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5289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图片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印花三兽足洗底部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简介

三兽足洗,西晋,高9厘米,口径20.7厘米,足距15.7厘米。

洗折沿,深腹,平底,下承以三兽足。器外壁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带上又均匀分布6尊模印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此器内外施青黄色釉,釉面有侵蚀剥落的现象。

洗是当时主要的生活器皿之一,类似后世的脸盆。此洗属南方系,它借鉴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是西晋时期流行的样式。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模印塑贴是陶瓷装饰的技法之一,工序是先模印出花纹,然后用泥浆粘贴在坯体上,花纹凸起,具有立体效果。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印花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模印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塑贴

亦称“堆塑”、“堆贴”。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器物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越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相关文章

  •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高25.5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10.8厘米。瓶花口、瓜棱式颈、溜肩、圆腹、圈足微外撇。颈部绘折枝 花卉,腹部绘一株桃树,树枝上结有数枚寿桃,树下绘山石与江崖海水纹,空间绘飞蝠,近底处绘变形如意头和折枝莲纹各一周。足内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构思奇巧,青花浓重艳丽并有晕散,具有仿明代永、宣青花的艺术效果。纹饰为吉祥...

    1648 青花 花口瓶 折枝 花卉 吉祥图案
  • 仿定窑白釉划花荷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划花荷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划花荷莲纹盘,明,高7.3厘米,口径31.4厘米,足径11.6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敞口,弧腹,圈足。内外施白釉。盘内刻划荷莲纹。...

    1046 定窑 划花
  •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清雍正,高53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6厘米。瓶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由于其造型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色斑几乎覆盖瓶体的上半部,蓝色保留在瓶体的下半部。外底釉色灰白,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1884 天球 天球瓶 天体
  • 青花五彩锦鸡牡丹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五彩锦鸡牡丹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12厘米。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zhì音志)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锦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

    365 青花 五彩 锦鸡 花卉
  • 琉璃厂窑黄褐釉彩绘双鱼纹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琉璃厂窑黄褐釉彩绘双鱼纹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琉璃厂窑黄褐釉彩绘双鱼纹盆,宋,高12.5厘米,口径46厘米,底径29.5厘米。盆敞口,宽边,卷沿,浅身,腹壁斜收,平底。胎体厚重。内部施釉,外部施釉至口沿下端,外腹部和底部无釉。盆里心绘绿色双游鱼,鱼身刻划鳞片,四周衬以水草。这件器物系四川华阳琉璃厂窑制品,该窑善制黄、绿釉瓷器,刻、划花纹生动,工艺简朴,独具一格。...

    1466 琉璃 琉璃厂窑 鱼纹 划花
  • 广窑狮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广窑狮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广窑狮耳炉,清,口径24厘米,底径19.2厘米,高14厘米。炉撇口,平沿,短颈,垂腹,圈足,腹两侧各饰一狮形耳。通体施仿钧釉,釉层较厚。腹部深蓝色釉中渐变出雨点状葱白色釉,俗称“雨淋墙”。胎体厚重。无款。...

    656 广窑
  • 青花阿拉伯文烛台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阿拉伯文烛台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阿拉伯文,明正德,高24.6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13厘米。烛台分上下两层,上层托盘小而浅,下承以细长的支柱,下层托盘为撇口,折底,盘下承以喇叭形外撇高足。通体青花装饰。小托盘外壁绘如意云头纹,大托盘外壁绘花枝纹,间以菱形纹饰。支柱及高足外壁的中部均有圆形,内书阿拉伯文,开光上下绘勾莲花枝纹及菱形纹。近足底处绘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正德年制”...

    779 青花 烛台 勾莲 开光 梵文
  •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葫芦式壶,清,高12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5.5厘米。壶体呈葫芦式,单孔弯流,曲柄,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宝珠形纽。内外施白釉,光素无纹饰。清代的德化窑白瓷的产量比明代多有扩大,在器物上也改变了明代以前以佛前供器和瓷雕为主的局面,这件白釉葫芦式壶就是普通的日用器皿。...

    1604 德化窑 葫芦式 白瓷
  • 青釉印花带盖唾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印花带盖唾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印花带盖唾壶,通高14.2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10.6厘米。壶盘口外撇,短颈,溜肩,半腹下垂,腹下略收,宽圈足。盖卧槽,钮如蜡扦状。通身施淡青色玻璃质透明釉,施釉不及底,近足处露灰白色胎骨。肩部暗刻三角纹边饰一周,腹印团花、树叶及忍冬纹一周。隋代青瓷继承南北朝青瓷的优良传统,釉色青绿而透明,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玻璃质感极强。此唾壶造型敦厚,青釉明亮...

    1186 青釉 印花 团花 忍冬纹 青瓷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宋,高9.2厘米,口径24.3厘米,足距16厘米。花盆托敞口,浅弧腹,平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各饰鼓钉一周,分别为21枚和18枚。通体施釉,内壁釉色天青,青中泛白;外壁釉色蓝中泛紫,绚丽夺目。外底刻汉写数目字“一”。此类造型曾被称为“洗”,经过学者与传世绘画等对比,其功能应为花盆托。传统观点认为是宋徽宗时期为...

    1835 钧窑 明器
  • 乾隆款炉钧釉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炉钧釉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炉钧釉琮式瓶,清乾隆,高37.3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12.1厘米。瓶仿造型、短颈、折肩、方腹、高圈足外撇。器腹折角处凸饰八卦纹。通体施炉钧釉,釉面蓝紫相间,色彩斑驳,外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乾隆朝的炉钧釉以蓝、绿、色釉面为主,釉面流淌小,以蓝色釉点多见,造型更加丰富。此器仿周代玉琮形状,古朴敦厚,釉色清新素雅,天蓝与淡紫色相互浸润衬托,具...

    1552 炉钧釉 玉琮 阴刻 月白
  • 白釉刻划花花口注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刻划花花口注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刻划花花口注壶,辽,高32.8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8.2厘米。壶撇口,口呈六瓣花式,细长颈,肩部一侧以45°角斜出一流,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饰弦纹多道,腹部刻划4朵盛开的鲜花。通体满施白釉。圈足端施釉不均匀,散布多处无釉点,应为垫烧部位。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颈部弦纹工整,腹部花朵鲜活,刻划线条刚劲有力,图案清晰,为辽代白釉 刻花壶中的精品。辽代瓷器造...

    874 划花 弦纹 辽代白釉 刻花
  • 钧窑天蓝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罐,元—明初,高19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12厘米。罐唇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近足处无釉。...

    1289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定窑白釉出戟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出戟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出戟 水丞,五代,高5.4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水丞敛口,直腹,腹下斜收,小圈足。腹部有四道出戟棱柱。通体施白釉,圈足处无釉。水丞内附小勺一柄。水丞,又名水盂、水中丞,是用来盛水的文房用具。用内附的小勺将清水舀入砚上,再来研磨习字。明代屠隆撰《考槃余事》记载,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均烧造水丞,盛行一时。...

    1277 定窑 出戟 水丞 哥窑 龙泉窑
  • 宜兴窑桃式水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桃式水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桃式水注,明,通高11.9厘米,腹径12厘米。水注为横卧桃形,一侧以雕琢枝干为柄,另一侧的桃尖处开注口。胎质灰白,胎薄体轻。通体施仿宋,灰蓝色釉地中密布白色、橘黄色的斑点。釉层较厚,细密。无款识。水注色调淡雅,造型设计巧妙,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别具匠心。宜兴窑明、清时期生产的仿钧产品俗称“宜钧”。宜钧胎有白色与褐色两种,白胎用宜兴白泥制成,褐色胎用宜兴紫泥...

    414 宜兴 宜兴窑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开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