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修武窑绞胎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修武窑绞胎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修武窑绞胎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5849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修武窑绞胎罐❖图片

修武窑绞胎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绞胎罐

修武窑绞胎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绞胎罐底部

修武窑绞胎罐❖简介

修武绞胎罐,宋,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足径5.1厘米。

罐小口,丰肩,鼓腹,圈足。口沿、足墙施白釉,罐身以褐、白两色泥料揉绞出有如羽毛样花纹,新颖奇特。

此罐花纹与修武窑所出标本极为相似,而且口施白釉的做法在修武窑也很常见,因此推断可能为修武窑制品。

绞胎工艺始于唐代,借鉴漆器犀毗工艺,以不同颜色的胎土绞成各种图案,如羽毛纹、树叶纹、木纹、云纹等。由于绞胎工艺复杂,因此,目前所见器物一般均为小件器,常见的有盘、碗、小罐、小壶、枕等。宋代烧造绞胎产品的瓷窑较多,目前已知有河南郏县窑、登封窑、宝丰窑、新安窑、修武窑及山东淄博窑等。


相关知识科普


绞胎

绞胎为唐代瓷器生产中出现的新工艺,流行于唐、宋时期。其做法是用白、褐两种颜色的泥绞出木理纹及团花、水波、行云等纹样,宋代还出现了羽毛状花纹。这种工艺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途径。唐代绞胎器物以河南巩义窑产品最具代表性,常见器物有瓶、罐、盘、枕等。

修武

县名。《汉书·地理志》载河内郡下有修武县。应劭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秦改曰修武。”秦时置县,汉因之。

登封窑

晚唐至元代瓷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登封曲河镇,1961年发现。北宋为其繁盛期,烧瓷品种丰富,以白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等,此外还有黑釉、青釉印花、三彩及瓷塑玩具。其中珍珠地划花最具代表性,此种装饰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风格瓷器中居首位。

新安

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相关文章

  •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侈口,细长颈,鼓腹下垂,圈足。通体白釉,圈足露胎。这种瓶式又可称之为“胆式瓶”“长颈瓶”“鹅颈瓶”“鹅项瓶”等,虽素面无纹,但因为瓶式美好可爱,曲线转折自然流畅,成为自宋代至明清人们倍加珍视的瓶式。在宋代为世人所喜爱,不同窑厂如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竞相烧制,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元代及明清时期,这种瓶式都有延续,瓶式的整体都是敞口...

    1832 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粉彩葫芦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葫芦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葫芦纹碗,清雍正,高5.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4.6厘米。碗口外撇,弧腹,圈足。碗内光素,碗外施粉彩图案三组:口沿绘缠枝花一周;碗身饰折枝葫芦上托红色蝙蝠;近底处为变形莲瓣纹。“蝙蝠”和“葫芦”寓意“福禄”。外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碗胎体细薄,绘画笔调纤柔,色彩淡雅,十分精致。...

    883 粉彩 缠枝 折枝 莲瓣纹 青花
  •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唐,高8.5厘米,口径19.3厘米。匜撇口,折腰,腹部凸起弦纹一道,平底。口边一侧出槽形短流。胎体洁白。里外均施透明釉,釉层显现细碎开片。弦纹碗、弦纹匜是河南巩义窑常见的器形,造型仿唐代金银器,除白釉外,还有蓝釉品种。...

    1157 巩义窑 弦纹 开片 蓝釉
  •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花果纹梅瓶,高28.5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11.3厘米。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

    1301 青花 折枝 梅瓶 莲瓣纹 蕉叶纹 景德镇 御窑厂 永乐青花
  • 青花海水纹香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海水纹香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海水纹香炉,明永乐,高55.5厘米,口径37.3厘米,足距38厘米。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此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能够烧造如此有气魄、纹饰精美的瓷器,反映出当时窑工高超的制瓷技艺。明永乐、宣...

    389 青花 景德镇
  •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长88厘米。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此件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

    516 障泥 唐三彩 李世民 阎立本 唐太宗 浮雕 唐玄宗 千秋
  • 红地金喜字纹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金喜字纹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金喜字纹盒,清同治,高4.5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5.2厘米。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内外均矾红地金彩装饰。上下口沿及近足处均以金彩描绘变形回纹。腹部及圈足外墙各以金彩书写十个双“喜”字。盒盖面中心以金彩书写一团“寿”字,围以变形回纹,四周环以两排双“喜”字,每排十个。盒底及盒内顶中心均绘结带毛笔、银锭、如意纹,纹饰外均围以四个双“喜”字。圈足内...

    1114 矾红 回纹 如意纹
  • 定窑黑釉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定窑黑釉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定窑黑釉瓶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9.4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14厘米 征集 盘口,细颈,折肩,腹下收,圈足。通身施黑釉,足底端露胎。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

    955 瓷器 定窑黑釉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人物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人物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人物纹缸,明崇祯,高14.5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9.5厘米。缸直口,平沿,深腹,腹下渐收敛,平底,底心略凹。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人物纹。山石掩映的军帐前旌旗招展,大将吕布头戴束发冠,身穿百花袍,身后有一侍者,周围站立几名武士,手持各式兵器。吕布对面李肃手捧珍宝,献给吕布,其身后的几名随从也各持宝物。周围绘有旗帜、军帐、城池、山水、草木等。外底素胎无釉。无...

    1525 青花 城池 花瓷 八仙
  •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团花菊蝶纹罐,明成化,通高11.1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5.6厘米。清宫旧藏。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肩及颈部均绘青花水波纹,水面漂浮红、黄、绿相间排列的团花,寓意落花流水。腹部绘团状菊花蝴蝶、菊花蜜蜂,上下交错排列,间以朵花。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罐上的全部纹样均先以青料勾画轮廓...

    954 斗彩 团花 青花 花卉 矾红 姹紫彩 景德镇 御窑厂
  • 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印花童子玩莲纹碗,宋,高4.5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3厘米。碗撇口,腹壁斜收,矮圈足,足底沾窑渣。通体施青釉。碗内印莲花一束和四童子,四童子分别手持莲花一枝,身体呈不同的姿势作嬉戏状。此碗婴戏纹饰抓住了孩童体态的主要特点,用洗练的轮廓线将其五官的稚气和胖乎乎的体形生动地刻画出来。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植物、动物、人物及宗教题...

    919 耀州窑 青釉 印花 婴戏纹 青瓷 阴刻
  •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纹碗,明洪武,高16.5厘米,口径40.5厘米,足径23厘米。碗直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一周回纹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口沿内外分别描绘浪花纹和缠枝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莲瓣内绘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器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此器就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后来以秀美取胜...

    1273 青花 缠枝 花卉 回纹 折枝 灵芝 莲瓣纹 花瓷
  • 建阳窑黑釉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建阳窑黑釉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盏,宋,高7.5厘米,口18厘米,足径5厘米。碗撇口,斜直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外口沿釉呈黑黄褐色,内外壁釉面呈现黑、褐相间的兔毫纹,满釉至底足,。此盏口径较大,器壁线条流畅,造型十分优美。虽然它的胎、釉、造型都与建阳窑黑釉盏明显不同,例如,此器胎色灰白,而典型的建阳窑产品胎色紫黑,但它仍属于建阳窑类型器物。宋代黑釉茶盏以福建建阳窑烧制的产品最为著名,...

    1111 兔毫纹
  • 青花梵文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梵文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梵文杯,高4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3厘米。杯浅式敞口,斜腹,内凹足。外口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以青料书写梵文两周,足底双方栏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梵文自明宣德时期开始出现于僧帽壶、高足碗等器物上,至成化时期更为流行,多见于碗、杯等器物上。此杯造型小巧,胎薄,釉润,青花呈色淡雅,是成化青花中的代表作品。...

    417 青花 梵文 弦纹 僧帽壶 高足碗 成化青花
  •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 1962年河南修武出土 直口,深腹,平底。用褐、白两色瓷泥搅拌形成花纹,口部施一圈白釉。绞胎工艺形成的花纹复杂,是宋代当阳峪窑工匠们在制瓷工艺上的发明创造。此碗两种纹理相绞,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属修武当阳峪窑代表作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

    1509 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