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01-2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当阳峪窑绞胎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当阳峪窑绞胎碗
时代 宋代(公元960-1279年)
门类 瓷器
出土 1962年河南修武出土
备注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

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

1962年河南修武出土

直口,深腹,平底。用褐、白两色瓷泥搅拌形成花纹,口部施一圈白釉。绞胎工艺形成的花纹复杂,是宋代当阳峪窑工匠们在制瓷工艺上的发明创造。此碗两种纹理相绞,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属修武当阳峪窑代表作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书号:ISBN 978-7-5010-6158-7)

相关文章

  •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内均刻划。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河南...

    1544 珍珠地 划花 折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磁州窑 密县窑
  • 红绿釉桃都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红绿釉桃都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69年河南省济源市泗涧沟出土        高63厘米          红陶胎。全器由桃都山形树座、树干、树枝三部分组合而成,树干顶端有蹲熊、天鸡,周匝...

    642 陶器 红绿釉桃都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原始瓷青釉弦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弦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 弦纹罐,商,高31.4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9.3厘米。罐口外折,短颈,溜肩,肩以下内收,平底。肩与腹部的过度有明显的折角。口内外饰弦纹,其中肩部饰凸起弦纹及锯齿纹共10道。表面施青釉,釉层薄而不匀。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

    711 青釉 弦纹 原始青瓷 青瓷 印纹硬陶 殷墟 琉璃
  • 白釉剔花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 河南省汤阴县出土 高34厘米、口径6厘米、腹围65厘米 体略呈橄榄形,腹部饰剔花缠枝牡丹纹,肩部与腹下部刻菊瓣纹。花纹处施白釉,余皆露褐色胎质。所谓剔花,乃是将花纹以外的地子剔掉,使得花纹装饰更为醒目,常见有白釉剔花和酱釉剔花两种。在宋代磁州窑系中,以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的剔花工艺最为精湛。...

    1605 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花鸟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花鸟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花鸟纹盖罐,高47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20.4厘米。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砂底。伞形盖。罐通体以青花装饰,盖面绘牡丹、竹、菊图案,颈部饰倒垂的变体莲纹,颈肩交接处平行细线两周。器身一面绘一只长尾锦鸡独立于山石之上,仰首翘尾,似高声鸣叫;锦鸡上方盛开着两朵饱满的双犄牡丹花。罐的另一面绘有竹雀纹。此罐胎体洁白,造型敦厚端庄,釉面光润,白...

    302 青花 盖罐 锦鸡 双犄牡丹
  •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清光绪,口径29.2厘米,足径20.2厘米,高20.5厘米。盒圆形,盖面凸起,子母口,上下扣合紧密,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上下均绘有盛开的红色荷花、绿色荷叶,一对鹭鸶嬉戏于其中。盖面纹饰空隙处,红彩由右至左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款识右侧有一椭圆形闲章款,闲章内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盒底白釉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大雅斋瓷器是光...

    1098 粉彩 大雅斋 闲章
  •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 摩羯 花卉纹盘,金,高4.2厘米,口径23.2厘米,足径8.7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施牙白色釉,口沿无釉,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底为摩羯纹,外围牡丹、荷花纹二层纹饰,口沿下印一周云头纹。外底竖刻行书体“尚食局”三字,是瓷器烧之前所刻定窑瓷器上的印花纹饰受定州缂丝图案的影响,印花工艺在金代达到鼎盛。“尚食局”是北朝以来服...

    230 定窑 印花 摩羯 花卉 缂丝 曲阳 龙纹 白瓷
  •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成化斗彩天字盖罐,清乾隆,高7.5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6厘米。罐直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平底浅足。附平顶直边圆盖。通体以斗彩为饰,口沿绘一道青花弦线,肩部及近足处绘莲瓣纹,腹部绘六朵缠枝莲纹。盖面以青花绘莲花纹。外底施白釉,中心署青花楷体“天”字款。斗彩天字罐出现于明成化时期,因其器底书有“天”字,故名。此罐造型、纹饰、款识皆仿成化斗彩天字罐,胎...

    1600 斗彩 盖罐 青花 莲瓣纹 缠枝 缠枝莲
  •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高4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均以宝石蓝釉为地,并饰白釉鱼莲纹装饰。盘心在白色圈栏内绘莲池游鱼图,两尾游鱼潜游于飘浮的水草与盛开的莲花之间,外壁亦绘莲池游鱼纹,荷莲与游鱼规则地相间排列。足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此盘器型规整,胎体厚重,蓝釉厚润莹亮,白釉鱼莲纹刻画得精美生动,...

    1715 蓝釉白花 蓝釉 鱼纹 青花
  •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萱草纹盘,北宋,高3.4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5.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盘内划花装饰,满饰缠枝萱草纹,外壁光素无纹。此盘采用覆烧工艺,即将口部朝下倒扣装烧。覆烧时,为防止盘口沿与支圈粘连,口沿不能施釉,以致露出骨胎,形成毛涩的“芒口”。所以宋人有定瓷“有芒不堪用”的说法。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遂在...

    551 定窑 刻花 萱草 划花 缠枝 覆烧 支圈 芒口
  • 三彩荷叶童子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5厘米,纵33厘米,横16.5厘米 河南上蔡城关二郎台出土 枕面为荷叶形,其下是一童子伏卧于长方形托板之上。童子左侧躺卧,头顶有一绺长发,颈戴项圈,两只手腕均戴钏,右臂袒露,手握一束荷叶莲花,左肩披长衫,臂向前弯曲,用力支撑身体。童子赤足,着短裤,右膝向前拱曲,左后腿蹬作欲跃状。通体施黄、绿、白三彩。 (以上...

    774 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耀州窑印花菊瓣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印花菊瓣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印花菊瓣纹碗,宋,高5.1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4.1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青黄色釉。内底模印菊花一朵,内、外壁分别采用剔刻放射性线条的方式表现菊瓣纹。菊花及各种花卉是耀州窑十分常见的装饰题材。此碗独到之处在于它运用耀州窑特有的犀利刀法将形象的菊花花朵与抽象的菊花花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图案简捷明快,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1187 耀州窑 印花 黄釉 模印 花卉
  •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元,高4.7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9.9厘米。盘呈菊瓣形,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盘内点缀有四块玫瑰紫色斑块。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1095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月白
  • 绿哥釉小橄榄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哥釉小橄榄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哥釉小橄榄瓶,清雍正,高14.3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5厘米。瓶橄榄形、直口、隐圈足。通体施绿哥釉,并有细开片,外底米色釉,亦见开片。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器物存世量很少,完整器十分珍贵。...

    1392 开片
  •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高3.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8.8厘米。洗呈葵花瓣式,敞口,斜直壁,矮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俗称“金丝铁线”。内底中心微凸,外底有6个支钉烧痕。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陈设品。汉至晋代,洗有陶、青瓷制品,流行在内底刻鱼纹。宋代南北瓷窑...

    758 哥窑 支钉 开片 金丝铁线 鱼纹 青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