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4666-2/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图片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封面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2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3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4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5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简介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木面。擦拓,经折装,共三开,半开纵27.4厘米,横13.4厘米。

《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传为褚遂良临本摹勒上石的,。原帖绢本,孙承泽《闲者轩帖考》曾经记载,后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今已不知下落。。此种‘领字从山’本,前面有一段‘兰亭序正本第十九,洛阳宫赐高士廉’,谓唐太宗题。此则是要表明,比传世的配有米跋‘领字从山’‘黄绢本’还要嫡出,但实际上是更见蛇足。”《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比《郁冈斋帖》‘领字从山’本兰亭瘦,两本题跋也不同。《快雪堂法帖》‘領字从山’本兰亭“蘭”字多一横,“次”字三点,并有董其昌题跋:“曾入元文宗御府,柯九思鉴定,上海顾中舍从义家传第一本,为海内冠。”,有“御书之宝”“神品”等刻印。

《快雪堂法帖》,五卷。涿州冯铨辑,刘光暘摹勒。无刻石年代,因帖间有崇祯十四年(1641年)冯铨跋,所以摹刻时间应距此不久,最晚明末或清初。《快雪堂法帖》,得名于冯氏因贮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而署堂名“快雪堂”。帖石经过迁徙,其拓本根据时间早晚和地点不同,通常分为三种:“涿拓”“建拓”和“内拓”。在涿州用淡墨拓者称“涿拓”,在福建用浓墨拓者称“建拓”,在清内府所拓称“内拓”。现帖石在北海北岸快雪堂,嵌石于两廊。清(涿)拓《快雪堂法帖》,钤有“乐善堂图书记”印。


相关知识科普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

经折装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摹勒上石

古代书碑的方法之一。将要刻的文字写在纸上,用半透明纸蒙在原作背面,用笔蘸取,朱红颜料依字形勾出笔道轮廓,然后双勾好的摹纸复于碑石或木板上,用纸数层放在摹纸之上,以石均匀砑磨,使朱红笔道印在石上,然后施刻。摹勒上石之后书家的墨迹仍然可以保留下来。

孙承泽

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别书画,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著有《庚子销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另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等多种著述传世。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石渠宝笈续编》

记录清内府收藏的绘画、书法之著录书。清王杰、董诰、金士松、沈初、彭元瑞、阮元等奉敕纂辑。续编八十八卷,目录三卷。清内府所贮书画自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完成《石渠宝笈》初编,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已历40余年,其间收藏更趋宏富。为宝典藏,以免舛伪错失,乾隆帝敕谕王杰等人重加荟辑。是书于乾隆五十六年始辑,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成书。体例依初编以书画作品的贮存处所(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分辑,以备点查。其叙述书画按照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区分。文字分划段落,标界朱栏,以清眉目。书首列有总目,以便查稽。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唐太宗

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 627至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柯九思

柯九思(1290—1343年),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元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能诗文,擅书法,精画墨竹,师法文同一派。间作山水。曾官奎章阁鉴书博士。有《丹丘生集》辑本。

冯铨

冯铨(1595—1672年),字振鹭,河北涿州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天启年间任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入清,受摄政王多尔衮征用,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康熙年间卒,谥“文敏”,旋被削谥。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快雪时晴帖

传为东晋王羲之书,唐摹本,是一通问候友人的信札,4行28字,楷行草相间,笔法圆劲流畅,笔意贯通,相互引带,具有羲之新体所特有的流利妍媚的艺术美感。此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先后为清内府收藏,乾隆皇帝视若稀世之宝,共贮养心殿西暖阁,称之为“三希堂“。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快雪时晴帖”仍在养心殿。当溥仪出宫时(1924年)因仓促起身未携带随身衣物,次日命宝熙到养心殿取衣物,出神武门时经警官白桂亮检查,在衣服中包着一个手卷,白桂亮当即予以扣留,这就是“快雪时晴帖”。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快雪时晴帖”是重要的陈列品之一,并且影印出版。在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后,故宫博物院的古物南迁,第一批装运的箱中就有“快雪时晴帖”。后来辗转运到贵州安顺。日本投降后回到南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淡墨拓

淡墨拓,墨的颜色浅淡,一般用擦拓的方法完成。擦拓是用沾墨的扑包在拓纸上作滑动的动作,采用上下或左右擦拭的方法。用此手法拓出的拓片,通常墨色浅淡。

浓墨拓

浓墨拓,墨的颜色深浓,通常用扑拓手法完成。扑拓是用棉花包成的扑包,沾墨后打在拓纸上,接触纸面时,不滑动。棰拓多遍后,拓片可呈现出浓重的墨色,色泽均匀。

相关文章

  • 文安县主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文安县主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21.2×26.3厘米。清拓本。志石于清嘉庆年间出土于陕西礼泉,先归县人张光绪,后归吴县吴大澂,再至吴湖帆,1940年代遭兵乱佚失。墓志刻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书法在欧褚之间,法度谨严,用笔流畅。《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文安县主墓志铭 又“婉娩其性”“其”字未损本。庚午自跋。十四开半。跋半开。一册。己未购于富华阁。价十五元。...

    1485 吴湖帆
  • 《御书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清乾隆内府刻仿金粟山藏经纸朱墨套印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御书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清乾隆内府刻仿金粟山藏经纸朱墨套印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每刊刻一块雕版,通常要经过写样、上版、刻版这三道基本的工序。此件为乾隆皇帝御笔手书上版的雕版作品,而御笔不可直接上版,需使用双钩临摹后的写样。相较于雕刻其他字体,御笔字的工价更加昂贵。中佛像为套版印刷,图版刻制精巧,兼以“乾隆年仿金粟山藏经纸”刷印。...

    45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戏鸿堂法书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戏鸿堂法书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戏鸿堂法书》又名《戏鸿堂帖》,为明代著名刻帖,全帖十六卷,是由董其昌选辑晋、唐、宋、元名家书迹及旧刻本镌成。帖名隶书书写“戏鸿堂法书一”等。首开有“翰林院国史编脩制诰讲读官董其昌审定”隶书一行,尾款署“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岁在癸卯人日华亭董氏勒成”二行。 董其昌是明代的书画大家,在他的一生中,除留下无数书画作品外,还致力于收藏前人的法书名作,《...

    1221 董其昌 用大斋本 横云山庄本 古倪园本 浓墨拓 经折装 李鸿裔 签条
  • 孔谦墓碣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孔谦墓碣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6厘米,横:12.5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清拓本。三开半,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墓碣立于汉永兴二年(154年)。碑文记述了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谦的生平事迹。隶法佳,以淳厚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丰茂则有《孔谦》、《校官》。”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717 黄易 孔子 康有为 魏碑
  • 竹叶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竹叶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113.5厘米,横:62.5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清未断精拓本,二张。碑上缺蚀似竹叶状,故名竹叶碑。因碑阳字存之甚少,故拓之亦少。碑阴乾嘉拓本尚未断。至嘉道间已断为五石,碑额存右上角,碑文为四,最下左一石已有裂纹。以后额右一石佚,最下左一石又断为三,成为小六石本。马子云《碑帖鉴定》云:“此碑阴之字书法秀丽,惜损之过甚。”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771 魏碑 黄易 蓬莱
  • 近拓南朝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近拓南朝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墨拓整纸本,已裱立轴,本幅纵116厘米,横55厘米。视纸墨当为清末至民国初年拓本。无题记印章。据此拓形制可知原石为造像碑。碑上部阳刻一佛二胁侍 菩萨,造形朴拙,衣纹简古。佛像右下方阳刻造像题记3行,有界格,行16字左右,共47字。文曰:“永定二年岁在戊寅秋七月廿五日,周文有于大庄严寺为众姓弟子一切众生敬造无量寿佛一区,众姓弟子一心供养...

    1160 造像 胁侍 菩萨 无量寿佛 供养人 阴刻
  • 清拓《兰亭八柱帖》冯承素摹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兰亭八柱帖》冯承素摹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兰亭八柱帖》冯承素摹兰亭序,木面。乌金精拓,刻拓俱佳。经折装,半开纵29.8厘米,横17.3厘米。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墨迹勾摹上石。原迹为传世兰亭中的唐摹善本。 “岁”、“群”等字有破锋,即俗称开杈,“仰”、“可”等字有断笔,“因”、“向”、“痛”、“夫”、“文”等改写的字,有先后书写的层次。由于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半印,又称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

    534 冯承素 兰亭序 经折装 神龙本 项元汴 丰坊 避暑山庄 赵孟頫
  • 清拓《耕霞溪馆帖》蜡本双钩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耕霞溪馆帖》蜡本双钩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耕霞溪馆帖》蜡本双钩 兰亭序,锦面。擦拓,经折装,半开纵34.1厘米,横17.5厘米。《耕霞溪馆帖》,清代汇刻丛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南海叶应旸撰集,共4册。所刻自(三国)魏至明,按时代有魏钟繇,晋“二王”,唐代欧、虞、褚等,宋代苏、米等,元赵等,明董其昌等书迹。钤有“福”等印。《耕霞溪馆帖》所收此种兰亭序中有“少”等十余字双钩,字中间空,没有...

    996 双钩 兰亭序 经折装 董其昌 蔡襄
  • 宋拓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4.5厘米,横13厘米此系宋拓全本,共十卷,每卷裱成一册,卷首裱卷次,无名款。锦面,白纸挖镶剪裱蝴蝶装,外签无题款。清宫旧藏之物。卷一钤“懋勤殿鉴定章”白文印,故名“懋勤殿本”,原石现藏浙江省图书馆孤山馆区。淳化三年(992)宋太宗命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由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刻成法帖,即淳化阁帖。卷一为历代帝王法帖,卷二、卷三、卷四为历代名臣法帖,卷五为...

    158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广武将军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广武将军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0.7×33.7厘米。明拓本。碑阳“讳产”二字未损,碑阴第二行“将军”二字右半微损,“秦”字未泐,“户”字右上角损。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前秦建元四年(368年)。线条细劲,结体宽绰,整体宕逸朴拙,气态横生,字体在篆隶之间。《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前秦广武将军碑建元四年。潍县陈氏旧藏。甲戌自跋并署签。碑阳十二开。碑阴十三开。二册。购价千二百元。...

    35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刘根造像碑 - 河南博物院石刻
    刘根造像碑 - 河南博物院石刻

    刘根造像碑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 清代光绪年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 长144厘米,高37.5厘米,厚14厘米 此碑中部线刻释迦说法图,左右分别刻造像题名和题记。题名中的侯刚、乞伏宝等人于《魏书》有传。...

    358 石刻 刘根造像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卜 骨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卜 骨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商代存长22.7、宽18.5厘米 1971年安阳市殷墟出土  从书法艺术角度而言,甲骨文处于混沌、古拙状态,却也正因这种古拙而为今人所推崇。甲骨文字的初衷并不以追求艺术美为目的,但却因为这种无意识而不自觉的成为了艺术美。此外,甲骨文字象形、表意兼有的构字特征,使其不仅具有以形表意的物象生动之美,更兼追加联想的抽象之美。...

    893 卜骨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锦包首,外签书:“游似藏开皇刻兰亭诗序”。墨纸纵26厘米,横74厘米。此本为定武翻刻本,“湍”、“流”、“带”、“右”等字损,十三行至末有一斜向上横裂纹。迎首、隔水有元赵孟籲、周驰、袁裒、丘吾衍、吴文贵观款,尾纸有宋游似、清孙承泽、曹溶题跋。帖后游似题中“此当为元本”句,“元本”旁淡墨加“开皇”二小字,清人孙承泽据此定为开皇本兰亭序,...

    814 兰亭序 包首 隔水 尾纸 孙承泽 曹溶 石渠宝笈续编 卞永誉
  • 熹平石经残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熹平石经残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熹平石经残石,此为宋拓本,一开半。孙承泽鉴藏。纵23.5、26.5、23.5厘米,横16.5、14.7、9.4厘米。  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系东汉末年蔡邕等奉诏,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前,不久即毁于战乱。石经至宋代已有残石出土,如洛阳张氏发地得十余块,约九百七十余字,为《尚书》、《鲁诗》、《仪礼...

    1406 孙承泽 尚书 蓬莱 黄易 端方 衡永
  • 曹娥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曹娥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2.8×34.4厘米。明拓本。朱翼盦及家属捐赠。遒古秀丽,醇古雅淡。《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宋拓曹娥碑小楷辛未自题。三开半。跋半开。一册。《欧斋石墨题跋》记载:宋拓娥曹娥碑小楷辛未自题。一册。曹娥碑为南朝齐梁人书,目为右军笔,不知始何人,南宋集帖犹不尔也。此宋末宝晋斋刻,亦昌黎题记本之流裔,惟题字佚去,与越州石氏摹昌黎本不同。又有王景修、仇伯玉等观款四行,...

    349 开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