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时代
门类 宫廷宗教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20064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图片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唐卡❖简介

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 唐卡,18世纪,内地,绢本,刺绣,通高145厘米,宽85厘米,画心纵76厘米,横51厘米。清宫旧藏。

十一面观世音为诸多观世音菩萨形象中常见的一种。十一个颜面象征菩萨修完“十地”,最后功行圆满,到达第十一地(佛地)。此幅唐卡主尊白色身,立姿,向前方的三面作菩萨善面慈悲相,代表宝部;左侧三面作瞋怒相,代表金刚部;右侧三面寂静安详,代表莲花部。最上一面为阿弥陀佛,代表佛部。其前方八臂当中双手合十,身后则是呈扇形排列的千手千眼,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都是大悲的表现。画面上方四尊佛像从左自右分别为阿閦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宝生佛;第二行左为阿弥陀佛,右为不空成就佛;左下方为黄教祖师,右下方为仲敦巴。

此唐卡在本色缎上满绣观世音像,绣线设色退晕,采用平绣、平金套针钉线缠针等针法,细部着笔点染。

唐卡背后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钦命章嘉 胡土克图认看供奉利益绣像十一面观世音菩萨。”


相关知识科普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与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观世音宝冠上带有阿弥陀佛是身份标志之一。

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信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传其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生活在约公元前565至前485年间。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决心为世人找到解脱方法,于是舍弃继承王位的太子之位,出家修行,最终觉悟,创立了佛教。

宝生佛

宝生佛为五方佛之一,主南方,表五佛五智之平等性智。

不空

不空(705--774年),唐朝时僧人,师子国(斯里兰卡)人。从唐天宝年到大历年不空译出佛教密部经文77部,120余卷,密教因此而兴盛。

退晕

古建筑彩画工艺做法。纹饰的轮廓线内的底色,先平涂浅色的小色(彩画中用量较少、颜色较浅的颜色),在纹饰的中部或一侧画与小色相同色相的深色。图案由外至内的层次为白、浅色、深色。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钉线

钉线是将绣成的线条一针钉紧以起到钉牢加固作用的针法。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章嘉

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胡土克图

清朝封授藏传佛教中大喇嘛、活佛的封号,是藏语“朱必古”的蒙语音译,意为“化身”,其地位崇高。

相关文章

  • 文殊菩萨源流唐卡(之一)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文殊菩萨源流唐卡(之一)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文殊 菩萨源流唐卡(之一),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7厘米,宽90厘米,画心纵80厘米,横55厘米。清宫旧藏。文殊菩萨源流唐卡一堂9轴,现存7轴。此轴属供于中间位置的一轴,主尊为释迦牟尼 说法像,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化身,故文殊菩萨源流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佛的两边是观世音和金刚手菩萨,下方是五百罗汉,朵朵莲花从池中涌出。上界香花飘散,飞天旋绕...

    916 文殊菩萨 文殊 菩萨 唐卡 画心 释迦牟尼 说法 五百罗汉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4.3厘米,宽:10.2厘米,厚:6厘米斯瓦特地区释迦牟尼佛头部涂蓝色,面部与颈部泥金,着通肩式袈裟,袈裟紧贴身体,胸肌突出,显厚重,衣领呈V字型,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衣角,双手打开,为早期斯瓦特造像的特点。全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为仰覆莲,上莲台较小,下莲台较宽,莲座下沿有线圈,上下莲台空间较大。头后部原有头光,已经缺失。(罗文华)参考文献:王家鹏主编...

    11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戒博迦与阿秘特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戒博迦与阿秘特尊者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戒博迦与阿秘特尊者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 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 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 图上方双手捧经书坐在瀛台上与众弟子品茶论经者为戒博迦尊者。尊者左上方显现菩萨,四周是青绿色竹林,这在藏式唐卡中不多见,却常出现于汉地罗汉画家的笔下,用以表现佛教的空性。图下方是十六尊者中最易辨认的阿秘特尊者,他手托菩提宝塔于...

    554 唐卡 画心 菩萨 罗汉 菩提
  •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释迦牟尼佛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5.9厘米,宽:9.5厘米,厚4.4厘米斯瓦特释迦牟尼佛着袒右肩式袈裟,但胸部肌肉已经没有前一时期的丰满有力,变得平坦。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衣角,与常见手心向上,手臂向外的做法不同,手心向内,手臂贴近左臂。袈裟上的衣褶也用阴线刻划表现,失去了自然写实的特点。双目睁开,鼻梁粗大,面庞丰满。螺发顶上有扇形装饰,反映出斯瓦特艺术中中亚因素的影响。背后原有背光...

    89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能胜三界金刚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能胜三界金刚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21.4厘米,宽:12.9厘米,厚:3.6厘米克什米尔或西藏西部此尊三面六臂,戴尖三叶冠,正中冠叶有阿閦佛的小化佛像。正二手于胸前施金刚吽迦罗印,交持铃杵。右手持金刚杖和法轮;左手持树枝和莲花。右展姿而立。身披长珠鬘垂落裙前。裙带垂落莲台面,天衣两端与背后的大背光铸在一起,做法十分古拙。背光为葫芦形,头光部分有阴线刻火焰纹,其余部分是素面,类似的背面处理...

    188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六臂勇保护法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六臂勇保护法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六臂勇保护法像,清,纵73厘米,横48.5厘米。清宫旧藏。六臂勇保护法,即六臂大黑天,是藏密护法神之首。此像黑蓝色身体,三目怒睁,大张血口,露出尖利的獠牙,头戴五骷髅冠,黄发上冲。胸前二手持钺刀、颅碗,其余四手,右持人骨臂钏、颅鼓,左持三叉戟、绳索。胸前挂有滴血的人头项蔓。双腿弓步站立,踏白色象头神。天空正中是主尊神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右方是宜帝护法,左方是尊...

    432 大黑天 金刚萨埵 章嘉 胡土克图
  • 威罗瓦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罗瓦金刚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罗瓦金刚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19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63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此幅所画威罗瓦金刚为蓝色双身,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主面为牛首,其左右各三面,顶上两面,皆怒目獠牙,狰狞可怖,唯顶上文殊 菩萨面相慈祥。两主臂拥抱明妃罗浪杂娃(“罗浪杂娃”汉译为死尸复起),其余诸臂于身后作圆形展开,手中持执法器。明妃身色略浅,一面三...

    1706 威罗瓦金刚 唐卡 画心 文殊菩萨 文殊 菩萨 明妃 法器
  • 金刚手菩萨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手菩萨像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刚手菩萨像,9世纪,红铜镀金,通高28厘米。清宫旧藏。金刚手菩萨,又名金刚手大势至。此像红铜镀金,立姿,头戴花枝形三叶冠,后附火焰纹椭圆形头光,右手下垂,屈食指结印,左手持金刚杵,足下为双层莲座,上层莲瓣收束,抱合莲蓬,下层莲瓣平铺展开。像上身赤裸,仅在颈部饰简洁的项链,下身著短裙,斜披帛带,飘带末端如吴带当风而举,与三折肢的体态相呼应,静中寓动,栩栩如生...

    902 菩萨 金刚杵 披帛 造像 八大菩萨 文殊 密教
  • 观音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观音菩萨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高:15.4厘米,宽:8.5厘米,厚5.7厘米克什米尔此尊观音菩萨发髻高挽,发髻正面有无量光佛小化佛像,此为观音菩萨像的主要标志之一。发髻涂蓝,发辫垂肩头。左肩头披仁兽皮,是观音菩萨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双臂绕帔帛,并在身后展开。身后有葫芦形镂空背光,背光上有阴线刻火焰纹和联珠纹为饰。右手持莲花种子于胸前,左手持莲茎,手置于左腿上。下身着裙,裙上有阴线刻装饰纹样...

    108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布袋和尚与天王唐卡,16—17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40 厘米,宽84厘米,画心纵86 厘米,横54厘米。清宫旧藏。 图中布袋和尚面带微笑,身披宽大华丽的黄、红色袈裟,右手持念珠,左手持桃子,大腹便便,结半跏趺坐,正和一群欢快舞蹈的孩童嬉戏,此作品将孩子们的天真顽皮与布袋和尚的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界为光环围绕的黄教祖师宗喀巴。图下方分别为托塔...

    1377 布袋和尚 唐卡 画心 念珠 半跏趺坐 宗喀巴 龙女
  • 玉令牌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玉令牌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玉令牌,清,长15.1厘米,宽6.2厘米,厚2.3厘米。清宫旧藏。令牌青玉质,整体呈圆圭形,正面和背面均为阴刻填金道教符咒,上、下、左、右四侧面为星座图,亦阴刻填金。令牌是道教中常用的法器之一,其上的符咒难以辨认。此玉令牌藏于清宫最大的道教建筑钦安殿中,为皇室专用。...

    398 阴刻 法器 钦安殿
  • 七佛——拘留孙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七佛——拘留孙佛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七佛——拘留孙佛唐卡,18世纪,北京,纸本,墨拓描金,通高157厘米,宽95厘米,画心纵106厘米,横66厘米。清宫旧藏。拘留孙佛为过去七佛之第四佛,亦为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佛,其名意译为领持、应断已断、成就美妙等。《长阿含经》卷一等记拘留孙佛出现于贤劫时,人寿四万岁。据说阿育王时印度仍有此佛之舍利塔。画中拘留孙佛现禅定相,双手托钵居中安坐,于尸利沙树下成道。...

    306 七佛 唐卡 描金 画心 千佛 舍利 佛陀 升龙
  • 达赖喇嘛源流——仲敦巴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仲敦巴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达赖喇嘛源流——仲敦巴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43厘米,宽73厘米,画心纵72厘米,宽47厘米。清宫旧藏。仲敦巴全名仲敦·甲哇琼乃(1005—1064年),藏北念青唐拉沃扎吉莫人,藏传佛教噶当派的创立者。他受卫藏学者们委托,将阿底峡请至卫藏传法,此后一直跟随阿底峡。阿底峡圆寂后,仲敦巴率众徒至热振地区传法,建热振寺,形成噶当派。该唐卡以热振寺为...

    1257 唐卡 画心 藏传佛教 卫藏 说法 章嘉
  •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威德吉祥天母唐卡,18世纪,北京,墨地朱绘,通高185厘米,宽100厘米,画心纵120厘米,横70厘米。吉祥天母呈忿怒相,火焰赤发,头戴五骷髅冠,啮牙卷舌,垂挂人头大璎珞,以蛇为胳腋。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腰间有拘鬼牌,座下骡子挂病种口袋和一副骰子,驰于血海中。上界为格鲁派三大本尊神,即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上乐金刚。周围是吉祥天母的伴神春、夏、秋、...

    946 唐卡 画心 璎珞 金刚杵 嘎巴拉碗 格鲁派 大威德金刚 密集金刚
  •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 - 故宫宫廷宗教类藏品

    金累丝嵌松石坛城,清,通高37厘米,坛城高20厘米,径18厘米。坛城,梵文音译“曼荼罗”或“曼陀罗”。用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图形绘塑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坛城是密教修习和供奉的重要法物。此件坛城以金累丝工艺将外围的火焰墙、金刚墙到中心的经阁、本尊均严格地依照藏传佛教仪轨中的规定一一表现出来,繁而不乱,反映出宫廷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1261 累丝 坛城 梵文 曼荼罗 法器 密教 藏传佛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