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1336 次 0 评论
中文名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347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图片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正面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背面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黄条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黄条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简介

石青缎平金彩绣金龙夹朝袍,清道光,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200厘米,袖口宽19厘米,下摆宽142厘米,左右裾长74厘米。清宫旧藏。

朝袍为上衣下裳式,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缺披领、背云,裾左右开。周身以石青色织金镶边,衬里为月白色暗花绸。

朝袍面以石青色缎为地,两肩、前胸、后背用金线绣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衽正龙一,裳行龙八,袖端正龙各一,间以五彩丝线绣云蝠朵花海水纹。针法多样,采用了平金、缠针缉线套针打籽针、戗针接针等技法绣成,与前朝相比,绣线劈绒较粗,圆金线光泽度暗,但绣工细致,仍不失为一件精品。

附黄条,上墨书:“绣石青缎夹朝袍一件,咸丰四年十月初三日收韩来玉交”、“绣石青缎夹朝袍一件”。


相关知识科普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背云

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

织金缎

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织金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行龙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斜缠针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绣纹样时,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线条均匀齐整,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称斜缠针。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缉线

刺绣的技法之一。以龙抱柱线( 即在一根强捻的合股线上再缠绕一根强捻的合股线,这种绣线称为“龙抱柱线”)为绣线,再另用一种线把龙抱柱线平钉在底衬之上,或勾边,或绣花,这种刺绣方法即缉线绣。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打籽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打籽针

中国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绣时将线在针尖上绕一粒状小圈,绣一针见一粒,粒粒组成绣面,故称。

正戗针

按纹样用齐针刺绣的针法。后针继前针、由外向内顺序分皮绣成,针脚要齐整,线条长短根据物象的大小而确定。第一皮按纹样外缘用齐针出边,第二皮起称“抢”,针迹要衔接前一皮线条的末尾,以后各皮类推。用色由深渐浅或由浅入深均可,但要按顺序绣制。每一皮宽狭要均匀,丝理要一致,层次要清晰。

戗针

苏绣传统针法之一。其绣制特点是层次清晰匀齐,富有装饰性,又分正戗与反戗两种针法。 一、正戗针法是用齐针分皮由里向外顺序绣制,后针继前针,第一皮先按纹样外缘用齐针出边,针脚要整齐,第二皮起称“抢”,要接第一皮线条的末尾。以后类推。设色逐渐由深至浅或由浅入深均可,但要按顺序进行绣制,层次要清晰。 二、反戗针的特点是先将所绣制的纹样分成若干皮,除第一皮外都要绣一扣线,由内向外按顺序绣制,每一皮绣线都要比正抢清晰齐整。笫一皮采用齐针绣,第二皮开始绣扣线,扣线绣在前一皮两侧线条的末尾横绣一针,在第二皮绣线的中心点起针,将横线绣成弧形,从中心点向两侧绣制,以后类推。 无论正戗与反戗针法,均为刺绣品中经常运用的针法。

接针

中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接针用于条纹绣,后针衔接前一针末尾,连结成条形。适用于绣文字、孔雀羽毛、鸳鸯及鸭子的头部羽毛等,可作为缠针补充针法。

圆金线

又称捻金线,是将金箔切成细丝后,以丝线为芯捻制而成,线身为圆形,故称圆金线。

相关文章

  •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清,口径17厘米,高11.5厘米。清宫旧藏。帽是用六片青色缎缝合而成,似瓜棱圆顶式,红绒结顶,缀红色长丝穗。帽面上用五彩丝线及圆金线,以平金锁绣技法绣寿字及蝙蝠万代纹,帽边以青色万字纹织金缎镶边,并缝缀一道黄色朵花纹细绦带。青色缎平金锁绣寿字纹帽头绣技高超,工艺精细,为清代皇帝穿便服时所戴。...

    666 平金 圆金线 织金缎
  • 缂丝春夏秋冬诗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春夏秋冬诗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春夏秋冬诗卷,清乾隆,纵37厘米,横188厘米。手卷共有四卷,在米色地上用蓝色丝线分别缂织隶书春、夏、秋、冬四季诗,每卷以“从”韵的形式,仿照唐代诗人元微之的《生春二十首》,织“生春、生夏、生秋、生冬”五言诗各20首,咏四季之春、夏、秋、冬。每卷内容不同,但形式一样,如生春20首,从天象、节气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进而叙及人们相关的活动,如写春联、颁赐、守岁...

    1222 缂丝 手卷 巡抚 平缂 搭缂
  • 柳绿色羽毛缎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柳绿色羽毛缎常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柳绿色羽毛缎常服袍,清同治,身长110厘米,两袖通长153厘米,袖口宽19.50厘米,下摆宽100厘米,左右开裾长20厘米, 后开裾长44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同治皇帝常服之一,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缀铜鎏金 镂空 鱼纹扣五枚。此袍与常服褂配套穿着,亦可单独穿用。...

    1122 大襟 鎏金 镂空 鱼纹
  • 缂丝富贵长春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富贵长春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富贵长春图轴,清道光,纵163厘米,横84厘米。此图轴在香色地上彩缂绶带鸟、树木、牡丹、花草、山石坡陀等纹样,寓意富贵长春。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搭缂、构缂等技法缂织,局部用石绿、赭石等色渲染点苔。此画运用半缂半绘、工写兼顾的制作手法,把偎依在一起的绶带鸟、苍劲的树干和怪石嶙峋的坡陀刻画得惟妙惟肖。画上题签墨书“王世贞珍藏重装...

    1839 缂丝 退晕 平缂 搭缂 构缂 渲染 王世贞
  • 缂丝紫天鹿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紫天鹿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紫天鹿,北宋,纵45.7厘米,宽27.3厘米。清宫旧藏。此织物以紫色为地,在遍地密花中,间饰天鹿、月兔、异兽、翔鸾纹。其缂织技术并不复杂,主要为平缂和环缂,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独到之处。对花叶层次的处理不单借助于渲晕及色彩的配置,而且采用不同的纬线密度来表现,即心部纬线细密,向外逐渐粗疏。彩纬有紫、墨绿、棕黄、桔黄、米黄、淡茶、湖蓝、缥、米色等。织物遍地密...

    1454 缂丝 平缂 环缂 包首
  •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清乾隆,纵123厘米,横43厘米。清宫旧藏。此图摹乾隆皇帝御笔画稿缂织而成。画稿虽无工巧之细,却注重清雅之趣。着笔用色虽稚拙刻板,然颇有显贵之气,富于文人画之韵味。为追摹原画这种宁拙勿巧的意境,缂织者也相应地多用平缂、搭缂、长短戗等简单的技法而不追求繁复多变的缂法,仅用色丝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山石的皴染、朱竹的立体感,较好地再现了原画的神韵...

    1947 缂丝 文人画 平缂 搭缂 长短戗 石渠宝笈 三希堂
  • 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清中期,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4厘米,披领35-93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腰帷以下为襞积式。袍面料为金黄色缎,上衣在柿蒂纹样内饰金正龙四条,间饰五彩祥云及海水江崖纹。腰帷行龙四条,下裳行龙八条,间饰五彩云纹及八宝平水纹。披领、袖端用石青金龙妆花缎。金黄素缎接袖。后背及披领饰金...

    1288 妆花 五彩 行龙 八宝 背云 织金缎 织金 月白
  •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清乾隆,画心纵70厘米,横38厘米。清宫旧藏。画幅以白色缎为地,运用平套、散套、戗针、施毛针、滚针、斜缠针和打籽等针法绣坡上高士与板桥旁的一只丹顶仙鹤相向而戏,周围清溪环绕,桐荫浓翳。画面右上方以蓝色丝绣画名:“御制题桐荫玩鹤图”。其左绣诗一首:“过乳乔梧弗待洗,嘉荫高士立苍苔。步桥羽客自成蒙,不是邻翁问字来。”诗末绣署款“臣谢墉敬...

    987 画心 戗针 滚针 斜缠针 缠针 打籽 谢墉
  • 大红水波纹羽纱单雨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水波纹羽纱单雨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水波纹羽纱单雨衣,清康熙,身长127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36厘米,左右裾长56厘米,前后裾长54厘米,小掩襟长59厘米,宽16厘米。清宫旧藏。雨衣立领,对襟,平袖端,裾四开。立领衬月白色里,领边用石青色素缎滚窄边,有小掩襟,铜镀金光素扣6枚。雨服面料为平纹羽毛纱,无图案。织造后经轧光,织物表面显现碾轧的水波纹。羽毛纱手感粗糙...

    779 对襟 月白 织造
  • 砗磲顶皮吉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砗磲顶皮吉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砗磲顶皮吉服冠,清,高16厘米,直径30厘米。清宫旧藏。清代官员品级不同,其冠顶所嵌珠石的种类亦不同,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又有冬夏之别。记录清代冠服制度的《大清会典》对官员的帽顶有着明确规定:“文、武六品官用砗磲”。此冠形式为圆顶,折沿,冠顶缀铜鎏金 镂空菊花托,其上承以砗磲顶珠,四周洒垂红色拈丝绒线,项下饰蓝布抽拉式系带。此冠为清代六品官员穿着蟒袍时所戴用。...

    1253 砗磲 大清会典 会典 鎏金 镂空 绒线
  • 宝蓝缎绣平金云鹤夹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宝蓝缎绣平金云鹤夹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宝蓝缎绣平金云鹤夹马褂,清光绪,身长66厘米,两袖通长132厘米,领高7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73厘米,左右开裾长12厘米,后开裾长17厘米。清宫旧藏。此为清代后妃日常便服。圆立领,右衽琵琶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湖色素纺丝绸里,内絮薄绵,领、袖边饰长圆寿字织金缎边,缀盘扣及光素铜扣各一枚,铜鎏金龙纹机制币式扣四枚。精致宝蓝色素缎面。绣丹顶鹤,间饰平金...

    344 平金 琵琶襟 织金缎 织金 龙纹 吉祥图案 套针 刻鳞针
  • 石青缎织金团龙寿字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织金团龙寿字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缎织金团龙寿字棉褂,清康熙,身长152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后裾长78厘米。清宫旧藏。棉褂立领,对襟,平袖口,后开裾。褂以石青色缎为面,月白色暗花绫为衬里。用十几种彩色纬线以“挖梭”的方法织金寿字蓝龙八团及海水江崖。八团花纹独特,质地细密,颜色丰富。此褂从形式上看应为清代康熙帝的皇后所穿的龙褂,与明黄缎绣织金加彩八团...

    822 织金 对襟 月白 挖梭 团花 行龙 敬事房
  •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清,纵321厘米,横163厘米。 清宫旧藏。新疆地毯的图案布局一般是采用“田”、“米”、“井”字的格式以二方、四方连续角隅纹样等组合而成。以几何形构成的图案对称、均衡、规整而又有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件毯子的毯心为新疆传统的石榴花卉、巴旦木图案组成的四方连续纹样,地毯的花边从外到里为蓝色素边、串枝花珠纹、花卉纹、串枝花珠纹等...

    1556 栽绒 花卉 串枝 月白
  •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清乾隆,身长152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后裾长84厘米。清宫旧藏。夹褂为吉服,立领,对襟,平袖口,裾后开。月白色勾莲暗花绫衬里,褂面在石青色缎地上用五彩丝线以“妆花”手法织八团龙凤纹,下幅织平水八宝如意云纹。色彩巧用晕色,如平水用绿色和蓝色的四晕色织成,如意云纹则用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的三晕色织...

    1416 妆花 对襟 月白 勾莲 五彩 八宝 三晕色 圆金线
  •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大洋花纹金宝地锦,清(18世纪初),残料宽26厘米,最长189厘米。英国织造。洋锦明黄色地,黄色丝在缎纹地上以平纹组织的变化显暗花,又以绿色通梭纬线显花枝叶轮廓,以银线、玫红、粉色、蓝色等妆织奇异花卉纹样。此洋锦残料原先不知用来做何部件,仍留有收边针脚,后被剪残。纹样设计层次丰富,风格华灿,花叶奇异,类似英法18世纪初的丝绸纹样风格。大概是清代中期在与...

    31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