅的晕色中,利用缂丝线条伸展的长短变化,使深色纬与浅色纬相互交叉,从而得到自然晕色的效果,至今仍沿用。

界尺

画家作界画时所用的工具,用于画宫室楼台的线条。

仇英

仇英(约1505—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中年时画名渐起,经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请,至其家中作画。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昆山鉴藏家周凤来延聘居其家六年。尔后又至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作画,长达十余年,其间广泛接触、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技艺大进,尤其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晚年与文徵明父子及其门生交往密切,又吸取了“吴派”文人画之长,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气息,其声誉与沈、文、唐相并埓,有“吴门四家”之称。 仇英的山水以青绿重色为主,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写景真实又有所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复兼具明快清朗,绘建筑工致精确而不刻板,山石勾勒中兼施皴擦点染,规整中见放逸。画树则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灵活多变,设色浓艳鲜丽,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显得艳而不媚。人物画亦以工笔重彩为主,尤善仕女,体态俊美,笔法细微,敷色妍柔,有“仇派”仕女之称。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

界画

指依靠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以宫室、楼台、屋木等建筑为表现对象,又称“宫室画”、“屋木画”。

相关文章

  •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龙凤勾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袍,清康熙,身长148厘米,两袖通长200厘米,袖口17厘米,下摆138厘米。披领横106厘米,纵35厘米。清宫旧藏。朝袍质地为芝麻纱,纱上织暗花纹样:上身前后均呈“品”字形排列暗花三团,一团暗花团龙勾莲纹在上,二团暗花团凤勾莲纹在下。下裳呈“一”字形排列暗花团龙勾莲纹三团。朝袍又饰描金花纹,其中披领行龙二,两袖端正龙各一,腰帷...

    1837 勾莲 描金 勾莲纹 行龙 皇帝朝服 背云
  •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清乾隆,纵35厘米,横92厘米。此图卷在本色方孔纱地上彩绣远山、飞鸿、小桥流水、回廊水榭、树木、人物、坡陀、花草等纹样。作品采取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斜一丝串、平针、套针、平金等针法绣制。在布局上吸收了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画“三远”的全景式构图,把平远、高远和深远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布势奇巧,开合有度。画中...

    1606 纳纱 斜一丝串 一丝串 平针 套针 平金 散点透视 透视
  • 香黄缎暗云龙织金团龙龙袍(拆片)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黄缎暗云龙织金团龙龙袍(拆片)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黄缎暗云龙织金团龙龙袍(拆片),清顺治,身长118厘米,两袖通长145厘米,袖口宽14厘米,下摆宽105厘米,前后裾长31厘米。清宫旧藏。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袖身有压褶接袖一段,裾前后开。袖边及领边用石青色妆花缎镶边。龙袍以在暗四合如意云组成的方格骨架内织团龙纹的香黄色缎为地,并用“妆花”技法以圆金线织正面金龙四团,间饰五彩祥云和海水江崖。金龙用圆...

    1013 织金 大襟 妆花 团龙纹 龙纹 圆金线 五彩
  •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清乾隆,纵82厘米,横36厘米。清宫旧藏。此图轴为清高宗御笔缂丝画。图中于米色地上彩缂花瓶与瓶中的梅花、水仙、竹子、灵芝以及鲜活的盆草、萝卜蔬菜等物,以取“仙壶淑景”之意。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用平缂、构缂等技法缂织,局部作渲染补色处理。画面左侧墨缂御笔行书“仙壶淑景”,朱缂“乾”、“隆”、“含豪邈然”、“摛藻为春...

    219 缂丝 灵芝 退晕 平缂 构缂 渲染 文人画 钱选
  • 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袖口长26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左右裾长83厘米,后裾长70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衣上缀珊瑚扣五个。月白色夔龙流云暗花绫衬里。褂面为石青色素缎地,用绣牡丹、海棠、茶花、菊花、梅花、月季、水仙花卉的八团缎片缀补于其上,八团花设计巧妙,尤其是两肩上的团花,从正反两...

    383 团花 花卉 对襟 珊瑚 月白 夔龙 海棠 套针
  • 石青色四团龙织金缎袷衮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四团龙织金缎袷衮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四团龙纹 织金缎袷衮服,清早期,身长87厘米,两袖通长110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85厘米,左右开裾长39厘米,后开裾长30厘米,前后团花直径25厘米,两肩团花直径24厘米。清宫旧藏。衮服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采取二色金线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缎地上织四团金云龙纹样。衮服内衬月白色水纹暗花绫里,襟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此为清代早期皇帝穿用的礼...

    1726 团龙纹 龙纹 织金缎 织金 衮服 团花 对襟 月白
  • 缂丝八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八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八仙图轴,元,纵100厘米,宽45厘米。清宫旧藏。此缂丝图以十余种色丝装成的小梭在白色丝地上依画稿缂织出八仙人物及南极仙翁的形象,表现出八仙祝寿的主题。人物面目清晰,神情平和,服饰飘逸。鹤、鹿、流云、山石、修竹等衬景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高雅脱俗的仙境氛围。此图的创意、构图、缂织技法均具有元代缂丝的特点。其经直径为0.15mm,纬直径为0.33mm,经密度...

    467 缂丝 八仙 长短戗 木梳戗 平缂 搭缂 构缂 掺和戗
  •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清乾隆,纵36厘米,横22厘米。清宫旧藏。册页是在本色地上缂织玉兰、蔷薇、桃花、望春花、婪尾春(即古人谓之芍药)、石榴花、紫栋花、水仙花共8开,每幅帧首以隶书缂织高宗御制七言绝句诗一首,诗下分别缂织朱白文印“齊物”、“叢雲”、“涵虚朗鉴”、“爱竹学心虚”、“垂露”、“会心不远、德充符”、“云霞思”、“几暇临池”。 此册页缂工简单,以平缂...

    761 缂丝 花卉 册页 朱白文 平缂 构缂 渲染 恽寿平
  •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清嘉庆,纵77厘米,横38厘米。此图轴绣一轮丽日照耀下,海棠花灿然盛开,花枝上一鸟攀栖,另一鸟正从空中俯身低翔而至,两鸟啁啾鸣啭,神情欢悦,共沐和煦与明媚的春光。画面构图疏朗,线条简洁明快,根据物象的不同特征而施以不同的针法,以套针为主,另用齐针绣树枝,滚针绣叶脉,拉尾子针绣花蕊,施毛针绣鸟羽等,花鸟形神皆宛然而出。画面设色以绿、蓝为主,淡...

    1376 海棠 套针 齐针 滚针 拉尾子针
  • 湖色缎绣菊花纹夹『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湖色缎绣菊花纹夹『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湖色缎绣菊花纹袷『0611』衣,清光绪,身长143厘米,两袖通长136厘米,下摆宽122厘米。此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作多层状,左右开裾至腋下云纹处。衣内衬品月色素纺丝绸里。领、袖、衣缘镶滚多道或织或绣的花卉纹绦边。领、襟缀铜鎏金光素圆扣一枚、白玉琢蝉式扣四枚。此『0611』衣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戗针、平金、打籽等多种刺绣针法在湖色...

    278 菊花纹 大襟 花卉 绦边 鎏金 平针 戗针 平金
  • 蓝色簟锦纹暗花绸夹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簟锦纹暗花绸夹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簟锦纹暗花绸夹袍,清乾隆,身长148厘米,两袖通长204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0厘米,前后裾长58厘米,左右裾长23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以蓝色暗花绸为面,月白色暗花绫衬里。夹袍用变化的斜纹组织织成簟锦纹(一种似竹席的纹饰),以一交一的平纹组织显花,一个花纹单位直径约37厘米。以鲶鱼、磬、盘长等纹饰组成寓意“吉庆有余...

    1603 大襟 月白 吉祥图案 织造 造工
  • 石青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清嘉庆,身长141.5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清宫旧藏。棉褂对襟,宽袖。周身饰灯笼纹,两肩和前胸、后背各织一团,下幅前后各两团。每团灯笼织“海屋添筹” 纹,两旁为谷穗纹。下摆为海水江崖纹,间饰竹、石、灵芝、水仙、万寿菊、牡丹、月季、蝙蝠和杂宝等寓意“灵仙祝寿”的吉祥图案。袖口亦缂织海水江崖纹,间饰折枝牡丹和勾莲等纹样。领口系有墨...

    280 缂丝 灯笼纹 对襟 海屋添筹 灵芝 吉祥图案 折枝 勾莲
  •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清乾隆,长213厘米,宽69厘米。此轴在八枚缎地上刺绣金刚经塔。塔共7层,从下至上以赤圆金线作边框,将金刚经曲折回转地绣于框内。最下层绣须菩提向坐在莲花座上的释迦牟尼提问的情境,释迦牟尼结迦趺坐,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经文即从释迦牟尼头上方开始,按回纹从右向左刺绣。塔中间第四层绣一小塔,其它6层均绣释迦牟尼的不同说法相。此图轴形式新颖,绣法...

    400 顾绣 圆金线 菩提 释迦牟尼 说法 回纹 回文 滚针
  • 顾绣渔樵耕读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渔樵耕读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渔樵耕读图轴,清乾隆,长112厘米,宽45厘米。此图轴具有文人画的情趣,表现文人对清雅闲适、自得其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绣家以绣绘结合的技法追摹原作风格,远山近坡均以笔墨描绘点染。人物、木桥、茅屋、树木等则以针代笔,以丝代墨,精细地绣制。针法除平针、套针、滚针、正抢针等常用针法外,草鞋、渔篓用网针,茅屋的窗棂、房顶用编针,芦苇、小草用斜缠针,而衣纹除用滚针...

    244 顾绣 文人画 平针 套针 滚针 抢针 网针 斜缠针
  • 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清咸丰,身长143.2厘米,袖长198.4厘米,袖口23厘米,下摆116厘米。此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庆典活动等场合。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领袖俱石青色曲水纹织金边,片金缘,裾左右开,八团有水直身式袍。大红色缂丝面,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絮薄棉。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运用精湛的缂丝技法缂织海水江牙纹,八团...

    53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