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4577-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图片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2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3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4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5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6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7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8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9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0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1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2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3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4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5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6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7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8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19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20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21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22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册页23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简介

清拓《兰亭八柱帖》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木面。乌金精拓,经折装,每开纵29.8厘米,横34.6厘米。

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墨迹勾摹上石。柳公权书《兰亭诗》原为37首,此本为34首。此卷书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有鸥天老渔、高士奇陈元龙、乾隆皇帝等跋;有乾隆内府鉴藏印记及高士奇、张照等人鉴藏印。此墨迹本为故宫藏品。

此帖刻于兰亭八柱帖第七柱(第七册),钤有“避暑山庄”、“乾隆御览之宝”等印。单帖名为楷书:“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有鸥天老渔、高士奇、陈元龙、乾隆皇帝等题跋;有“士奇”、“世泽堂藏”等刻印。


相关知识科普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年进士。曾任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太子宾客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工书,尤以楷书精绝。师颜真卿、欧阳询而能参化其神理,自成一局,世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其用笔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语意双关,既论写字,又行笔谏。当时公卿士臣碑版若不得公权手笔,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另备资材,专求柳书。传世书迹颇多,楷书以《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最具特色。

经折装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3年),字澹人,清代康熙时期儒臣。钱塘人氏,自幼好学能文,工于书法。因大学士明珠推荐,入内廷供奉。康熙十七年(1678年)始,代为书写密谕并纂辑讲章、诗文,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十九年(1680年)授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升侍读,累至少詹士。二十八年(1689年)从康熙皇帝南巡,至其家西溪山庄,御赐“竹窗”榜额。后受弹劾退休回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复召来京修书,值南书房,官至礼部侍郎。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谥文恪。康熙皇帝曾对其评价道:“士奇无战功,而朕待之厚,以其使朕学问增大也。”

陈元龙

陈元龙(1665—1736年),字广陵,号乾斋,一号高斋,浙江海宁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榜眼,官大学士入直南书房。工楷书,法赵孟頫、董其昌。圣祖曾命就御前作大书一幅,颇受嘉奖,以御书阙里碑文赐之。著有《爱日堂文集》。谥号文简。《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九有传。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张照

张照(1691—1745年),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书法家和戏曲作家。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预修《大清会典》。乾隆元年(1736年)以挟私误军罪等廷议当斩,被乾隆帝特赦。历任武英殿修书处行走、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等职。资学明敏,工诗善文,精音乐、绘画、书法。书法初学董其昌,中年出入颜、米,为“馆阁体”书法代表者。乾隆初年所谓的“御书”匾额和书画题跋多由他代笔。奉旨与允禄主持续修康熙朝音乐著作《律吕正义》,撰拟文庙乐章,编撰《劝善金科》、《升平宝筏》、《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等宫廷戏曲剧本。参加编撰宫廷书画著录《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书法汇刻有《天瓶斋帖》。乾隆十年(1745年)奔父丧途中在徐州病亡。谥“文敏”。

避暑山庄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相关文章

  • 朱君长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君长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72厘米,横:64厘米。马衡捐赠。此为乾隆年刻黄小松跋后较早拓本。“朱君长”一石隶书三字,由黄易发现并移至济宁州学,翁方纲等人刻跋,无年代,诸多跋语定为汉代。虽只三字,但字形无拘无束,确立了自己的特有风采,评者认为颇类曲阜两《坟坛》笔意。在碑学大盛之时,“朱君长”的独特神韵,使人耳目一新,备受时人推崇。翁方纲云:“此三字不著时代,然真汉隶也,以书势自定时...

    278 马衡 小松 黄易 翁方纲 方朔 蓬莱
  • 明拓东汉乙瑛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东汉乙瑛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无额。隶书,18行,行40字。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用墨沉细,字形丰厚清明,为“辟”字尚存本。每页,纵28.2厘米,横14.6厘米。有汪大燮观款一段及“赵氏书村珍藏金石”、“萧山朱氏所藏善本”等藏印多方。此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乙瑛上书请于...

    226 司徒 方朔 何绍基 郭宗昌 翁方纲
  • 张琮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张琮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0.3×32.4厘米。明拓本。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现存陕西咸阳博物馆。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于志宁撰,书者姓名泐缺。端庄俊朗,结体方正,笔势沉厚,点画刚劲,有北碑之遗韵,兼欧褚之意趣。《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张琮碑 贞观十三年。庚午丙子自跋。二十七开。一册。《欧斋石墨题跋》记载:张琮碑 贞观十三年(639年)。庚午丙子自跋。一册。此碑有谓为信本书者,云...

    386 于志宁 丙子 兰台 漫漶 大夫 皇甫诞
  • 宋拓大观帖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大观帖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代大观年间(1107--1110年),徽宗赵佶因王著编次的《淳化阁帖》标题多误,而且版已损裂,特出内府所藏真迹,命龙大渊等改定编次,重摹上石。字行高于《淳化阁帖》两寸。中间标题由蔡京书写,每卷末刻款:“大觀三年(1109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因帖石置太清楼,故又称太清楼帖。大观帖是历代法帖。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后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

    1481 赵佶 淳化阁帖 重摹上石 蔡京 摹勒上石 历代名臣法帖 王羲之 王献之
  • 《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1834)国子监刻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1834)国子监刻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道光年间,国子监刻《钦定国子监志》,不仅是国子监有志以来最好的刻本,展出的《五屏风全图》版长约一米二,也是院内最大、最长的整木雕版,印刷方式也为整版印刷。装潢成书,极具特色。它不同于普通线装书一版刷印对折成筒子叶,而是将此书中较长插图折叠装订,避免了将整版图像裁切,展卷披阅时可将折叶展开以观全形,这种方式称为“蝴蝶镶”,为中国古代典籍印刷与装潢中难得一见的...

    173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任令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任令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5.3×36.2厘米。清道光拓本。碑文多漫漶。原石已佚。唐天宝四年(745年)。李邕撰并书。俊佚挺拔。《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任令则碑 天宝四载。李邕书。辛未自跋并录顾涧滨跋。十六开半。跋二开半。一册。...

    213 漫漶 天宝 李邕
  • 宋拓三国范式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三国范式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范式碑》,全称《庐江太守范式碑》,又称《范巨卿碑》。三国魏青龙三年(235年)正月立。宋洪适《隶释》录碑全文,隶书,计19行,行33字。碑阴题名四列,一二列10行,三列11行,四列6行。额篆书“故庐江太守范府君之碑”10字。碑原在山东任城,后移至济宁州学。宋以后碑断,没入土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胶州崔氏先得残额于济宁州学西龙门坊水口,李东琪、黄...

    1916 李东琪 黄易 翁方纲 王昶
  • 三体石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三体石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三体石经,三国魏,存高38厘米,宽32厘米。三国时期魏政权正始二年(241年)刻石,今存文11行110字,古篆、小篆与隶书三种书体刻同文。三体石经于史籍中原称“三字石经”,后称“魏石经”或“正始三体石经”,是以《尚书》、《春秋》、《左传》为内容的石刻。刊刻石经的主要目的是“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以弘儒训,以重儒教。此外,石经文字有...

    857 祖乙
  • 宋拓定武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定武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15.5厘米,横61.5厘米《宋拓定武兰亭序》卷,锦包首,内签小楷书“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春草堂珍藏。蒙泉题篆”。又小字补识“此九字不全本也。蒙翁标题误。”王养度,清道光年间浙江杭州人,字蒙泉,斋名蒙泉书屋、春草堂、三羊斋,富藏书画。“春草堂本兰亭”故名。该本翻刻于一“九字已损、五字不损”之定武兰亭古本。摹拓精细,笔画清晰,楮墨如新,尤足宝贵。流传有绪,曾...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九成宫醴泉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九成宫醴泉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3.2×36.4厘米。明拓本。“虽休弗休”之“弗”字未剜成“勿”字,“永保贞吉”之“保”字“亻”旁未剜。《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九成宫醴泉铭又 明拓麟游未凿本。松麟馆旧藏。王弘嘉录王弇州跋。癸酉自跋。三十二开。一册。《欧斋石墨题跋》记载:又 明拓麟游未凿本,松麟馆旧藏。王弘嘉录王弇州跋。癸酉自跋并署签。一册。此世所谓麟游未凿本也,在今日已不可多得。杨大瓢《...

    933 九成宫
  • 清拓隋孟显达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隋孟显达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孟显达碑》拓本,不署撰书人姓名,隋开皇二十年(600年)书刻,正书,26行,行49字,纵176厘米,横66厘米。 碑额题“魏故假节龙骧将军中散大夫泾州刺史孟君之碑” 阳文篆书4行20字。 碑主孟显达字令道,武威人,北周武成元年(559年)五月卒,年四十二,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月廿八日葬于雍州太兴县。 此碑1910年出土于西安城南李王...

    1944 大夫 阳文
  • 上尊号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上尊号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7.4厘米,横:14.4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乾隆壬寅二月拓本,三十二开,“轻车将军”下“都”字左半下损。黄易鉴藏,题签、题识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碑立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现位于河南临颍繁城镇曹魏故城汉献帝庙遗址。碑文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隶法遒古,如斩钉截铁,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传为梁鹄或钟繇书,均无确证。...

    604 黄易
  • 清拓《过云楼藏帖》定武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过云楼藏帖》定武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过云楼藏帖》定武兰亭序,墨纸三开,经折装托裱,浓墨拓。半开纵29.7厘米,横14.3厘米。此本收入《过云楼藏帖三集》,刻有乌丝界栏。帖中“湍”、“流”、“带”等五字已损,为定武翻刻本。末行尾刻“子京父印”印,另刻一半印。帖后刻明人华夏跋云:“予家向藏兰亭十余种,以定武本为最。此本得之最晚,似更出定武之右。吴君婴能见而爱之,以海岳《潇湘烟雨卷》易去。云烟...

    1298 兰亭序 经折装 浓墨拓 定武本 潇湘 智永 董其昌
  •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西岳华山庙碑》册,拓本38页,剪条装裱,每页3行,行6字。纵22 .3厘米,横12.8厘米。此碑立于延熹八年(165年),隶书,典雅壮伟。“在汉人八分最为险劲,已开魏碑之先河”(清汪喜孙语)。汉碑极少留书者姓名,此碑文末有“書佐新豐郭香察書”名款。碑文记述历朝帝王封禅祭天地的祀典和当朝弘农太守袁逢主持重修华岳庙碑的经过。原碑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

    407 魏碑 封禅 欧阳修 骆天骧 郭宗昌 丰熙 天一阁 王铎
  • 田琬德政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田琬德政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1.3×38.9厘米。清初拓本。一行“田公”之“田”字笔道已损。石在河北保定古莲花池。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徐安贞撰,苏灵芝书,王希贞刻。遒劲端庄,笔墨酣畅,刚柔相济,结体精严。《欧斋藏碑帖目录》未著录。《欧斋石墨题跋》记载:田琬德政碑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苏灵芝书。明拓本。癸酉自跋并署签。一册。...

    1083 开元 灵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