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源潇湘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源潇湘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源潇湘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709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源潇湘图卷❖图片

董源潇湘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董源潇湘图卷❖简介

潇湘图》卷,五代·南唐,董源作,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

本幅无作者款印,明朝董其昌得此图后视为至宝,并根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定名为董源《潇湘图》,后入清宫内府收藏。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潇湘”也泛指江南河湖密布的地区。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濛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相关知识科普


潇湘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古文“潇湘”也泛指洞庭湖一带河湖密布的地区。洞庭一带山清水秀,风光无限,不同时节、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的景致都大有可观,古人将其主要景点概括为“潇湘八景”。分别为: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山市晴岚、烟寺晓钟、暮雪。八景各有侧重,包含了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谓“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景不一”。自宋代起就有专为游人欣赏风光而建的“八景台”,后世不断有诗人、画家为其歌咏图记,“潇湘八景”之名长盛不衰。

董源

董源(?—962年),五代时南唐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但传世寥寥。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今仅见“水墨”一路,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幽旷平和,得山水之神气,意趣天真,品格高古,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宣和画谱》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 —1125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宋朝自建国初期即重视开展古书画搜访工作。徽宗时,内府收藏日趋丰富,于是将宫廷所藏的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20卷,以备查考,成书于宣和庚子(1120年)。书中共收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总计6396件,并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每门画科前均有短文一篇,叙述该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宣和画谱》虽属于著录性质之书,但从其对每门画科的叙论和每位画家的评传来看已大大超出了著录的范围而具有绘画史论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此书不但是宋代宫廷所藏绘画品目的记录著作,而且还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书中的艺术观点及对画家的评论与宋代画院品第标准是一致的。对于作品的要求,提倡“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更强调立意和格调。但书中对绘画发展的综合概括论述较为薄弱,只记录作品的题目而不加说明,则过于简略。加之鉴别去取有时难免欠精,致使真伪相杂。该书对于研究北宋及其以前的绘画发展和作品流传仍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南派

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宋米氏父子吸收此派技法作“米氏云山”。此派画法至元代大盛。

相关文章

  • 华喦寒驼残雪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喦寒驼残雪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寒驼残雪图》轴,清,华喦绘,纸本,设色,纵139.7厘米,横58.4厘米。本幅左上自题:“老驼寒齧三更月,残雪新开一雁天。乾隆丙寅春朝新罗山人写于晴香暖翠之阁并题句。”钤“华嵒”、“秋岳”白文印。鉴藏印有:“关氏世家子孙永保”、“关氏松雪斋珍藏图书”朱文印,“存平兰艾之间”白文印等。“丙寅”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作者时年65岁。图绘天寒地冻、晓月高...

    1752 华喦 减笔
  • 钱载花果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钱载花果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花果图》扇页,清,钱载绘,纸本,墨笔,纵16.2厘米,横49.5厘米。扇页有自题:“八十四老人钱载。”钤“钱载”白文印。图绘一倒挂枝头的果实,它没有远中近景的烘托,只配有几片疏散的叶子。笔墨简淡清逸,属于钱载典型的简约画风。他的这种画风受到了时人的较高评价,钱泳《履园丛话》评他:“工写生,不甚设色,兰竹尤妙,书卷之气溢于纸墨间,直在前明陈道复之上。”此图果...

    1929 钱载 钱泳
  •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和靖诗意》轴,明,董其昌绘,绢本,设色,纵154.1厘米,横64.3厘米。本幅自识:“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云林有补和靖诗图,因写此,董玄宰。”左上又题:“庚申七夕之朝舟济黄龙浦题。董玄宰。”收藏印钤“见阳子珍藏记”、“见阳图书”、“子□珍□藏记”印。“庚申”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董其昌时年66岁。图中...

    375 董其昌 七夕 平远 深远法 林逋
  • 恽寿平香林紫雪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恽寿平香林紫雪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香林紫雪图》扇页,清,恽寿平,纸本,设色,纵17.7厘米,横53厘米。扇页有自题:“香林紫雪,云溪寿平。”吟首钤“吹万”朱文印、“园客”白文印。又自题:“春暮东皋园池,赏藤花天半,紫云飘漾,好风吹香,落英缤纷,真奇观也。戏写一枝,以为娱乐。”钤“寿平”白文印。此图与现藏南京博物院的紫藤画扇(年款“壬戌”,恽寿平时年50岁)同名,并且画风、书风相近,由此推断...

    1505 恽寿平
  • 吴伟灞桥风雪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伟灞桥风雪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灞桥风雪图》轴,明,吴伟绘,绢本,水墨,纵138.1厘米,横106厘米。 款署:“小仙”。钤“吴伟”印。 “灞桥”位于西安市东的灞河之上,是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古人常于此送别,唐诗中“灞桥折柳”的典故即由此而出。 吴伟此图并非写实之景,而是取其送别的含意。图绘严冬景象,山岩积雪,树木萧瑟,行旅之人正在通过一座狭小的木桥。作者用侧锋卧笔勾勒...

    1028 吴伟
  • 明熹宗朱由校像 - 故宫绘画藏品
    明熹宗朱由校像 - 故宫绘画藏品

    《明熹宗朱由校》像,明,绢本,设色,纵111.2厘米,横75.7厘米。 图中画人物正面肖像,线描勾形,平涂上色。人物容貌特征明显,表情肃穆,端坐于宝座之上,身形被宽大的服饰遮掩,难辨体态。画面除主体人物外,还画有宝座、屏风和器玩陈设,勾画细密,色彩华丽。从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几幅明代帝王肖像看,绘画以单纯的形似为目的,带有相当的典制色彩,人物形象端庄严肃,...

    331 宝座 屏风 典制 阉党 魏忠贤
  • 《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图》 - 故宫绘画藏品
    《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图》 - 故宫绘画藏品

    《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图》,清乾隆,纸本,设色,长55.6厘米,宽91.1厘米。清宫廷画家绘,描绘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福寿园犒劳凯旋将士的场面。图中真实地描绘了当时园内清音阁戏楼盛大的戏曲演出活动。清音阁戏楼与宫中宁寿宫 畅音阁戏楼规模一致,从目前仅存的此幅大戏楼演剧的形象资料,可了解当时宫廷在此类大型剧场看戏的情况。清代帝后常赐王...

    602 避暑山庄 宁寿宫 畅音阁 炕桌
  • 邹喆墨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邹喆墨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艾图》轴,清,邹喆绘,纸本,墨笔,纵126.5厘米,横47.3厘米。本幅右上角题款:“景泰四年癸酉夏正午日,相谿沈贞。”钤“沈氏贞吉”(朱方)、“南斋”(朱方)印。款印皆伪,系后添。左下角为邹喆本款:“萧艾有清芬,为性本芳洁。寄言熏德者,不扶芑自直。癸巳午月题于节霞阁, 邹喆。”钤“邹喆之印”(白方)、“方鲁”(朱方)印。收藏印五方 :“震泽王氏鉴藏画印...

    1950 邹喆 沈贞
  • 董其昌山水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山水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册,明,董其昌绘,10开,金笺,墨笔,每开纵41厘米,横29.9厘米。本册每开均钤“董其昌印”。第一开,自题:“云海荡吾胸,笔随意所到。犹如剡雪船,何必见安道。玄宰。” 第二开,自题:“幽人茶竃烟,每兴宿云乱。凭轩望所思,春湖渺无岸。玄宰。”第三开,自题:“烟渚轻鸥外,晴峦画鹢前。何须苦连句,触眼白云篇。玄宰。”第四开,自题:“巘崿莲为峰,涟漪柳成...

    814 董其昌 连句 董源 湿笔 披麻皴
  •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大阅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绘,绢本,设色,纵332.5厘米,横232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据作品画风,无疑系郎世宁真笔。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弘历亲临南苑检阅八旗军的队列及各种兵器、火器的操练活动,乾隆每3年大阅一次,以壮军威,鼓士气。本幅系弘历29岁时的戎装像,精神焕发,亦系郎世宁的盛年佳作。但此时画家对传统中国绘画尚处在学习阶段,图中的表...

    1024 大阅 郎世宁 八旗
  • 马荃草虫花卉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马荃草虫花卉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草虫花卉图》扇页,清,马荃绘,纸本,设色,纵17厘米,横48厘米。扇页有自题:“癸卯春日写。江香荃。”钤“马”、“荃”白文联珠印。“癸卯”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图绘花儿在明媚的阳光下含英吐艳,蜜蜂和蛱蝶围之起舞的夏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坚实的写生功底,将苗圃间的这种朴实的自然美表现得意趣盎然。蜂、蝶造型准确,用笔精细入微,不失活泼之态。花儿工写结合...

    1960 院体
  • 李唐采薇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李唐采薇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采薇图》卷,宋,李唐作,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司马迁所著之《史记》中即有“伯夷列传”,伯夷和叔齐是殷的诸侯孤竹君(国在今河北卢龙南)的两个儿子,孤竹君立其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要把继承权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说这是父命,不可违背,最后逃...

    819 采薇 李唐 司马迁 神农
  • 夏永岳阳楼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夏永岳阳楼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岳阳楼图》页,元,夏永绘,绢本,墨笔,纵24.4厘米,横26.2厘米。本幅无作者款识。右上蝇头小楷书23行《岳阳楼记》。有鉴藏印“廷相家藏图籍”一方。对幅钤“无棣李佐贤生平真赏”印。 对开清代李佐贤题跋:“岳阳楼图,界画精巧,飞阁层檐,一丝不乱,楼中人物,纤悉具备,殆类鬼工。上题岳阳楼记,楷书如蝇头蚊脚,足使离娄失明,不知作者如何著笔。此等书画,乃宋人绝技...

    1160 岳阳楼 夏永 岳阳楼记 李佐贤 界画 广陵散 范仲淹 纨扇
  • 兴王朱祐杬像 - 故宫绘画藏品
    兴王朱祐杬像 - 故宫绘画藏品

    《兴王朱祐杬像》,明,绢本,设色,纵108.3厘米,横76厘米。画作无款署,应是宫廷画家所作。画中人物取正面肖像,用线描勾勒轮廓,再以颜色平涂,面部五官未作晕染,服饰重在突出典制特征,纹样清晰,与衣纹的褶皱相脱离。整幅作品平整鲜艳,对形式的表现多于对人物的刻画,因此略显呆板、僵化。朱祐杬(1476—1519年),明成化皇帝第四子,生母为宸妃邵氏。明成化二十三...

    1275 典制
  • 王居正纺车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居正纺车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纺车图》卷,北宋,王居正绘,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69.2厘米。无作者款印。本幅后隔水有近代张大千题跋:“居正此图,俨然唐画风格。与顾闳中夜宴图可方驾也。历见书画舫、珊瑚网、式古堂诸家著录,清末归安陆心源。子昂二跋已失,虽然,椟亡珠存,不无遗憾,终不失为珍宝也。大千居士爰。”后幅有清刘绎、陆心源等人题记。钤宋贾似道“似道”、“悦生”,清陆心源“潜园...

    1806 王居正 后隔水 隔水 张大千 顾闳中 贾似道 界画 战笔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