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竹根雕饕餮纹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竹根雕饕餮纹炉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竹根雕饕餮纹炉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1044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竹根雕饕餮纹炉❖图片

竹根雕饕餮纹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饕餮纹炉❖简介

竹根雕饕餮纹炉,清,通高15厘米,口径13.2厘米。

炉圆形,双耳,三足,腹外有一圈回纹地饕餮纹装饰带,鼎盖及三足荷叶式底座为紫檀木制。盖钮以蜜蜡雕成,刻兽面纹蕉叶纹

竹雕制品中仿青铜彝器是一大品类。但此类仿古器往往细节毕肖,总体上看却并不逼真,而多在一件器物上杂糅各个时代的典型器型及纹饰。

此炉造型从周鼎中化出而加变异,线条纤柔圆润,已丝毫不见青铜器的庄严意味。从器型、纹饰到盖、钮、托的复杂组合,清代的审美趣味清晰可见,有较为浓重的宫廷气息。


相关知识科普


饕餮

传说中龙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特点是极其贪食。《说文解字》释其为:“饕,乃贪嗜财货饮食之意。贪食每较贪财为甚,以食盖财,故从食。餮,为大张其口以人财货纳饮食,故从飧声。”《吕览·先识》中说:“饕餮,恶兽名。古代钟鼎彝器,多琢其以为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虽然饕餮纹大多铸于青铜器,但玉器、瓷器等上也有不少饕餮纹。有的作品只琢刻鼻以上的部分,无口与颏,寓意节食戒贪。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蜜蜡

蜜蜡与琥珀、金珀同类,都是有机矿物,成分是松脂,主要含碳、氢、氧等化学元素,带负电性,非晶体,硬度为2—2.5,比重为1.05-1.09。蜜蜡体轻,性脆,不透明,颜色为黄红、浅黄色的较差。蜜蜡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因其硬度低、熔点低、性脆等特性,所以不宜雕作大件器物,多用以雕刻小型工艺品及小摆设。蜜蜡与琥珀、金珀的产地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波罗的海沿岸生产的最为著名,我国亦有出产。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西清四鉴”

《西清古鉴》,梁诗正等编纂,四十卷。著录清内府所藏商周至唐代青铜器1,529 件,另附钱录十六卷。其编排体例摹仿《宣和博古图》,每器皆有绘图,记录高度、重量等,并附考释。《西清续鉴甲编》,王杰等编,二十卷。著录铜器975件。又“乙编”二十卷,收器900件。稍后尚有《宁寿鉴古》,十六卷,著录701件青铜器,均为清宫旧藏。以上四书俗谓“西清四鉴”,影响颇大。

西清

“西清”为清代宫内南书房的别称。

文竹

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

相关文章

  •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通高12.1厘米。罐较狭长,凸腹,尖底,镶红木口边。翻、颈部饰阳文覆莲纹一周,腹部主体纹饰为9只狮子戏钱的图景,寓意“九世(狮)同居”的吉祥音义。其上又施以火绘,即用铁针配合香、蜡等器具烙出莲瓣的筋脉,狮子的五官、毛发等,深色的线条成为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罐配以红木盖,盖上有7个镂空孔洞,孔边镶象牙。罐口内设螺旋形铜丝簧片,可防止蝈蝈意...

    713 红木 阳文 镂空
  • 象牙丝编织花鸟纨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丝编织花鸟纨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丝编织花鸟纨扇,清中期,通柄长57.5厘米,扇面长33.6厘米。扇面为腰圆芭蕉形,上部微卷。扇边包镶 玳瑁框,淡绿色彩绘花蝶纹画珐琅柄,嵌骨珠,并系有明黄色丝穗。扇面中心嵌棕竹梁,镶有铜镀金点翠錾蝙蝠纹护顶,梁的上、中、下部各嵌有浮雕盘夔和宝相花纹的橙、紫、黄、红四色蜜蜡护托。细润洁白的扇面是用薄如细篦的牙丝编织而成,牙丝宽不足0.1厘米。扇面自柄托向上...

    1601 纨扇 包镶 玳瑁 画珐琅 珐琅 点翠 浮雕 宝相花
  • 匏制饕餮纹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饕餮纹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饕餮纹炉,高10.4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15.8厘米。炉直口,丰肩,圆腹,足稍高。外壁肩部凸弦纹带内以轻巧的6瓣花为间隔,饰回形夔纹一周。腹部如意形开光中为二夔龙俯首相向的纹样,恰好组成一饕餮纹。而两如意开光之间填以结构相同的小如意,又予人清晰有致的层次感。炉有铜制扣口,并髹色漆,与匏体相谐。内壁髹黑漆。外底重圈内有阳文“康熙赏玩”四字款识。此炉...

    614 饕餮 弦纹 夔纹 开光 夔龙 阳文
  •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中期,高8.2厘米,口径14×9.5厘米。此杯以亚洲犀角雕刻而成。角根部呈棕黄色,足部色稍深,并依稀可见犀角的自然纹理,剔透莹润。其形为仿古高足杯,杯口呈椭圆形,杯内弧形线条十分优美,高圈足微外撇。口沿内装饰一周精细的回纹。杯鋬为镂雕的折枝梅,曲折的枝干上绽放着数朵梅花,梅干上又伸出小枝,花蕾簇簇,伸展于杯壁两侧,颇见诗意。外...

    1421 犀角 镂雕 兽面纹 回纹 折枝 浮雕 双勾
  • 紫檀嵌玉镂雕缠枝莲纹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嵌玉镂雕缠枝莲纹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嵌玉镂雕 缠枝莲纹圆盒,清,高4.1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7.2厘米。清宫旧藏。盒扁圆体,圈足,盖、身子母口相合,卷唇。盒体素雅,磨工上佳,光可鉴人。盖顶中空,镶嵌一枚圆形白玉片,镂雕缠枝莲纹,琢磨不俗,与盒身相互映衬,浓淡相宜,凝重而不失轻灵可爱。...

    1530 镂雕 缠枝 缠枝莲 磨工 镶嵌
  • 匏制凸花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凸花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凸花纹盒,通高5.7厘米,口径2.2厘米。盒体扁圆,小口,平底。口沿镶嵌象牙口,并配有镂空柿蒂纹牙盖,由黄色丝带穿系。口沿饰一周减地卷草纹,盒身四朵葵形开光内各饰莲花、卷草、灵芝围拥成的团窠“卐(万)寿”纹,寓意长寿吉祥。盒外底有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识。此器纹饰清晰,镶嵌恰到好处,器体浑圆饱满如一瓜形,生动可爱。...

    1533 镶嵌 镂空 卷草纹 卷草 开光 灵芝 团窠
  • 棕竹七佛钵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棕竹七佛钵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棕竹七佛钵,高14.5厘米,口径23.6厘米。清宫旧藏。钵圆体,口微内敛,口沿平齐,底部浑圆如釜。器型稍扁,体硕大,壁厚重,入手沉着。钵外浮雕一周共7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膝上,眼帘低垂,宝相庄严。其背光为浅浮雕,佛像为高浮雕,辅以恰到好处的阴刻,形成多层次的纹饰,突出了立体感。佛座之莲台设计为半圆形,以适应器下部的曲面形态,视觉效果颇佳,是别具匠心...

    926 七佛 浮雕 结跏趺坐 背光 阴刻 宸翰 楠木 开元
  • 文竹刻花鞘象牙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刻花鞘象牙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 刻花鞘象牙刀,清中期,长29.5厘米,宽2厘米。刀鞘长扁体,线条匀美。刀柄及刀鞘为文竹制,并于浅色地上镶贴染色竹簧,构成变体缠枝莲纹,色彩鲜明悦目,花纹之上又施以阴刻,勾勒花筋叶脉,制作精密。柄及鞘之两端镶嵌象牙装饰。刀亦为象牙制,轻巧细薄。鞘上设铁鋄金扣并连缀小环。此刀形制模仿匕首,以象牙与文竹为材质,是裁纸刀中罕见的作品。...

    1313 文竹 刻花 竹簧 缠枝 缠枝莲 阴刻 镶嵌
  •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清,高17.3厘米,筒径13.3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圆体,镶红木口及底,三足。筒身以去地浮雕技法为主,雕刻竹林七贤及童子数人,上下分别布置人物数组,有的弈棋、有的出游、有的烹茶,神态各异。而镂雕竹林,排列紧密,根根通透,尤为引人注目。此器刀法深峻,层层雕镂,体现出典型的嘉定竹刻风格。...

    928 竹林七贤 笔筒 红木 浮雕 镂雕
  •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清乾隆,高8.6厘米,口径17.3厘米-10.1厘米,足径5.7厘米-4厘米。杯斗型,口部近椭圆,口沿较宽,外撇角度较大,敛腹,小圈足。内壁有明显的折痕分界。外壁以弦纹为界,划分装饰区间。近口部饰凸起的如意云纹一周,与圆点纹相间排列。凸起的阳纹均剔去线条边缘,有近似斜坡状的效果,使其更具立体感。主体纹饰为回纹地上饰两组兽面纹,刻画细致。...

    939 犀角 兽面纹 弦纹 回纹 镂雕 浮雕
  • 犀角雕螭水纹荷叶式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水纹荷叶式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水纹荷叶式杯,清,高8.9厘米,口径13.1-9.3厘米,足径4.2-3.5厘米。杯敞口,窄身,小底。杯体如伸出水面之亭亭玉立的荷叶,边缘为不规则的内外翻卷形,器壁有纵向不均匀的凸凹,宛如叶片自然收拢而成。内壁阴刻叶脉,至底部成环形叶芯。外壁叶脉由阳纹构成,每条均呈图案化的分叉处理,极富装饰性。杯下部浮雕水波纹,纹理细如发丝,曲线流转优美,浪花分两层...

    1673 犀角 阴刻 浮雕 镂雕
  • 犀角雕桃花座菩萨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桃花座菩萨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桃花座菩萨像,清,高12.2厘米,底径11.5×9厘米。菩萨像以非洲犀角刻成,头戴发冠,身披广袖法衣,左手捏念珠,右手托如意,双目微闭,端坐于桃花座之上。此像刻工细致,线条流畅,衣纹飘逸自然,面部表情细腻。由于非洲犀角色泽较浅淡,与角尖深棕色色差较大,因而将色泽染深,使整体色调深沉协调。此犀角雕菩萨像于1986年由香港叶义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1525 犀角 菩萨 广角 念珠 刻工 色差
  • 象牙镂雕葫芦式花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葫芦式花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镂雕 葫芦式花囊,清中期,高7.5厘米,口径4.1×3.9厘米。花囊即香囊,是皇帝、后妃们佩戴于腰间的饰物。此花囊用两块象牙镂雕合成,每块象牙用镂雕、阴刻的技法通体刻出小葫芦、小花、枝叶及“大”、“吉”二字。所刻枝藤前后穿插,花叶左右掩映。花叶藤枝附着的地子上镂双钱纹,寓意吉祥、富贵、长寿。花囊两端及两瓣花囊之间用黄丝线编就的纽带穿梭相连,使香囊盒两片紧...

    221 镂雕 葫芦式 阴刻 地子
  • 竹雕古佩纹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古佩纹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古佩纹臂搁,清中期,长24厘米,宽6.7厘米。清宫旧藏。臂搁长形,覆瓦式。器表以留青及浅浮雕技法刻划纹饰。边缘及三个转角饰变体夔凤纹。中间分上、中、下布排3组仿古佩玉纹,每组佩玉或两件或三件,以绦带缠绕。其纹饰刻划通过青筠的全留、少留及不留分出位置与层次关系,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玉的质地与肌理。下部一组纹饰留青最薄,似隐若现,装饰效果突出,为刻划最出色者...

    914 臂搁 留青 浮雕 青筠
  • 象牙雕十八罗汉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十八罗汉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十八罗汉 臂搁,长29.1厘米,宽6.1厘米,厚2.4厘米。仿竹节形,上宽下窄,左右两侧下曲,面略呈拱圆,背凹如覆瓦状,下承云纹四矮足。臂搁正面以薄地阳文浅浮雕一趺坐焚香的僧像。臂搁凹面采用高浮雕技巧雕十八罗汉渡海图。众罗汉手持法器,或骑,或坐,或依附在自己的乘骑上,姿态有别,神情各异,沸沸腾腾,相互招呼渡海而行。象牙雕刻的文房用具在明清以后受竹刻的影...

    1616 十八罗汉 罗汉 臂搁 阳文 浮雕 法器 内务府 唐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