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201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图片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后式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团龙纹饰之一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团龙纹饰之二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黄条之一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黄条之二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简介

香色缎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8.50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左右开裾长80厘米。清宫旧藏。

此袍为清代嫔吉服之一,用于重大吉庆场合,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湖色缠枝暗花绫里,内絮薄绵,缀银鎏金 錾花扣五枚。领袖边饰缠枝花片金及三色平金边,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香色缎绣上四团金龙下四团夔龙有水绵袍一件,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收”;一书“香色缎绣八团金龙夔龙绵蟒袍一件”。采取二至四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彩绣八团金龙、夔龙及海水江崖等纹样。绣工精美细腻,纹样构图生动,装饰性强。从用色及所施夔龙纹样中,可见清代森严的等级制度里蕴含着自由的审美情趣。


相关知识科普


龙女

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载,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8岁便聪明异常,常听文殊讲《法华经》,后来见佛献宝,变为男身,立地成佛。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片金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黄纸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夔龙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退晕

古建筑彩画工艺做法。纹饰的轮廓线内的底色,先平涂浅色的小色(彩画中用量较少、颜色较浅的颜色),在纹饰的中部或一侧画与小色相同色相的深色。图案由外至内的层次为白、浅色、深色。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相关文章

  • 蜜蜡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蜜蜡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蜜蜡朝珠,清道光,周长175厘米,清宫旧藏。 此蜜蜡朝珠有伤缺,现存107颗。蜜蜡珠体圆润均匀,大小一致。佛头及佛头塔为碧玺。珊瑚 记念三串,记念坠角用碧玺,背云用红宝石。整盘朝珠以明黄色绦贯穿。附黄条,其上墨书:“蜜蜡朝珠一盘,碧玺佛头塔小坠角,铜镶红宝石背云大坠角,珊瑚记念。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收鞥可交。” 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地坛祭地时...

    311 蜜蜡 佛头塔 碧玺 珊瑚 记念 背云 红宝石 典制
  • 石青色缎绣八团云龙纹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绣八团云龙纹绵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绣八团云龙纹绵褂,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24厘米,下摆宽144厘米,后开裾长75厘米,团花直径27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褂以二至三色晕在石青色缎地上用平针、套针、钉线、平金、缠针等针法彩绣八团彩云金龙及金团寿纹样。褂内衬湖色四季花卉纹暗花绫里,内絮薄绵,襟缀石青素缎扣袢五。此褂为清代皇后吉服。其捻金纤...

    297 龙纹 团花 对襟 平针 套针 钉线 平金 缠针
  • 绸绣蔬果挂屏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绸绣蔬果挂屏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绸绣蔬果挂屏芯,清乾隆,纵68厘米,横83厘米。清宫旧藏。此屏芯为书法、绘画、刺绣合璧之作品。缃黄色绸地上绣乾隆御题诗六首,讲述了笋、桃、梅、杏、茄子、佛手柑的特点及其典故。诗文下部绣出此6种果蔬,形象写真,颇有生活情趣。刺绣技法娴熟,巧妙地运用了抢针、套针晕色、平针、斜缠等针法绣细微之处,将各种蔬果绣得惟妙惟肖。御制诗则用青色丝线以斜缠针、齐针绣制,虽针法...

    1380 佛手 抢针 套针 平针 斜缠针 缠针 齐针
  •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清,通高30厘米,口径23厘米。冠圆式,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一只,翟背饰猫睛石一块,尾饰珍珠数颗。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中贯两面金累丝“心”形结,珠穗饰有金累丝与珊瑚...

    1389 朱纬 累丝 东珠 五行二就 珊瑚
  • 石青色纱绣水仙团寿纹袷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纱绣水仙团寿纹袷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纱绣水仙团寿纹袷坎肩,清同治,身长138厘米,肩宽44厘米,下摆宽117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丝质。长款,圆立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衣缘饰绦边二重。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衣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里。这件大坎肩在石青色纱地上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套针、平金等刺绣针法绣制整枝水仙及金团寿纹样。装饰对称繁复,大量使用...

    375 对襟 绦边 鎏金 錾花 平针 缠针 套针 平金
  • 明黄缎绣八团双凤捧金寿字纹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缎绣八团双凤捧金寿字纹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缎绣八团双凤捧金寿字纹袷袍,清乾隆,苏州刺绣,道光时缝制,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77厘米。清宫旧藏。袷袍用明黄缎缝制。裾左右开。周身绣双凤捧金寿字纹,领边、接袖处和袖口均绣灵芝捧寿字纹,间以云蝠纹。领、袖镶石青缎钉串珠朵花边一道,外镶团龙杂宝纹石青缎一道。袍下摆饰海水江崖纹,上有珊瑚、火珠、如意头、海珠、方胜、犀角、蝙蝠等纹饰和一笔写成的“寿”字,寓...

    1126 灵芝 杂宝纹 珊瑚 方胜 犀角 平针 套针 网针
  • 刺绣风景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风景插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风景插屏,清晚期,纵35厘米,横41厘米。清宫旧藏。此插屏屏心画面以透视学原理表现山野、林木、川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运针已完全摆脱了中国传统刺绣套路的限制,针法不再工整规矩,而是用长短不一的针脚以直线掺和绣成。色丝的粗细曲直及色彩、针法等完全由刺绣作者按画稿所需而定,针脚不需按物象丝理排列。织作者巧妙地利用乱针绣丝线的长短和排列错综不一所呈现的质感和光...

    239 插屏 透视 五彩 螺钿
  • 缂金加绣山庄人物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金加绣山庄人物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金加绣山庄人物图挂屏,清乾隆,纵78厘米,横118厘米。清宫旧藏。此挂屏心主要是以金线缂织山庄人物。画面中山、树、房屋等用金线缂织而成,局部用其它色线,运用了长短戗、包心戗、构缂、平缂等技法,如山石用包心戗、长短戗缂织而成。此外,还将绣与画用于其上,如树叶、竹叶、小草、屋脊为刺绣而成,人物的面部则动笔着色。画面在蓝色地衬托下金光异彩,富丽堂皇,是清代不多见...

    1883 长短戗 构缂 平缂 戗缂
  • 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清乾隆,身长142.50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5.80厘米,下摆宽126.60厘米,后开裾长82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后妃吉服之一,用于各种传统时令节日等吉庆场合。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内衬月白色缠枝 花卉暗花绫里,缀石青素缎拴系扣袢五枚。领口处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绣八元喜相逢女夹褂一件,乾隆十三...

    803 喜相逢 对襟 月白 缠枝 花卉 黄纸 五彩 退晕
  •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天马皮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天马皮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 天马皮男朝袍,清康熙,身长150厘米,两袖通长208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53厘米,左裾长54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紫貂披领,明黄色绦背云。袍面料为素石青缎,前后及两肩各绣正龙一,襟绣行龙四,下裳绣行龙七,间饰五彩祥云及海水江崖纹。袍内上部衬天马皮里,襞积部分内衬紫貂皮里,皮毛拼接极平整,针脚细密,毛色均匀,皮质轻...

    1844 妆花 龙纹 天马皮 背云 行龙 五彩 片金 平金
  •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清嘉庆,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20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皇后或皇太后春秋礼服之一,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马蹄袖,附披领直身式袍。明黄色实地纱面,湖色团龙纹实地纱里,镶石青色缠枝 勾莲纹织金缎边。通身以套针、平金、齐针、滚针、钉针等技法绣彩云金龙纹,间饰牡丹、菊花,下摆八宝平水。...

    1232 龙纹 大襟 实地纱 团龙纹 缠枝 勾莲 勾莲纹 织金缎
  •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34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裾及后裾长83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衣上有蜜蜡扣4枚和铜镀金錾花扣1个。褂以石青色暗团龙实地纱为地,缀补八团夔凤纹,下摆无纹饰。八团夔凤纹皆以缉线绣成,先在黑色实地纱上以五彩 缉线绣夔凤及缠枝 勾莲纹,再缀补于褂上。颜色...

    978 对襟 蜜蜡 錾花 实地纱 缉线 缉线绣 五彩 缠枝
  •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漳绒团八宝 大襟马褂,清晚期,身长77厘米,两袖通长164厘米,袖口宽39厘米,下摆宽90厘米,前后裾长17厘米,左右裾长14厘米。清宫旧藏。马褂立领,右衽,平袖端,裾四开。此褂面料为漳绒,绒起花,八宝团花纹。衣边镶同色同质地冰梅纹宽边,外又镶素青缎窄缘。褂内衬月白色素纺绸里。领内侧镶灰鼠皮。襟缀铜镀金錾花扣1枚,錾鹭鸟纹平扣4枚。此为清代便服。马褂花纹...

    1367 漳绒 八宝 大襟 团花 冰梅纹 月白 錾花 浮雕
  • 衣线绣文昌出行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衣线绣文昌出行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衣线绣文昌出行图轴,明晚期,纵145厘米,横57厘米。此图轴在本色绫地上用衣线彩绣出古代神话传说中主宰功名利禄的文昌在出游途中小憩的场面。作品采取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平针、套针、平金、钉线、网绣等针法绣制。衣线绣又称“鲁绣”,其绣线为双股捻线,纹样粗犷简约而质朴。此作品不但保持了鲁绣的风格,还将衣线放捻,并把苏绣中常见的劈丝绣线融于作品之中,粗中有细,相...

    1747 衣线 文昌 平针 套针 平金 钉线 网绣 鲁绣
  •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清晚期,身长79厘米,两袖通长114厘米,袖口17厘米,下摆96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有披领。袍以明黄色直径纱为地,上绣金龙纹,前胸、后背、两肩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襞积前后团龙各九,下裳行龙六,衽正龙一。披领行龙二,马蹄袖正龙各一。间饰十二章、五色云和八宝平水纹。龙纹以金线绣成,并辅以银线和缉线,使得龙...

    1098 直径纱 五彩 大襟 龙纹 行龙 十二章 八宝 缉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