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王宠草书李白古风诗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王宠草书李白古风诗卷 |
时代 | |
门类 | 书法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5331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王宠草书李白古风诗卷❖图片
王宠草书李白古风诗卷❖简介
《李白古风诗》,明,王宠书,纸本,手卷,纵26.8厘米, 横771厘米,草书,84行,717字。
《李白古风诗》释文
本幅款署“雅宜山人王宠书”。钤“王履吉印”、“韡韡斋”,迎首钤“大雅堂”。收藏印钤“侯宝璋心赏”、“玉华堂绝品”、“玉华堂紫箫客”、“青萝山馆”、“披肝沥胆”。卷后有裘曰修、侯宝璋题跋。
《李白古风诗》共8首,用金粟山藏经纸书写。此纸质地硬,纸面光滑,故笔墨线条清晰可辨,用笔转折历历在目。书法体势宽博疏拓,笔法丰沉圆遒,字形婉转结势,姿态奇特。王世贞曾评王宠书:“虽结法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出,有威风千仞之势。”卷后裘曰修言:“雅宜山人书法大令,天骨秀拔,风神疏朗,名重一时。”
相关知识科普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以后坐永王之乱流夜郎,中途遇赦,还依族叔李阳冰,后以病卒。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亦擅书,他的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被世人称为“诗仙”。诗文收入《李太白集》。
王宠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吴(今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累试不取,贡入太学。工诗文,精书法,风格婉丽遒逸,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三家”。能山水,工篆刻。为唐寅姻亲,其子娶唐女,亦与文徵明交善。
手卷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种,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李白古风诗》释文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螮蝀入紫薇,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昬阴霏。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秦帝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抉浮云,诸侯尽西来。雄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覩蓬莱。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椁葬寒灰。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褐,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此处书写者漏录“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笔者注)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岁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借问谁陵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此处书写者漏录“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笔者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雅宜山人王宠书。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金粟山藏经纸
浙江海盐西南有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曾藏北宋时的大藏经数千件,其每幅纸背上均钤有“金粟山藏经纸”朱文印,以此得名。此纸初以麻料制成,质地较厚,无纹理,内外皆蜡,有米黄色、白色、虎豹皮花纹等。有的已被写过字,有的虽未写字,但因是从经册后背揭下来的衬纸,其上往往还有书写原经册时渗透的墨痕,所以从正面看上去,还有反面字的痕迹。金粟山藏经纸后来逐渐流入民间,被用于写字作画或装裱手卷引首。因社会需求,遂有人开坊仿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金粟山藏经纸大多为乾隆时的仿品。
王世贞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诗文名于世,工书法,兼善画。书画评论颇多。为明代著名文人,曾与李攀龙共主文坛,李死后独主文坛二十余年,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在当时影响极大。卒赠太子少保。其著述卷帙浩繁,主要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觚不觚录》《书苑》《画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