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天蓝釉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天蓝釉花觚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天蓝釉花觚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768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天蓝釉花觚❖图片

天蓝釉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花觚

天蓝釉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花觚底款

天蓝釉花觚❖简介

蓝釉 花觚,清康熙,高18.1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5.9厘米。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瓷制花觚多为陈设用品。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


相关知识科普


天蓝釉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花觚

原为商周时期流行的酒器。宋代各窑按其形进行烧制,仍保留着早期的特点。元、明、清各时期尽管也有烧制,但结合瓷器的特点有所变化。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龙泉窑

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德化窑

古代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窑址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主烧白瓷。其制品以人物塑像最为突出,如达摩、观音等,此外还有炉、尊、壶、乐器等器型,均名传于世。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诸如梅花杯、八仙杯、花瓶、文具,釉色白中透青。此外,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德化窑白瓷曾大量远销到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欧洲等国家,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相关文章

  •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9.2厘米,口径19.9厘米 征集 敛口,深腹,圈足。内外施青釉,内底有涩圈。碗内刻水波莲纹及花叶纹,外部为花叶及草叶纹。此碗系耀州窑产品。耀州窑以犀利的刀锋和流畅的线条为宋代瓷器刻花技术之冠。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

    1113 瓷器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碗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巩义窑绞胎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绞胎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足炉,唐,高11厘米,口径10.7厘米,足距15.8厘米。炉口外卷,圆腹,下承以三兽足。此炉通体绞胎,即以两种颜色胎泥绞出花纹。此炉造型端正,炉身与三足比例合理。利用绞胎的纹理将器身的纹饰搭配成不规则的团花图案,是绞胎器物中难得的佳作。三足炉是河南常见的器形,其造型仿自唐代的金银器,品种以较为多见,此外还见有白釉、黑釉、等品种。此绞胎三足炉亦应是巩义窑制品...

    1289 绞胎 团花 巩义窑 唐三彩 蓝釉
  • 耀州窑吴牛喘月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吴牛喘月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吴牛喘月纹碗,金,高7.6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6厘米。碗唇口,弧形腹壁,圈足。内外施淡青釉。碗内心饰菱形开光,开光外刻卷枝花草纹,开光内刻传统图案“吴牛喘月”,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下方一头水牛口微张,前腿直立,后腿曲膝跪地,抬头仰望明月。此碗刻花刀法娴熟干练,花纹生动自然,为耀州窑金代青釉刻花器物中的代表作品。...

    1815 耀州窑 吴牛喘月 青釉 菱形开光 开光 刻花
  • 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清乾隆,高9.1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厘米。瓶小口、短直颈、溜肩、肩部凸起三乳钉、瓶身细长、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卧足。瓶内外及底部均施白釉,釉面细腻莹润。瓶身绘山石、桃花和长春花等,寓意群芳祝寿。上题“长日香风细细吹”,下落“金成”、“旭日”两方红印。外底署蓝料彩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瓶在似绢般的釉面上作画,设色淡雅,构图简洁...

    1226 珐琅彩 珐琅 花卉 蓝料彩 雍正珐琅彩
  • 岳州窑青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岳州窑青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岳州窑 青釉碗,唐,高8.1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8.3厘米。碗口微撇,弧腹,阔底,圈足。腹刻莲瓣纹。里外施青釉,釉薄而不匀,釉色青中闪绿,釉面有细密开片纹。岳州窑位于湖南湘阴县城堤境一带,是隋代湘阴窑的所在地,唐时隶属岳州,故称“岳州窑”。唐代岳州窑的瓷器胎壁较薄,比较粗松,呈铁灰色,釉色明亮,底足有釉,器物精致,少装饰。多采用支钉烧法。经科学的考古...

    1809 岳州窑 青釉 莲瓣纹 开片 支钉 青瓷
  •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清光绪,长16厘米。羹匙长柄,椭圆匙,外底红彩椭圆圈内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内施黄釉,其上墨彩绘花蝶纹,并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外壁白釉地上粉彩绘缠枝花。 ...

    1319 黄釉 大雅斋 粉彩 缠枝
  • 黄釉暗刻云龙莲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暗刻云龙莲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暗云龙莲瓣盘,清顺治,高4.4厘米,口径24.8厘米,足径5.8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足微撇。通体饰黄釉,色调较深。盘心暗刻正面云龙纹,内壁刻双龙赶珠纹,隙地暗刻朵云纹。外壁近足处黄釉下以青花绘莲瓣纹一周,纹饰细腻。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有“大清顺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顺治时期官窑瓷器很少,署有官窑款的制品更是罕见,我院收藏中只有茄皮紫釉和蓝釉盘,此盘弥...

    1926 黄釉 龙纹 青花 莲瓣纹 蓝釉
  •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款)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款)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人物诸葛碗(长春万古),明隆庆,高7.9厘米,口径14.2厘米,足径7.4厘米。碗为卧足浅盘与墩式碗叠套相接一起。碗腹中空,足底面有一圆孔相通。碗以青花为饰,碗内绘“昭君出塞”图。外壁绘4个姿态各异的男子。近足处绘圆圈纹。外底中心圆孔两侧青花书“万古长春”四字吉款。此碗造型独特,所绘人物身材修长,姿态飘逸。青花色泽蓝中泛紫,为国产回青料绘制,洁白的釉面衬...

    1223 青花 回青 回青料 隆庆青花
  • 红彩双“喜”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彩双“喜”字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彩双“喜”字碗,清宣统,高9.3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8.8厘米。清宫旧藏。碗敞口,弧壁,圈足,足内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楷款。内光素无纹,外壁腹部红彩满书“囍”字,外口沿处蓝料彩绘如意云头纹一周。查1925年刊发的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此碗置于西六宫中的体和殿内。溥仪自宣统三年(1911年)退位后,民国临时政府给予清廷一系列优待政策,...

    1752 青花 蓝料彩 体和殿
  • 定窑白釉印花折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折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 折枝 花卉纹碗,北宋,高9.3厘米,口径26.6厘米,足径8.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口微撇,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牙黄。口镶铜釦。碗外壁光素,内壁模印折枝花卉纹。此碗形体较大,制作工整,印花生动,反映出宋代定窑印花白瓷的烧造水平。...

    419 定窑 印花 折枝 花卉 模印 白瓷
  • 青花梅雀纹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梅雀纹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梅雀纹炉,清乾隆,高9.2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13.5厘米。炉为筒形,下承三足。炉里及底涩胎无釉,胎体细腻。外壁一面绘梅雀纹,另一面绘秀石牡丹,纹饰间分别青花书“先祖俊若府君、先曾祖茂远府君、先考明五府君,奉化孙安魁、秀、元 、贤率玄孙存忠、恕、仁、义敬立。”“乾隆叁拾捌年岁次癸已置”。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此炉铭文带有确切的纪年,是研究乾隆...

    408 青花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六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六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壶胎呈黄色,胎质细腻,制作工整,当为皇帝御用。...

    545 宜兴窑 委角 开光
  •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明嘉靖,高36.9厘米,面径24.0厘米,底径24.0厘米。清宫旧藏。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隆起。内素胎,外青花五彩装饰。墩面绘一正面龙腾跃于莲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间主题纹饰为二龙穿行于莲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钉纹一周,鼓钉与墩面之间和底足之间均绘回纹。绣墩又称坐墩、凉墩,盛行于明清两代,见有木质、石质、瓷质等材质。品种有青花、素三彩、斗彩...

    218 五彩 绣墩 青花 回纹 素三彩 斗彩 粉彩
  •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款仿钧海棠式花盆,清雍正,高8厘米,口横16.5厘米,口纵16厘米, 足横8.5厘米,足纵7厘米。花盆为海棠式、敞口、折沿、深腹壁下斜、平底、底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小足。里、外均施仿变釉,蓝、紫相间,釉面垂流自然。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1646 海棠 花盆 钧窑
  • 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弦纹带托三足灯,南朝,口径9.8厘米,底径15厘米,高9厘米。灯由灯碗、盘形底座两部分组成。上部灯碗敞口,圆唇,直壁,内置矮柱形烛插口,底承三撇足,承柱中空,下粗上细。足下有敞口盘状托,托盘作宽沿,腹壁斜收,内底平坦。灯碗外壁中上部刻画两道弦纹。浅灰黄胎,胎质较粗,通体施青黄釉,釉层光亮,釉面有密集小开片,盘托外壁口沿流釉不到底,。 在六朝的灯盏中,南...

    1684 青釉 弦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