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7720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图片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底款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简介

蓝釉 葡萄纹十楞大碗,清雍正,高11.5厘米,口径25.2厘米,足径14.7厘米。

碗十方形,敞口,圆唇,斜壁,下腹折收与平底相连,圈足,足底光凸呈泥鳅背状。通体施天蓝釉,外壁10面均用釉里红绘葡萄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釉里红出现于元代,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尚不能控制呈色的稳定,因此发色纯正的制品不多。至清代雍正时期,已经完全能够掌握釉里红的烧制技巧,故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其呈色。此碗在浓艳纯净的天蓝色釉衬托下,以釉里红绘画水灵灵的葡萄,颗粒饱满,鲜嫩欲滴,天蓝,紫红相互衬托,各臻其妙。


相关知识科普


天蓝釉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葡萄纹

葡萄本非中国内地所产,系由西域传来。《齐民要术》曰:“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 葡萄纹在内地图案装饰艺术中最早见于东汉,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

泥鳅背

明清家具线角装饰形式之一,凡隆起较高的圆形弧面皆可称之为“泥鳅背”。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其在釉下彩绘,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的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大。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明、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高。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相关文章

  •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清乾隆,高3.9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2厘米。盘撇口,弧壁,外壁绘青花云龙纹。圈足,足内白釉,有“戊二十五号十七年样” 青花楷书款。由此可知此盘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烧制的瓷器坯样。该盘对研究乾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1705 青花 龙纹
  •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三足炉,金,高7.2厘米,口径7.9厘米,足距5厘米。炉圆口,折沿,直颈,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蓝色釉,里施半釉,外壁满釉。口部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钧窑烧造做工考究的陈设用瓷,如花盆、、鼓钉洗、等。这类陈设用瓷在清宫中多有收藏,被称为传世钧瓷。除此之外,钧窑也生产碗、盘、瓶、炉等日用品,产品多施天蓝色釉。...

    305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花盆 花盆托 出戟尊 出戟
  • 红彩云龙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彩云龙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彩云龙盅,清嘉庆,通高4.7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2.8厘米。盅敞口、圈足。外壁以釉上红彩描绘舞动的云龙与海水,口沿与圈足处各饰两道青花 弦纹。底部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此盅仿清康熙器形烧制,曲线流畅,器形优美,所绘云龙线条一丝不苟,为一件清代后期官窑制作的精美的酒具。...

    1719 青花 弦纹
  • 五彩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 僧帽壶,清康熙,高16.8厘米,足径6.6厘米。壶缺流,直腹,圈足。通体五彩纹饰,口下饰花叶纹,腹饰双龙纹,近足处绘花卉卷叶纹,足内白釉,无款识。僧帽壶因其顶部略似僧帽,故名。该造型源于西藏酒壶,流行于明代,以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釉品种为贵。康熙时期景德镇大量仿制僧帽壶,我院仅此一件五彩僧帽壶。...

    1161 五彩 僧帽壶 龙纹 花卉 红釉 甜白釉 景德镇
  • 斗彩红龙凤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红龙凤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红龙凤纹盖罐,清康熙,通高13.1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10.4厘米。罐小口、矮直颈、丰肩、扁圆腹、卧足、带盖。腹部两面以矾红彩分别描绘龙、凤戏珠纹。斗彩只用作装饰颈、肩、胫、盖等次要部位的辅助纹样。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此器主题龙凤纹抢眼夺目,绘制精细,以斗彩作边饰,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具体体现了康熙斗彩瓷器中综合装饰技...

    481 斗彩 盖罐 矾红 青花
  • 建阳窑黑釉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建阳窑黑釉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盏,宋,高7.5厘米,口18厘米,足径5厘米。碗撇口,斜直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外口沿釉呈黑黄褐色,内外壁釉面呈现黑、褐相间的兔毫纹,满釉至底足,。此盏口径较大,器壁线条流畅,造型十分优美。虽然它的胎、釉、造型都与建阳窑黑釉盏明显不同,例如,此器胎色灰白,而典型的建阳窑产品胎色紫黑,但它仍属于建阳窑类型器物。宋代黑釉茶盏以福建建阳窑烧制的产品最为著名,...

    1111 兔毫纹
  •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厘米,口径13.6厘米,足径9.2厘米。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920 玉璧 支钉
  • 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团花菊蝶纹盖罐,通高10.4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5.4厘米。罐直口,丰肩,瘦底,圈足。罐身主题纹饰分上下两行各四团花,交错排列。团花上半为一蝴蝶,下半托菊花2朵及枝叶。团花之间绘折枝莲纹。肩及足际分别绘青花海水纹一周,其上绘各色花8朵。盖面中央绘一团花,立墙饰折枝莲花4朵。外足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框。瓷器上用团花纹始见于隋代,...

    241 斗彩 团花 盖罐 折枝 青花 汝窑 青瓷 花瓷
  • 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印龙纹 青釉盘,元,高7.5厘米,口径42.9厘米,足径29厘米。盘敞口,浅腹,坦底,圈足。里外施青釉,底部无釉,露胎处呈火石红色。盘心模印云龙纹,内壁刻划花纹。此盘器形较大,胎体厚重,釉呈青黄色,在较厚的釉层下模印的云龙纹清晰可见,据此表明这是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典型器。龙泉窑青瓷自宋代发展到元代虽然烧造地区扩大且产量巨增,但已无法烧出南宋时期的梅子青色...

    1994 龙泉窑 龙纹 青釉 火石红 火石 模印 划花 青瓷
  •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清乾隆,高1.7厘米,长15.6厘米。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必有其深层含意。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568 蓝釉 端午节
  • 五彩人物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纹盘,清雍正,高3.4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9.0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盘内以五彩描绘芭蕉树、洞石、菊花、高士、童子等图案。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盘中画面上,长者着淡绿色长衫,坐于石旁;童子着绿衣短衫,立在长者前面,称教子图。人物绘画笔触生动,细致入微。画面先用墨彩勾勒,再填以深...

    1196 五彩 青花 粉彩
  • 白釉珍珠地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39厘米,口径9厘米 河南方城征集 小口,短颈,圆肩,瘦长腹,卧足。灰褐胎,通体施白釉,足内露胎。腹部刻划珍珠地大叶牡丹纹,肩部与足上部分别刻有覆、仰莲瓣纹。为河南鲁山段店窑产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

    1576 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白釉 刻花 婴戏纹碗,高6.7厘米,口径20.8厘米,足径6厘米。碗敞口,浅腹,圈足。里外施青白釉,釉质莹润,足内无釉。碗内刻划双婴戏莲纹,线条流畅,纹饰清晰。宋代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釉瓷以生产民间日用瓷为主,饮食具、酒具最多,盒类次之。青白釉因釉色青中有白,白中闪青,以介于青白二色之间而名。青白釉瓷胎体轻薄,所印、刻的花纹迎光透视,内外可见。景德镇烧造青白...

    1011 青白釉 刻花 婴戏纹 景德镇 透视 湖田窑
  •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清雍正,高20.1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9.5厘米。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腹部各饰三道凸弦纹。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窑变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品种,釉色比钧釉更加绚丽多彩,变幻万千。此种窑变釉一直延续烧制至晚清。这件窑变釉瓷器将铜红釉与月白釉紧密结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

    1046 弦纹 阴刻 红釉 月白
  •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山水花卉纹瓶,明,高28.7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10.2厘米。此瓶造型系的变体,小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内凹。通体白地黑花装饰,颈部饰变形,肩部饰花卉纹,腹部开光内绘山水图案,周围间以云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底素胎无釉。明代以后彭城窑的范围较宋、元时期有所收缩,只集中在河北彭城附近设窑烧造。所制及白地绘黑花瓷器,以盘、碗、壶、罐、瓶类居多...

    1449 彭城窑 白地黑花 开光 花卉 梅瓶 蕉叶纹 莲瓣纹 白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