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当阳峪窑绞胎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时代 | 宋代(公元960-1279年) |
门类 | 瓷器 |
出土 | 1962年河南修武出土 |
备注 |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当阳峪窑绞胎碗
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
1962年河南修武出土
直口,深腹,平底。用褐、白两色瓷泥搅拌形成花纹,口部施一圈白釉。绞胎工艺形成的花纹复杂,是宋代当阳峪窑工匠们在制瓷工艺上的发明创造。此碗两种纹理相绞,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属修武当阳峪窑代表作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书号:ISBN 978-7-5010-6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