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5198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图片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另面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简介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6厘米。
碗敞口,弧壁,圈足,外壁以珐琅彩装饰,一侧绘雉鸡牡丹图,画面中心描绘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为橙黄色,背部为蓝、绿相间,腹、腿部为铁红色,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水绿等娇嫩颜色相衬托,宛如一幅精美的工笔花鸟画。另一侧配墨彩五言行书体诗句:“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诗句取自唐代诗人韩琮《牡丹》诗。句首、句尾有胭脂水闲章“佳丽”及“金成”、“旭映”。圈足,外底署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宋椠体四字双行款,外围双方框,框线内浅外深。
珐琅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于清康熙五十一年烧造成功,雍正时得到极大发展,自乾隆以后衰落。虽然仅存七十余年,但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顶峰,制作出一大批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彩瓷佳作,此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底釉洁白如雪,莹润如玉。画面集诗、书、画于一体,纹饰色彩鲜艳,工笔细腻。为雍正朝珐琅彩代表作品之一。
相关知识科普
珐琅彩
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锦鸡
又名山鸡、野鸡,毛羽绚丽。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云:“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置大镜前,鸡见形而舞。”
半脱胎
瓷器的胎很薄,形容它几乎没有胎骨的薄度,据文献记载,明代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釉几乎不见胎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这两句古人咏薄胎瓷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瓷器之薄。半脱瓷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很艰难,极容易变形。半脱胎瓷始于永乐,成化时有了极高成就,明末较为流行,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官窑有生产,以雍正朝制品最为精致绝妙。
画珐琅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