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赵孟坚行书自书诗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赵孟坚行书自书诗卷 |
时代 | |
门类 | 书法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1877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赵孟坚行书自书诗卷❖图片
赵孟坚行书自书诗卷❖简介
赵孟坚《自书诗》卷,宋,赵孟坚书,纸本,手卷,纵35.8厘米,横675.6厘米,行书,99行,751字。
赵孟坚《自书诗》卷释文
本幅鉴藏印钤项元汴诸印及“伍元蕙俪荃”、“伍氏俪荃平生真赏”、“六湖”、“罗六湖家珍藏”、“潘健庵图书印”、“延龄心赏”、“端溪何叔子瑗玉号蘧庵过眼经籍金石书画印记”等印55方。
卷前落款赵孟坚《水仙》图,是旧伪本。卷后元张绅、明都穆、清陈宝琛题观。
此卷诗中所称“大年、永年”兄弟,均宋宗室,以善画知名。大年名令穰,永年名令松,均为宋太祖赵匡胤子燕王德昭四世孙。署年款“开庆元年”(1259年),赵孟坚时年61岁。
此为赵氏晚年之迹,笔力雄健,纵逸豪放,有黄庭坚书风。而结体瘦劲,中宫紧结,欹侧俯仰之势则师法米芾,自有标度,为其晚年代表作。
清端方 《壬寅消夏录》著录,《海山仙馆藏真帖》翻刻。
相关知识科普
赵孟坚
赵孟坚(1199—1264年),字子固,号彝斋,浙江海盐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擅画水仙、梅、兰、竹石。梅学扬无咎,竹师文同,并将文同画墨竹的笔法用于画墨兰。其墨兰画法对元、明、清画坛影响很大,被推为墨兰宗师。
手卷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种,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赵孟坚《自书诗》卷释文
得宗老大年小景及永年乳龐共爲一手卷,因成感賦。大年工繪事,能作鷗鷺在秋江;永也軋難兄,胡然屬意藐此龐。我觀題記考世代,爰知忠誠在保邦。乙酉歲直當崇字,馴至大觀當昇平。潦上正覽海東青,金虜將合海上盟。事起渺微當豫計,犬羊種息潛滋生。宗老心心爲宗祏,畫此豈是矜筆力。古聞工執藝以諫,盈成要在防墮昊。君不見石勒識自王夷甫,祿兒見早張相國。勿謂一星火生石,燎原可致天地赤。此犬在乳已吠噬,須識忘恩能肆逆。嗚呼,逝者不可追。題作鑒觀留座側。 西塘道 西塘道西塘道,自古行人此中老。行人底事于此忙,盡趨名利向錢塘。錢塘今爲帝都寓,似古長安而洛陽。誰人不願新豐遇,若無汲引難騰驤。又誰不願陶朱富,若非命達空徊徨。徒把朱顔與紺發,三十餘年兩鬢霜。賦此長歌開斗酒,命裏有時終底有。 題天文地理圖 看雲直北長安是,曾聞夜半天星落。清時無象已致平,闲看斗掛欄干角。我家山河二百州,半沒羶腥逾二紀。坐披輿圖鬢已凋,馬嘶半夜秋風起。 永嘉施雁山以雁蕩圖求題 未返煙霞舊隱居,故將蕩景寫成圖。孤煙遙起客空老,得似臣心念鞏無。 恭跋淵聖皇帝青城歸帖,臣孟堅。 唐人不諱前朝事,天寶征行盡見詩。北嚮龍髯攀莫返,宗臣血淚黯空垂。 靈岩寺乃吳王故宮,遊覽有感。 初登山背路崎嶇,歸向山前却坦途。知是離宮因作寺,直於絕頂見平湖。色將妖豔來從越,事著興微可鑒吳。百二十年成浪過,枕戈嘗膽有人無。 舞傀儡 由來線索弄精神,今卻恢諧使活人。畢竟到頭誰個是,世間那得假和真。 寄湯仲能 燈青窗白夜沈沈,熟數塵蹤溯查冥。已自無心雲淡淡,不應逐計鼠營營。發生最普唯春力,幽隱旁昭是月明。只恐梅花霜下角,動人未必似秦箏。 樂天吟成,必示童隸,欲人易曉,然自謂知我者惟魴衢耳。甚哉,見知之難也。樂天既易簡於詞,尚何知之鮮。詞易曉,旨則深,有所爲而爲,非竹石、蟲魚、風煙、花木而已。此其惟魴衢知,人莫皆知之。但不若是,則不足爲樂天。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碎者流,又非魴衢所与,況其次者乎。江湖方事新巧,餘乃若然,信不遇也夫。 後又隸書:“此軸友人求寫,居多感興,尚未付,屬仇香高鑒見取,因以歸之。時開慶元九廿二日題。孟堅頓首。”
项元汴
项元汴(1524—1590年),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漆园傲吏等,收藏家、画家。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贮于天籁阁中,其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精鉴赏,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鉴藏印数十方。工绘画,兼擅书法。著有《墨林山人诗集》《蕉窗九录》等。
张绅
张绅(生卒年不详),字士行,号云门山樵,山东济南人,居吴中。工大小篆,善写墨竹。
都穆
都穆(1459—1525年),字玄敬,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弘治己未进士。历礼部主客郎中,加太仆少卿。七岁能诗,及长泛览群籍,奉使至秦中,搜访金石遗文,摹拓缮写,著有《金薤琳瑯》。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闽县人,字伯潜,同治7年(1868年)进士,为宣统太傅,善书,书瘦劲,似黄庭坚。
赵匡胤
赵匡胤(927--976年),即宋太祖,北宋建立者,军事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曾任后周殿前都点检,掌握军权,960年他在陈桥(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成功,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他采取赵普提出的“先南后北”策略,南北征战13年,基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端方
端方(1861—1911年)。姓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科举出身。40岁后在清朝政府中历任陕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湖南总督、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都兼通商事务大臣。赴多国考察,主张君主立宪。1911年11月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行至姿州被新军所杀。生平富收藏,尤以多种刻石及碑帖为最。著有《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砖记》等。
《壬寅消夏录》
清端方私家书画藏品目录。由李葆恂主持,樊增祥、缪全孙、程雒庵等协助编纂。收录端方本人所藏法书、绘画、墓志、碑传等共计329件,时代从晋唐至清代。其编制体例按作品名称、尺寸、藏印、题跋各项著录,重要作品附编撰者考订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