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9404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图片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简介

《行书临帖》轴,清,伊秉绶书,纸本,纵93.6厘米,横43.8厘米。

释文:

世南近臂痛,廢書不堪覼縷也。十三日遣書,得書爲慰可言也。

手山十弟屬秉綬。嘉慶九年四月八日重遇於邗上。

此幅书写内容为唐虞世南《临乐毅论帖》(见《淳化阁帖》卷四),仅节临了首尾部分,中间缺少数字,计3行,末楷书识云:“手山十弟属秉绶。嘉庆九年四月八日重遇于邗上。”下钤“墨卿”、“伊秉綬印”印二方。引首钤“宴坐”印。嘉庆九年(1804年),伊氏时年52岁。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

伊氏行草出自晋唐,于颜真卿书法致力最深,并能以隶书笔法入行草,使书风独具特色。此轴书法行草相间,笔划显露章草、隶书意味,体现出伊氏书法纵横阔大、古雅飘逸的独特魅力。

清嘉庆六年(1801年),伊秉绶由广东惠州知府改任扬州知府。本幅作品款识中的“邗(音hán)上”为扬州别称。从作品的题款可知,此作当为伊秉绶在扬州为官时所写,时年52岁。


相关知识科普


伊秉绶

伊秉绶(1753—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又曾官惠州、扬州知府,在任期间颇有政声。工诗,善画墨梅,尤以擅书名于时,书工楷、行,以隶书最负盛名,位列乾嘉八隶之首。伊秉绶与邓石如的活动时间大致相同,评者谓其与完白山人共为有清一代碑学之鼻祖。著有《留春草堂诗钞》、《墨庵集锦》等书行世。《清史稿》有传。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精书法,为唐太宗的书法导师。擅真、行体,亲承智永传授,继承二王传统。真书体方笔圆,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行书遒媚不凡,筋力稍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家”。

淳化阁帖

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992年)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然后摹刻成为法帖。大臣登二府者赐一部,此即淳化阁法帖十卷,简称阁帖。因只是朝廷捶拓,赐本也少,不及百年,原拓已极难得,王著学识不足,采择不精,标题多误。淳化阁帖是第一部官刻丛帖,故称“祖帖”。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座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章草

唐张怀瓘曰“章草即隶书之捷”,也即隶书减省便捷的写法,是介于隶书与今草之间的一种书体。其特点,宋黄伯思曰:“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清段玉裁曰:“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章草”一名的由来,解释不一,如:史游作《急就章》有此体,故名;因汉章帝所创,故名;汉章帝喜爱杜度草书,诏使其用于章奏,因而得名;因此体损减隶体,存字梗概,结构彰明,故名,等等。历代章草大家有杜度、史游、崔瑗、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邓文原、宋克等。

知府

府级行政机构之长官。宋代始置,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掌教化百姓,劝课农桑,甄别孝悌,奉行法令条制,宣读赦书,举行祀典,考察属官,赈济灾伤,安集流亡以及赋役、钱谷、狱讼等事。视本府地望高下,或兼留守司公事,或兼安抚使、都总管、巡检等职务,总理本府兵民之政。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名称,掌管一府政令,总核所属州县之赋役、诉讼等事,汇总于布政司、按察司。清之各府,以冲、繁、疲、难四字分定等第,划为最要缺、中缺、减缺。各府调补知府时,有“请旨缺”、“题补缺”、“调补缺”、“留补缺”之分。应升、应补官员也按为官情况划分等第,以求人、缺相宜。

相关文章

  • 邓石如行草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邓石如行草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诗》轴,清,邓石如书,纸本,行草,纵172.8厘米,横100.3厘米。释文: 百尺偕攀豁远眸,遥山环碧暮云流。红黄零乱江城树,烟火凄迷海国秋。汀起征鸿船泊岸,画开寒月客登楼。四围水木真如画,我欲横琴卧上头。戊午初冬,同人晚眺峻爽楼作。顽伯邓石如。款署 :“戊午初冬,同人晚眺峻爽楼作,顽伯邓石如。”钤“邓氏完白”白文印、“邓石如字顽伯”白文印。引首钤“家...

    818 邓石如 引首 康有为
  • 马衡篆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马衡篆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篆书七言》联,近现代,马衡书,纸本,纵105.3厘米,横26厘米。 释文: 执逜执射佳所好,不朴不华是谓真。 上联款:“月涵先生六十寿”;下联款:“叔平马衡集猎碣文”。款下钤“马衡印”。 本幅对联是马衡为“月涵”先生60岁大寿集石鼓文字所书。 此联中锋行笔,结字宽博,笔画圆润,舒缓自如,颇见功力,这与书者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

    892 马衡
  • 朱熹行书城南倡和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朱熹行书城南倡和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城南倡和诗》卷,南宋,朱熹书,纸本,手卷,纵31.5厘米,横275.5厘米,行书,65行,464字。《城南倡和诗》卷释文:原原锡潭水,汇此南城阴。岸花有开落,水盈无浅深。纳湖 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东渚 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咏归桥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湘思。久矣倦垂纶,游鱼不须避。船斋 长哦伐木篇,竚立以...

    228 朱熹 手卷 城南倡和诗卷释文 孙承泽 内府 司马 李东阳 吴宽
  • 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上宏斋帖》卷,南宋,文天祥书,纸本,手卷,纵39.2厘米,横149.9厘米,行书,53行,747字。《上宏斋帖》卷释文本幅鉴藏印钤项元汴、卞永誉、安岐、永瑆、奕绘、绵亿诸印。卷后明李时勉,清永瑆、绵亿、李端芬、朱益藩题跋。此帖内容是祝贺宏斋(包恢)晋官,并述政治。书于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文天祥时年30岁。是年正月文氏除湖南提刑,三月到任,书此札时...

    376 文天祥 手卷 上宏斋帖卷释文 项元汴 卞永誉 安岐 永瑆 李时勉
  • 周亮工行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周亮工行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七律诗》轴,清,周亮工书,纸本,纵202.8厘米,横50.6厘米。此轴录自作七律一首,末识:“癸卯冬初过逸庵老世翁四本堂赋正。栎下世弟周亮工稿。”下钤“周亮工印”、“不读王李钟谭之诗”印。首钤“陶庵”印。 此轴作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作者时年52岁。受书人“逸庵”应即耿介,因其与周亮工既为同僚,又为同乡,有所交往为情理之中,因而此轴可确认是周氏书...

    1530 周亮工 耿介
  • 顺治帝行书王维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顺治帝行书王维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王维诗》轴,清顺治,福临书,绫本,纵140.5厘米,横50.5厘米。《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贮乾清宫 宝笈三编 石渠宝笈所藏此作落款“庚子冬日书”,未署名款。“庚子”为顺治十七年(1660年),福临时年23岁。嘉庆时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钤“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并钤有“宣统御览之宝”“教育部点验之章”,知此作应属抗战时的南迁之物。福临书法...

    1054 王维 石渠宝笈 乾清宫
  • 赵之谦行书八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赵之谦行书八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八言》联,清,赵之谦书,纸本,行书,纵168.3厘米,横33.7厘米。释文:谟议轩昂文章浩渺,躭乐术艺揫敛吉祥。伯辅大世兄属。赵之谦。时人评赵之谦的书法特点:“撝叔书初师颜平原,后深明包氏钩捺抵送万毫齐力之法,篆隶楷行一以贯之。”此件作品于行书中融入了多种书法元素,既有篆书的婉转,又有隶书用笔的波磔与结体的宽博,并蕴含北碑的方整浑厚,表现出赵之谦丰厚的书法...

    728 赵之谦 波磔
  • 笪重光行书拟白乐天放歌行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笪重光行书拟白乐天放歌行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拟白乐天放歌行》轴,清,笪重光书,纸本,行书,纵94.5厘米,横42.7厘米。释文:人喜生男好,生男结姻苦不早。人知养女爱,养女嫁年索穿戴。富室繁华若自然,贫家莫怪多愁态。一集一重悲,今生未了前生贷。掉脱乡闾省牵累,免呼儿妇添门婿。颠鬓芟除着处安,东边持钵西边憇,又防老大失依栖。衰疾谁为供廪饩,波波碌碌构庵居。出世还如出世未,嗟哉人生七尺身。生营子孙死莹隧...

    1929 笪重光 引首 苏轼 赵孟頫 馆阁体 姜宸英 何焯 汪士鋐
  • 姜宸英行书勉斋说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姜宸英行书勉斋说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勉斋说》轴,清,姜宸英书,纸本,纵174.2厘米,横64.7厘米。《行书勉斋说》释文此轴系姜宸英为友人张愚庵之子张勉所撰、书之斋铭,末识:“康熙三十六年歲在丁醜正月上元日慈溪姜宸英撰並書。”左钤“姜宸英印”、“西溟”、“人書俱老”、“葦間書屋”印四方。引首题下钤“老易齋”印。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姜氏书法以摹古为根本,融各家之长为己用,书风清劲,清全祖...

    501 姜宸英 行书勉斋说释文 上元 引首 清稗类钞
  • 朱耷行楷书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朱耷行楷书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楷书》轴,清,朱耷书,纸本,行楷,纵151.5厘米,横57.5厘米。释文:壬申四月既望,题熊子璧本北兰寺记。云叙事磅礴,以故拈题处硬于曾书自之文,记则曰奉引可著到也,书正之。洁老年翁。八大山人。”钤“个山”、“八大山人”印。此书写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是作者67岁寓居北兰寺时所作。朱耷一生坎坷,性格倔强,行为怪僻。54岁时,官府曾慕名“延请...

    728 朱耷 八大山人 颜真卿
  • 铁保行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铁保行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七言》联,清,铁保书,纸本,行书,纵127.8厘米,横27.8厘米。释文:千倾波涛黄叔度,一船书画米襄阳。款署:“润泉年兄属书。梅翁铁保。”钤“铁保私印”朱文印、“梅庵”白文印。迎首章“奇文共欣赏”白文印。此联为铁保所作大字行书,用笔随和,笔画凝重饱满,结字严整,有宽博醇厚、沉稳自然之感,独具淳雅之意。...

    565 铁保
  • 邢侗行书饯汪元启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邢侗行书饯汪元启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饯汪元启诗》,明,邢侗书,纸本,立轴,纵142厘米,横33.2厘米, 行书,6行,154字。《饯汪元启诗》释文款署:“济南邢侗”。钤“子愿父”、“济南生”。收藏印钤“南皮张氏珍藏真迹”、“同寿藏”、“项士杰印”、“长万氏”。此为邢侗为饯汪元启南行所作五言律诗三首。《饯汪元启诗》书法圆润秀媚,如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所评:“笔力矫健,圆而能转。” 邢侗书法初...

    742 邢侗 饯汪元启诗释文 陶宗仪 王宠 王羲之
  • 陈容行草书自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陈容行草书自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陈容自书诗》卷,宋,陈容书,纸本,手卷,纵31.1厘米,横382.8厘米,行草书,44行,168字。《陈容自书诗》卷释文:潘公海夜飲書樓。陳容。夫君美無度,視世一鼠肝。□夫失意時,不知樞在環。雲氣上罍樽,渠作瓦缶看。八暝同眼精,我眼雙劍寒。潘江字□海,陸海無波瀾。文章有戰勝,此道難躋攀。向來聞歌商,政以靜體觀。收心學潛聖,吾身重丘山。豈必獵衆智,茫茫芡走盤...

    1411 陈容 手卷 叶恭绰
  • 姜宸英草书临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姜宸英草书临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草书临帖》轴,清,姜宸英书,绫本,草书,纵134.4厘米,横50厘米。  释文: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临似杏囗年道兄。姜宸英。款署“临似杏囗年道兄。姜宸英。”钤“姜宸英印”白文印、“西溟”朱文印。迎首章“老易斋”朱文印。鉴藏印“筱衡鉴藏”。姜宸英书法重法度,守典型。尊古师古,并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其...

    563 姜宸英 王羲之 十七帖
  • 祝允明行书七律寿砺庵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祝允明行书七律寿砺庵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寿砺庵诗》轴,明,祝允明书,纸本,行书,纵145厘米,横61厘米。释文:西山青拥午桥庄,南纪星辉砺石堂。百岁光仪高里社,四朝声望播岩廊。须知洞里陶弘景,即是关中张子房。看取丹丘非浪语,朱颜漆鬓碧瞳方。中丞砺庵老先生癸未孟秋初辰,谢元和索诗奉寿,公之道谢之情,皆媿未尽形容,唯庶几祝愿之果尔。后生祝允明顿首。此幅是祝允明64岁时的作品,是应谢元和之请为毛珵...

    1462 祝允明 陶弘景 米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